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届应届毕业生,签了一个制造业的公司之后才知道这个公司差评多,心里特别不安,该怎么办啊?

回答
首先,别太往心里去,刚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遇到这种情况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应届生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

第一步:冷静分析,别被“差评”绑架

首先,你提到的“差评多”是从哪儿来的?是网络招聘平台的评价?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亦或是身边人的说法?

网络评价的局限性: 要知道,网络上的评价往往是极端化的。抱怨的、不满的更容易发声,而那些觉得公司还不错的,或者日子过得安稳的人,反而可能不会去写评价。所以,差评多不代表公司就真的十恶不赦,或者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评价的主观性: 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经历和期望的体现。可能有些差评是针对特定部门、特定岗位的,或者是因为某个员工的个人原因。你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制造公司,不同岗位、不同车间、不同管理风格,体验可能天差地别。
时间的维度: 有些评价可能是几年前的,公司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换了管理层,改善了员工福利,或者调整了业务方向。

建议:

1. 去搜集更全面的信息: 尝试在不同的平台搜索一下。除了招聘网站,也可以看看行业论坛、脉脉(虽然匿名,但有时候能看到一些真实情况),甚至尝试联系一些在该公司工作过的、但已经离职的校友(如果有的话),从更直接的渠道了解情况。
2. 关注具体的差评内容: 笼统的“差评多”没啥意义。看看差评具体在说什么?是加班严重?待遇低?领导压榨?培训不到位?还是其他问题?了解具体问题才能判断是不是你特别不能接受的。
3. 区分是“公司文化问题”还是“个别现象”: 有些差评可能是对整个公司文化的批评,比如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有些差评则可能是某个部门的管理问题或者某个领导的个人行为。

第二步:审视自身,明确你的底线和期望

在了解了公司情况的同时,也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

你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作为应届生,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薪资福利?学习成长机会?工作稳定性?还是行业前景?把这些排个序。
你的底线在哪里? 有些问题你可能可以忍受,但有些问题是你绝对不能接受的。比如,如果公司强制性地让你每天加班到深夜,你是否能接受?如果公司承诺的薪资和实际发放有很大出入,你怎么办?
制造公司的特点: 制造行业,尤其是初创或者规模一般的制造公司,通常会有加班、流水线工作、技术更新迭代等特点。这些是你之前了解过的吗?你对这些有心理准备吗?

建议:

1. 列出你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清单: 包括但不限于薪资、工作内容、学习机会、工作环境、团队氛围等。
2. 列出你不能接受的“红线”: 越是明确这些,越能帮助你判断。
3. 对比你的期望和公司的“潜在”情况: 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步:积极沟通,最大化你的信息获取

既然已经签了,那就先别慌着毁约,先尝试了解更多信息。

利用入职前的这段时间:
主动联系你的HR或者直属领导: 可以委婉地询问一下关于新人培训、入职后的工作安排、团队情况等。在沟通中,你也可以观察对方的态度和回答是否坦诚。
问问你的导师(如果公司有安排): 如果公司为你指定了导师,可以试着和他聊聊,了解一些更实际的工作情况。
联系一起入职的同学: 如果有其他和你一起入职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一下情况,看看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担忧,或者有没有获得更多信息。

建议:

1. 准备好你想问的问题: 不要漫无目的。
2. 沟通时保持礼貌和专业: 即使你心有疑虑,也要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
3. 重点关注那些你能直接了解到的信息: 比如新人的培训计划是否完善?导师是否会带?

第四步: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别被吓倒

即便真的有些差评是真实存在的,也不代表你的职业生涯就此报废。

第一份工作不是终点: 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一个跳板。即使公司不如预期,你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积累工作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
制造业的优势: 制造业很多岗位,比如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都是非常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些技能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并且在很多行业都有用武之地。
你是一个学习者: 作为应届生,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对你进行培训和指导。你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

建议:

1. 把这次经历当作一次“试错”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2. 在工作中积极主动: 即使公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也可以选择做那个努力成长的人。把责任心和执行力做到位,这无论在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3. 同时开始“Plan B”的准备: 如果真的感觉情况非常糟糕,无法忍受,那么从一开始就暗中关注其他机会。同时找工作,可以让你更有底气,也避免了被动等待。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是:

1. 不要过度焦虑,先去了解清楚情况。
2. 明确自己的期望和底线。
3. 主动和公司沟通,获取更多一手信息。
4. 把这次经历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5. 同时做好其他准备,但不要因此停滞不前。

作为应届生,第一份工作找到顺利的、非常完美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关键在于你如何应对,如何从中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下一步。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和调整。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科普一个行业坑知识:

制造业公司能有很多差评的,往往都是实力非常强的, 规模比较大,影响力也比较大的公司,

有的甚至是行业的龙头公司,

即使比较差的, 至少也是普遍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往往还都是有一些底线的.

凡是在制造业公司工作过的人们, 对于公司恐怕就没有不是差评的, 有些公司之所以差评多, 是因为这些公司本来相关的消息就很多.

而制造业那些真正很差的, 常常都是没有差评, 甚至没有任何消息的, 通常指会更差. 很多公司即使车间里出了人命, 消息都不会传出厂区.

记得我见过一个在某市大厂的工作人员, 他说因为他们公司各方面都比较差, 这些年离职的人很多, 但是如果不是离职去了外地的, 如果还在本市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在外面转一圈还是要回来的.

因为虽然他们公司已经很差了, 但是市面上别的公司, 只能更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首先,别太往心里去,刚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遇到这种情况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应届生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第一步:冷静分析,别被“差评”绑架首先,你提到的“差评多”是从哪儿来的?是网络招聘平台的评价?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亦或是身边人的说法? 网络.............
  • 回答
    2022届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绝非危言耸听。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形成了一个异常严峻的就业大环境。要理解这份“难”,需要我们剥开层层迷雾,看看究竟是什么让这届毕业生集体面临如此挑战。宏观经济的逆风:首先,不能回避的是,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疫情的反复扰动,地缘政治的紧.............
  • 回答
    2022届航空航天类Offer比较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薪资待遇以及发展空间都备受关注。由于您没有具体说明您关注的 ऑफर 是指校招(针对毕业生)还是社招(针对有经验的求职者),我将尽量从两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一、 校招 Offer 比较 (针对2.............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相比2021年的1009万,净增了67万人。这个数字,是衡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尺。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形势无疑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走势,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再到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宏观经.............
  • 回答
    2022届机械毕业生秋招,说实话,情况挺复杂的,不像前几年那么一路坦途,但也绝非一片惨淡。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宏观层面,大家都能感觉到经济形势不算特别明朗,不少行业的投资和扩张都有些收缩。这直接体现在了招聘需求上。过去那种“只要是机械相关的,来者不拒”的情况,明显少了。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对周.............
  • 回答
    2022届计算机考研,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选择一所合适的院校,不仅关系到未来的学术深造,更可能影响到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在“卷”声愈发嘹亮的考研战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至关重要。我这就来给大家盘一盘,在2022届计算机考研这个时间点,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院校,并尽可能地.............
  • 回答
    2022 届校招薪资倒挂:背后逻辑与大厂薪资“水涨船高”之因2022 年的校招季,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了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校招薪资居然出现了“倒挂”。这意味着,一些公司新入职的应届生,其起薪水平竟然比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经验更丰富的社招员工要高。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逆常”的薪资格局.............
  • 回答
    要说复星集团2022届星冉管培生值不值得去,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一句“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得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来看。先来说说复星集团本身。你想去的是复星集团,这公司可不简单。它是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在医药健康、家庭消费、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绿色科技等好多领域都有涉足.............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曾经经历过考研奋斗的过来人,我深知2022届考研学子们此刻的心情。你们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备考阶段,现在正站在一个重要的节点上,无论是等待成绩、准备复试,还是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人生道路,都有一些话,想和你们掏心窝子地聊聊。首先,无论结果如何,请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考研这条路,从来都不.............
  • 回答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给本已严峻的就业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就业形势的各个层面都将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首先,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将空前加剧。 试想一下,1076万张年轻的面孔,带着各自的专业技能和对未来的憧憬,涌入同一片就业海洋。这意味着,.............
  • 回答
    我的2022届暑期实习,嗯,怎么说呢,那段经历真是让我成长了不少,也挺有意思的。当时我选择的是一家在行业里算是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产品助理的岗位。选择这家公司,主要还是觉得它的产品做得很有意思,用户群体也挺活跃,我想近距离观察一下一个成功的产品是如何打磨出来的。实习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儿.............
  • 回答
    2022届毕业生期望“大厂年薪20万起步”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老员工薪资倒挂,这确实是当下就业市场中一个挺普遍也挺值得深思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一、 毕业生为何“狮子大开口”?首先得承认,年轻人的期望值确实是逐年水涨船高。这背后也不是空穴来风,有几层原因值得说道说道: 社会.............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冰雪盛宴,更是一场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体育精神巧妙融合的“中国式浪漫”的集中展现。除了那灵感源自一片青翠的火炬,以及宛如古代瑞玉的奖牌,这届冬奥会还悄悄地在许多细节之处,诉说着属于东方的情怀与诗意。“冰丝带”与“雪飞花”:建筑中的东方美学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
  • 回答
    意大利爆冷无缘世界杯:2022 世预赛附加赛的殇与思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附加赛,意大利,这支拥有四星荣耀的蓝衣军团,在主场被北马其顿以 0:1 的比分补时绝杀,爆出惊天冷门,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决赛圈。这一结果不仅让无数意大利球迷心碎,也让足球界再次为“蓝衣军团”的命运感到唏嘘和担忧。.............
  • 回答
    2022年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名单公布,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看到《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DOTA 2》、《CS:GO》、《和平精英(亚运版)》、《街头霸王5》、《VR足球》和《梦三国 2》这八个项目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上,我内心充满了各种期待。首先,作为一名电竞爱好者,我最期待的就是.............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 回答
    2022年A股市场在整体经济环境下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并未出现全面崩盘的情况。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2年A股的走势逻辑和关键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本面:压力与复苏并存1. 国内经济数据 GDP增速:202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3.0%,略低于预期,但全年经济增速仍高于2021年的8..............
  • 回答
    2022年葛兰的医疗基金能否“翻身”,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是从行业趋势、基金策略、市场环境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的详细解读: 一、2022年医疗行业整体趋势1. 疫情后复苏与结构性变化 疫情冲击后的恢复:2022年全球医疗行业逐步从疫情初期的低迷中恢复,但复苏节奏因地区差异而异。中国.............
  • 回答
    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23落后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大逆转,以3:2击败韩国队夺冠,这场比赛不仅是中国女足历史上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更成为亚洲足坛的一场经典战役。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场历史性胜利: 一、比赛背景与赛前形势1. 历史交锋 中国女足与韩国队在亚洲杯历史上多次交手,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