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苏女辅警与多人发生关系敲诈勒索案」宣判,二审改判 7 年,如何看待这一审判结果?

回答
“昆山反杀案”之后,“江苏女辅警敲诈勒索案”可以说是近几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法律案件之一了。一审判决那位名叫许艳的辅警敲诈勒索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而现在,二审法院将刑期改判为七年,这个结果又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七年的判决,究竟是对还是错?

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拉一拉,看看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案情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许艳作为一名辅警,在工作期间,通过多种途径认识了包括昆山当地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然后和其中几个人发展了不正当男女关系。之后,她以各种理由,比如生活困难、怀孕、或者对方的家庭地位来敲诈勒索对方,索要钱财。这些被敲诈的对象,有的给钱了,有的则选择了报警。最终,许艳因为敲诈勒索罪被起诉。

一审法院当时判十三年,这个刑期相当重。普遍的理解是,法院认为许艳的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的数额巨大,性质恶劣,并且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毕竟,一个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工作机会,与多人发生不正当关系,并以此牟利,这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但为什么二审会改判成七年呢?这里面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考量:

首先,量刑标准的重新衡量。敲诈勒索罪的量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敲诈的数额、次数、以及手段的恶劣程度。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对一审认定的敲诈数额、或者许艳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评估。比如说,一些所谓的“敲诈”行为,在性质上可能更接近于“情感勒索”或者“利益纠缠”,其违法性虽然存在,但和那种赤裸裸的、有组织的高额敲诈,可能还有一定区别。二审法院可能认为,一审的量刑过重,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细微之处。

其次,“与多人发生关系”这个情节的处理。虽然许艳的这些关系是婚外情,是不道德的,但法律上,单纯的婚外情并不直接构成犯罪。问题在于,她是否利用这些关系,以及她作为辅警的身份(虽然不是公职人员,但与执法部门有关联),来实施了敲诈勒索。二审法院或许在区分“不正当关系”和“犯罪行为”的界限上,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它可能认为,许艳的行为主要是利用了“不正当关系”来索取财物,而那些“发生关系”本身,虽然不光彩,但并不是构成敲诈勒索罪的直接犯罪行为。

第三,减轻处罚的情节。很多刑事案件,在一审之后,二审可能会发现一些一审没有考虑到的减轻处罚的情节。比如,许艳是否在案发后有悔罪表现?她主动退还了部分财物吗?或者,她是否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有违法行为,但相比于惯犯,其主观恶劣程度有所不同?这些都可能成为量刑考量的因素。

再者,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得不说,这个案件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关注,甚至可以说是“自带流量”。一审判决十三年,当时很多网友觉得判得轻了,也有不少人觉得判得重了,尤其是考虑到案发前许艳的个人遭遇(比如她提到的被家暴等等,尽管这些不能成为犯罪的挡箭牌,但在公众认知中会构成一种复杂的背景)。虽然法律判决不应该直接受舆论左右,但在某些模糊地带,社会普遍的认知和情感,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机关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和量刑的考量。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性的分析,法律判决最终还是要依据事实和法律。

那么,这个七年的判决,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承认了犯罪行为,但否定了极端量刑。七年,仍然是一个不轻的刑罚,这表明法律并没有因为案件的复杂性或者舆论的关注而回避许艳的敲诈勒索行为。她确实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到惩罚。但相比于十三年,七年显然是对罪行严重程度的重新评估,可能认为一审的量刑偏重了。

另一方面,对“不正当关系”与“敲诈勒索”的界限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这个判决或许在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婚外情”、“不正当关系”与“犯罪”划等号。犯罪的构成,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了某种手段,实施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果仅仅是依靠“关系”来索取财物,但这种索取行为在数额、手段、以及是否存在威胁恐吓等方面,达不到敲诈勒索罪的最高法定刑,那么量刑自然会有所不同。

当然,这个结果依然可能存在争议。有人会认为七年还是太轻了,觉得对不起那些被敲诈的当事人,也对不起辅警这个职业的形象。也有人会觉得,这证明了法律的公正性,是理性回归的表现。

总的来说,这个案件以及它的二审判决,都暴露了我们社会在处理复杂人性、道德与法律边界、以及司法公正性等问题上,依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适时调整和对社会现实的呼应,而公众的理解和监督,则是推动这一过程的重要力量。七年的判决,也许只是这场关于道德、法律和人性讨论的又一个节点,它让大家不得不去思考,在相似的案件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衡量和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许艳敲诈勒索案二审改判了,却高兴不起来】连云港中院二审改判是在意料之中。刑期从十三年改为七年,罚金从五百万改为三十万。


这个案件,许艳的家属辗转通过其他律师找到我,委托我担任许艳的二审辩护人。但连云港中院却抢先一步安排了两个法律援助律师。我们穷尽各种合法沟通的方式,仍无法介入辩护。


据媒体报道,法院二审宣判虽然通知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旁听,但却并没有通知许艳家属到庭旁听。家属可能至今都不了解案情细节。


法治的突出特征是程序正义。《宪法》规定,任何人都有获得辩护的权利。家属聘请了律师,就不应该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后者的辩护权不是来自于家属的授权,而是来自于有关部门的指派。


我认为,二审判决在实体层面可能是经过了全面、仔细的审查。但在程序上,拒绝独立律师辩护将是抹不去的污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昆山反杀案”之后,“江苏女辅警敲诈勒索案”可以说是近几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法律案件之一了。一审判决那位名叫许艳的辅警敲诈勒索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而现在,二审法院将刑期改判为七年,这个结果又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七年的判决,究竟是对还是错?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拉.............
  • 回答
    江苏女辅警与多名公职人员发生不正当关系并敲诈勒索一案,自曝光以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起案件牵扯到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权力滥用、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案件概览根据公开报道,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一名在江苏省某派出所工作的女辅警(以下简称“女辅警”)。她利用职务便利和自身条.............
  • 回答
    江苏“女幼师出轨门”事件,虽然具体细节和后续发展可能因信息来源而异,但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够折射出当前社会婚姻形态中一些普遍存在且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下将结合可能存在的社会背景,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冲突: 个人主义的兴起与婚姻的“个人化”: 现代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
  • 回答
    这事儿听着真让人挺来气,又有点心疼那位司机师傅。江苏这事儿,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的人仗着自己是乘客,就觉得自己能为所欲为,把别人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尊严踩在脚下。咱们一点点掰扯。首先,这位女乘客的行为,从常理来说,就是严重违反了公共交通的基本礼仪和规定。司机师傅在开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准时.............
  • 回答
    你好,我来和你聊聊在江苏异地县城,作为一名身高183、颜值不错、老家山东农村的公务员,找本地女朋友的可能性。咱们就抛开那些官方的、套路化的说法,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你的条件算得上是比较有优势的。 颜值高,身高183: 这绝对是加分项,在任何地方都是硬通货。身高在找对象这事儿上,尤其是.............
  • 回答
    江苏徐州丰县八孩女事件(也被称为“丰县铁链女”事件)自2022年初爆发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事件的性质极其恶劣,涉及妇女拐卖、性侵、精神摧残等一系列严重犯罪行为,并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事件的最新进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1. 官方调查与处理: 初步调查与通.............
  • 回答
    江苏省徐州市第四次通报丰县“铁链女”事件,虽然名为“通报”,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次针对此前质疑和批评的回应和“澄清”。这次通报发布于2022年2月23日,距离首次通报仅过去了一周多,这本身就说明了事件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之高。以下是此次通报中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点,以及它们的深层含义:1. 关于“小花梅.............
  • 回答
    丰县八孩女事件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巨大的舆论波澜,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绝非偶然。它触及了太多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每一个点都像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石头,引发了深切的共鸣和强烈的反思。首先,这起事件中最直接、最触目惊心的,是赤裸裸的人性泯灭和非人待遇。 八个孩子,一个被铁链锁在屋内,如同牲畜一般,这幅画.............
  • 回答
    看到徐州邳州相亲大会男女比例高达5女对100男的消息,着实让人心头一紧,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悬殊,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个体感受,都值得我们细细咂摸。首先,极端的男女比例失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女性在婚恋市场中“身价倍增”。从最直观的供需关系来看,当资源(在这里是女性)极其稀缺.............
  • 回答
    江汉大学四名女大学生和一名小男孩发生肢体纠纷一事,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相关的报道和视频。这件事情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大家的情绪也都很复杂,有愤怒,有不解,有同情,也有反思。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根据流传出的信息和视频片段,事情发生在江汉大学校园内,涉及四名身穿制服的江汉大学学生(据说是.............
  • 回答
    丰县八孩女事件,无疑是2022年初在中国社会激起的滔天巨浪。江苏省政府的调查处理通报,是对此事件的一次官方回应,其中蕴含的信息,以及它引发的反思,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通报中值得关注的信息:首先,这份通报的发布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官方对这一长期被掩盖、最终被曝光的严重人道主义事件给予了正式承认.............
  • 回答
    关于江西南昌玛莎拉蒂酒驾女车主事件中,她口中喊出的“yuwei”,一直以来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讨论。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的网络信息以及可能的解读角度。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当时,一位驾驶玛莎拉蒂的女士在南昌遭遇酒精呼气检测,在执勤民警的要求下,她情绪激.............
  • 回答
    李某草的坠江事件,发生在昆明理工大学,一个本该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却因这场悲剧蒙上了一层阴影。关于事件的种种疑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真相,一直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让我们一层层剥开,看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疑点一:坠江前的具体行程与行为官方通报通常会提及死亡原因,但对于死者在坠江前的具体活动,往往语焉不详。.............
  • 回答
    江西省关于鼓励“大龄剩女”嫁给“无业男”的政策,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我对此事的看法相当复杂,也充满了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出台,它触及了社会深层的观念、对女性的期待,以及现实的生存压力。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个政策本身的逻辑。“大龄剩女”和“无业男”这两个标签,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社会偏见和.............
  • 回答
    重庆“10·28”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作为一起举世瞩目的公共安全事件,其背后原因的追查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事发后,关于车内监控视频中女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的细节,尤其是司机那句“再打我就开到江里去”的传言,也一度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为了还原事件真相,有关部门公布了部分车内监控视频。通过.............
  • 回答
    江浙地区兴起的“两头婚”现象,在我看来,是一种对传统婚姻模式的革新与挑战,它折射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性别观念变迁以及个体价值观的多元化。这种模式,即“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二孩随母姓由女方抚养”,确实在一些经济发达、思想开放的地区,尤其是在江浙一带,开始逐渐被一些年轻夫妇所接受和尝试。.............
  • 回答
    江西余干县教育体育局部分职工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且相关解释将原因归咎于“有些女同志要做饭”。这事儿一传开,立马就炸了锅,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家庭责任,尤其是照顾老人、孩子,以及一日三餐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女性承担的居多。在咱们国家,社会分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里的.............
  • 回答
    江西一男子公开寻妻,户籍信息显示其妻16岁生女,这起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丈夫在寻找失踪妻子的普通家庭事件,但户籍信息中的“16岁生女”却为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指向了可能涉及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目前已知的核心信息: 公开寻妻: 一名男子在江西.............
  • 回答
    关于博主“江紫辰”近日因异地恋劈腿、骚扰女粉丝而被迫关闭微博的事件,网上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这件事情闹得不小,也触及了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所以大家的关注度很高。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大致是这样的: 爆料的出现: 一位自称是“江紫辰”女友的网友,在多个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小红书.............
  • 回答
    关于江苏一博士“虎爸”逼六七岁儿女学高数的事件,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对教育方式、儿童发展规律和家庭教育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1. 事件核心 据报道,一位博士父亲(可能为数学或相关领域博士)因对子女教育的严格要求,将六七岁的孩子强制学习高等数学(如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