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权主义」是否更适合称作「我权主义」?

回答
“女权主义”这个词,在许多人眼中,承载着许多信息,也引发着不少争议。有时,它会被误读、被简化,甚至被歪曲。而“我权主义”这个说法,作为一种提问,与其说是要取代“女权主义”,不如说是想探讨“女权主义”的本质,以及它在当下的语境中可能存在的某些被忽略的面向。

让我们先来看看“女权主义”本身。它的核心,顾名思义,是关注女性的权利。这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因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女性长期处于被压迫、被边缘化的地位。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到社会地位,女性都承受了不平等的待遇。女权主义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争取女性应有的权利和尊严。它呼唤的是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性别不应成为一个人获得机会、受到尊重的障碍。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提出“我权主义”的说法呢?这背后可能有几种考量。

一种理解是,认为“女权主义”的提法,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女性”这个群体。 这种强调,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聚焦于特定群体的困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然而,当权利争取到一定程度,或者当人们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停留在“只为女性说话”的层面时,就容易产生一些误解。

另一种可能的解读是,“我权主义”似乎更侧重于个体感受和自我实现。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己权利的意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性别群体。从这个角度看,“我权主义”似乎是对“权利”这个概念的普适性的一种强调。每个人,无论其性别、种族、阶级,都应该被尊重,都应该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再者,或许“我权主义”的提法,也隐含着对某些“女权主义”实践的担忧。 有时,一些极端的言论或行为,可能会让人觉得“女权主义”变成了“仇视男性”或者“要求特权”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比起“女权”,不如强调“我”,强调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然而,将“女权主义”简单地称为“我权主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历史的语境不能被抹杀。 “女权主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女性权利缺失的历史事实。回避这一历史,直接诉诸“我权”,可能会削弱对性别不平等待遇的关注和反思。平权从来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空话,而是需要正视并弥补历史造成的差距。

其次,“女权主义”的出发点,恰恰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我权”。 一个只承认男性权利、忽视女性权利的社会,又何谈真正的“我权”?女性权利的实现,是对“我权”概念的扩展和深化。没有女性的解放,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的解放。

此外,如果将“女权主义”等同于“我权主义”,可能会模糊了对性别结构性问题的认识。 性别不平等并非仅仅是个人意志的问题,而是根植于社会制度、文化观念之中的结构性问题。女权主义正是要挑战和改变这些结构,而不是仅仅强调个体对权利的诉求。

所以,与其说“女权主义”更适合称作“我权主义”,不如说,“我权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女权主义”追求目标的一种更广阔的、更普适的表述。真正的“女权主义”,其最终目标,正是要构建一个所有人都能充分实现“我权”的社会,一个不因性别而产生壁垒和歧视的社会。

“女权主义”关注的是“性别的权利”,而“我权主义”似乎更强调“个体的权利”。这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关联。女性权利的争取,是实现个体权利在性别维度上的重要一步。如果一个社会能够真正尊重和保障女性的权利,那么它更有可能真正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个体的权利。

所以,当有人提出“我权主义”的说法时,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种对“权利”概念的重新审视,也是一种对“平等”的更深层面的呼唤。它提醒我们,在争取性别平等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也要放眼未来,最终实现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包容的,真正属于“每一个人”的权利的社会。

“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它所揭示和倡导的,恰恰是为了让“我权”的概念能够真正地、普遍地惠及所有人,包括那些在历史上长期被剥夺了“我权”的女性。因此,它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同构、互补的关系。理解这一点,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女权主义”的价值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应该就是那种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的女权主义者。

亲戚们没完没了催我姐结婚我反对;

社会上「女人学历高没好处」的论调我不以为然;

看到朋友的纹身我会由衷赞叹一句「好帅」;

我还鼓励过LES妹子无视偏见追求真我……


这么说来,我应该是那种不可救药的「我权主义者」了吧?

可我是个男的啊= =|||


我所追求的女权主义,是根植于解放所有人的自由主义中的。

一百多年前,严复将《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我深以为然。所谓自由,就是私域的合法权利不容干涉,而我所推崇的,也无非就是把被社会强加给人的枷锁拿开,让人回归本心,充分的享有人应有的自由。

只不过这个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更多一些吧?


如果说硬要给女权主义起个难听点的外号才满意的话,我觉得叫「关你屁事主义」比较好。

user avatar

应该是吧,精致利己主义者,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只要权力不要义务,其实我好奇的是女汉子和软妹子都被踢出了女权的阵营,那么女权剩下的都是谁。(皮一下,我是女汉子,认为自己应该可以做到男生能做到的事被说是不女权,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是假女权 男女客观差异云云,然后舍友是那种传统的女生,认为女生可以为家庭多付出,擅长做饭,在宿舍里买电磁炉做饭,也被说成给女权拖后腿的。)

user avatar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我什么也不信,就信这一句话。

承担了多少义务,就应该享受多少权利,如果承担了义务却没有享受到权利,那我支持你去争取你应得的权利,而不论你的性别如何。

如果没有承担义务,又要享受权利,那不好意思,脏话谁都会说,没必要非得由我来。

user avatar

现在还真挺适合的,自己定义,可玄学多变。

之前我认为女方不追求彩礼、有自己的工作就是切身实际的女权了。

后来我发现我想多了,不追求彩礼并不是单纯的说明什么。有的甚至强行淘宝押宝潜力股,这种行为多到我都不想吐槽了。

然而我最服气的是那种婚后小资女权,我一个月2k~6k工资,我有自己的工作,我就是比只会持家的女佣强多了。我喜欢吃喝玩乐反正我用的是自己的钱,我喜欢买奢侈化妆品,我自己有工资…………那你有没有攒下钱,不是还有你么……

我现在看到这种婚后的小资女权就想吐。高不成低不就,挣大钱挣不来,持家能力也没有,不知道哪来的蜜汁优越感。

——————

不要小看理财能力,哪怕是拿最穷的农村来算。精打细算的女人,一年省下的钱粮足以多养活一个人。

对于中产、半中产来说,一个理财能力不错居家的老婆,不比一个工资2~6k的上述小资情调老婆差。

————————

知乎上的女权、平权里的精致利己太明显了。

私以为,女权、平权思想也应当如道德标准那样把他的位置放高。

高于自己的位置,这个标准不能随着自己的利益改变而改变。

————————

真正的平权思想应该可以通过以下思想实验测试

如果你突然一夜醒来被变性了。并且还悲剧的发现这个过程不可逆,而且你还要坚持你以前构建的的平权思想去生活,如果转变想法就会立刻暴毙。

那么自己到底会不会暴毙呢?

user avatar

女权主义就是我权主义。

这个我可以是更狭小的我。怎么说呢,你可以看看女权主义压根就没有一个凝聚性和一致的方向。一会反婚一会反育。未婚的指责已婚的已经参与男权社会没有女权资格。当意见与她人不同时还要互相指责她不是真正的女权。所谓女权,就包括了伪女权、田园女权、温和女权。。。等等各种标签。她们时敌时友,但唯一的共识就是要挑起性别差异对立,对,没错,就是仇男。而且观点一次次被反驳被同化的过程中可谓不屈不挠,每个人都相当杠精,所以女权主义不是我们权主义,就是我权主义。

倘若是男士进行理论,会被完全排斥在外。为什么呢?因为默认所有男性都是男权主义或者男权福利得益者。而在她们眼里得益者的评论不过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她们真的是瞧不起这些男人么?不是,是眼红那些权益。既然男性被排除在女权主义之外,那么女权主义为何有资格去规范男性应该如何如何呢?那只有我权主义才能说得通了。

再者,大可以去看看当女童贩卖、女星出轨,女性家暴,婆媳矛盾,农村妇女忍饥挨饿的时候女权主义者并没有做出任何实际行动,而是以舆论来指责男性,并强迫男性去解决这一系列决策,倘若仅仅是针对当事人那无可厚非,但往往会有连带作用。什么是连带作用?就是村里一个女人被欺负,女权主义者认为全村男性都应该为此负责。那么女性的责任在哪呢?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权主义永远处在上帝视角。

女权一直倡导的是什么?是自由、平等。是女性不应该遵从男性的意志去活动。那么问题来了,男性为什么要遵从女性的意志去活动。那女权们又有哪来的勇气去剥夺非女权女性的自由?这不是我权主义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女权主义”这个词,在许多人眼中,承载着许多信息,也引发着不少争议。有时,它会被误读、被简化,甚至被歪曲。而“我权主义”这个说法,作为一种提问,与其说是要取代“女权主义”,不如说是想探讨“女权主义”的本质,以及它在当下的语境中可能存在的某些被忽略的面向。让我们先来看看“女权主义”本身。它的核心,顾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问题。与其说“觉醒”,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种“看见”或者“反思”的过程。女权主义作为一个社会思潮,它提出的很多观点,像性别不平等、刻板印象、父权制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压迫,确实正在触及到一部分男性的认知盲区,让他们开始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一些行为模式。女权主义如.............
  • 回答
    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言论,要说是否真的推动了女权发展,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我的看法是,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负面影响。积极方面:首先,微博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平台,确实让“女权主义”的声音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传播开来。过去,这些观点可能只在小圈子或学术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复杂的问题,将女权主义运动直接比作“文明社会的毒药”,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些偏颇。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核心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女权主义运动在许多社会中确实与生育率的下降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更不是女权主义“有意为之”的负面效.............
  • 回答
    要说现在95后、00后的年轻男性主动在相亲时问对方“是否是女权主义者”或者“是否支持女权主义”,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但绝不是普遍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因素,而且不同的人,问这个问题的方式和动机也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点:不是所有年轻男性都在意这个问题,也不是所有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动机不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社会议题。我们不妨把它拆开来看,先不急着给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深入探讨一下“男性是否应当接受女权主义”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女权主义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静止的概念。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
  • 回答
    当然,男性当然有权利批评女权主义。就像任何人都有权利对任何社会运动、政治意识形态或哲学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样。批评本身并不是一种禁区,它是一种思想交流和进步的催化剂。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自然也免不了接受来自各个角度的审视和质疑。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和经历也深受.............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是否违背了男女平等,甚至被一些人视为“不检点”,以及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对待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个体观念的方方面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象,理解女权主义的核心诉求,并审视它在现实中的实践和解读。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女权主义.............
  • 回答
    杨超越的三观是否能代表当前时代的女权主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她作为一个在聚光灯下成长的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折射出当下社会对于女性角色、价值的认知,尤其是在女权主义思潮日益高涨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三观”的含义,以及“当前时代的女权主义”所包含的复杂性。首.............
  • 回答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绝非衡量真伪女权主义的唯一标尺,尽管它确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辨析某些表象下的真实意图。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本身,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女权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语境中进行审视。首先,让我们来解析一下“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在讨论女权主义时的.............
  • 回答
    理解你的想法是否过激,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男女性别差异和女权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都会遇到困惑,这很正常。我们来一步步地梳理一下。首先,如果你担心自己的想法“过激”,那说明你心中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审视的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开始。什么叫做“过激”?通常是指一种脱离了.............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者是否普遍表现出逆向民族主义和鄙视工农的特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理解女权主义的不同流派、其历史演变,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权主义的实践。同时,也需要区分个别现象与普遍特征。首先,我们来谈谈“逆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观念.............
  • 回答
    关于女性生育痛苦是否应该获得补偿,以及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补偿金额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判断这种定价是否属于“抬价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并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情感因素。首先,理解生育痛苦的本质是关键。生育并非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它是一.............
  • 回答
    关于女性在中年时期生活质量下降并控诉地位下降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合理”或“不合理”来一概而论,因为它涉及到个体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观念以及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年”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社会建构性,它并非一个纯粹的生理阶段,而是与社会角色、.............
  • 回答
    关于男性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的现象,以及女权主义者在其中强调女性生理劣势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弄清楚女权主义者的论点是否存在过度,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生理上的事实。女性在某些生理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天然的“劣势”,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脆弱性”,这在生.............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的话题引起了不少讨论,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微博女权主义者带节奏的猜测。要怎么看待这件事,确实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这个说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通常这类话题会引用一些调查报告或者研究。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那么.............
  • 回答
    女权主义,这个旨在追求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的理念,确实在很多地方遭受着污名化。这种污名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复杂的原因,并且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理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权主义是如何被污名化的?污名化女权主义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刻板印象的塑造与传播: 这是最常见也最普.............
  • 回答
    “女权是否等于平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社会结构、历史演变以及价值理念的核心。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女权”和“平权”这两个概念拆解开来,看看它们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平权:一个基础性的社会理想首先,我们来谈谈“平权”。平权,简单来说,就是指所有个体,无论其出身、.............
  • 回答
    女权主义,这个在近几十年来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和观念的思潮,其核心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并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压迫和不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女权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父权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女性的系统性压迫的一种反思和纠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社会都以男性为主导,.............
  • 回答
    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讨论女权是否存在“畸形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良性发展”,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议题。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破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避免用非黑即白的简单论断来概括。关于“畸形发展”的讨论:复杂性的由来当我们提到“畸形发展”,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暗示了与某种理想状态的偏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