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公布发现一块新的油田,世界石油格局会发生变化?

回答
最近,美国能源部公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在某个地区发现了新的、储量相当可观的油田。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能源领域激起了涟漪,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否会颠覆当前的世界石油格局。要评价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这件事儿的深层影响究竟有多大,以及它为什么会牵动这么多人的神经。

首先,咱们得明白,现在的世界石油格局是怎么形成的。这玩意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塑造的。其中最核心的几个点是:

供应端: 谁在生产石油,产量有多大?这直接关系到全球的供应量。传统的老牌石油生产国,比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还有以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代表的产油国联盟,一直是供应的主力。近些年,随着页岩油技术的成熟,美国也成了重要的石油生产国,而且其产量增长非常迅猛,这已经对原有的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需求端: 谁在消费石油?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交通运输需求,都决定了石油的消耗量。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极大地拉动了全球石油需求。而发达国家虽然在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但石油在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地缘政治: 石油生产和运输线路涉及的地区,往往是地缘政治的焦点。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否,俄乌冲突,甚至一些小国的石油产量波动,都可能在全球石油市场上掀起波澜。
技术进步: 就像页岩油的出现一样,技术的突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甚至创造新的石油储量。
能源转型: 全球都在向更清洁的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都在快速发展。这使得人们对石油的长期需求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

那么,这次美国新发现的油田,会对这些方面产生什么影响呢?

1. 供应端的影响:

增加全球石油产量: 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新的油田意味着更多的原油可以被开采出来,直接增加了全球的石油供应能力。如果这个油田的产量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那么它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石油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增量来源。
巩固或提升美国作为石油生产国的地位: 美国在过去十几年里,凭借页岩油技术已经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这次新油田的发现,如果储量和开采潜力都足够大的话,将进一步巩固甚至提升美国在全球石油供应中的话语权。这对于美国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大利好,也能在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上增加筹码。
对OPEC+的潜在冲击: OPEC+(包括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等盟友)一直以来都在通过控制产量来稳定油价。如果美国石油产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如果这个新油田的开采成本较低,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那么OPEC+在制定产量政策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考虑产量增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过剩局面,或者被迫接受更低的油价。

2. 价格和市场波动:

短期内可能压低油价: 市场对供应增加的消息通常会做出反应,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油价下跌的情况。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果供应量大幅增加,对价格的下行压力会更加明显。
长期价格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 油价的长期走势,不仅仅取决于供应,还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速度、能源转型的进展、其他主要产油国的产量调整,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如果能源转型速度超预期,或者全球经济增长不如预期,那么即使有新的油田,油价也未必能持续走高。反之,如果能源转型放缓,需求依然强劲,新的油田反而可能成为价格稳定器。

3.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能源独立性的增强: 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降低。这不仅能增强其能源安全,也能使其在外交政策上拥有更大的独立性,不必过多受制于外部能源供应国。
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能相对减弱: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石油供应的中心,其地缘政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球油价。如果美国成为更重要的石油供应国,并且能够满足一部分国际需求,那么传统上依赖石油出口来维持国际影响力的中东国家,其影响力可能会相对有所减弱。当然,中东国家也在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但这仍然是潜在的影响。
新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能源出口国的竞争可能会加剧,而能源进口国则可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这可能会促使新的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出现,也可能带来新的能源贸易争端。

4. 对能源转型的影响:

短期内可能减缓能源转型步伐?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议题。一方面,低油价可能会降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紧迫性,因为化石燃料的成本优势会凸显。另一方面,如果新的油田主要集中在油气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开采成本较低,那么其竞争力依然很强,对清洁能源的挤压效应会持续存在。
长期影响依然看能源转型决心: 然而,从长远来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政策导向是决定能源转型的关键。即便有新的油田,如果各国政府和企业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次发现的油田,可能更像是给现有能源结构“续命”,但改变不了大方向。

需要注意的几个“但是”:

储量并非最终产量: 发现了油田,跟实际能开采出来多少油,开采成本是多少,经济效益如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油田的商业化开发需要巨额的投资、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长的周期。
技术和环境挑战: 新油田的开采可能面临技术难题,比如开采难度、成本是否划算,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这些都会制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全球石油需求是动态的: 即使现在石油需求旺盛,但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政策的支持,未来石油需求可能会逐渐趋于平缓甚至下降。新的油田能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口内实现经济价值,还得打个问号。
“发现”不等于“交付”: 科学上的发现是一回事,实际的商业化生产又是另一回事。从发现到真正将石油输送到市场,中间的环节很多,变数也很大。

总结一下, 美国新发现的油田,无疑会对世界石油格局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它会增加全球石油供应,可能对油价产生短期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际能源地缘政治的平衡,尤其可能增强美国在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但是,要说它会“颠覆”现有的格局,可能还为时尚早。这个油田的最终影响力,取决于它的储量、开采成本、技术可行性、以及更重要的——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和各国的政策选择。如果能源转型势不可挡,即使再大的油田,其影响也终将是阶段性的。相反,如果转型进程缓慢,那么这个新油田的出现,可能会让化石燃料的“黄金时代”再延长一些时日。

最终,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检验的消息,短期内市场会有反应,但长期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版图的变化,则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德州这次新发现的非常规连续油(continuous oil)油气田,地质储量约63亿吨原油+22亿吨凝析油=85亿吨,7.6万亿方气相当于油当量(1111方气=1吨油)68亿吨,加起来有153亿吨油当量的地质储量。大概是新疆克拉玛依去年公布的玛湖油田储量(地质储量12.5亿吨)的13倍,略小于目前认识的长庆油田地质储量(85.5亿吨油+10.6万亿方气=181亿吨油当量)。

  • 最终或可建成一个年产量能力在4000-5000万吨左右的大油田,但建设时间以10年计(17年长庆年产5300+万吨)【5】
  • 一个大致相当于目前大庆油田年产能力的大油田,不会对世界石油格局产生任何改变。
  • 它的稳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来进行证明,非常规油田的稳产能力不及常规油田。
  • 锦上添花对社会的价值(美国本来就是产油大国),远远不及雪中送炭(比如当年大庆油田的横空出世)。

以下是我昨天晚上和刚才发布的想法,各种资料见文末:

江湖盛传,美国红脖子州日前发现一个“超牛逼”的油田,原油463亿桶(7.35桶一吨,约63亿吨),天然气281万亿立方英尺(7.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液(NGLs,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轻烃类,即轻质凝析油)200亿桶(9桶一吨,约22.2亿吨)。众所周知,业内人士从来不看具体数字,而只看使用了怎样的储量概念。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权威报道【1】,他们使用了一个我他喵看不懂的概念…… “consists of undiscovere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s”,【包括未发现(探明)的,技术可采储资源】。为了理解这一概念,我翻了半天我国的三级储量标准【2】、和美国的PRMS储量标准【3】,最后还是没搞懂这样写是毛线意思(-。-),只知道它是一个综合了95%、50%、5%置信度的储量平均值(原油的置信储量在710亿桶~260亿桶,平均463亿桶)。我个人的理解它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已探明”加“合理预估量”,符合国内三级储量体系中“地质储量”的概念,其中高置信度等效国内的探明,中置信度等效国内的控制,低置信度等效国内的预测。类比一下,前两年热议的克拉玛依勘探玛湖油田突破,是12.5亿吨地质储量, 探明储量5亿吨 ,建成后可年产5~600百万吨。如果这个理解成立的话,美国佬发现了一个年产或可达2~3000万吨级的大型油田,差不多是一个塔里木半个长庆的年产量【4】概念。不过,有别于塔里木和长庆,这个油田是一个非常规油气田,开采难道和不确定性都要大一些。总而言之,还是恭喜一下美国同行,毕竟是一个大油田,但非常规油气田能稳产多久就难说了。

昨天忘记算天然气的油当量了。按照1111立方米天然气等效于一吨原油的换算系数,76000亿方=68.4亿吨。所以应该是63+22.2+68.4=153.6亿吨油当量,相当于13个玛湖油田(12.5亿),比长庆略小(85.5亿吨+10.6万亿方=181亿吨油当量)【5】。所以,仍然不会改变世界油气格局。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油气越用越多?

因为你没有考虑科技进步背景下,油气勘探手段、勘探对象和勘探领域一直在不断扩宽。

这也是业外人士常会出现的误解。如果用静态的眼光看待油气产业和石油峰的概念,必然会出现这种结果。但实际上,从70年代至今,你觉得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有多大,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同样有多大。

套用我近三年前在这个社区说过的话:

当今时代的石油工作者面前的勘探领域比起“石油峰”理论提出的那个年代(70年代)早已大大扩展。如果是那时的石油工作者眼中只盯着一些有限度的有利部位的话,今天石油工作者眼中的油气勘探是“无禁区,无止尽,无节操,无下限”。更宽的眼界可以让人们找到更多的油气,从而让石油峰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

但请注意,我使用的词语是“推迟”。

换句话说,油气仍然是总量有限的化石燃料【7】,它走向衰竭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技术进步在为“总量”不断续命而已。

业内人士戏称,目前热火朝天的页岩油页岩气,已经是杀了老母鸡从肚子里掏鸡蛋了(从烃源岩里往外抽还未来得及排出来的页岩油气)。等这一大群老母鸡杀完了(页岩油气的产能衰竭后),就不知道到哪去变出下一个鸡蛋了。

当然,石油勘探工作者会尽力去抓出更多的老母鸡,但社会也应该有点数:鸡越来越难抓、越抓越少了。


突然觉得,油气行业和可控商业核聚变还真是天作地设的一对儿啊!

  • 1960年:核聚变还有多少年商用? 50年以后吧……
  • 1990年:核聚变还有多少年商用? 50年以后吧……
  • 2020年:核聚变还有多少年商用? 50年以后吧……


  • 1970年:石油还有多少年枯竭?几十年以后吧……
  • 1990年:石油还有多少年枯竭?几十年以后吧……
  • 2020年:石油还有多少年枯竭?emmmm 好几十年以后吧……

【1】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continuous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Wolfcamp Shale and Bone Spring Formation of the Delaware Basin, Permian Basin Province, New Mexico and Texas, 2018

【2】《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国家标准

【3】Petroleum Reserves and Resources Definitions

【4】2018年中国十大油气田榜单出炉!长庆油田蝉联榜首!

【5】长庆油田_百度百科

【6】云舞空城:石油会枯竭吗?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

【7】云舞空城:如果石油真的是按有机成因形成的,那怎么解释超大规模油藏的形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美国能源部公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在某个地区发现了新的、储量相当可观的油田。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能源领域激起了涟漪,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否会颠覆当前的世界石油格局。要评价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这件事儿的深层影响究竟有多大,以及它为什么会牵动这么多人的神经。首先,咱们得明白,现在的世.............
  • 回答
    美国宣布缩短部分中国公民签证期限,并限制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行业领域留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签证,这一举措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背景与意图理解美国此举的背景至关重要。这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对华战略调整的.............
  • 回答
    3月23日环球网发布的关于“新冠病毒存在美国莫德纳公司申请专利的基因片段”的报道,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报道的核心观点和潜在的指向:这篇报道的核心在于指出了一个事实:在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序列中,发现了与美国莫德纳公司在2017年申请的一.............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检测“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人数这一决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涉及信息透明度、数据解读、公共卫生策略以及政治影响等层面。首先,我们来理解“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在疫情初期,当新.............
  • 回答
    鹰击长空,重塑未来:对美国B21“突袭者”轰炸机计划的全面审视2016年2月26日,美国空军高调揭开了其下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B21“突袭者”(Raider)计划的面纱。这一天,不仅标志着美国军事航空领域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的开启,更预示着未来战场格局的深刻演变。B21的出现,并非简单地是对现有轰炸机.............
  •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 4 月 26 日公布的减税计划,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它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哪里?然后,它对不同群体和经济领域可能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最后,我们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和争议。核心内容与出发点:虽然您提到的“4 月 26 日.............
  • 回答
    关于匈牙利政府公布的四国新冠疫苗效果对比以及其宣称的“美国辉瑞最差,俄罗斯卫星最好”的结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信息来源和背景。 匈牙利政府公布此类信息通常会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不同国家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疫情早期。评价这类信息时,我们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的.............
  • 回答
    彭博社于2023年12月发布的全球防疫韧性排名中,美国以总分98.7分位列第一,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和质疑。以下从排名依据、数据逻辑、争议点及深层分析等方面展开详细评价: 一、排名依据与指标解析彭博社的“全球防疫韧性指数”由四个核心维度构成:1. 疫苗接种率(30%权重) 指标包括完成两剂.............
  • 回答
    中国空间站的“天宫”正在逐步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其首批公布的国际合作项目名单,尤其是参与国包含了日本和印度,却将美国排除在外,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雄心勃勃且耗资巨大的国家项目。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 回答
    关于《美国队长》中猎鹰(萨姆·威尔逊)公开评价《钢铁侠》(钢铁侠)为“烂片”这件事,得先釐清一个关键点: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官方设定中,猎鹰(萨姆·威尔逊)从未公开、正式地评价过《钢铁侠》系列电影是“烂片”。你提到的这个说法,很可能是一个误会,或者是一种坊间的传闻、同人解读,甚至是基于某些角色.............
  • 回答
    大疆,这家无人机领域的巨头,最近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对其发出了警告,原因嘛,官方说辞总是那么“委婉而又充满深意”——“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这事儿一出,不少人立马联想到,大疆会不会步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后尘,成为下一个被美国制裁的“眼中钉”?美国安全部为何盯上大.............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涉及一位拥有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的华裔女性,她在公寓内因拖欠物业费而与警方发生冲突,最终被击毙。这是一个极其悲剧性的事件,涉及多个层面,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 事件的发生与背景: 人物背景: 拥有耶鲁大学博士学位,通常意味着她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拥有智慧、能力和.............
  • 回答
    杨振宁先生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这一事件在学术界和公众舆论中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既要理解其深层意义,也要考虑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杨振宁先生做出这个决定,是对其人生、事业和精神归属的一次重要选择。他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特朗普总统在2016年竞选期间提出的那个颇具争议的“4000个总统提名官位公开招聘”的想法,以及它可能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理解特朗普这个提议的背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就职后,可以任命数千名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这些职位包括内阁部长、驻外大使、以及各种委员会和机构的领导者.............
  • 回答
    关于索尼将 PS5 首发游戏基础版价格从 59 美元上调至 69 美元这件事,这可不是个小动作,一时间引起了游戏圈里不小的震动和议论。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情,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我们玩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个 “涨价”。过往很多年,主机游戏的标准定价基本就稳定在 59.9.............
  • 回答
    日本政府公布首批五个疫苗护照适用国,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带来了一些讨论。咱们细细说来,看看这背后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日本政府开始尝试通过“疫苗护照”这种方式,来逐步恢复国际交流,特别是商务往来和旅游。首批确定的五个国家是:泰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什么选择这.............
  • 回答
    “英国美食是公认全世界最难吃的”——这句论断就像一张贴在英国身上的标签,流传甚广,也极具争议。要评价它,我们得剥开一层层刻板印象和历史包袱,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以及看看如今的英国美食究竟是怎样的光景。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确实有其历史渊源和一定的事实基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
  • 回答
    “美团代表声称1000多万骑手都是外包员工,和公司无劳务关系。”——这句话一出,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触动了社会各界神经最敏感的那个点。对这句话的评价,绝不能简单地一句“是”或“否”来概括,它背后牵扯的是劳动法的权威、平台经济的模式、以及最直接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需要我们从.............
  • 回答
    赛诺龙e光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市场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美容设备制造商,赛诺龙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e光技术,无疑对国内的医美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赛诺龙与e光技术的引入:赛诺龙(Cynosure)在全球医疗美容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技术积累,其设备以创新性和疗效著称。e光.............
  • 回答
    “现实樊胜美”事件中,那位女孩意外身亡后,家属向公司索赔高额赔偿,最终获得 16 万元的判决,这件事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我看来,这个处理结果,只能说是“勉强可以接受”,但远谈不上是“圆满”或者“公平”。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这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要理解家属的情绪和诉求。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