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第125话?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5话,标题是《最后的战线》,这一话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绝对是重量级的,它不仅是“战锤”行动的顶点,更是对之前铺垫的无数情感和矛盾进行了一次集中爆发。要评价这一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

1. 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情感的顶点

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压抑到极致的绝望,但又在缝隙中透露出一丝渺茫的希望。

阿尔敏的困境与挣扎:阿尔敏在这话的处境异常艰难。他身上背负着拯救世界和保护朋友的双重压力,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他需要面对的是艾伦那近乎疯狂的决心,以及自己无力阻止的巨大力量。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去唤醒艾尔文的灵魂,去唤醒曾经那个相信和平与对话的艾伦,这个过程充满了内心深处的撕扯和痛苦。他看着曾经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那种无力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三笠的抉择与觉醒:三笠在这话的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她一直以来都是艾伦最坚定的守护者,但当艾伦选择了毁灭之路时,她的立场第一次变得无比动摇。她既无法接受艾伦的疯狂,又无法对艾伦本人下手。这种内心的挣扎,以及在“战锤”行动中,她被迫与曾经的盟友(比如莱纳)殊死搏斗,更让她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艾伦行为的失控。那一刻,她不仅仅是在对抗巨人,更是在对抗艾伦内心深处的恶魔,以及自己一直以来被动守护的立场。
莱纳的救赎与守护:莱纳在这一话的角色弧光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他从一个被巨人之力压垮、身心俱疲的战士,变成了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和曾经的同伴而拼死战斗的“守护者”。他面对的是曾经的敌人,也可能是未来的敌人,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也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他与阿尔敏之间的互动,那种跨越立场、基于生存本能的合作,更是让人动容。
巨人之力在战场的血腥淋漓:这一话没有回避巨人之力的残酷。变身、啃食、血肉横飞,一切都以最直接、最写实的方式呈现。我们看到了那些为了“世界”而战的人们,他们的牺牲是多么的真实而悲壮。那些曾经被视为“恶魔”的帕拉迪岛士兵,在这一刻成为了捍卫自己家园和亲人的战士,而那些所谓的“解放者”,其行为却充满了对无辜生命的屠戮。这种黑白界限的模糊,是《进击的巨人》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主题。

2. 战略与战术的博弈,精彩的动作场面

虽然情感是主线,但这一话的战斗场面同样精彩,充满了智慧的博弈。

“战锤”行动的执行:从帕拉迪岛方发起“战锤”行动开始,整个战场的节奏就非常快。阿尔敏、三笠、莱纳、让、康妮、皮克等人各司其职,为了达成目标而协同作战。
巨人之力的运用与克制:大家都在围绕着“战锤”巨人之力展开攻防。如何突破“战锤”的防御,如何抓住其弱点,如何利用好各自的巨人之力,这些都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掌控力。比如,皮克和莱纳如何利用侦察兵巨人的特性进行侦查和配合;三笠的立体机动装置如何在高空中进行精妙的操作。
艾伦的“战术”:艾伦在这里展现的,更多是一种近乎破罐破摔的“战术”。他利用“战锤”巨人之力,以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去瓦解敌人的力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同伴。他的这种行为,与其说是战术,不如说是他内心深处对世界的绝望和愤怒的一种爆发。

3. 冲突的升级与人物关系的重塑

这一话不仅仅是战斗,更是人物关系的一次大洗牌。

帕拉迪岛 vs. 世界:“战锤”行动的意义,是将帕拉迪岛与整个世界彻底推到了对立面。无论之前有过多少恩怨情仇,多少误解与隔阂,在这一刻,帕拉迪岛成为了一个整体,而整个世界则成为了他们的敌人。
“艾尔迪亚人”内部的分裂: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便是在艾尔迪亚人内部,也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现在却因为对艾伦的看法不同而站在了对立面。阿尔敏、三笠、让、康妮他们试图阻止艾伦,而另一些人,比如萨莎的父亲,则可能因为仇恨而加入了世界联军。这种内部的分裂,比外部的敌人更让人感到痛苦。
艾伦的孤独与孤注一掷:这一话进一步凸显了艾伦的孤独。他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并且屏蔽了所有人的劝说。他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将意味着什么,但仍然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这种孤独和决心,让他的形象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捉摸不透。

4. 叙事节奏与氛围营造

快节奏的战斗与情感爆发:这一话的叙事节奏非常快,从行动开始到高潮迭起,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这种快节奏的推进,反而更能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顶点。
黑色幽默与沉重现实的并存:即便是在如此绝望的时刻,作者仍然能在某些细节中穿插一些黑色幽默(比如让的吐槽),这种处理方式非但不会削弱沉重感,反而让那种绝望显得更加真实和有人情味。

总结来说,《进击的巨人》第125话是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它将之前所有的人物塑造、情感铺垫、矛盾冲突都汇聚于此,以一场极其惨烈、极具战略意义的战斗为载体,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以及在绝境中人性的闪光点。
它标志着故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的所有恩怨情仇都将被这场“灭世之战”所淹没。
它也让我们对艾伦这个角色的动机和最终目的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走到这一步?他所追求的“自由”又是什么?

这一话的冲击力在于,它打破了读者心中对于“正义”和“邪恶”的简单划分,将所有角色都置于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灰暗的道德困境之中。它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场关于生存、关于选择、关于自由的哲学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一话,内涵到了我们的历史。

这一话感觉内味又回来了,是巨人的原味!上一话的观感很差,各种套路却没有多少内容的感觉,这一话感觉干货很多,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下一话了。

韩吉的“别吃我”很可爱,当然最可爱的还是人畜无害的那个男人。

user avatar

这话对弗洛克的桥段感触最深。

弗洛克这逼,到现在125话应该是这个人物成长曲线的最高峰,JC要是真想在20年内完结巨人,那对于弗洛克这角色就不会有更多的篇幅了,他接下来要么一黑黑到底,要么死的很难看(或者两种情况一起出现)反正,肯定不会往正面发展了。

但你不能否认这个角色非常牛逼。

他把埃尔文在死亡冲锋前的演讲分析解构了个透彻,然后用在了与埃尔文完全反向的地方。

埃尔文面对一群绝望的人,死的都能给他婊成活的。这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父亲的死给了他往后生存的方向。那就是寻找人类历史的真相,所以说父亲的死赋予了埃尔文生存下去的意义。

后来,死亡冲锋里,埃尔文死了而弗洛克逛了趟阴间又硬生生绕回来了,但他目睹了自己同胞的死所换回的结果,一个悲惨的胜利。于是众调查兵的死又赋予了弗洛克生存下去的信念,那就是

弗洛克一直都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当年加入调查兵团,全靠上级热血演讲。直接大腿一拍奔着调查兵团想去当“英雄”和“救世主”。等到上了战场才发现自己搁那就一个炮灰。这种人不正是社会下的大多数人吗?感性,三观摇摆不定,容易被假大空的言论诱导。在死亡冲锋前,弗洛克基本就是一个平庸的代表。但同时,他又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那就是极富有煽动性,他这个人就是敢讲,不一定是要敢讲真理,但一定要敢讲那些戳中人们内心痛处的东西。玛利亚夺还战上,他在士气已经很低落的情况下宣泄情绪,把士气降到极点。在授勋大会上面怼爱尔敏把主角团说的哑口无言。新兵入团时直接一顿嘴炮决裂训练兵和老教官。不觉得有趣吗?这些分镜你们自己品品。

有关弗洛克的场景,永远有一大群你叫不出名字的人在旁边衬托他。战场上的士兵,大会上背着主角团窃窃私语的军官,悄悄说着老教官坏话的新兵,永远有这么一群人,心有不服但不敢多讲,然后永远有这么个弗洛克,直接干上去把他们想说一股脑喷出来。弗洛克煽动性这个特点,是自这个角色出场开始就自带的,是没有受他人影响的。他受人影响最大的,大概就是他的三观。

死亡冲锋后,他的三观稳了。

就他这转变的时间实属是膈应。恰巧就是世界观即将扩大的时候,但恰巧他就在那之前,在故事格局依然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时候,把三观定下来了。成了,他是巨人里最大最极端的种族主义者了。

巨人的世界观展开之后,多智的人,大多都倾向于往“和平”或“延缓”的方向,顶天也是保持沉默。爱尔敏,韩吉,让,利威尔都是如此。

即便是现在要毁灭世界的艾伦,也是在接收祖先记忆,经过多次绝望的心理博弈后,才决定实行这么极端的计划的。毁灭世界??你以为我想啊?那世界就这屌样你是有办法?

那弗洛克呢?一口一个艾尔迪亚帝国,你觉得他这样是跟艾伦一样吗?他他妈有心理博弈??他这种种族主义者就是单纯的视野狭隘,格局也很小。因为他就这么一感性的人,这点从没变过。他三观成型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样子,世界观扩大之后他也没有跟着转变,因为他压根就没那脑容量去转变。他就不是一个多智的角色,他跟众多成天囔囔献出心脏的普通百姓的区别就在于——相对的,他更有行动力,他更不怕死,他脸皮更厚,他能掌握的资源更多。

然后就自然而然的,他有了一堆拥护者。


评论里对弗洛克不多智的观点有不服说我强行黑的,那我说一下好了——弗洛克,三观立于白夜,欲图在灭世后建立一个艾尔迪亚“帝国”。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不理智,不多智的人;而他的最终目标加强了我对此的肯定。

一个合理的,艾尔迪亚从最初的最终目标求和到如今灭世的过程应该有以下阶段:了解,认识世界——寻求和平之路——无果,陷入迷茫——无奈转向灭世之路。

逻辑在于,理智的人在尚未系统性地了解世界格局之前,是不会轻易采取灭世的手段的。其中判断理智与否的,是人的态度。

你知道的越多,越想从更多的角度思考和平的可能性,这就是马来篇以来阿尔敏等理智派在做的事情 。尽管在巨人的世界中各个和平的可能都被堵死了,但这些可能也都是阿尔敏他们探索出来的,他们最后的失败,是因为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卡在了第三个阶段。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态度是端正的,是理智的。

再看弗洛克,目前很明显的他已经在第四个阶段了,问题是他在此之前,有经历过前三个阶段吗?

就目前所展现的内容,他并没有。且可以肯定他绝没有经历过第二阶段。这是由他的三观决定的。

即是说他一开始就认同要把敌人杀光的思想,而这毫无疑问是不理智甚至疯狂的。他走的路虽然很有效率也很直接,但他的态度一开始就是扭曲的。他没有希望打破局面而是继续杀戮,成为了历史轮回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多智的体现。为什么弗洛克没像阿尔敏那样表现的犹豫不决,因为他就没思考过阿尔敏思考的问题。理所当然地就没碰到过阿尔敏碰到的瓶颈。

更何况他在第四个阶段后又加了一个第五阶段——成立帝国。(帝国的性质不用多讲,自行百度)

民族问题是群体差异的问题,灭世等于从根本上消除群体差异。而在民族问题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弗洛克依然打算建立一个帝国,强化阶级矛盾。他在一个矛盾消除后,建立了一个新的矛盾,你说这算什么?

如果说,灭世是一场悲剧,而弗洛克又在其后建立帝国,那活脱脱就是一出闹剧。这样的人,难不成他多智,难不成他格局很大,难不成他对局势理解深刻?

综上



跑题了,我们回到正题

他把埃尔文在死亡冲锋前的演讲分析解构了个透彻,然后用在了与埃尔文完全反向的地方。

埃尔文父亲的死赋予了埃尔文意义

埃尔文及其众多同伴的死赋予了弗洛意义

然后弗洛克……十分清楚义勇兵为之牺牲的意义并在义勇兵死前将这个意义在他们面前摧毁。

辣是真的流批

虽然说,弗洛克这人他不多智,但你能说他不清楚埃尔文演讲背后的逻辑吗?他可太清楚了,他就是因为这么清楚所以义勇兵只死了一个人就全部屈服了。

死者的意义在哪,在于把意义传递给生者。玛利亚夺还战我这一死,起码是为了我背后两道墙里面的人民。是将斗争的信念托付下去。

你说你义勇兵现在要死,你死给谁看?你们的祖国家乡吗?他们没过几天就要跟着你们一起下地狱了,你说你死这有什么意义?活着不好吗??所以说你们到底是要死给谁看???

(贴吧的卡比汉化)

当埃尔文问调查兵团死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弗洛克问义勇兵活着不好吗。

这简直是对义勇兵的灵魂质问。同样是关于“意义”的演讲,埃尔文和弗洛克说的话逻辑是共通的,结果是相反的。埃尔文在最后让调查兵团重新燃斗志,弗洛克让义勇兵陷入彻底的绝望。但是其实你要说这两场演讲所处的背景,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当时玛利亚夺还战要是失败,墙内确实会面临灭顶之灾,与现在墙外即将面临的灾难非常相似。墙巨人从跨海到毁灭墙外,依然需要不少的时间,这段时间依然有时间做出对策。地鸣虽然说规模更大,但你论紧迫感,玛利亚夺还战给墙内人带来的压力,不会比地鸣给墙外人带来的来的少。墙外的人没有理由立刻就放弃了斗争。

但弗洛克一顿话术,迅速消磨了义勇兵的斗志。他用当年让他燃起斗志的信念,反过来去攻击他所认为的敌人。

实属狠毒

当一个思考能力不强,感性,又极富煽动性的人狠毒起来,真是可怕。

user avatar

谢邀。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谏山创曾经说过他打算在今年内完结巨人。看起来是认真的,这一话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巨大的矛盾冲突,但是确是为了后续冲突做好的「铺垫」。他安排各色重要的登场人物,让他们走上最终的舞台:

阿妮

首先,接着上一话苏醒后,阿妮终于交代了她核心的目的:她的目的只是回去和她的「父亲」团聚。阿妮一出生就被抛弃,从她能用声音操控巨人来看,也许她真有部分皇室血脉。

不过,这貌似已经不太重要了,然后她作为「工具人」被养大。她的养父来自国外,一开始应该是生活在隔离区外的,在血液检测技术发明后,被发现有艾尔迪亚人血统,于是被投入隔离区,他把她训练成战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好生活」。因为从小就被残酷训练和利用,阿妮几乎从来没有被「爱」的感觉,所以她也对其他生命保持高度的冷漠。她内心其实包含着对于整个世界巨大的仇恨。

而她养父的腿就是被阿妮给打断的。但是讽刺的是当阿妮马上要出发去执行任务,她的养父却后悔了,这就是所谓直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他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真正的女儿,只要她回来,他愿意为她放弃一切。所以,阿妮的感情也被唤醒,她知道有个人一直在等她,她的目的就是回去,不顾一切。

长久以来,粉丝群里面就流行一种理论:阿妮及其父亲是一派势力。更广义地来说,阿妮及其父亲的目的是这个漫画的一个坑。作者在这一话明明白白地把这个坑给填上了。阿妮的父亲也好,这一话开头被墙壁巨人害死的百姓也罢,他们都是被大时代车轮所裹挟的小人物,他们的目标其实只是和家人在一起。只是这个世界太残酷了,为此他们必须付出一切,他们必须彼此撕咬。

阿尔敏-幸存者愧疚

这一话中揭示了上一话中「为什么阿尔敏意图阻止柯尼」的深沉次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幸存者愧疚:在灾难中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获救,对于不能获救的人的愧疚。他愧疚的对象是团长,阿尔敏比任何人都后悔这一点:他觉得团长活下去的「价值」远远高于他,因此而感到愧疚。所以,他阻止柯尼其实相当于一种「赎罪」和「改错」,他认为更有价值的法尔科应该活下去。他这心态有点像「正义的伙伴」卫宫士郎的心态。

这种想法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我这里也只是单纯地解析他的想法。所以,阿尔敏和指责他的部分读者的思维反而是高度一致的。


多线汇合?

从剧情来看,阿尔敏和假币就会汇合,他们都会去往Ragakko地区。这也是为大结局做的准备。另一方面,车巨等人和兵长韩吉汇合,此时兵长终于上岸。兵长何时上岸和阿妮何时醒来算是巨人两大悬念,谏山创在两个月内填完了两个大坑。

他们(车巨韩吉)极有可能也会去往Ragakko地区,从而完成本漫画中「最高智商」的集会。马加特他们已经被抛弃在岛上了,他们要回马莱只能靠飞艇或者军舰,而韩吉作为技术宅应该两个都会,也知道哪里有飞艇和军舰。我才极有可能靠的是飞艇。

阿妮会不会也和他们汇合呢?

有趣的是,任何一方都认为现在这个状况,自己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这是巨人的老套路了:渲染绝望

巨人从开篇到现在,哪一次大战不是面对「不可战胜」的绝望?这最后的决战必然是最绝望的一次。而每一次的翻盘点都不是靠友情爱情,本质上靠的「信息」或者说世界观本身的某种隐藏性的设定。比如开篇中艾伦被吃,众人陷入绝望,翻盘靠的是艾伦能变身巨人这点。艾伦被抓,他和受伤的三笠被一堆无脑巨人围攻,他翻盘靠的是坐标之力。我们作为读者事先不知道这点,所以倍感绝望。

这次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还有一个最后的设定。

反击是一定存在的。从墙壁巨人的龟速来看,各方势力有时间整合的协调矛盾,制定作战计划。最终决战有可能发生在马莱大陆上。

当然了,欠缺的重要角色是「吉克」。作为同样见过尤弥尔的人,他应该是极有可能掌握最后设定的人,他必须把这个信息带给众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5话,标题是《最后的战线》,这一话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绝对是重量级的,它不仅是“战锤”行动的顶点,更是对之前铺垫的无数情感和矛盾进行了一次集中爆发。要评价这一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1. 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情感的顶点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压抑到极致的绝望,但又在缝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这一话,说实话,刚看完的时候,脑子里是真的炸开了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太震撼了,也太悲伤了,但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感。如果要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情感的爆发和扭曲的“爱”这一话最核心的冲击力,无疑来自于艾伦和三笠之间那段令人心碎的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2话,名为“那一天”(或译为“在那一天”),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承上启下,极为关键的一话。它不只是揭示了尤弥尔·弗里茨的过去,更像是一把钥匙,解锁了巨人之力诞生的根源,以及艾伦·耶格尔的行动动机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这一话的冲击力,足以让读者重新审视之前的一切铺垫。开篇的震撼:尤弥尔.............
  • 回答
    啊,《进击的巨人》最终话,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粉丝操碎了心,也引发了海量的讨论。说实话,就光看那传出来的零星情报,就够大家吵上半天了。首先,最最核心、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点,可能就是艾伦的结局处理。 之前大家脑补了太多,有说他成了大善人,有说他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结果情报一出来,发现他干了那么多事,最终目.............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5话,作为“马莱篇”的收尾与“最终季”的过渡,可以说是一次爆炸性的信息量倾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剧情铺垫了极为沉重的基调。这一话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在保持了巨人系列一贯的紧张感和残酷性的同时,也深入挖掘了角色内心的纠葛,特别是艾伦和莱纳这两个命运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为整个故.............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2话,这一话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那个夜晚”。如果要评价它,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压抑”,而且是那种无法喘息的压抑。这一话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一个绝境,无论是帕拉迪岛上的,还是马莱一方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剧情的推进速度简直是爆炸性。前一秒我们还在为玛利亚之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03话,也就是漫画最终季的第28话,可以说是整个故事走向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又一个催化剂。这一话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场面,但其内在的信息量和人物心理的深度刻画,足以让任何一位追随者在掩卷之后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思考。开篇的紧张感与对峙的升级:故事的开端,依旧弥漫着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我.............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97话,作为故事进入“马莱篇”的关键节点,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大胆且重要的转折。它不再局限于主角艾伦视角下的绝望与抗争,而是将叙事重心彻底转移到了敌对方——马莱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我们长期以来以为是“纯粹邪恶”的民族,其内部的挣扎、历史的沉重以及人性的复杂。视角的大转移:从被压迫者到压.............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92话,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以及在此绝望中,艾伦这个家伙又一次展现出来的,那种近乎偏执的决心。这一话,说实话,我看完心里压抑得不行。首先,那个“战锤巨人”真他娘的够劲。古尔吉亚一家,尤其是尤弥尔,他们为了在帕拉迪岛之外获得一线生机,付出了多少代价?结果呢?他们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情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血色浪漫”与“绝望的升华”。在经历了无数的牺牲、背叛与希望的撕扯之后,这一话将故事推向了一个令人心悸的高潮。核心剧透与解读: 三笠的终结与爱的执念: 如果情报属实,那么三笠亲手斩杀了艾伦,绝对是本话最具冲击力的情节。这无疑是对她角色弧光最残酷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1话,作为篇章进入一个关键转折点,其信息量之大、叙事手法之巧妙,以及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挖掘,都足以让人拍案叫绝,同时也引发了观众一系列深刻的讨论。如果要评价这一话,我只能说,它将“震惊”和“共鸣”两个词,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烙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首先,我们得聊聊 “兽之巨人之.............
  • 回答
    战栗与希望交织的告别:136话的沉重与升华《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36话,在我看来,是整个故事进程中一个极其关键且充满力量的节点。它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推进,更是情感上的深度挖掘和角色命运的最终定格。这一话,作者谏山创用他一贯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场超乎想象的绝望,但也在这片混沌之中,播.............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19话,我得说,看完之后,内心就像被狠狠地攥紧了一样,久久不能平复。这一话的冲击力真的太强了,它不仅仅是在推进剧情,更是在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撕开了角色内心最深处的痛苦和绝望,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甚至是压抑的情感。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
  • 回答
    评价《进击的巨人》最终话,尤其是第139话,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过山车。这最后一集,或者说最终的篇章,确实是充满了争议,也让许多期待已久的读者感到了五味杂陈。就我个人而言,我能理解谏山创老师想要传达的那种“循环”和“传承”的主题,尤其是关于艾伦内心的纠结,以及他选择“灭世”背后的复杂动机。他.............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5话,这一话的处理确实挺有争议的,也是很多人讨论的焦点。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叙事节奏和情节推进来说,这一话可以说是相当“炸裂”了。经历了前面长时间的铺垫和情感酝酿,突然将战场拉到帕拉迪岛之外,而且是以一种近乎“全视角”的方式展现了艾尔迪亚人和尤弥尔子民与其他民族之.............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3话,论证了“自由”的代价,以及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扭曲与坚守。这一话的信息量巨大,更是为后续的结局铺垫了浓墨重彩的笔触,让读者在惊叹与唏嘘中,进一步思考作品的核心命题。一、 世界的静默与艾伦的困境: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巨人的咆哮声消失了,但取而代.............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1话,对于很多读者来说,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话。它不仅仅是为长达十多年的连载画上句点的前奏,更是一次对人性、选择、以及“自由”这个概念最深刻、最残酷的探讨。首先,我们得说,谏山创在这集里玩弄了读者情绪的高手本色。艾伦的“大屠杀”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崩塌。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0话,这一话可以说是彻底将巨人史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加令人揪心的阶段。如果说之前的章节还在围绕着“艾伦的计划”和“反艾伦阵营的挣扎”进行,那么130话则是一个巨大的转向,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被艾伦一手掌控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曾经熟悉的角色们所面临的绝望与抉择。艾伦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9话,无疑是这部史诗级作品中极具分量和争议的一集。它不仅继续推进着“地鸣”这个宏大叙事的进程,更在角色内心刻画、情感表达以及漫画家谏山创对于战争、自由与救赎的思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战况的升级与策略的调整:首先,从整体战局来看,第129话将故事的焦点聚焦在对即将到来的“地鸣”的.............
  • 回答
    要评价《进击的巨人》第137话,得先回顾一下它承载的重量。这是故事进入最终决战的关键节点,艾伦的“地鸣”已经铺开,世界的命运悬于一线。这一话,与其说是直接的战斗描写,不如说是对所有角色,特别是艾伦的动机、选择以及他们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度挖掘和升华。首先,得谈谈艾伦。在这一话里,他不再是那个单纯为复仇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