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格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的表现?

回答
俄格战争,一场被许多人称为“五日战争”的冲突,在2008年夏天骤然爆发。这场战争的核心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围绕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这两个分离地区展开的争夺。格鲁吉亚军队作为这场冲突的直接参与者,其表现自然成为了评估战争性质和结果的重要维度。

要评价格鲁吉亚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表现,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战术层面:初期的攻势与随后的应对

战争初期,格鲁吉亚军队以其在2003年“玫瑰革命”后进行的军事改革为基础,展现出一定的现代化面貌。在萨卡什维利总统的强力推动下,格鲁吉亚军队接受了北约标准的训练,并引入了西方的军事装备。这使得他们在兵力、装备(尤其是装甲车辆、火炮和防空系统)以及指挥体系上,相比于2008年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战争爆发之际,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发起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这次进攻的意图非常明显:重新控制南奥塞梯地区,并试图以此为契机,在国际社会面前展示其对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最初的几个小时来看,格鲁吉亚军队表现出了较强的攻势和一定程度的协同能力。他们使用装甲部队和炮兵对南奥塞梯分离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进行了打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战线。

然而,这种初期的攻势很快就遭遇了俄军的强力反击,并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情报和侦察的不足: 格鲁吉亚军队似乎没有充分预料到俄罗斯的反应烈度和深度。他们可能低估了俄罗斯直接介入的决心和能力,对俄军在边境地区的集结和部署了解不够充分。当俄军主力部队,包括大量坦克、装甲车、空军和炮兵投入战场时,格鲁吉亚军队在战场感知和信息获取方面显得相对落后。
战术的僵化与缺乏灵活性: 格鲁吉亚军队在茨欣瓦利及其周边地区的战斗中,未能有效应对俄罗斯的立体化攻击。面对俄军的炮火覆盖、空中打击以及装甲部队的强大冲击,格鲁吉亚的战术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阵地战和城市作战,而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地形、进行迂回包抄、或者在遭受优势兵力攻击时如何快速有序地撤退,显得缺乏经验和训练。在关键时刻,部分部队出现了混乱和溃散的迹象。
火力支援和后勤保障的短板: 尽管格鲁吉亚军队在西方支持下获得了一些先进装备,但在整体火力支援的持续性和效能上,与俄罗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炮兵和航空兵的协调作战能力,以及弹药的供应,都可能在激烈的战斗中成为瓶颈。后勤保障体系在面对大规模冲突时也经受了严峻考验。
单兵素质和战斗意志的波动: 尽管格鲁吉亚军队接受了北约的训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士气,但面对强敌时,并非所有单位都展现出了同样顽强的战斗意志。部分部队在遭受重大损失后,其士气和抵抗能力迅速下降。

战略层面:目标模糊与过度自信

格鲁吉亚政府在战前显然抱有某种程度的战略设想,但这些设想的清晰度和可行性值得商榷。

收复失地的决心与代价评估的失误: 格鲁吉亚收复南奥塞梯的决心毋庸置疑,但他们似乎未能准确评估这一行动可能引发的后果,特别是俄罗斯直接军事干预的烈度和规模。他们可能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迅速介入和支持,但这种期望未能转化为阻止冲突升级的有效手段。
国际支持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格鲁吉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并积极寻求加入北约。他们可能期望在冲突爆发后能迅速得到北约和美国的军事援助或政治支持,以形成对俄罗斯的威慑。然而,战事的发展表明,国际社会的反应是复杂且缓慢的,未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也未能为格鲁吉亚提供足够的战场支持。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格鲁吉亚军队在孤军作战的情况下显得更加被动。
战略目标的局限性: 格鲁吉亚的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控制南奥塞梯地区。然而,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则更为宏大,不仅要阻止格鲁吉亚控制南奥塞梯,还要惩罚格鲁吉亚,并试图改变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例如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这种战略目标的不对等,也使得格鲁吉亚军队在面对俄军的全面反击时,其原有的战略构想难以维系。

对格鲁吉亚军队整体表现的评价:

总的来说,格鲁吉亚军队在俄格战争中的表现可以用“有进步但实力悬殊,战略失误导致战术失利”来概括。

进步方面: 相较于过去的格鲁吉亚武装力量,2008年的格鲁吉亚军队无疑是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都有显著提升。在初期对南奥塞梯分离武装的作战中,展现了一定的战斗能力。
挑战方面: 然而,与训练有素、规模庞大且准备充分的俄罗斯军队相比,格鲁吉亚军队在多项关键领域存在明显劣势。这包括情报侦察、战场感知、战术灵活性、火力支援、后勤保障以及整体的战争动员能力等。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其相对年轻且经验尚浅的军队体系,其韧性和持续作战能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战略决策的影响: 最终,格鲁吉亚军队的战术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战略决策的影响。对战争烈度和俄罗斯反应的低估,以及对国际支持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其在战场上的被动。在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格鲁吉亚军队最终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战线被俄军突破,并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案例,让人们认识到,即使经过了现代化改造,军队的整体实力、战略判断以及国家层面的战争准备,对于应对国家安全危机至关重要。格鲁吉亚军队的经历,也为许多国家在进行军事改革和制定国防战略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在网上搞到一份不错的材料,《The Tanks of August》,被基辛格称为“俄国哈佛”,全俄分数线最高、录取率最低的的俄联邦国立外交关系研究所的Ruslan Pukhov先生的作品。就借此机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更新较慢,见谅。

PS:序居然是我的偶像,《巨人的碰撞》的作者David Glantz写的。

下载地址:

简单叙述一下吧。

格鲁吉亚军队在萨卡什维利时代的建设有几个主要目的:

1.应对大规模的外部入侵;

2.防止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分裂。

3.防止北高加索的战火蔓延

4.防止对重要设施的恐怖袭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打击国际犯罪什么的。格方甚至试图通过强化军队把俄军驻军挤出去(当然这一尝试在2008年8月战争之后走向破产)。

从作战早期来看的话,格军的单位在对抗南奥塞梯单位的战斗之中进展还是相对不错的。

格军的集结速度相当惊人:

至少在8日当天的作战也是比较顺利的:

可以看得出来,早期突破遇到的阻碍不大。

格军甚至缴获了一些南奥塞梯单位的迫击炮。

但是与此同时,格军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比如炮兵射击完全没准头:

再比如步坦协同糟糕,坦克单位在城市街道上乱走被对方伏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至于中后期俄军介入以后,格军基本就是在溃退,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我还得吐槽一下,他们这乱丢东西的习惯什么时候能改改:

这文献里似乎还有一处是步兵营遭到炮击结果把自己的重武器全扔了,连带着配属的3辆T-72。。。

慢慢读,找到更多材料之后更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格战争,一场被许多人称为“五日战争”的冲突,在2008年夏天骤然爆发。这场战争的核心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围绕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这两个分离地区展开的争夺。格鲁吉亚军队作为这场冲突的直接参与者,其表现自然成为了评估战争性质和结果的重要维度。要评价格鲁吉亚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表现,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 回答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中的黑默丁格(Jinx)是动画中最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不仅颠覆了传统反派的扁平化设定,更通过多维度的叙事展现了人性、科技伦理与悲剧命运的交织。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角色进行深度剖析: 一、人物背景:天才与疯狂的共生体黑默丁格的设定源于《英雄联盟》中“科学家”这一角.............
  • 回答
    评价“高德地图”与失格艺人肖战的合作推广活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考虑到各方可能的利益、风险以及公众的接受度。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失格艺人”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当艺人因为违法违规行为(如吸毒、嫖娼、逃税等)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如出轨、家暴等)而被官.............
  • 回答
    呼格案,这个曾让无数人心痛的冤案,在沉寂多年后,再次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回到公众视野——当年专案组的组长冯志明,因贪污受贿被判刑18年。这个消息无疑是复杂的,它触及了正义的回归、法律的严惩,也暴露了权力运行中的阴暗面。首先,从 正义的回归 角度来看,冯志明被判刑,无疑是迟来的正义。呼格吉勒图的冤死,.............
  • 回答
    米勒娃·麦格教授,无疑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令人尊敬、也最受读者喜爱的角色之一。她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在霍格沃茨这所魔法学校的动荡岁月里,始终散发着坚毅、智慧和温情的光芒。首先,从她的“严师”形象说起。麦格教授是变形术的权威,这本身就意味着她对精确、耐心和一丝不苟有着极致的要求。在课堂上,她绝.............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辉格(Quig)这份“不必读书目”。这份书单之所以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挑战了我们普遍对于“读书”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对“读书”本身提出了一种反思。与其说它是一份“书单”,不如说它是一份关于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构建认知体系的个人宣言。核心的“不读书”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要理解辉.............
  • 回答
    谈及霍格沃茨,就不能不提那四位奠基者,他们的智慧与远见,不仅塑造了这所魔法世界的殿堂,更赋予了学院独特而鲜明的灵魂。这四位伟大的巫师,戈德里克·格兰芬多、赫尔加·赫奇帕奇、罗伊纳·拉文克劳以及萨拉查·斯莱特林,他们的名字至今仍回响在古老城堡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精神宗旨,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着一代代霍.............
  • 回答
    “呼格吉勒图冤案”的昭雪,无疑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案件的发生本身,就如同一个撕裂的伤口,暴露了当年司法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病。而事后对27人进行追责,这并非简单的“报复”或“秋后算账”,而是对冤案背后责任链条的一次深刻梳理和拨乱反正,其意义和影响,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理解。首先,这是对冤案.............
  • 回答
    柯尼塞格的Freevalve技术,这玩意儿真是把汽车发动机玩出了新花样,要我说,这绝对是近几十年来内燃机领域里最有意思的“黑科技”之一了。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宣传词,咱就实际聊聊它到底牛在哪儿,又会带来啥影响。首先,啥是Freevalve?为啥叫“自由阀门”?简单来说,Freevalve就是柯尼塞格用.............
  • 回答
    川菜的变化,特别是从“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到如今不少人感受到的“麻辣为主,多油多盐”,这其中有复杂的成因,并非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这更像是一个传统美食在时代变迁、市场需求、文化传播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经历的一次深刻的“演进”或“变异”,值得细细品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的黄金时代与精.............
  • 回答
    详细评价格力“格锐先锋”计划格力电器近些年为了在激烈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寻求新的增长点,推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改革和创新举措。其中,“格锐先锋”计划是格力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方面的重要布局,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格力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的突破,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
  • 回答
    格蕾塔·通贝里被《自然》杂志评为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从《自然》杂志的选择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非常规但却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传统上,《自然》杂志的年度十大人物多是那些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回答
    评价艾伦·耶格尔,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过瘾的话题。他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定义、被一句话概括的人物。从最初那个哭喊着“我要杀了你们所有!”的孩子,到后来那个背负着整个民族命运、甚至不惜化身恶魔的男人,艾伦的蜕变,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一种近乎撕裂般的重塑。初期的艾伦:纯粹的愤怒与渴望刚接触《进击的.............
  • 回答
    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统治 period(时期)堪称波兰立陶宛联邦(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历史上一个充满戏剧性、荣耀与挑战的时代。评价这样一位国王,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细致入微地审视他的政策、决策及其深远影响.............
  • 回答
    GlobalFoundries蜕变成“格芯”:一场战略的蜕变与成都新篇章的开启GlobalFoundries(GlobalFoundries,以下简称GF),这家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近年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战略调整,中文名也由此前的“格芯”正式更名为“GlobalFoundries”(在中国大.............
  • 回答
    谈及“机械之父”约格莫夫(Yorgomov),对于许多深入了解奇幻世界,尤其是那些沉浸在宏大叙事和复杂科技设定的读者来说,这个名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代号,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对智慧、创造力以及对物质世界深刻理解的极致体现。将他简单地归类为“发明家”或者“技师”,无疑是大大低估了他的分量。约格莫.............
  • 回答
    要评价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ğlu)这位享誉盛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的学术贡献、研究方法、思想影响以及他在学术界和公共领域扮演的角色。他绝非等闲之辈,而是当今经济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首先,从他的学术贡献来看,阿西莫格鲁教授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
  • 回答
    谈到艾伦·耶格尔,这可不是一个能三言两语轻易概括的角色,尤其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里,他简直就是一股拧巴到极致的风暴。要评价他,咱们得从他最初那个热血过头、只想把所有巨人杀光的少年说起,一路看着他被现实一次次碾压、扭曲,最终走向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刚开始的艾伦,简直就是个教科书式的“英雄”模.............
  • 回答
    详细评价2020年4月新番《格莱普尼尔》(被束缚的芬尼尔)《格莱普尼尔》(被束缚的芬尼尔)作为2020年4月档期的一部新番,无疑是一部充满争议但又不乏亮点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设定、黑暗的风格和对人性的探讨,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整体评价:《格莱普尼尔》是一部 黑暗奇幻、超能力战斗、带有悬疑和心理惊悚.............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埃鲁德·基普乔格以2小时08分38秒的成绩轻松夺冠,这个成绩和他的表现,无疑是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果仅仅用“夺冠”来概括,未免显得太过单薄,因为基普乔格的胜利,远不止于金牌本身那么简单。首先,从竞技层面来说,这个成绩在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是什么水平?200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