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赌2020年出生人口绝对没有1076万人,出生人口的下降会进一步全面拖累经济(住房、婴幼儿消费、培训等行业的全面消费下滑)
经济增长变慢了,而毕业学生变多了,脚趾头都能想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
而维持经济增长无非就是出口、投资、消费三架马车,这就是我为何及其反感内地城市一点疫情就直接一刀切的自杀式防疫。今年下半年商场、旅游、航运、酒店这些行业是彻底废了,这几个行业能熬下去不死就烧高香了,基本上不太可能增加就业岗位,培训行业直接都被捅死了不光不能吸引就业还跑出几百万张嘴来抢饭碗,我觉得2020年说是史上就业最难年毫不夸张。
现在的形势是越低端的岗位影响越大,所以对于双一流的毕业生来说只是待遇问题还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更多双非、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没那么幸运了,面对空前的毕业即失业的压力,而这些学校的文科生就更加绝望了。
就说下全知乎劝退,破鼓万人捶的——设计院——的就业形势吧。
据一位环境工程应届研究生介绍,今年秋招,在武汉,好一点的设计院,章口就要男博士。。。
硕士想去也可以,先劳务派遣三年,否则别想转正。。。
众所周知,设计院这几年在网上的名声很臭,基本上是又苦又累又没钱的代名词。
和设计院挂钩的关键词:加班、猝死、欠薪、没人权、没前途、没对象。。。
我的某位学弟总结了土木工程的17个出路,设计院排名垫底。
我本以为,名声这么臭的设计院,应该只招得到中专生了。结果好家伙,只给博士转正,女研究生想去连简历都不收。。。
就业形势有多严峻,可见一斑。
~~~
再说下1076万这个数字。
高校毕业生里,硕博毕竟还是少数,咱就简单粗暴点,假设平均年龄为22岁,再往前倒推22年,那是1999年。
1999年全国出生人口多少?1909万人。
可怕不?1909万个22岁的青年里,居然有1076万高校毕业生。
所以“高校毕业生”这个名头,说白了就跟没有差不多,聊胜于无罢了。
一个字,卷。
工地上,月薪一万不一定招的到一个农民工,但月薪3000绝对能招到一打大学生。
“因为疫情,二局工地上,一万多一个月的农民工跑了一大半,工地现场剩下的都是戴白帽子,拿着3000一个月的大学生。”
~~~
所以说,目前的就业形势,不是一般地严峻,那是相当地严峻。
同学们,且行且珍惜,第一选择永远是体制内,虽然也很卷,但至少是条明路。
至于为啥只有体制内是明路,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深刻也深刻,我在这也不好说得太直白,建议大家没事多读读马克思。
实在进不了体制内,也要先苟住再说,我看别的答主有说自己“家里蹲”的,实践证明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应届生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该有个活干先干着。到社会上你会发现,学历什么的不重要,没有哪个工作是需要学历的,更多的都是江湖。
即使不混江湖,也可以混个职称啊,证书啊之类的,这样以后的路会好走得多,至少有个保底。
所以原则就是:千万不要一毕业就“应届家里蹲”,即使想蹲也先混个几年再蹲。
那样至少你有些江湖人脉,或者有职称、有证书,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比“应届家里蹲”要低得多。
想躺平也好,不想生孩子也罢,那都是我们的自由,但自由永远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
更多思想与分享,欢迎关注「迟英的世界」(chiying3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