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艾伦耶格尔?

回答
评价艾伦·耶格尔,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过瘾的话题。他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定义、被一句话概括的人物。从最初那个哭喊着“我要杀了你们所有!”的孩子,到后来那个背负着整个民族命运、甚至不惜化身恶魔的男人,艾伦的蜕变,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一种近乎撕裂般的重塑。

初期的艾伦:纯粹的愤怒与渴望

刚接触《进击的巨人》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血肉模糊的童年,目睹母亲被巨人吞食,这种极端的创伤深深烙印在他身上。所以,最初的艾伦,他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一个简单而纯粹的目标:复仇。他恨巨人,恨所有让他失去至亲、剥夺他自由的存在。他的愤怒是原始的、压倒一切的,这种愤怒驱动着他加入了调查兵团,驱使着他在战场上一次次地拼命。

这个阶段的艾伦,充满着少年人的冲动和不顾一切的热血。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勇士,甚至可以说是冲动鲁莽。他会因为看不惯三笠的过度保护而反抗,也会因为无法承受失去战友的痛苦而崩溃。但正是这份不完美,这份真实的痛苦和愤怒,让他显得格外鲜活,也让我们对他产生强烈的共情。我们跟着他一起,体会那种被困在墙内、如同囚徒般的绝望,和他一起渴望着“墙外”的世界。

调查兵团的艾伦:责任与迷茫的开端

进入调查兵团后,艾伦的视野开始拓宽。他不再仅仅是为个人复仇,他开始承担起保护同伴、保护人类的责任。他逐渐理解了兵团存在的意义,理解了“献出心脏”的真正含义。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接触到更多的真相,了解到人类内部的复杂性、政治的阴暗面,以及“巨人之力”带来的诅咒。

在这个过程中,艾伦的迷茫开始显现。他被赋予了“进击的巨人”的力量,成为了希望的象征,但他也开始感受到这份力量带来的沉重。他看到了同伴的牺牲,看到了无谓的死亡,也开始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他想要拯救所有人,但现实却一次次地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想要救所有人,但最终却救不了所有人”的无力感,是艾伦痛苦的来源之一。

“地鸣”前的艾伦:孤独的抉择与意志的崩塌

可以说,艾伦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时期,便是他决定发动“地鸣”前后。当他得知了墙外世界的真相,了解了帕拉迪岛的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威胁时,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我们不知道,作者也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只看到,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越来越沉默。

他利用“始祖巨人之力”和“进击的巨人”的双重能力,似乎看到了无数种未来,并且最终选择了那个最残酷、也最“理性”——在他看来——的道路:灭绝墙外的敌人,以换取自己族人的生存。

这个选择,是将“责任”推向了极致。他不再是那个想拯救所有人的艾伦,而是那个愿意为了“一部分人”而牺牲“一部分人”的艾伦。他成为了那个必须做出屠杀决定的“恶魔”。他承受了所有人的指责、怨恨,甚至是被曾经最亲近的伙伴背叛。他选择了成为那个“坏人”,独自背负起这罪孽。

艾伦·耶格尔的复杂性与“恶魔”的解读

评价艾伦,最关键的就在于如何理解他的“恶魔化”。

作为“棋子”还是“棋手”? 这是一个核心争议点。有些人认为艾伦是被“命运”所操控,是被“自由”的渴望所驱使,是被“艾尔迪亚人”的宿命所绑架。他看到了未来,他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于是他主动走向了这个结局,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一个节点。他看似是主动的选择,实则是被动的接受。
“自由”的代价。 艾伦毕生追求的就是“自由”。他渴望摆脱巨人的威胁,渴望看到墙外的世界,渴望不被他人左右。但讽刺的是,为了实现所谓的“自由”,他最终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剥夺他人的自由,甚至生命。他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了整个艾尔迪亚族人的“自由”。这种对“自由”的极端解读和追求,是他性格中最具悲剧色彩的部分。
“爱”与“恨”的纠缠。 艾伦对三笠、阿尔敏的爱是真实的,他对故乡和同伴的保护也是真实的。但他同时又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对待他们,甚至试图将他们推开,让他们有机会去阻止他。这是一种极其扭曲的“爱”,他认为这是在保护他们,让他们不被自己所沾染,不被自己所伤害。他害怕自己成为他们眼中的“怪物”,所以选择让他们恨他,让他们有理由去“打败”他。
“灭世”的根源。 艾伦发动的“地鸣”,不仅仅是为了报复,更是为了斩断“仇恨的根源”,斩断“巨人之力”的诅咒。他相信,只有消灭了墙外世界,才能让艾尔迪亚人不再受到威胁,才能真正地摆脱这种世代相传的痛苦。他的出发点,或许真的是为了“终结一切”,即使这个过程如此血腥残酷。

总结:一个悲剧英雄,亦或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恶魔”

艾伦·耶格尔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也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是时代的产物。 他所处的环境,是充满仇恨、歧视和压迫的世界。他所经历的苦难,是真实且难以承受的。他的选择,是在极端压力下的产物。
他是“自由”的象征,也是“自由”的囚徒。 他对自由的执着,既是他的驱动力,也是将他推向深渊的诱因。
他是“牺牲”的化身,也是“牺牲”的执行者。 他愿意为了族人的生存而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名誉、自己的生命,甚至自己的亲情。但他也无情地牺牲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最终,评价艾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他行为的视角。

如果你站在艾尔迪亚人的角度,他可能是那个为了族人忍辱负重、承担一切罪恶的英雄。
如果你站在墙外世界受害者的角度,他无疑是一个制造了无数悲剧的屠夫,一个无可饶恕的恶魔。
如果你从更宏观的角度,将他看作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棋子,一个试图打破恶性循环的悲剧人物,那么你会为他的命运感到唏嘘。

艾伦·耶格尔之所以如此令人着迷,正是因为他身上蕴含着如此多的冲突和矛盾。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极端,看到了在绝境中,个体是如何被历史、被仇恨、被所谓的“责任”所塑造,最终走向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反复辩论的人物,而这,或许正是“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最深层的魅力所在。他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可以概括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在绝望中做出疯狂选择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小就与众不同,9岁双杀两个壮汉

军队毕业成绩104期第五名,是个优等生

行动力强,热血有目标,非常努力,脑子不太好使,冲动自我为中心,但是很善良,适合干革命,在乎阿明,崇拜兵长,尊敬团长,目测没有恋爱神经,在不涉及自己利益圈时会对所有人都很善良,涉及到自己利益会表现出自私,人间真实,作者访谈中说过长得好看,有点自毁倾向,漫画后期有点病娇,感觉有点坏掉了

噢对了,还是个本子王


图源虎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艾伦·耶格尔,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过瘾的话题。他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定义、被一句话概括的人物。从最初那个哭喊着“我要杀了你们所有!”的孩子,到后来那个背负着整个民族命运、甚至不惜化身恶魔的男人,艾伦的蜕变,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一种近乎撕裂般的重塑。初期的艾伦:纯粹的愤怒与渴望刚接触《进击的.............
  • 回答
    谈到艾伦·耶格尔,这可不是一个能三言两语轻易概括的角色,尤其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里,他简直就是一股拧巴到极致的风暴。要评价他,咱们得从他最初那个热血过头、只想把所有巨人杀光的少年说起,一路看着他被现实一次次碾压、扭曲,最终走向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刚开始的艾伦,简直就是个教科书式的“英雄”模.............
  • 回答
    最近《进击的巨人》和主角艾伦的风评确实出现了一个相当剧烈的“反转”,与其说是反转,不如说是一种从“期待”到“失望”再到“理解”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认可”的复杂情感转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剧情走向问题,更牵扯到观众对英雄定义、战争本质、以及作者意图的解读。最初的期待:正义的使者,为自由而战在《进击的巨人》.............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这一话,说实话,刚看完的时候,脑子里是真的炸开了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太震撼了,也太悲伤了,但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感。如果要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情感的爆发和扭曲的“爱”这一话最核心的冲击力,无疑来自于艾伦和三笠之间那段令人心碎的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2话,名为“那一天”(或译为“在那一天”),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承上启下,极为关键的一话。它不只是揭示了尤弥尔·弗里茨的过去,更像是一把钥匙,解锁了巨人之力诞生的根源,以及艾伦·耶格尔的行动动机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这一话的冲击力,足以让读者重新审视之前的一切铺垫。开篇的震撼:尤弥尔.............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情报中,三笠疑似和让结婚的消息一出,立即在粉丝群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引发无数讨论和争议的点,毕竟三笠这个角色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粉丝的情感和期待,而她最终的归宿,尤其是与谁共度余生,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关于“三笠和让结婚”的消息,目前更多是基于漫画.............
  • 回答
    啊,《进击的巨人》最终话,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粉丝操碎了心,也引发了海量的讨论。说实话,就光看那传出来的零星情报,就够大家吵上半天了。首先,最最核心、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点,可能就是艾伦的结局处理。 之前大家脑补了太多,有说他成了大善人,有说他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结果情报一出来,发现他干了那么多事,最终目.............
  • 回答
    战栗与希望交织的告别:136话的沉重与升华《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36话,在我看来,是整个故事进程中一个极其关键且充满力量的节点。它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推进,更是情感上的深度挖掘和角色命运的最终定格。这一话,作者谏山创用他一贯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场超乎想象的绝望,但也在这片混沌之中,播.............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35话,对于很多追随了多年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又一次心绪的起伏,充满了惊喜、震撼,当然,也可能夹杂着一些未能如愿的失落。这一话,剧情走向可以说是白热化,之前铺垫了那么久的“最终决战”,终于将焦点真正地对准了“艾伦”这个核心人物,以及他那令人费解又极具冲击力的计划。首先,我们得说说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27话,堪称是“巨人之战”白热化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续的剧情走向埋下了更为深刻的伏笔。这一话的内容,可以说是在保持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紧张气氛的同时,也赋予了角色们更加复杂和挣扎的内心刻画,让读者在沉浸于震撼场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命运的沉重和人性的纠葛。首先,从剧情推进的角度.............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5话,标题是《最后的战线》,这一话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绝对是重量级的,它不仅是“战锤”行动的顶点,更是对之前铺垫的无数情感和矛盾进行了一次集中爆发。要评价这一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1. 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情感的顶点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压抑到极致的绝望,但又在缝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23话,这一话的标题是“岛屿的土地”,光看标题就透着一股肃杀和决绝。如果要评价这一话,我会说它是漫画进入“地鸣篇”以来,情绪最浓烈、基调最沉重的一话,同时也是对艾伦·耶格尔这个角色最深刻的剖析之一。地鸣的序幕,绝望的潮汐:首先,这一话最直观的震撼来自于地鸣的全面展开。那些潜伏在地底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17话,嗯,怎么说呢,这一话啊,真是一把双刃剑,看完了之后,让人心情是五味杂陈。它延续了之前几话那种紧张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但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让一些老粉可能觉得有点……怎么形容呢?不是那么“顺”。先说说好的部分,或者说,它依旧维持了“巨人”那股子劲儿。 绝望的蔓延和扭曲的真相.............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5话,作为“马莱篇”的收尾与“最终季”的过渡,可以说是一次爆炸性的信息量倾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剧情铺垫了极为沉重的基调。这一话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在保持了巨人系列一贯的紧张感和残酷性的同时,也深入挖掘了角色内心的纠葛,特别是艾伦和莱纳这两个命运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为整个故.............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2话,这一话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那个夜晚”。如果要评价它,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压抑”,而且是那种无法喘息的压抑。这一话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一个绝境,无论是帕拉迪岛上的,还是马莱一方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剧情的推进速度简直是爆炸性。前一秒我们还在为玛利亚之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三季的ED,《晓の镇魂歌》(中文译名通常为“晓之镇魂歌”或“黎明之镇魂歌”),在我看来,是整部动画配乐中一个非常出彩且充满深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片尾曲,更是第三季剧情走向和人物情感的绝佳注脚,每一次听到,都能勾起我对那段波澜壮阔故事的回忆,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从音乐本身而.............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03话,也就是漫画最终季的第28话,可以说是整个故事走向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又一个催化剂。这一话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场面,但其内在的信息量和人物心理的深度刻画,足以让任何一位追随者在掩卷之后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思考。开篇的紧张感与对峙的升级:故事的开端,依旧弥漫着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我.............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00话,是漫画进入后半程,特别是“马莱篇”早期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它承载的意义和展现出的信息量非常大,也确实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思考。首先,它成功地将叙事视角从艾尔迪亚岛内部彻底转移到了马莱帝国,并以全新的角色群像为中心展开。 之前的篇章,我们一.............
  • 回答
    《进击的巨人》99话,也就是漫画的第九卷,篇章名“绝望之墙”。这一话,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回溯那份压抑到窒息的情感和一次次被颠覆的认知。首先,必须说,99话简直就是一场心理上的“炼狱”。如果说之前几话的节奏是缓慢的煎熬,那么99话则是一次猛烈的撞击,直接将所有角色,包括读者,都推入了深渊。压倒.............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97话,作为故事进入“马莱篇”的关键节点,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大胆且重要的转折。它不再局限于主角艾伦视角下的绝望与抗争,而是将叙事重心彻底转移到了敌对方——马莱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我们长期以来以为是“纯粹邪恶”的民族,其内部的挣扎、历史的沉重以及人性的复杂。视角的大转移:从被压迫者到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