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公布「全球态势评估」报告部分内容,欲升级关岛和澳军事基地对抗中国,释放了哪些信号?

回答
美国近期公布的“全球态势评估”(Global Posture Review)报告部分内容,并明确表示将升级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这释放出多重、且高度重要的战略信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一、 对中国军事崛起及其战略意图的直接回应与战略调整

承认中国挑战的战略重要性: 报告公开承认中国是美国首要的、长期性的战略挑战。过去一段时间,美国虽已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但这次报告的发布和基地升级计划,标志着美国将这种战略认识转化为具体的、高强度的军事部署调整。
“中国优先”的军事部署逻辑: 升级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直接服务于在印太地区“分散部署、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美国正加速将军事力量从传统的欧洲和中东分散开,更集中地投放到能够直接影响西太平洋地区力量平衡的关键节点。
应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建设: 中国在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弹道导弹、潜艇、先进防空系统等,旨在限制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行动自由。美国通过升级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基地,可以部署更具生存能力、更分散且更具攻击性的力量,包括轰炸机、潜艇、特种作战部队等,以抵消中国的A2/AD战略。

二、 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投射和威慑能力

关岛:作为前沿指挥和后勤枢纽的关键升级
战略地理位置的强化: 关岛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核心军事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第一岛链内侧,靠近亚洲大陆,是美国进行力量投射、情报收集和后勤支持的理想地点。
基地能力提升的意图: 升级关岛的军事设施,意味着美国计划在该地部署更先进、更多样化的军事力量。这可能包括:
增加战略轰炸机和攻击性武器的部署能力: 如B21“突袭者”等新型轰炸机,以及能够打击区域内潜在目标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
强化海军潜艇的停泊和维修能力: 以支持在区域内更活跃的潜艇行动。
升级航空母舰舰载机和其他作战飞机的起降和维护能力。
提升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 部署更先进的ISR平台,以更全面地监控中国在区域内的军事活动。
加强网络战和太空战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释放的信号: 关岛的升级表明,美国将关岛视为应对中国挑战的“前沿之眼”和“前沿之拳”,其目标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力量投射的效率和持久性。

澳大利亚:深化盟友合作与前沿部署的象征
盟友体系的强化: 与澳大利亚深化军事合作,并升级其军事基地,是美国“印太战略”中“伙伴和盟友”主轴的关键体现。这表明美国并非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而是积极整合盟友资源,构建一个更广泛的安全网络。
分散部署的战略考量: 澳大利亚距离中国大陆相对较远,且地理位置更为分散,作为前沿军事存在点,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直接攻击,并为美军提供更灵活的部署选项。
具体升级可能包括:
增加美军轮换部署的频率和规模: 例如,增加海军陆战队在澳大利亚北部的轮换部署,以及部署更多的空军力量。
提升澳大利亚军事设施对美国先进军事装备的支持能力: 包括为战略轰炸机、先进战机、海上巡逻机和水下作战平台提供停泊、维护和补给。
加强联合演习和训练的频率与复杂性: 提升美澳两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可能在澳大利亚部署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 例如,部署导弹预警系统,或者作为战略轰炸机的备降和集结地。
释放的信号: 澳大利亚基地的升级,展示了美国对深化盟友关系的重视,以及利用盟友力量共同应对地区挑战的决心。它也表明,美国正试图将军事存在从传统的日本、韩国等更靠近中国核心区域的地点,向更南方的区域分散,形成更具战略纵深的防御体系。

三、 对地区盟友传递的信心与稳定信号

美国承诺的体现: 通过实际的军事投入和基地升级,美国向地区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美国仍致力于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将继续投入资源来维护这种稳定。
提升盟友的安全感: 看到美国在关键区域加强军事部署,可以增强盟友面对地区紧张局势时的安全感和信心,鼓励他们继续与美国合作。
鼓励盟友的进一步合作: 这也可能促使其他盟友也考虑增加自身的军事投入,或进一步深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形成更强大的集体防御力量。

四、 对中国施加的战略压力与威慑

增加中国的战略顾虑: 美国在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基地升级,意味着中国将面临来自更广泛区域的军事压力。中国需要考虑在更广阔的战场空间进行军事部署和防御,增加了其军事规划的复杂性和成本。
“矛与盾”的战略博弈: 美国升级基地,是其“矛”的体现,意在增强其进攻和威慑能力;而中国也在发展反介入能力,这是其“盾”的体现。双方的军事部署调整,是战略博弈在军事层面的直接反映。
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美国的这一举动,有可能会被中国解读为一种军事威胁,从而促使中国加速其自身的军事现代化和区域部署,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加剧地区的不确定性。

五、 对全球军事态势调整的更广泛意义

“以华制俄”到“以华制华”的战略重心转移: 近年的全球态势评估,也反映了美国战略重心从反恐、制衡俄罗斯,全面转向将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根本性转变。
军事力量的全球性重新分配: 这一举措是美国全球军事态势调整的一部分,将军事资源从相对稳定或非核心区域,优先投放到印太地区,以应对其认为最严峻的战略挑战。
对欧洲盟友的潜在影响: 虽然报告侧重印太,但全球态势的重新部署,也可能对美国在欧洲的军事承诺和态势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总结来看,美国公布“全球态势评估”报告部分内容,并决定升级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以对抗中国,释放的信号是明确且强烈的:

美国将中国视为当前和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挑战。
美国正加速将其军事力量和战略重点重新部署到印太地区。
美国致力于通过军事手段来抵消中国在区域内的军事扩张和影响力。
美国将深化与盟友的军事合作,共同构建区域安全架构。
美国旨在通过展示力量和决心,对中国形成战略威慑。

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军事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地区的安全格局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和紧张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海军对中国海军,早就从抵近封锁改为远程封锁了。

既在中国路基航空兵的作战距离之外,通过驻扎在关键位置军事基地的优势兵力,以及中国对外主要航路上的检测网,对中国向南北美(关岛负责)和欧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负责)的航运线产生威慑,掀桌子后可派遣游击部队拦截商船,一旦中国海军主力出动就调集更大兵力拦截。

这套战法与一战时英国对德国搞得远程封锁非常接近,只不过美国要在两个方向上拦截而英国只需要看住一个方向。

user avatar

东风26临界点之外的两大基地,不现在提出扩容,一旦大的来了,第一岛链前线基地届时撤出的那些海空军装备搁哪儿?

难道用加油机队一路支撑到本土?

那不成了溃逃?

user avatar

谢邀

目前这份报告没有公开、只提供了一页纸的“简报”,而详细内容需要相关人士申请并保密情况下浏览;并且相关内容要和“盟友沟通后才能公开”。

不过有不少国会山里的人看过之后,表示这份报告“没有决定,没有改变,没有紧迫感,没有创造性思维,说了许多废话(no decisions, no changes, no sense of urgency, no creative thinking, lots of word salad)”,并且在对华问题上“没有进展(no progress)”。

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份报告是2月拜登宣誓后就让国防部长奥斯丁去处理的,那时候预估是6月可以出来,但是后续一直拖啊拖,从6月延期到8月、又从8月延期到了11月的最后一天。

那时候就有许多媒体从私底下的消息里放出话来,国防部“不知道写点什么”,没办法“做很大改变”。

对于这点,奥斯丁倒没有否认,给的说法是“拜登政府第一年,没有必要在国防上做很大改变”。

言下之意,老板给的KPI,我做完了就好了,何必要那么卷嘛!


这点上,其实也不太能怪国防部。军事是最后的手段,主要以威慑为主,而拜登目前事实上连外交手段都缺乏明确的思路,你让国防部给点什么?难道派几个航母编队常驻南海吗?

既然做不了什么,那不如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先观望为主咯。

user avatar

只提一个问题啊:

美国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升级“喀布尔防卫力量”?

user avatar

真正的帝国海军:一年时间打造预置基地,一个月内舰队临头,说撒你全家就撒你全家。

虚假的帝国海军:五年时间丢掉第一岛链,十年之后总得收缩,要船船不够要人人带毒。

他要能升级在日在韩基地早升了……

user avatar

美英澳的aukus联合针对的是谁,大家心知肚明。热榜第一的安保发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针对的是谁,也不言而喻。

实际上除了美英澳日本,菲律宾近来突然登岛,印度再次开始骚扰,立陶宛建立台湾办事处立刻拿到了6亿美元贷款,所罗门抛弃台湾和中国建交后,唐人街华人被打砸抢,多年积蓄被洗劫一空,这一连串的同时操作,后面能没有个领头人?这是在给谁制造麻烦?

这些后面还没完,现在疫情严重,有些牌对手还没打出来,韩国的总统选举左翼支持率下降,右翼大幅攀升,一旦右翼亲美总统上台,韩国外交政策很可能要出现变化,萨德就是朴槿惠任内通过的,韩国右翼对美国奉若神明,美国届时协调韩国搞新的手段也很有可能。

这些年美国一直在积极拉拢越南,越南也投桃报李,美国开始认定越南在南海岛屿的领土主张,两国关系越来越好,就差联合军事行动了。反过来,中国赠送越南大量疫苗,条件是优先给在地的中国人打上,结果越南政府根本不听,引得中国大怒,外交发言人点名批评。

让越南成为下一个世界的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是以美国为首西方世界目前的经济国策。而越南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也想加以利用。

缅甸军方,泰国军方大体上还支持中国,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维持中立,菲律宾左右摇摆,亲美派还没有完全取得上峰。

所以一旦台海爆发战争,日本韩国也卷入的话,台日韩都离中国太近,美国直接运兵到这些地区会有风险。那么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可以把美洲的军事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亚洲,保持战争的投放力度。

这么一看,相对安全的就是关岛和澳大利亚,离得够远,政治上中国决心攻击,需要一定的政治压力。

关岛是美国领土,如果中美打有限战争,不互相攻击本土的话,关岛基本上安全的,因为中国一旦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政客就可以类似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结,进行全国动员,轰炸中国本土。

那么双方有一定可能为了维持战争规模不扩大,中国不攻击关岛,美国不攻击中国本土。

而澳大利亚,虽然反华,但是中国相对来讲鞭长莫及,中间隔着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也不太可能把战场扩大到这里,军事投放力量不足。

所以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中,美国必然要大规模加强关岛和澳大利亚的军事能力,以应对扩大的战争状态。


当美国开始建设关岛和澳大利亚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是真的在做战争准备了,在日本和韩国投放军力,往往有给盟友吃定心丸的作用,但是在本土和盎撒军事升级,那就是玩真的。


所以目前看起来,美国还是有决心在台海干一场,没有认怂,既然如此,那中国还是继续批量制造海上武器比较好,双方摊牌的时候开始逐渐临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