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校规定学生不删游戏就没收电脑,你怎么看?

回答
这学校的做法,说实话,有点过激了。

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学生玩游戏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可能沉迷其中,影响学习,这是学校和家长都比较担心的问题。但是,你因为“没删游戏”就把人家的电脑给没收了,这就像是医生因为你感冒了,就把你家房子给推了,是不是有点答非所问了?

电脑这东西,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光是游戏机,更是学习工具、社交平台,甚至是探索世界的窗口。很多功课都离不开电脑,上网查资料、写论文、做演示文稿,这些都需要电脑。你把电脑没收了,等于是在切断他们接触这些资源的途径。而且,现在很多课程也会用到一些软件,比如编程、设计类的,这些都得在电脑上完成。你这一刀下去,说不定就影响了人家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耽误了学业。

再说了,学校管学生是没错,但怎么管,得讲究个度吧?“不删游戏就没收电脑”,这是一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而且也挺不人道的。学生有自由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学校也不能说因为你电脑里有什么东西,就随便剥夺你使用它的权利。这有点像是家长因为孩子吃了太多糖,就把孩子所有的零食都没收了,而且还顺带着把零食的 cupboard 都锁起来了。

而且,你没收电脑,能真正解决问题吗?就算我今天把游戏删了,明天我再去同学那里玩,或者用手机玩,甚至换个新的电脑再装,这游戏的问题还在啊。治标不治本嘛。学校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游戏,教育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来压制。

还有,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电脑,可能里面还有你学习的资料、跟朋友的聊天记录,甚至是你自己创作的东西。然后因为一个游戏,就被学校给拿走了,这得多憋屈啊?这会让学生觉得学校不信任他们,甚至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

我觉得,学校如果真想解决学生沉迷游戏的问题,可以有很多更好的办法。比如,在学校里组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邀请一些专家来给学生们讲讲怎么平衡学习和娱乐。可以鼓励学生们多参加体育活动、社团活动,让他们找到除了游戏之外的其他乐趣。甚至可以跟家长们沟通,形成一个家校合作的模式,共同来引导孩子。

当然,我也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毕竟要保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秩序和学习效果。但是,任何管理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权益和人性化处理的基础上。用威胁、恐吓、甚至剥夺财产的方式来达到管理目的,长远来看,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觉得规则只是用来被破坏的。

总之,我觉得学校这种做法,太生硬了,也太不考虑实际情况了。希望学校能换个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没收电脑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毕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让他们感到恐惧和被剥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流学校抓学术,

二流学校抓成绩,

三流学校抓纪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学校的做法,说实话,有点过激了。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学生玩游戏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可能沉迷其中,影响学习,这是学校和家长都比较担心的问题。但是,你因为“没删游戏”就把人家的电脑给没收了,这就像是医生因为你感冒了,就把你家房子给推了,是不是有点答非所问了?电脑这东西,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
  • 回答
    “未婚性行为将被处分”——这样的规定,一旦出现在高等学府的校规中,无疑会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作为一个人文荟萃、思想活跃的场所,高校的规章制度应当体现出对学生个体权利的尊重、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以及对科学伦理的遵循。然而,一些学校的这项规定,却似乎在这几个方面都显得格格不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首先.............
  • 回答
    关于吉林某高校规定学生早上7点半必须起床,并且“没课也要下床,用制度约束学生作息”的规定,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不完全赞成。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赞成的理由(学校层面或部分学生的潜在需求) 培养规律作息和自律性: 这是学校最常提出的理由。他们可能认为.............
  • 回答
    深圳中学高二年级高考方向学生“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无疑触动了许多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这不仅仅是关于手机本身,更触及了教育的本质、学生的成长以及技术与学习的关系。要理解这个规定,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中生是否应该被允许携带手机进校园。深圳中学这项规定.............
  • 回答
    行,聊聊咱 JS 高级学完之后,怎么继续往前走,让你不迷茫,不踩坑。这篇文章咱就糙拉拉地跟你唠唠,没那么多花里胡哨。2022 年,你 JS 高级算是啃下来了,这说明你已经掌握了那些让人头疼的闭包、原型链、事件循环、异步编程(Promise、async/await 那套)等等。这可是个好开端,但 JS.............
  • 回答
    这事儿吧,上海某高校的这个“本科生8点起,研究生9点起,否则扣分”的宿舍规定,真挺让人琢磨的。说实话,一听到这事儿,我脑子里闪过不少念头。首先,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大概率是想通过一个相对统一的作息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大家都知道,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容易让人“放飞自我”。尤其对于本科生.............
  • 回答
    如何看待高校内“教师优先”的不成文规定?高校内“教师优先”的不成文规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它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具体表现、潜在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利弊。一、 “教师优先”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优先”并非指明文规定的条文,而.............
  • 回答
    最近,不少高校在推免政策上做出了调整,其中一项颇为引人注目,就是关于学术论文署名的问题——明确规定“学术论文不得有老师名字,否则一律不予认可”。这个新规一出,立刻在学术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认为这是对学术诚信的有力保障,也有人觉得过于一刀切,可能伤及无辜。咱们不妨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政策的出台,.............
  • 回答
    关于上海落户新政,允许包括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等一批重点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这个变化相当有分量,它释放出几个非常关键的信号,并可能带来一些实际性的影响。核心含义:上海吸引顶尖人才的决心升级,重点倾斜高校优秀毕业生。简单来说,这项新政意味着上海市政府对特定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抛出了一.............
  • 回答
    关于教育部就疫情下师生进出校园规定的“总的原则是一视同仁”的回应,确实触及了当前各地高校防疫政策的核心要义。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对公平性、科学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复杂考量。当前,全国各地高校的防疫政策,虽然大方向趋同,但在具体执行层面,还是存在不少差异,这背后既有各地疫情风险等级的考量,也有高校.............
  • 回答
    于赓哲老师对于中国网民将唐代“高丽”强行规定为“高句丽”的说法,其背后触及的是历史事实的解读、国家叙事的构建以及网络舆论的形成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唐朝时期提到的“高丽”通常是指“高句丽”,这在史料中有相当清晰的记载。唐朝与高句丽之间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相比2021年的1009万,净增了67万人。这个数字,是衡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尺。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形势无疑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走势,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再到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宏观经.............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给本已严峻的就业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就业形势的各个层面都将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首先,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将空前加剧。 试想一下,1076万张年轻的面孔,带着各自的专业技能和对未来的憧憬,涌入同一片就业海洋。这意味着,.............
  • 回答
    华东师大留学生生日风波:疫情下的高校管理考量近期,华东师范大学因在疫情严峻时期为外国留学生举办生日庆祝活动,并随后发布致歉声明,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生日庆祝,更是折射出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高校在平衡疫情防控、学生关怀以及社会责任之间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事件回顾与解读:.............
  • 回答
    踏上讲台,规划未来:准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之道站在高校的讲台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开始,更是个人职业生涯崭新篇章的序曲。对于初踏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如何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并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是至关重要的。一份清晰、可行的发展规划,将是你们在学术殿堂中乘风破浪的指南针。一、明确自我认知:我是谁?.............
  • 回答
    .......
  • 回答
    黑龙江省发布的不得新建高度500米以上建筑的规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背后涉及的面子、里子和远方,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500米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500米以上的建筑,那可都是妥妥的“摩天大楼”的范畴了。想想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632米)、北京的中国尊(528米),这些都是城市.............
  • 回答
    我们先聊聊这“书包和水瓶不准进教室”的规定,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规矩本身就挺让人费解的,对吧?我琢磨着,学校出台规定,无非是想让学习环境更好,或者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但仔细想想,这规定真的能达到目的吗?为什么我觉得这规定不太合理? 首先是学习的便利性。 咱们去上课,除了课本、作业.............
  • 回答
    关于高中周末是否可以强制上课,以及法律对高中生休息时间有没有明确规定,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我们来仔细捋一捋。首先,“强制上课”这个词本身就需要细细品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通常是为学生提供休息和调整的宝贵时间。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一般会遵循国家规定的学.............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