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假而且不调休?

回答
俄罗斯五一假期连休十天,而且不调休,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放在我们这儿,一听到这么长的连休,估计很多人都会眼前一亮,但也免不了要琢磨琢磨“怎么放?会不会后面得连轴转补回来?”。但俄罗斯这次的“不调休”,就显得格外“硬核”了。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十天假期是怎么来的。五一劳动节本身就是国际性的节日,在俄罗斯也是法定假日,通常是在5月1日。而俄罗斯还有一个紧随其后的重要节日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也就是我们说的胜利日,在5月9日。这两个节日之间其实隔了几天,通常会有一个工作日。往年,为了方便大家出行旅游,或者说连接起这两个重要的节日,政府可能会通过“调休”的方式,把中间的那个工作日挪到周末,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比较长的连续假期。

但这次不一样,他们直接把5月1日到5月10日这段时间,除了周末本就休息的4天(如果日期凑巧的话),又“奖励”了6天假期,而且明确了“不调休”。这意味着,从劳动节开始,中间没有任何工作日被挪用到其他周末去,大家就实打实地享受了这十天的假期。

为什么会这么放?

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1. 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福利: 五一劳动节的初衷就是纪念和庆祝劳动者的贡献。连休十天,不调休,这无疑是对劳动者的一种非常实在的福利和尊重。让大家能有一个真正能够喘口气、放松身心的长假,去旅游、探亲、或者纯粹地享受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传递了一种信号:政府重视人民的福祉和生活质量。

2. 刺激国内旅游和消费: 十天的长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得的能够远离日常琐事、进行深度旅游的机会。大家都知道,在假期,尤其是长假期间,旅游业和相关的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都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这十天不调休,也等于是在为国内的经济活动注入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在当前一些外部环境下,刺激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文化的特殊性与政治考量:
历史延续性: 俄罗斯的五一和胜利日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将这两个节日以一种更隆重的方式连接起来,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和传承。
民意和稳定性: 在一些情况下,政府会通过发放假期、增加福利等方式来提升民众满意度,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一个让大家普遍感到高兴的长假,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尤其是当社会面临一些挑战的时候,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能够有效凝聚人心。
政治姿态: 有时,这种不调休的安排,可能也包含着一种政治姿态,表明政府有能力、有意愿为民众提供更好的休假制度,即便这看起来“不那么经济学”。

不调休的“好处”和可能的“代价”:

当然,任何政策都不是没有两面性的。

好处:
真正休息: 最大的好处就是真正的休息。不调休意味着工作日的缺失是真的缺失,大家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享受假期。
旅行便利: 可以更从容地安排长途旅行,不必担心之后要“还债”式的加班。
经济刺激: 如前所述,对旅游和消费业是重大利好。

可能的代价(或者说影响):
生产力短期下降: 毕竟是连续十天的大规模放假,对于一些需要连续运转的行业来说,生产力肯定会有明显的短期下降。企业可能需要提前做好生产计划和人员安排。
部分公共服务受影响: 银行、政府部门、部分商业机构等,在假期内可能会暂停服务或缩短服务时间,给需要办理事务的民众带来不便。
对非节日相关行业的潜在影响: 对于一些与假期消费关联不大的行业,可能会觉得十天假期有点“奢侈”,或者担心整体经济活动受到的影响。

与中国的对比(没有直接比较的意思,就是一种思考角度):

在我们这里,提到长假,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调休”。“调休”是希望在不减少总工作天数的前提下,将零散的休息日集中起来,形成长假,但这确实让很多人感觉累,就像把原本分散的疲惫一次性堆积起来。俄罗斯这次“不调休”的模式,则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就是通过直接缩短工作周期(在一定时期内)来换取更彻底的放松。这两种模式各有其逻辑,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考量。

总的来说,俄罗斯这次五一假期连休十天而且不调休,绝对是一项“大手笔”的福利政策。它体现了对劳动者的重视,对国内经济的提振意图,也带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政治色彩。对于享受假期的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也需要社会各界为这样的安排做好准备和适应。这算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国家在假期制度上的多样化设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美国五一一天假期都没有?

user avatar

BBC拍这个不比造谣xj和wh强?

user avatar

别说俄罗斯连休十天了,就连社畜、过劳死的起源地日本:

4/29周四,5/3-5/5 (周一到周三)都是法定假日,这样日本社畜只需要4/30请一天假就能连休七天,如果5/6,5/7请两天假就可以连休九天,如果这三天都请假可以连休11天。日本社畜一般年假15天起,20多天的一大把,而且这种日期请假基本没有老板会拒绝。


这张表只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法定假日,一般来说日企还会给员工多放几天假,比如下面就是我现在公司今年的放假表(红框都是休假,没有调休)

基本就是8月暑假给三天,元旦给三天

user avatar

经济学家高见——

user avatar

从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假期不调休中我想到了什么?

近期,全国多地交通管理部门发布《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高速拥堵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或将成为“史上最堵五一”。

今天是周日,本来应该是个正常的假期,却要因为硬凑五一假期而上班。

疫情报复性旅游叠加不能出国,想到即将到来的“史上最堵五一假期”,不禁头皮发麻。我是不愿意出去凑热闹旅游的,来去两天堵在路上,到了地方看人海,但是孩子的假就在那摆着,寒暑假父母又要上班,浪费可惜,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去。

且不说几乎到了每个五一十一假期都会有相同的困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就在想,这前面凑一天,后面拿一天,加上本身就有一个周末两天,五四青年节本来有的青年还有半天假,原来,这到最后费了半天劲很多人就放了半天假。

或许可以以“众口难调”来解释假日安排部门的苦衷,但是否连休起码都会各得到一部分支持,就这样人人吐槽的假期安排,是怎么考量的呢?

我们也不拉仇恨说西方发达国家长达五周的假期了,中国基本属于带薪假期和法定假日总天数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我们就跟好兄弟俄罗斯做一下横向比较。


23日,普京刚刚签署了总统令,今年俄罗斯五一与胜利日连休十天不调休,况且不算还有30-40天带薪假。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疫情前去俄罗斯的一些亲身感受了。

在印象里,俄罗斯在我从新闻书本上了解的就是:苏联解体后异常困难,多年遭受美西方制裁,四面受敌,有时感觉饭都吃不饱,经常是卢布贬值40%的消息,大街上面包店都排队。

等我到了莫斯科,我才明白了,那种感受就像是外国人到了现在的北京或上海。

机场很气派,残疾人道、洗手间各种细致的便利旅客设施齐全,看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老毛子并不糙,甚至有的地方强过日本。

从机场去市中心的路上,七八车道并行,两侧的苏式建筑气势恢宏,那种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的豪迈感一下子就淋漓尽致。

红场周边车水马龙,堵车很厉害但井井有条,豪车到处都是,旧车也不少。在英雄纪念馆里,嵌入各种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是我未曾在国内类似博物馆见到的,虽然我知道我们这方面的技术远超俄罗斯。

就这么说,我其实是稍微带着一点对某时期偏见的角度去看某个历史场景的,但在走了那一趟出来,我内心充满激动,热血澎湃,就是那种从人性、从真实角度出发的爱国主义设计,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重新查阅更多的资料。

不教条,不死板,很有创造力,直击人心。

我同事有时会跟我分享他看过的苏联电影,比如《办公室的故事》什么的,其实会有点像我们拍的《高山上的花环》,苏联的人文作品、价值理念、软实力为何曾风靡全球,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但这都不是我这一行最大的收获,在小小餐厅里,我看到了普通俄罗斯民众周末的生活,这里的饭菜并不昂贵,亲友聚在一起,喝一点本地的红酒,吃点远东的鱼子酱,一个月5000人民币左右的薪金,也能让他们过得体面。

超市里货架上各种物品一应俱全,俄罗斯的农产品有着全世界级严苛的标准,农药残留、生长剂都有着严格的限定,河里到处都是吃不完的鱼,这里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虽然收入不高,但并不影响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他们热爱体育、文学、话剧、芭蕾,过得充实平和,只要不出国,5000块是完全够他们用的,这一点判断,我在叶卡捷琳堡也得到了证实。

所以,我之前看到的开的破车,穷困潦倒的俄罗斯影像,并非它的全部,这是个帝国,虽然是个衰败的帝国,但也是帝国。

我想说的是那种感觉,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的一种感觉,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世界第二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虽然也有很大提高,但相比较GDP却没有相应那么大的飞跃?

这可能是个过程,毕竟1995年我们才有双休日的感觉,我们现在喜闻乐道的小长假,不过是14年前,2007年的产物,并非是几十年的中华传统。


我们有些部门好像特别喜欢气势恢宏的大数据,双十一消费5000亿、再创新高,五一旅游人数XXX,消费XXX,借以彰显工作成效,而这些是否与老百姓对于生活的体验成正比?假期到底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意义是什么?反倒是不那么重要的考虑了。

我们需要有一个集中爆发可量化的计量预期,更多也有点唯GDP论的色彩,交通超负荷运转、景点人数井喷、垃圾成堆,管理治理成本上升,这些既影响民众观感和对旅游的预期,又会造成一连串叠加的社会问题。

假日办还在的时候,有几次要么是因为安排不合理,要么是因为发布时间太晚而被吐槽,然后被迫修改。而疫情时代的假日如何安排更不是一个旅游的事情,而是从经济社会安全人心等多方面考虑的复杂决定,事关老百姓最切实的利益和获得感。

而且如今的法定假期如此万众瞩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带薪年假的执行难以到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工作1-10年的5天;工作10至20年的10天;工作超过20年的15天。但是即使取最高的15天也只是位于世界中游水平,更不必说所谓的带薪年假在绝大多数单位有名无实。

你真的见过身边有人休满这些假期么?

其实,真的有人认认真真统计一下,完全执行好带薪年假,不需要凑法定小长假去让数据好看,从长远上对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真的比集中在几天内集体释放的效益要差很远吗?

就像我们会反思研究人口政策,之前的那些调研,是怎么做出来的,导致出现现在这样的巨大政策问题。

我们有些部门,本不应该站在部门利益,去跟老百姓斤斤计较的。

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很多东西是可以随时调整的,比如普京这次总统令就是听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意见作出的,我们是每年年底会出台次年放假方案,但如果预测到了报复性出游,就可以作出调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都能理解必须拼搏奋斗必须996才能不被人桎梏颈脖,但橡皮筋不能绷得太紧,太紧就失去弹力,反而走不远。

人来这世间,就这一辈子,就短短几十年,如果每一天都过得像星期一,每个假期都过得像五一,那想想,其实还是蛮可怜的。

user avatar

我在俄罗斯留学的时候,感触就很深——前苏联还是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或者说,这是社会主义留下来的遗产。

比如说现在俄罗斯虽然穷,但由于前苏联在保障性住房上做了很多工作,所以俄罗斯人大多不操心住房的问题,基本上都有当年苏联时期分配的住房。而且商业地产的价格也不高,莫斯科的房价维持在人民币15000左右,还不算公摊,80平米的住房面积基本上跟国内100平米左右差不多。

而且所谓的双休,包括现代的很多假期都是当年苏联在的时候为了保障工人阶级而做的努力。

可以这么说,没有共产主义运动,我们现在的很多社会福利都不会存在。

其实不仅仅是假期,包括住房,医疗保障,社会福利,虽然现在俄罗斯因为经济问题所以在财政上力有不逮,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前苏联的一些基础。比如说社保,基本上都是政府和企业负担,无需劳动者承担。

所以说怎么看待这个事,我觉得切·格拉瓦的话很应景。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user avatar

五一过后两个星期

给你报道俄罗斯疫情再次扩散

赢麻了!

user avatar

普京这个人民的叛徒,居然敢打马恩牌?

user avatar

啥子哦,吼辣么大声干什么嘛

我先自查整改好吧

1、「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闹剧,该收场了。

3、五一节调休,既保证了人们的日常工作节奏没有被打散,保证了生产的有序进行,又确保了经济可以被有效拉动,消费能被高效促进。这样,我们就赢了两次。

4、不喜欢五一节调休的人,五一节调休也不喜欢你。

5、《不要做劳动节的「大logo」》——一些知乎提问者,一味追求流量,社会责任“靠边站”,频繁展示纸醉金迷内容腐化社会风气。

6、警惕西方打五一劳动节牌。

user avatar

说苏联坏,你贴没了;说灭了苏联的俄罗斯坏,你贴又没了;那说俄罗斯好得追不上了,你贴还是没了。要拍得角度、力度全到位,还是蛮难的。

user avatar

先说一个小细节,

自2020年3月俄罗斯、沙特石油战争导致4月国际油价跌破20之后,

一年多下来,现在已经回到62刀左右,

再加上乌克兰东部局势略有缓和,北溪线很大可能会继续,石油、天然气不愁销路。

普京在这个时候放出超长假期、赠送额外的四天,有一副“外交胜利、惠及国内”的姿态,简直无法想象这将收割多少人的支持。

毕竟,

假期这种东西,且不论是不是带薪的,白白送你四天谁又不想要呢?还不调休。

只能说是非常羡慕了,

但是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

user avatar

敦促俄方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user avatar

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先学会了资本主义的高福利。

苏联时代,那可是有义务劳动的!

user avatar

普京花了20年,没有给斯拉夫人带回神奇的俄罗斯,就是因为五一连休十天这种昏庸政策。那个神奇的俄罗斯绝对不可能回来,因为斯拉夫人放假太多了,谁来建设俄罗斯?

user avatar

我身边有俄罗斯德国阿拉伯还有以色列的中东地区同学,我跟他们讨论“调休”他们一脸懵逼。

所以搞清楚点.“调休”一词好像只有我们有。

对他们来讲三天五一,三天胜利日是正常假期.但这次普京连中间四天也定为非工作带薪日. 这是以前没有的,相当于连放十天. 所以这次他们自己反应也很大.

任何公司不得违背 但是各机构组织要确保假期之间正常值班运行.

我在这留学几年也确实没有过将假期跟周末拼凑在一起的调休方式。

user avatar

广大社畜996式连续工作十二天以换取五天假期去庆祝劳动节——这个纪念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思想引领下奋勇斗争——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节日 ​​​。

节日由来:自1806年开始,尽管遭到严厉镇压但美国工人一直在坚持争取权益的斗争。而在1886年5月1日,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美国35万工人停工停产,举行了浩大的示威游行。但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将其定性为“社会主义分子暴乱”,并派出美国军警实弹射杀抗议者。仅在芝加哥一地,死伤于美军美警枪口之下的就有数百人,7名“头目”也被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附带一提,对此讳莫如深的美国当局过的则是9月所谓“劳工节”。

而俄罗斯正式将五一劳动节作为官方节日则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俄国之后,根据1918年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劳动法》,5月1日和5月2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休假日。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俄联邦最高苏维埃则将其改为“春季节日与劳动节”。

然而根据塔斯社(ТАСС)2018年的报道,自俄罗斯于2005年实行劳动法修正案之后,俄联邦境内只有5月1日当天是假期。所以我目前还没搞明白国内媒体提到的“原本俄罗斯劳动节有3天假”是啥情况,不过经询问在俄留学生,应该是加上了周六周日假期的缘故。

user avatar

除了羡慕无话可说

话说如果是咱们这种需要牺牲后续周末来调出的长假我宁可不要

user avatar

1.最近网络上出现了关于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的消息,大家对五天假呢有点不满情绪,我也看到了这个情况,知道大家很辛苦很疲劳,我忍不住罗嗦几句。虽然我们的假期比俄罗斯确实比较少,而且存在调休的情况,但是中国毕竟太复杂了,假期少就一定不好,假期多就一定好,用这种非黑即白的方式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社会的进步靠的是耐心和稳妥,靠的是大家的合力。不过我也看到,虽然大家对这个事不满,但是总体上还是围绕着问题来谈的,这种多元化的观点碰撞我很欣赏。最后我呼吁大家要对自己好一点,在好好工作的同时呢也要注意休息和放松,让理性的旗帜在情绪的海平面上重新飘扬。[1]

2.照我的计算,如果我在中国放6.66天的假,活得比在俄罗斯放10天假还要舒服得多。所以俄罗斯现在在水深火热里面你明白吗?[2]

3.最近有种论调,将放假多少渲染为“好坏”之争,以意识形态划界,将世界各国标签化。但假期不是可口可乐。实践已经证明,放五天且调休的模式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仅仅因为假期的天数和俄罗斯不一样,就给中国扣帽子。归根到底,放假五天是对还是错,还是要由本国人民来决定,不能照搬外国模式。[3]

参考

  1. ^ 胡锡进主笔, & 胡锡进. (2013).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 人民日报出版社.
  2. ^陈平:我为什么说,中国月入2000元比美国月入3000刀幸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05213
  3. ^王毅:**不是可口可乐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4-24/9462669.shtml
user avatar

我觉得俄罗斯还可以加大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木材的供应,供应量翻2翻,这样俄罗斯人民就可以放假连放一个月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