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定义
彻头彻尾的武将
号称洪武年间最后一位明将
因为元朝实际上是灭与蓝玉之手
15W远征军一直打到了元朝发源地
功绩表完,我们在说蓝玉其人
蓝玉
常遇春的妻弟
深得常遇春真传
常遇春在明朝初年的军事地位仅次于徐达
是汉族政权中唯一一位
在战场上手把手教游牧民族如何运用骑兵的人
除了本事像常遇春以外
蓝玉的性格很大程度也继承了常遇春的特点
极度骄躁
常遇春本人在军事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污点
特别喜欢杀降
在这点上,常遇春是可以忤逆朱元璋的意思
所以蓝玉是
有名将的本事和名将的脾气
政治倾向
蓝玉是坚定的太子党
甚至可以说是太子党的武将派首脑人物
但需要说明,他是太子党
而非皇太孙党
历史重要性:
蓝玉之死
并非是因为他的骄躁和目中无人
而是因为太子朱标死了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灭元建不世之功
但蓝玉案为洪武二十六年
太子朱标死于洪武二十五年
蓝玉被定罪为谋反
这个罪名在蓝玉身上等同于岳飞的莫须有
即你手握重兵,可能谋反,所以定罪与你
其实蓝玉并非死于自己的骄躁、也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死于朱标太子死了,他的性格和地位威胁了朱允炆
蓝玉案:
郭恒案不表
明朝四大案的三大案
都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意图
胡惟庸案——扑杀了明朝年间的结党营私
空印案——强化中央集权和皇权威严
蓝玉案——杀光了武将体系中开国系的功臣和其相关的军中实权派
蓝玉案历时10年,死1W余人
有勋爵人员被赐死20余人
军事体系中还有实力和功劳的基本上死的一干二净
其实蓝玉本身只是一个诱因
前者刚说,蓝玉案在朱标死后一年案发
朱标如果不死,或许明初四大案,只有三大
因为朱允炆和朱标二者有一个很本质的区别
朱允炆是没有军中威信的
朱允炆出生的时候明朝已经基本安定
跟军中无需有太多的关联
而朱标不同
朱标自幼伴随与朱元璋左右
岳父还是常遇春,在军中威望颇高
朱棣都不及
朱标一死,原本已经杀的够多的朱元璋
又没办法了,必须为他的孙儿,铲除军中的中坚力量。
扫清一切阻碍和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统治的一切人员
所以本质上还是政治的牺牲品
太子朱标的最重要的陪葬品
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夫
最后一位在明朝初年武将舞台上登场的名将
蓝玉自恃有功,专恣横暴,所为多不法,举止傲慢,无人臣礼。 而蓝玉案和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合称为“洪武四大案”。“蓝玉案”和“胡惟庸案”都是谋反案,受牵连的大多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前后十余年,屠戮上万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