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练泰拳会短命吗?

回答
关于“练泰拳会不会短命”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也挺让人纠结的。我们得抛开那些“练武术伤身”的陈词滥调,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承认,泰拳确实是个非常激烈的运动。它讲究拳、脚、肘、膝的全面运用,而且对抗性极强。训练过程本身就很艰苦,日复一日的体能储备、力量训练、技术打磨,还要承受实战训练中的磕碰、击打。这就好比一辆赛车,你得把它调到极致,但同时也得承担它磨损加快的风险。

直接说“会短命”,那也太绝对了。 世界上那么多练泰拳的人,有几个因此就英年早逝了?我认识的教练,练了几十年了,身体硬朗得很,比我这个天天坐办公室的人还精神。问题在于,“练”这个字,你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1. 科学训练 vs. 蛮干

科学训练的泰拳,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好的教练会关注你的身体状况,训练强度会根据你的能力调整,还会强调热身、拉伸、恢复。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需要保护,什么时候需要休息。这种训练,更像是一种“高级的身体管理”,它是在挑战你的极限,但也在教会你如何突破极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蛮干就不同了。有些人就是一股脑地训练,不顾身体的信号,伤了也不好好养,或者根本没有专业的指导。这样的训练模式,受伤的风险自然会大大增加。比如,不正确的发力姿势可能导致关节劳损,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撕裂,或者在比赛中没有做好防护,被重击后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

2. 训练目的和强度

业余爱好者:很多人练泰拳是为了健身、减压、提高身体素质,或者是出于兴趣。他们可能不会去参加高强度的比赛,训练频率和强度也会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泰拳更像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对身体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职业选手:职业泰拳选手,那训练强度和比赛强度简直是另一个量级。他们为了追求胜利,会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比赛中的击打,特别是头部击打,肯定是有累积效应的。长期高强度的对抗,确实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比如脑震荡、关节磨损、骨折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短命”,只是说他们的职业生涯对身体的消耗会更大,可能需要更精细的后期身体康复和保养。

3. 训练环境和医疗保障

专业拳馆:正规的拳馆,通常会有经验丰富的教练,训练设备也比较完善,而且在有比赛的时候,会有医疗团队在场。
野路子:一些非正规的训练场所,条件可能比较简陋,教练的专业性也参差不齐。一旦发生意外,医疗保障就可能跟不上。

4. 身体的个体差异

天赋和体质: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恢复能力都不同。有些人天生骨骼结实、肌肉强韧,对冲击的耐受力就强一些。
生活习惯:训练之外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如果训练后不注意休息,饮食不规律,或者有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那肯定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无论练不练泰拳。

那么,泰拳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哪些风险呢?

运动损伤:这是最直接的。关节(膝盖、脚踝、肩膀、肘部)、肌肉(拉伤、撕裂)、骨骼(骨裂、骨折),这些都是常见的。
脑部损伤:这是最让人担忧的。泰拳比赛允许使用头部进行击打,虽然有拳套保护,但反复的头部冲击,尤其是被KO,长期累积可能会对脑部造成影响,比如慢性创伤性脑病(CTE)。这是很多接触性运动都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拳击、橄榄球等。
心血管负担: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对心血管系统是巨大的考验。
慢性疲劳和过度训练:如果休息不足,身体可能进入慢性疲劳状态,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回到“短命”这个话题:

从科学角度看,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练泰拳的人普遍比不练的人短命”。 更多的是“职业选手”在追求极致表现时,身体承受的压力和风险更高,但他们也通常会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康复指导。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如果以健身、爱好为目的,选择正规的拳馆,有专业的教练指导,并且注意训练后的恢复和身体的信号,那么泰拳不仅不会让你短命,反而会让你身体更健康、体能更好、心理更强大。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开车。 一个新手,开着一辆车况不明的车,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乱开,肯定危险。但一个经验丰富的赛车手,在专业的赛道上,开着保养良好的赛车,虽然有风险,但那是他们职业的一部分,而且他们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和保护。

所以,与其担心“会不会短命”,不如关注“如何科学、健康地练泰拳”。找到一个靠谱的教练,尊重你的身体,量力而行,你就能在享受泰拳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怎么练。

其实10年以前,练外家拳短命这个是现代武术界的共识,因为泰拳,拳击,柔道(稍微好点),甚至铁人三项一方面是极大透支心肺功能的。拳击一般一回合三分钟,泰拳很多也是三分钟五回合制。拳击的三分钟没有泰拳的两分钟累,因为被击打部位多,扫踢的消耗大,普通人好好学个把月拳上拳台根本撑不了一回合(非抗击打,仅仅是体能)。不信你对沙袋连续输出三分钟试试?


第二,泰拳从前的训练是不科学的。在搏击圈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和学员会练习头部抗击打,现在也很多。而10年以前基本是全部。这抗击打在腿部胫骨这种地方是完全ok的,但很多教练会安排大量的躯干甚至头部互殴来练习抗击打。躯干练得好可以瞬间绷紧肌肉来阻隔攻击,可是头部是没有肌肉的,脏器和脑部的慢性损伤使得很多泰拳职业选手活不过四十岁。

第三,比赛中损伤。泰拳的拳套不是常见的12盎司拳套,一般是8盎司甚至手指拳套。泰拳的比赛强度很高且频繁(因为地方穷吧),高扫上头,正踹或者膝击打击肝区,都会造成脏器和大脑的慢性损伤。当然当场休克也很多。

第四 比赛前损伤。这方面损伤在现今的ufc都很频繁,别说很多不规范的泰拳赛了。综合格斗的赛前减重以及开赛前急剧增重对整个身体的影响极大。脱水脱盐断食,赛前再来个胡吃海喝……比如ufc李景亮之前的对手马格尼,称重时候是81公斤,比赛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九十一公斤了(马格尼亲口说的)。另外,类固醇,神经阻断剂,毒品(隔绝痛感)的使用以及赛后恢复使用的止痛药品都很伤身体。

第五 出身原因。泰拳选手一般出身贫苦,尤其打上职业的基本要穷一辈子。营养 医疗都不太跟得上。

user avatar

是的,会短命。

泰拳是一项极度残忍的格斗项目。

残忍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泰国出生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要进行严酷的选拔,不适合打泰拳的小孩全部做成小鬼卖给有钱人。

被留下来的小孩六个月的时候就要进行严酷的训练,三岁的时候这些小孩中深蹲不到100kg 硬拉不到100kg的小孩全部要被杀掉。

再留下的小孩开始每天25小时的泰拳训练,泰拳有八臂拳之誉,意思就是拳肘膝腿都可以用来击打对方,其可怕的泰式扫腿是泰拳杀伤力最强的招式。这些小孩每天重点要练的就是扫腿,从每天10万腿开始慢慢练,练到五岁时又有一次选拔,一扫腿不能击沉一艘蒙古航母的小孩又要被杀掉。

更残忍的训练我就不说了,怕被折叠。

总之,经过这种训练的泰拳手杀伤力极强,但也会相应的减少很多寿命。

这世上有一种选手叫泰拳手,他/她生来就练泰拳,一生都只能在练泰拳,他/她累了,就睡在泰拳馆里,这种选手一辈子就只能不练泰拳一次,那就是他/她死的时候。

附一些残忍的泰拳照片:

生无可恋的小选手

被低扫扫中后痛苦的女选手

死亡的女选手

因图片来自网络,来源无法确认,避免涉及到肖像权问题已删。

我会去拳馆照几张女选手的照片给大家补上。



------------------------更新分割线---------------------------

鉴于太多人不知道反讽这一表达方式,还是最后认真说明一下。

练泰拳是真的不会短命

如今,泰拳作为一项国际上成熟的体育运动,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技术体系,有自己的成熟的格斗赛事,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安全的体育运动项目了。

泰拳训练和其他格斗竞技项目的学习过程一样,入门的时候先是学站姿,也就是标准的泰式正面站架,脚踩三宫步。然后就是基本击打技术的学习,一般就是最出名的泰式扫腿,内围的顶膝,直拳勾拳,肘击,泰式扭摔。这些技术的学习一般是通过空击,手靶和腿靶来完成。这些技术的扎实和实战运用部分就要靠对练来完成,比如你的教练会让你们两人穿上腿护具,只准用当天学习的右腿扫腿技术互相对抗,很安全。技术定型之后用踢重沙袋,强度靶,节奏靶来提升肌肉耐力和进一步加强力量。

这些技术训练的中间会穿插一些体能训练。等你练了一段时间有一点点模样了才会让你打实战,而且实战通常是要穿护具的,并且不能用肘击。

如果你想往职业路线走,这时候可能就要有一些比较强悍的训练方法了,我的拳馆请的泰教每天要用十公斤的小杠铃杆在自己的小腿胫骨上来回滚,以此来加强胫骨硬度。

但总之,这项运动是非常安全,有趣的对抗项目,而且对于个人自我保护能力,意志品质都是很好的锻炼,减肥效果也不错。

至于某些网上的传言说什么打断腿再接上增加力量之类的传言,我在这里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都是扯淡,在中国民间比较有名的泰拳选手播求的训练视频哪里都有,科学上网在YouTube一搜一大堆,我反正没有看到过播求把自己腿打断。至于踢树的话,人家踢的树是软的。

-------------------------------二更-------------------------------

破1K了,谢大家谬赞。

写这个的本意就是为了调侃一下当年我自己上过当的地下黑拳、泰拳扫腿踢断钢筋系列的都市传说。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练泰拳会不会短命”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也挺让人纠结的。我们得抛开那些“练武术伤身”的陈词滥调,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泰拳确实是个非常激烈的运动。它讲究拳、脚、肘、膝的全面运用,而且对抗性极强。训练过程本身就很艰苦,日复一日的体能储备、力量训练、技术打磨,还要承受实战训练中的磕碰、.............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拳击迷在观看泰拳比赛时会有的疑问。泰拳的比赛风格,与拳击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背后蕴含着泰拳独特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体系。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道。为什么泰拳比赛里扫腿和缠抱更常见,不像拳击那样以躲闪为主?这得从泰拳的本质和规则说起: 泰拳是“八肢的艺术”: 你知道泰拳为什么.............
  • 回答
    练泰拳,光有招式和技巧可不行,身体的耐打、耐操、爆发力,还有那股子能让你在擂台上坚持到最后的体能,是必不可少的基石。说到泰拳体能训练,那可不是简简单单跑跑步、做几个俯卧撑就完事了。这玩意儿讲究的是全面、系统、而且得有股子狠劲儿。首先,咱们得明白泰拳对体能到底有什么要求: 耐力(Endurance.............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觉得泰拳和巴西柔术已经够牛了,练好这两项,MMA赛场上还不横着走?但实际情况嘛,没那么简单。你可以把MMA想象成一场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考试,光靠两门“主科”考高分,很多“副科”科目可能就挂了。为啥说只练泰拳和巴西柔术,MMA比赛可能打不好呢?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
  • 回答
    香港黑帮与泰拳之间的联系,并非一个简单的“喜欢”可以概括,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现实需求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与其说他们“喜欢”,不如说泰拳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了香港一些地下势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需求下的“实用选择”。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香港的社会背景、黑帮的运作方式以及泰拳本身的特点来分析。一、香港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际的。咱就这么说吧,练了两年多的以色列格斗术(Krav Maga)和练了两年多的拳击/泰拳,在街头打斗里,胜率肯定比没练过的要高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具体有多大,这可就不是一张考卷上的分数那么简单了,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咱们得先捋清楚这两个路子,它们在街头到底有什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看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练拳练到五脏六腑都坏了,这绝对是挺严重的了,而且已经一个月了,说实话,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也不能完全断言就没有一丝希望。首先,咱们得认识到,五脏六腑一旦受损,尤其是到了“坏了”这个程度,修复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时间过去了一个月,身体自身可能也在经历一些不可逆.............
  • 回答
    关于练习散打、咏春等功夫在面对真正的抢劫或小偷时是否有效,以及能一对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功夫本身的作用:能否对付抢劫者或小偷?核心答案是: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保证绝对有效,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功夫,无论是散打、咏春还是其他搏击术,其核心价值在于:1..............
  • 回答
    练肌肉的好处远不止于改善体型,它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整体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外在的体型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探讨练肌肉的内在价值:一、 提升基础代谢率,帮助体重管理和预防肥胖: 肌肉是“耗能大户”: 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肌肉组织也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的能量。1公斤肌肉每天消.............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够糟心的!练车撞了教练车,左灯坏了要赔八百,这价格听着确实有点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到底贵不贵,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八百块是赔了个啥。左灯坏了,这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 灯泡坏了? 这个是最轻的,可能就几十块钱的事儿。 灯罩/总成坏了? 如果是灯罩裂了,或者整个.............
  • 回答
    太极拳练到手上经络打通的境界,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对太极的能量流动有了更深的感知和响应,这正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更进一步,让这份通透深入,转化为更强大的内在力量和更精妙的技艺呢?咱们这就好好聊聊。从“通”到“透”:意念、气息与形体的深度融合手上经络的打通,是一.............
  • 回答
    练举重导致肩部疼痛,这可不是件小事,很多人在力量训练的道路上都体会过这份折磨。别觉得是自己身体不行,这背后往往藏着不少门道。我给你好好捋一捋,怎么会让你的肩关节在这个过程中“叫苦不迭”。首先,我们得明白,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但也最脆弱的关节之一。它不像膝盖那样有强大的韧带和骨骼结构来固定,而是靠着一套.............
  • 回答
    嘿,各位练力量举的兄弟姐妹们,好久不见!最近好多朋友问我关于力量举的一些问题,从入门姿势到训练计划,再到装备选择,真的是五花八门。今天就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掰扯掰扯我这几年在力量举这条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还在摸索或者已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各位,一点点参考和启发。咱们就当是老友之间闲聊,什.............
  • 回答
    练好肌肉,这事儿可不光是为了穿衣服好看,或者在朋友圈晒个马甲线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到咱们身体的方方面面,从里到外,从生理到心理,都有实打实的“用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保准比那些空洞的口号有用得多。首先,身体素质是硬道理,肌肉是基础中的基础。 力气够用,生活无忧。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搬个重.............
  • 回答
    听到“练瑜伽的都是女士”这句话,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又或者带着一丝刻板印象?其实,这说法有点太绝对啦。虽然在一些公开的瑜伽课堂上,你可能会看到女士的身影比较多,但这绝不代表瑜伽就是“女士专属运动”。男士,当然可以练瑜伽!而且,不仅可以,男士练瑜伽好处还真不少,甚至在很多方面,瑜伽的优势对男士来说更加明.............
  • 回答
    练完胸第二天练肩,这事儿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你听说的没错,一般来说,练完胸第二天接着练肩,确实有点“不厚道”,对身体来说可能不太理想。咱们得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为啥练完胸第二天练肩有点“不厚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胸和肩在很多动作中都承担着协同发力的任务。 胸和前束的“亲密关系”: 很多胸部训练动.............
  • 回答
    练腹肌这事儿,说起来很多人都觉得是为了好看,为了穿衣服显身材,或者在沙滩上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这些都没错,毕竟视觉上的吸引力是挺实在的。但说实话,练腹肌的用处可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个隐藏的“高手”,在咱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关键作用。1. 身体的“稳定器”和“保护伞”咱们身体的中心,也就是核心.............
  • 回答
    练胸练到斜方肌,这可是不少兄弟在练胸的时候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说实话,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我当时心里也挺懵的,就觉得怎么回事?明明是在练胸,为什么胸没啥感觉,反倒是脖子和肩膀前面那块肌肉(就是斜方肌上部,俗称“耸肩肌”)酸胀得不行?这事儿吧,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暴露了我们很多人在动作细节上的一.............
  • 回答
    嘿,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玩意儿我算是深有体会。话说那天,我刚练完,一身汗,正寻思着是直接回家还是在这儿加练一会儿基础动作呢。这拳馆里人不多,就剩我跟另一哥们儿,平时没怎么见过,但看身板和动作,也知道是个懂行的。他装备齐整,站姿很稳,给我一种“不好惹”的感觉。我呢,当时也是脑子一热,可能是训练过头了,脾.............
  • 回答
    这事儿可太有争议了,说实话,我感觉你说“毫无素质”可能有点过了,但它绝对是非常不顾及他人感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你想啊,一场匹配赛,大家进去都是图个乐呵,想赢一把,或者至少是打得爽一点。你进去练英雄,这本身没啥问题,谁还没个新手期呢?问题就出在“匹配赛”这个场景上。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