问题

如何评价 Surface Book 变形式笔记本电脑?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什么“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模型”,就当是老朋友之间聊聊微软的Surface Book,这款当年惊艳亮相、独树一帜的变形本,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值不值得咱们细品。

得从它诞生的那会儿说起。2015年,微软刚推出了Surface Pro系列,算是把“触屏+笔+二合一”这条路走通了。但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此,总觉得还能玩出点新花样。于是,Surface Book来了。

“惊艳”是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到Surface Book,你很难不被它那“翻转”的设计吸引。它不是那种简单的铰链,而是用了个挺复杂的“动态支点铰链”。这玩意儿给Surface Book带来了几个关键特点:

稳固的屏幕连接: 说实话,当时很多变形本,尤其是把键盘拆下来当平板用的,总觉得屏幕和键盘连接得不够牢固,一拿起来晃晃悠悠的。Surface Book的这个设计,加上它的“锁扣”机制,让屏幕和键盘“合体”后的稳固感特别好,就像一台标准的笔记本,一点都不像是在凑合。
独特的折叠方式: 你可以把屏幕翻到后面,但不是完全压平,而是留有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很妙,让你在平板模式下也能握持得更舒服,而且不会让摄像头正好对着你的脸,这点比很多一味追求压平的设计要考虑周到。
厚度问题: 因为这个铰链和分离机制,Surface Book的屏幕部分相对要厚一些,当然,里面也塞了不少好东西。

拆开来看,里子也挺有讲究

Surface Book最核心的卖点,就是它那个“可拆卸”的屏幕,但它不像Surface Pro那样简单地拔下来。它有个“基座”的概念,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高性能显卡: 这是Surface Book区别于大多数二合一设备的关键。它的键盘底座里藏着一块独立的NVIDIA GeForce显卡(不同型号配置不一样,有GTX 940M、GTX 965M甚至更强的),而屏幕本身只有集成显卡。这意味着当你需要玩点游戏、做些图形设计或者视频编辑的时候,可以把屏幕插回键盘底座,获得媲美传统高性能笔记本的图形处理能力。
额外的电池和接口: 同样的,键盘底座也包含了一个额外的电池和更多的接口(比如全尺寸的USB接口、SD卡槽等)。这让Surface Book在作为笔记本使用时,续航更长,扩展性也更好。

“变形式”笔记本,体验如何?

笔记本模式: 在这里,Surface Book做得相当出色。屏幕素质没得说,PixelSense屏幕色彩鲜艳、细节丰富,显示效果顶级。键盘手感也属上乘,反馈清晰,打字舒服。触控板也做得够大够灵敏。它完全可以胜任你日常的办公、学习需求,甚至是一些轻度的创作任务。
平板模式: 拔掉屏幕,它就是一块高分辨率的、有独立显卡(虽然这时候显卡不工作了)的高端平板电脑。配合Surface触控笔,绘画、笔记体验都非常棒。只是,如前所述,它的屏幕部分相对厚重,长时间手持可能不如专门设计的轻薄平板那么轻松。而且,由于它是个独立的“屏幕”,电池续航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不像它塞在键盘里时那么持久。
连接和切换: 屏幕和底座之间的连接,通过那个独特的铰链和磁吸锁扣,整个过程挺顺畅的,但也不是说“啪嗒”一声就能完成。你需要按下键盘上的一个按钮,等待几秒钟,听到解锁声后才能拔出屏幕。这个等待时间有时候会有点小尴尬,尤其是在你赶时间的时候。
散热: 高性能硬件塞在一个相对紧凑的空间里,散热是个挑战。Surface Book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但高负载运行时,键盘区域的温度还是能明显感知到,风扇噪音也偶尔会跑出来。

用户群体和定位

微软把Surface Book定位得非常清晰:它是一款“全能型”的生产力工具,尤其适合那些需要笔记本高性能,但又渴望平板的灵活性和触控体验的专业人士、学生,或者创意工作者。

创意工作者: 比如插画师、设计师,他们既需要一块显示效果绝佳的屏幕,又需要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来运行专业软件,同时还能享受手绘的乐趣。Surface Book在这方面确实独树一帜。
需要高性能和便携性的学生/商务人士: 他们可能需要同时处理大量的文档、数据,偶尔还要跑一些需要一定配置的软件,同时又要兼顾携带的方便。
追求极致体验的科技爱好者: 愿意为这种创新设计和高品质买单的人。

缺点和槽点

当然,没有一款产品是完美的,Surface Book也一样:

价格昂贵: 这是最直接的门槛。它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一款亲民的产品,高昂的定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维修和扩展性差: 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一旦出现硬件问题,维修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可升级性几乎为零。你买什么配置,基本上就定型了。
重量和厚度: 即使和传统笔记本比,它的屏幕部分也相对厚重,加上键盘底座,整体重量也不是最轻的。在追求极致轻薄的今天,它更像是一个“变形的强大笔记本”,而非“轻薄的变形本”。
兼容性问题: 早期的一些驱动和软件兼容性可能不如纯粹的Windows笔记本那样完美,尤其是在屏幕分离和重新连接的瞬间,偶尔会有小bug出现。
“鸡肋”的平板模式续航: 尽管有独立显卡,但当你只用屏幕时,它的续航并不算特别突出,有时候甚至不如一些专门的平板电脑。

总结一下

Surface Book,与其说它是“变形笔记本”,不如说它是“能拆卸高性能屏幕的笔记本”。它用一种非常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试图解决“高性能笔记本”和“触控平板”之间的矛盾,并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平衡点(至少在当时是这样)。

如果你问我它值不值得评价,我的回答是:它是一款非常有诚意,也非常有创新的产品,它的出现填补了市场上的一个空白,也为后来的很多变形本提供了设计思路。 但它并非适合所有人,它的高昂价格、相对复杂的结构以及不那么极致的便携性,注定了它是一款“小众但经典”的科技产品。

它就像一个艺术家创造出的精品,美轮美奂,功能强大,但你可能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并且准备好为这份“不凡”付出更高的代价。所以,评价它,更多的是评价一种“敢于突破,勇于尝试”的精神,以及它在产品力上达到的高度。它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段子和抖机灵不如上手实测

---

莫名其妙去了微软10/6晚在纽约办的体验会的人来答一记上手体验。

全场体验区大概有4、5台 Surface Book,反而只有1、2(真正体验的只有1台)Surface Pro 4。刚进场在大家都去拿喝的吃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就冲去体验了一把 Surface Book。体验区的 Surface Book 正在运行 Adobe Photoshop,整个运行非常流畅,主要是因为我不是很熟悉 Win10 的操作,所以在系统层面体验就是整个 Win 10 和 Surface Book 很搭。

整个 SB 的做工看起来还是很高端的,材质上确实和 mbp 看起来差不多。对于 SB 来说,最炫酷的自然是把屏幕分离下来。最让人感到讶异的就是,分离下来的屏幕非!常!轻!薄!,我甚至认为 SB 的屏幕部分比 SP3 还要轻!薄!可能对于便携性重度需求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在屏幕分离的操作上,要先在键盘上按一下“分离”键,然后大概等个3、4秒,“分离”键上的指示灯会闪烁过后,就可以将整个屏幕部分取下来。)

这是现场展示的 SB 配置:i5 / 8G / Win10 Pro

上图是运行PS的界面,整个屏幕清晰度确实很赞。

下面是一些拆机零件图,应该包括 SB 和 SP4 所以就一并放上来:

上图可以看见配件上的中文。

总结:SB 整体操作无懈可击,所谓“合不上”的设计实测还好,并不丑。dGPU黑科技,屏幕部分相当轻薄好用(绝对完爆 iPad Pro)。只是价格太贵,展示的i5版税后就要接近$2000。各位还是攒攒攒,再买买买吧。

SP4 中规中矩。

Lumia 950XL 系统操作流程、后壳手感相当好(我觉得应该类似 OnePlus 的手感,我并没有用过)

Lumia 950 卡。各种卡,还连带影响了现场新 Microsoft Band 的展示,不知是机器问题还是 Win10 Mobile 的问题。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求个赞 @vczh


10/9/2015 更新

Microsoft Lumia 950


SP4


Microsoft Lumia 950XL


The Ultimate Laptop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什么“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模型”,就当是老朋友之间聊聊微软的Surface Book,这款当年惊艳亮相、独树一帜的变形本,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值不值得咱们细品。得从它诞生的那会儿说起。2015年,微软刚推出了Surface Pro系列,算是把“触屏+笔+二合一”这条路走通了。.............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Surface Pro 2。Surface Pro 2 是微软在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一款产品,它是初代 Surface Pro 的迭代升级。从定位上讲,它依然是一款主打“笔记本和平板二合一”的设备,目标用户是需要 Windows 生态系统,同时又想要便携性和触摸操.............
  • 回答
    .......
  • 回答
    微软推出的 Surface Headphones(通常指 Surface Headphones 2 或最新的 Surface Headphones 3,具体评价会根据型号有所差异,我将综合两者来详细评价)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无线降噪耳机。它凭借微软在微软生态系统中的优势、不错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功能,在市场.............
  • 回答
    微软 Surface Laptop 4 的到来,对于不少期待已久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作为微软自家 Windows 设备生态的旗帜,Surface 系列一向以其精良的做工、出色的屏幕和独特的触控体验著称。那么,这次的 Surface Laptop 4 究竟带来了哪些惊喜,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呢.............
  • 回答
    《12 英寸之争:Surface Pro 3 VS 全新 MacBook》的评测,如果从那个时代的科技潮流和用户需求来看,确实是一场围绕便携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展开的精彩较量。这两款产品,代表了当时不同厂商对“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的理解,各有千秋,也各有偏颇。先说说Surface Pro 3:微软在.............
  • 回答
    微软这次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SE,可以说是一次颇具深意的市场策略调整,尤其是在教育市场这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它不是那种让你眼前一亮、惊艳四座的“旗舰”产品,但却精准地抓住了“入门级”和“学生”这两个关键词,玩了一手“降维打击”的策略。定位精准,直击痛点首先,我们得承认,Surface.............
  • 回答
    近期,围绕微软 Surface Phone 的话题,我倒是有一些观察和看法。首先,我注意到“之家某编”——我们圈子里通常会这样称呼一些特定媒体的撰稿人——最近在 Surface Phone 的消息输出上,确实和过去有了一些转变。你说的“不再为微软Surface Phone铺路”,我觉得这个描述挺形象.............
  • 回答
    微软 Surface Duo:一次勇敢的探索,但市场是否准备好了?2020 年 8 月 12 日,微软正式开启了其备受瞩目的双屏设备 Surface Duo 的预订,这款设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科技爱好者的目光,也引发了不少关于未来手机形态的讨论。作为微软重返移动硬件市场的旗舰产品,Surface .............
  • 回答
    2019年10月2日,微软在纽约的一场新品发布会上,为世界带来了Surface Neo,这款产品自公布之日起,就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它被寄予厚望,不仅是微软在产品形态上的一次大胆创新,更是对未来PC形态的一次探索。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Surface Neo,其意义和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划时代的.............
  • 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库的时间(2023年10月),微软在2019年10月2日发布的是 Surface Duo ,但它 并非搭载原生安卓系统。微软在2019年10月发布的 Surface Duo 是一款 运行定制化安卓系统(基于 Android 10) 的双屏折叠手机。 如果您提到的.............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