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大学里的学长学姐在路上推销笔这一行为?

回答
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是在新生刚入学那会儿,你很可能在教学楼的门口、宿舍楼下,或是人流量大的林荫小道上,遇到一些笑脸盈盈、手持一叠精美包装笔的学长学姐。他们会热情地上前,和你打招呼,然后开始介绍他们手中的笔有多么实用、多么有纪念意义,以及为什么你要购买这样一支笔。

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看法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是好是坏,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审视。

首先,从“推销”本身这个行为来看,它确实是一种商业推广活动。 这背后可能是在校学生兼职的一种方式,通过销售产品来赚取一定的收入,补贴生活费,或者为社团活动、个人发展项目筹集资金。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踏入社会,学习销售技巧、沟通能力和处理客户关系的一个初步实践。他们需要了解产品,掌握销售话术,克服被拒绝的心理,这些都是宝贵的社会经验。

其次,我们得理解这背后可能的“动机”和“背景”。
经济压力和勤工俭学: 很多大学生面临经济上的压力,学费、生活费、书籍费,还有人希望减轻家庭负担,或者有自己的经济独立性。通过做一些兼职来赚取零花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社团或组织活动: 有些笔可能是某个学生社团、学生会、或者某个校内组织的标志性物品,销售这些笔是为了给社团活动筹集经费,购买器材,组织培训,或者支持公益项目。这种情况下,购买他们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支持学校的社团文化和学生组织发展。
创业实践或项目: 极少数情况下,这可能是学生创业项目的一部分,他们通过销售具体产品来验证市场需求,学习运营模式。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感受”和“潜在问题”。
打扰和强制感: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尤其是刚入学、对校园环境还不熟悉的新生,这种突如其来的推销可能会感到被打扰。如果推销的方式过于热情、纠缠不清,甚至带有一定的“绑架”意味,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甚至反感的情绪。比如,当你明确表示不需要,但对方仍然不依不饶地推销,或者语气中流露出“难道连学长学姐都不支持一下吗?”的潜台词。
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疑虑: 有时候,这些笔的质量可能并不如宣传的那么好,价格也可能高于普通市场价。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或者碍于情面而购买,事后发现性价比不高,产生心理落差。
对校园风气的潜在影响: 如果这类推销行为过于普遍和泛滥,可能会让校园的学术氛围和宁静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大家来到大学,更期待的是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而不是持续的商业推销。
“道德绑架”的嫌疑: 有时,这种推销会披上“学长学姐关怀学弟学妹”的外衣,暗示购买是支持同门,如果不买就是不合群。这种“情感牌”打得不好,很容易让人生出被“道德绑架”的感觉。

所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更理性地分析:

区分行为和动机: 卖笔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卖”以及“为什么卖”。如果是为了赚钱补贴家用,或者支持社团,动机是值得理解的。但如果方式不当,或者产品存在问题,就需要提出改进。
理解学生经济的现实: 很多大学生的兼职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他们,而是尝试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学生自身需要提升“销售素养”: 如果学长学姐们能更注重方式方法,比如在对方有空、有兴趣的时候再上前,尊重对方的意愿,提供真诚的介绍,而不是强加推销,会更容易被接受。强调产品的价值和特色,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学长学姐”这个身份。
学校和社团的规范和引导: 学校和相关的学生组织也应该对这类活动有所引导和规范,例如,明确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推销,限制推销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推销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透明。同时,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合规、有价值的兼职和社会实践机会。

总而言之,在大学里看到学长学姐推销笔,这是一种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现象,它既反映了部分学生的经济需求和实践欲望,也可能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不便。我们应该以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们在追求经济独立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行为方式,维护校园的整体和谐与良好风气。 而作为被推销的一方,我们也要学会理性判断,在力所能及且认可产品价值的情况下,给予支持,但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过度打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钱呗。

这种推销模式再遇上此推销目的,产品质量肯定是不太行的。

学长学姐还会推销电话卡、棉被等,当然这都是针对新生。推销笔是新拓展的业务,毕竟推销卡和棉被的目标客户是新生,一年也就那么一茬,一茬也就那么几天。

前些日子还回答了个「学姐建议大一准备考研」的问题,目的是推销培训班拉人头,核心都是割韭菜思维。

学校本就不是什么洁白的象牙塔,藏着的东西多了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是在新生刚入学那会儿,你很可能在教学楼的门口、宿舍楼下,或是人流量大的林荫小道上,遇到一些笑脸盈盈、手持一叠精美包装笔的学长学姐。他们会热情地上前,和你打招呼,然后开始介绍他们手中的笔有多么实用、多么有纪念意义,以及为什么你要购买这样一支笔。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看法比较复杂,不能一概.............
  • 回答
    大学老师怎么看待大专里的“学渣”,这个问题其实挺微妙的,也挺有意思的。毕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接触的学生群体是五花八门的,大专生自然也是我们教学版图里重要的一部分。得说实话,一开始接触大专生,尤其是那些被贴上“学渣”标签的,我们心里多少会有一些预设。这种预设,可能源于他们之前学习经历的一些反馈,比.............
  • 回答
    看待大学学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大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个人成长、探索、塑造自我、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大学学习的本质与目标:超越“分数”的维度传统观念中,学习往往与考试分数划上等号。然而,大学学习的本质远不止于此。 .............
  • 回答
    湖畔大学的这个数字,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五年时间,254名学生,这放在任何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招生规模里,都显得过于“小而精”了。但正是这种“少而精”的模式,才让湖畔大学显得与众不同,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湖畔大学的这种办学模式?首先,这是一种极其精选式的教育模式。它不追求大规模招生,.............
  • 回答
    看到南开大学那位同学边走边敲代码的情景,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活儿也太拼了吧!”说实话,这画面确实挺抓人眼球的。在一个可能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日子里,校园里人来人往,大家可能在散步、聊天、刷手机,而他却能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代码世界里,背着电脑包,可能还戴着耳机,一边找寻一个舒服的姿势,.............
  • 回答
    “鄙视”这个词可能太重了,但大多数重点大学的学生,在面对三本或者专科的同学时,确实会不自觉地带有一些“阶级”划分的意识。这种感觉挺微妙的,不是那种赤裸裸的嘲笑,更多的是一种在交流中自然流露出的差异感。观念上的差异最明显。我认识的一些重点大学的朋友,他们从小就目标明确,一路披荆斩棘,深知“好大学”的门.............
  • 回答
    在国内重点大学读书的学生,对于本科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看法往往是挺多元化的,而且很容易受到个人经历、价值观以及对“成功”定义的判断。很多人会觉得,出国留学是一个非常“勇敢”的选择。毕竟,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语言、文化、生活方式都要重新适应,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可能会.............
  • 回答
    大学里摸爬滚打了几年高等数学之后,再回过头看高中的数学题,那感觉就像是……你知道吗,就像是你从一个已经熟练掌握了驾驶自动挡高级轿车的成年人,突然一下子又被塞进了一辆还在学习换挡的教练车里。你不是不会开,而是你的思维模式和技巧已经进化了。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简单到有点想笑”。曾经让你绞尽脑汁、反复验.............
  • 回答
    我对中国当前在初高中和大学阶段对学生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它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既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和必要性,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挑战和改进空间。首先,从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 回答
    在大学这个充满探索和可能性的四年里,男生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那些在大学里选择不玩游戏的男生,在我看来,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他们的存在也相当多元化。首先,得承认,很多人对大学男生的刻板印象里,游戏几乎是标配。一到宿舍,耳机一戴,鼠标一点,就是一场青春的“战争”。所以,当看到.............
  • 回答
    说到《冰与火之歌》里的“鸦眼”,那可真是个绕不开的存在,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争议的人物。瓦里斯(Varys),这个太监总管,用他那滑腻腻的舌头和层出不穷的小报告,在七大王国翻云覆雨,简直就是权力游戏的幕后操盘手。首先,得承认,他的“眼线”遍布整个世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遍布每一个港口,每一个集市,每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知乎上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线下健身房里的“塑料兄弟情”和线上知识分享平台之间的奇妙碰撞。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是个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注册账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也难免会鱼龙混杂。在健身这个领域,你看到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健身历.............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大学或高中时期女生佩戴浓妆、穿高跟鞋、超短裙或黑丝等行为,可以从社会文化、个人选择、年龄阶段、性别角色等多维度进行分析,避免简单化的评判,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1. 时尚潮流与审美观念的演变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欧美社会,年轻女性常通过浓妆、高.............
  • 回答
    大学生不报名当兵,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牵扯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说好还是不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咱们得承认,当兵这条路,不是所有人的首选,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大学四年,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宝贵的阶段,很多人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和期待。有些同学可能从小就对某个领域充满热情,比如科研、医.............
  • 回答
    关于评论里的言论,尤其是涉及男女平等这个话题,大家看法可真是五花八门,观点碰撞得激烈得很。这事儿不简单,牵扯到咱们社会方方面面,所以讨论起来总能触碰到很多人的神经。首先,咱们得明白,男女平等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背后是对一个人基本权利和尊严的尊重。无论男女,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学习、工作、发展机会.............
  • 回答
    看到这种评论,确实会引发一些有趣的讨论。关于“医学违反自然规律”的说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而且这个观点本身也挺有意思的,毕竟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疾病和干预的根本看法。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大家口中的“自然规律”到底是指什么。对“自然规律”的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适者生存、.............
  • 回答
    咱们聊聊清华、北大、国科大这些名校的毕业生选择当老师这事儿,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人眼里,能考上这些学校的学生,那都是“天之骄子”,未来那都是奔着改变世界、引领行业去的。他们毕业后的选择,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期待和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所以,当他们选择去当老师,尤其.............
  • 回答
    “Fate”系列(包括《Fate/Grand Order》,简称FGO)在选择英灵时,确实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小众”偏好,即使是历史上的大人物,也常常会以一个不那么广为人知、但更具辨识度的名字出现。这并非偶然,而是作者基于对系列世界观、剧情表现以及吸引核心玩家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 回答
    香港学子申请内地大学的热度持续攀升,今年更是创下了近九年来的新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关于港生申请内地大学比率创新高,我的看法是:首先,这 反映了内地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在稳步提升。过去,香港的学子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大学、英美澳等传统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