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076 万人,同比增加 167 万人,就业形势会如何?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相比2021年的1009万,净增了67万人。这个数字,是衡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尺。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形势无疑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走势,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再到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宏观经济的“大气候”:

首先,就业形势与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2022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波动以及国内疫情的反复对部分行业带来的短期冲击。如果宏观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复苏和增长,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那么吸纳就业的能力自然会增强,毕业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招聘需求就会受到抑制。

行业结构调整的“微气候”:

其次,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差异。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旺盛。这些领域往往能够提供更多高薪、有发展前景的岗位。

然而,一些传统行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产能过剩或自动化程度提高的行业,可能面临岗位收缩的压力。这意味着,毕业生如果能抓住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主动学习新技能,将更有利于就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行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然巨大。

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新变化:

1076万毕业生,这是一个庞大的“供给”端。而“需求”端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企业招聘意愿: 经济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招聘意愿。当经济前景不明朗时,企业会更加谨慎,可能会收缩招聘规模,或者更加侧重于招聘有经验的成熟人才,而非应届毕业生。
岗位结构的调整: 即使整体经济向好,不同岗位类型之间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数字化转型加速,对IT、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岗位需求增加;服务业的复苏可能带动相关岗位需求的增长。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演变: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再仅仅追求“铁饭碗”或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而是更看重工作的成长空间、企业文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岗位匹配度和就业率。

具体的就业形势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67万人的增量,虽然不是爆炸式增长,但仍然给就业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当经济增速未能达到预期时,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更加凸显。
2.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行业、地域、专业之间的就业冷热不均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热门行业、发达地区、热门专业可能依然是“香饽饽”,竞争激烈;而一些传统行业、欠发达地区、相对冷门的专业,毕业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
3. “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可能延续: 部分毕业生可能因为对就业形势的顾虑、对职业规划的探索、考研(考公)等原因,选择延迟就业。这并不完全是负面现象,也反映了毕业生对自身未来更加审慎的考量。
4. 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更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仅仅拥有学历,可能难以满足所有岗位的需求。

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高校和社会各方都需要积极应对。

毕业生: 需要树立更加灵活和现实的就业观,主动了解市场需求,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展就业渠道,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模式。
高校: 应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
政府和社会: 应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总而言之,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机遇。理解好这些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变化,积极调整策略,将是毕业生顺利迈入职场,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敢打赌2020年出生人口绝对没有1076万人,出生人口的下降会进一步全面拖累经济(住房、婴幼儿消费、培训等行业的全面消费下滑)

经济增长变慢了,而毕业学生变多了,脚趾头都能想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

而维持经济增长无非就是出口、投资、消费三架马车,这就是我为何及其反感内地城市一点疫情就直接一刀切的自杀式防疫。今年下半年商场、旅游、航运、酒店这些行业是彻底废了,这几个行业能熬下去不死就烧高香了,基本上不太可能增加就业岗位,培训行业直接都被捅死了不光不能吸引就业还跑出几百万张嘴来抢饭碗,我觉得2020年说是史上就业最难年毫不夸张。

现在的形势是越低端的岗位影响越大,所以对于双一流的毕业生来说只是待遇问题还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更多双非、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没那么幸运了,面对空前的毕业即失业的压力,而这些学校的文科生就更加绝望了。

user avatar

就说下全知乎劝退,破鼓万人捶的——设计院——的就业形势吧。

据一位环境工程应届研究生介绍,今年秋招,在武汉,好一点的设计院,章口就要男博士。。。

硕士想去也可以,先劳务派遣三年,否则别想转正。。。

众所周知,设计院这几年在网上的名声很臭,基本上是又苦又累又没钱的代名词。

和设计院挂钩的关键词:加班、猝死、欠薪、没人权、没前途、没对象。。。

我的某位学弟总结了土木工程的17个出路,设计院排名垫底。

我本以为,名声这么臭的设计院,应该只招得到中专生了。结果好家伙,只给博士转正,女研究生想去连简历都不收。。。

就业形势有多严峻,可见一斑。

~~~

再说下1076万这个数字。

高校毕业生里,硕博毕竟还是少数,咱就简单粗暴点,假设平均年龄为22岁,再往前倒推22年,那是1999年。

1999年全国出生人口多少?1909万人。

可怕不?1909万个22岁的青年里,居然有1076万高校毕业生。

所以“高校毕业生”这个名头,说白了就跟没有差不多,聊胜于无罢了。

一个字,卷。

工地上,月薪一万不一定招的到一个农民工,但月薪3000绝对能招到一打大学生。

“因为疫情,二局工地上,一万多一个月的农民工跑了一大半,工地现场剩下的都是戴白帽子,拿着3000一个月的大学生。”

~~~

所以说,目前的就业形势,不是一般地严峻,那是相当地严峻。

同学们,且行且珍惜,第一选择永远是体制内,虽然也很卷,但至少是条明路。

至于为啥只有体制内是明路,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深刻也深刻,我在这也不好说得太直白,建议大家没事多读读马克思。

实在进不了体制内,也要先苟住再说,我看别的答主有说自己“家里蹲”的,实践证明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应届生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该有个活干先干着。到社会上你会发现,学历什么的不重要,没有哪个工作是需要学历的,更多的都是江湖。

即使不混江湖,也可以混个职称啊,证书啊之类的,这样以后的路会好走得多,至少有个保底。

所以原则就是:千万不要一毕业就“应届家里蹲”,即使想蹲也先混个几年再蹲。

那样至少你有些江湖人脉,或者有职称、有证书,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比“应届家里蹲”要低得多。

想躺平也好,不想生孩子也罢,那都是我们的自由,但自由永远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

更多思想与分享,欢迎关注「迟英的世界」(chiying36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相比2021年的1009万,净增了67万人。这个数字,是衡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尺。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形势无疑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走势,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再到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宏观经.............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给本已严峻的就业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就业形势的各个层面都将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首先,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将空前加剧。 试想一下,1076万张年轻的面孔,带着各自的专业技能和对未来的憧憬,涌入同一片就业海洋。这意味着,.............
  • 回答
    2022 届校招薪资倒挂:背后逻辑与大厂薪资“水涨船高”之因2022 年的校招季,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了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校招薪资居然出现了“倒挂”。这意味着,一些公司新入职的应届生,其起薪水平竟然比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经验更丰富的社招员工要高。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逆常”的薪资格局.............
  • 回答
    2022届航空航天类Offer比较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薪资待遇以及发展空间都备受关注。由于您没有具体说明您关注的 ऑफर 是指校招(针对毕业生)还是社招(针对有经验的求职者),我将尽量从两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一、 校招 Offer 比较 (针对2.............
  • 回答
    2022届机械毕业生秋招,说实话,情况挺复杂的,不像前几年那么一路坦途,但也绝非一片惨淡。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宏观层面,大家都能感觉到经济形势不算特别明朗,不少行业的投资和扩张都有些收缩。这直接体现在了招聘需求上。过去那种“只要是机械相关的,来者不拒”的情况,明显少了。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对周.............
  • 回答
    首先,别太往心里去,刚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遇到这种情况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应届生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第一步:冷静分析,别被“差评”绑架首先,你提到的“差评多”是从哪儿来的?是网络招聘平台的评价?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亦或是身边人的说法? 网络.............
  • 回答
    2022届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绝非危言耸听。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形成了一个异常严峻的就业大环境。要理解这份“难”,需要我们剥开层层迷雾,看看究竟是什么让这届毕业生集体面临如此挑战。宏观经济的逆风:首先,不能回避的是,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疫情的反复扰动,地缘政治的紧.............
  • 回答
    2022届计算机考研,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选择一所合适的院校,不仅关系到未来的学术深造,更可能影响到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在“卷”声愈发嘹亮的考研战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至关重要。我这就来给大家盘一盘,在2022届计算机考研这个时间点,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院校,并尽可能地.............
  • 回答
    要说复星集团2022届星冉管培生值不值得去,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一句“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得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来看。先来说说复星集团本身。你想去的是复星集团,这公司可不简单。它是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在医药健康、家庭消费、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绿色科技等好多领域都有涉足.............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曾经经历过考研奋斗的过来人,我深知2022届考研学子们此刻的心情。你们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备考阶段,现在正站在一个重要的节点上,无论是等待成绩、准备复试,还是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人生道路,都有一些话,想和你们掏心窝子地聊聊。首先,无论结果如何,请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考研这条路,从来都不.............
  • 回答
    我的2022届暑期实习,嗯,怎么说呢,那段经历真是让我成长了不少,也挺有意思的。当时我选择的是一家在行业里算是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产品助理的岗位。选择这家公司,主要还是觉得它的产品做得很有意思,用户群体也挺活跃,我想近距离观察一下一个成功的产品是如何打磨出来的。实习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儿.............
  • 回答
    2022届毕业生期望“大厂年薪20万起步”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老员工薪资倒挂,这确实是当下就业市场中一个挺普遍也挺值得深思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一、 毕业生为何“狮子大开口”?首先得承认,年轻人的期望值确实是逐年水涨船高。这背后也不是空穴来风,有几层原因值得说道说道: 社会.............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冰雪盛宴,更是一场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体育精神巧妙融合的“中国式浪漫”的集中展现。除了那灵感源自一片青翠的火炬,以及宛如古代瑞玉的奖牌,这届冬奥会还悄悄地在许多细节之处,诉说着属于东方的情怀与诗意。“冰丝带”与“雪飞花”:建筑中的东方美学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
  • 回答
    意大利爆冷无缘世界杯:2022 世预赛附加赛的殇与思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附加赛,意大利,这支拥有四星荣耀的蓝衣军团,在主场被北马其顿以 0:1 的比分补时绝杀,爆出惊天冷门,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决赛圈。这一结果不仅让无数意大利球迷心碎,也让足球界再次为“蓝衣军团”的命运感到唏嘘和担忧。.............
  • 回答
    2022年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名单公布,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看到《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DOTA 2》、《CS:GO》、《和平精英(亚运版)》、《街头霸王5》、《VR足球》和《梦三国 2》这八个项目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上,我内心充满了各种期待。首先,作为一名电竞爱好者,我最期待的就是.............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 回答
    2022年A股市场在整体经济环境下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并未出现全面崩盘的情况。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2年A股的走势逻辑和关键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本面:压力与复苏并存1. 国内经济数据 GDP增速:202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3.0%,略低于预期,但全年经济增速仍高于2021年的8..............
  • 回答
    2022年葛兰的医疗基金能否“翻身”,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是从行业趋势、基金策略、市场环境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的详细解读: 一、2022年医疗行业整体趋势1. 疫情后复苏与结构性变化 疫情冲击后的恢复:2022年全球医疗行业逐步从疫情初期的低迷中恢复,但复苏节奏因地区差异而异。中国.............
  • 回答
    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23落后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大逆转,以3:2击败韩国队夺冠,这场比赛不仅是中国女足历史上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更成为亚洲足坛的一场经典战役。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场历史性胜利: 一、比赛背景与赛前形势1. 历史交锋 中国女足与韩国队在亚洲杯历史上多次交手,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