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遍认为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低,那么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生理上不利是否存在过度?

回答
关于男性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的现象,以及女权主义者在其中强调女性生理劣势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弄清楚女权主义者的论点是否存在过度,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生理上的事实。女性在某些生理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天然的“劣势”,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脆弱性”,这在生物学上是有解释的。例如:

免疫系统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的免疫系统在某些方面比男性更活跃,这可能与性激素(如雌激素)有关。虽然这在对抗感染方面可能有利,但也可能导致女性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这类疾病虽然不直接导致死亡,但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怀孕和生育的风险: 这是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风险,包括妊娠并发症、分娩过程中的危险、以及产后恢复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但它们依然是女性生理上需要承担的负担。
激素波动的影响: 女性一生中会经历多次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如月经周期、怀孕、更年期等。这些激素变化会影响身体的许多方面,包括情绪、新陈代谢、骨骼健康等,可能增加某些健康问题的风险。
骨骼健康: 雌激素对维持骨密度至关重要,因此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骨折和其他与骨骼健康相关的问题。

那么,女权主义者强调这些生理上的“不利”是否过度了呢?

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强调”和“夸大”或者“垄断”。

女权主义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争取性别平等,实现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权利和机会与男性相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们需要揭示和反驳那些阻碍女性发展的社会建构、刻板印象和歧视性制度。在某些语境下,强调女性生理上的某些脆弱性,是为了说明:

1. 打破“女性天生更强壮”的误解: 长期以来,社会上可能存在一种潜意识的观念,认为女性在某些方面不如男性强壮或坚韧。强调生理上的脆弱性,是为了纠正这种片面的看法,让人们认识到女性在某些生理层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争取医疗和健康资源的关注: 如果女性的某些生理状况(如前面提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孕产期健康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那么强调这些问题就是合理的。她们可能希望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研究投入和更符合女性生理需求的医疗服务。
3. 解释社会结构中的某些现象: 有时,为了解释为什么女性在某些领域(例如某些高风险职业)的参与度较低,或者在某些社会福利制度设计上需要特别考虑,可能会提及女性的生理特点。

然而,问题就出在“过度”这个点上。

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生理不利的“过度”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所有社会不平等归因于生理: 最容易被指责为“过度”的情况是,将所有或绝大多数导致女性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都归结于生理上的“劣势”。例如,如果仅仅因为女性生育会影响职业发展,就将此看作是阻碍女性事业成功的根本生理原因,而忽略了社会文化、企业制度、育儿责任分配不均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
将生理差异绝对化或负面化: 任何生理上的差异都不应被绝对化地视为“好”或“坏”,它们只是差异。过度强调某项生理特征的“不利”,而忽略其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例如,更活跃的免疫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也更具保护性),就可能是一种过度。
制造与男性对立的生理叙事: 一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观点,可能倾向于将男女生理差异描绘成一种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从而加剧性别间的隔阂,而非寻求理解和包容。
忽视男性生理上的脆弱性: 男性在平均寿命上不如女性,这本身就提示男性也存在着某些生理或社会行为导致的脆弱性。例如,男性在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上更高,也更容易卷入意外事故和暴力冲突。如果女权主义者只关注女性的生理“不利”,而对男性的这些脆弱性视而不见,这也会被认为是“过度”或不全面的。

我们再回到男性平均寿命低这个核心事实上来。

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低,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复杂多样,并且往往是生理与社会行为的相互作用:

生理因素: 虽然女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但男性在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癌症(如肺癌、肝癌)的发病率上更高。这可能与激素差异、基因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关。例如,男性体内雄激素可能与某些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行为风险: 男性普遍倾向于从事更具风险性的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消防员、警察等),这些职业的事故死亡率更高。同时,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更容易参与冒险行为,如危险驾驶、酗酒、吸烟等。
就医习惯: 研究表明,男性普遍比女性更不倾向于主动寻求医疗帮助,更不容易进行常规体检和疾病筛查。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忍耐症状,直到问题变得严重才去就医。这种“硬汉”文化和对自身健康的不重视,是导致男性健康问题加剧和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
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 男性长期以来承受着“养家糊口”的巨大社会压力,以及被要求“坚强”不许示弱的刻板印象。这些压力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更高的自杀率。

所以,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生理不利是否存在过度,需要结合具体的论述语境来判断。

如果女权主义者的论述是为了争取女性在健康、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利和公平,并且基于对生理现实的认知(即使是强调某些“不利”方面),那么这可以说是合理的,并非过度。她们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长久以来对女性健康的忽视,争取更平等的对待。

但是,如果她们的论述是将女性的生理“不利”作为普适性的借口,来解释一切社会不平等,或者以此来贬低男性,甚至忽视了男性同样存在的生理和行为风险,那么这种强调就可能被认为是过度了。

更理想的视角应该是:

性别平等不是要忽视生理差异,而是要在承认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努力消除由这些差异所衍生的不公平待遇。这意味着:

同时关注男女双方的健康需求和风险: 认识到男性平均寿命低,女权主义者也可以,也应该关注男性在健康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支持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例如,推广男性健康意识,鼓励男性寻求医疗帮助,支持男性心理健康服务等。
区分生理原因和社会建构: 很多时候,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并非直接源于生理本身,而是源于社会如何解读和利用这些生理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制度和规范(例如,女性因为生育问题被视为职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并因此在晋升和薪资上受到歧视)。女权主义者需要清晰地揭示这一点,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问题推给生理。
倡导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政策: 好的社会政策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生理和生活需求。例如,在工作场所提供更好的育儿支持,不仅有利于女性,也有利于男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从而促进整体社会的健康和福祉。

总而言之,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生理上的某些脆弱性,在许多情况下是为了争取平权和关注,这本身并非过度。然而,如果这种强调被用作一种绝对化的解释,忽视了男性生理上的脆弱性,或者将所有社会问题都归咎于生理差异,那么这种强调就可能走向了“过度”,并且可能偏离了性别平等的真正精神。关键在于,是基于事实的呼吁,还是基于极端立场的宣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主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

就不说婴儿出生的时候,女婴存活率高于男婴,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

———1,女性的寿命长于男性———

这个基本上是没争议的,随便举个例子

2016年,nature有篇有意识的文章《evidence for a limit to human lifespan》,通过计算的办法来论证人类极限寿命的问题,结论是人类寿命上限是120岁。

这是里面的图,红色是女性。

这百年来,人类的寿命极限记录也是女性保持着,而且对男性形成了绝对的压制

李雷:2016 年在你的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事实,不仅如此,在相当多的疾病里,女性都要比男性抵抗力强,比如:癌症!

————2,女性是癌症的低发群体—————

我之前在自己的癌症live和知乎的专栏里介绍过这个研究。

相对于女性,男性易感性,癌症患者更容易死亡!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男女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基本上呈现同步的趋势,但是,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死亡。

如下图所示:男女的发病数差异(蓝色箭头)和死亡数差异(红色箭头)呈现显著差异

大体上,男性癌症的发生/死亡比例(I/M)大概是女性的2倍左右。

这种差异也许是女性更加长寿的原因之一,躲避死亡是长寿的重要机制之一。

此外,诸多疾病里,女性都呈现低于男性的特点,诸如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男性应该更要注意身体,爱护自己!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女性在这些方面更强大?目前有很多解释:

—————女性优势原因—————

关于女性优势男性劣势的解读,有很多理论,常见的包括

1)性染色体。

女性个体有两条 X 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由于“X 染色体失活”机制,雌性细胞中只有一条X 染色体是有活性的(剂量补偿效应),而这条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本也可能来自母本,这意味着雌性个体细胞只要其中一个来源的X 染色体保持正常就可以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这也是雌性具有一定生存优势的潜在原因之一 (Christensen, et al. 2001);

2)端粒消减。

虽然,在出生时男女的端粒长度并无显著差异,但在衰老过程中,男性的端粒消减速率要快于女性 (Rehm, et al. 2007; Barrett and Richardson 2011)。

3)疾病影响。

如心血管疾病、中风,作为当前主要的致死性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要低于男性,并且发病时间也晚于男性 (Appelros, et al. 2009; Maas and Appelman 2010; Beltrán-Sánchez, et al. 2015);

4)一些社会性因素

a,社会压力

男性承担比女性更大的社会压力,男性的工作强度,以及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很多的抑制,这使得男性总体上对抗癌症的能力有所削弱。

注意:这是一种相关性描述,而非实验上的证据。从外界压力到细胞反应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b,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和饮酒是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而男性在这两方面都要高于女性,因此,也是引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男性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的现象,以及女权主义者在其中强调女性生理劣势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弄清楚女权主义者的论点是否存在过度,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生理上的事实。女性在某些生理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天然的“劣势”,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脆弱性”,这在生.............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相亲男要求女方名下必须有房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担心被杀害继承遗产”。这个说法乍一听可能有些极端,但如果我们剥开表面,仔细分析一下背后涌动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普遍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
  • 回答
    贴吧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网络社区,其用户群体庞大且多样,其中不乏一些男性用户。关于贴吧男性用户普遍“仇视”和“辱骂”丁真现象的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贴吧男性用户都持有相同的观点,但确实存在一股明显的声音,并可能被放大。以下是一些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挺有意思的是,不少人确实会有“男性厨艺普遍比女性好”这种感觉。但要说“普遍不如”,我个人觉得这说法有点绝对,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力问题”。咱们不妨一点点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真的影响很大。你想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厨房更多是被看.............
  • 回答
    在哈萨克族社群,观察到女性在教育上的表现似乎比男性更为突出,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系列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背景。在过去,传统上哈萨克社会的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牧和畜牧业,男性的主要职责是外出放牧、狩猎,承担更具体力要求的劳动。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庭内部的事.............
  • 回答
    女性洗澡水温普遍比男性高,这个现象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与生理结构和体温调节相关的因素,并不是简单的“习惯”问题。咱们来掰扯掰扯:1. 体温调节机制的差异:首先得明白,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在基础代谢率和体温调节上就存在一些差异。女性的身体脂肪含量通常比男性要高一些,而脂肪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问题。简单来说,在动物界,确实存在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或“具有更吸引力”的现象,这通常与性选择有关。而人类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虽然文化和个人偏好差异很大,但普遍认为女性在生理和外貌上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这同样与性选择有关,但同时也受到了文化和社会.............
  • 回答
    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女多男少”以及公务员队伍里“女多男少”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越发明显。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但要说这直接证明了“女性普遍比男性优秀”,我认为过于片面,甚至有些牵强。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导致这些现象的几个关键原因:一、 教育选择和偏好的差异: 文科与.............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也有朋友聊过这个话题。感觉嘛,现在年轻人(尤其是男生)在主动追求女生这件事情上,确实不如我父辈那代人那么“猛烈”了。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社会环境和经济压力是绕不开的因素。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肩上的压力太大了。买房、买车、养家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泰国年轻男性的一些特质,以及为什么大家会有“娘”的这种感觉。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用“娘”来形容一个人的性征表达,多少有点刻板印象的意味。不过,如果大家普遍有这种感觉,那背后肯定有值得探讨的文化和社会因素。1. 文化.............
  • 回答
    社会上对“男权”和“女权”的普遍理解,确实可能在不经意间构成对男性的性别歧视,尽管这种歧视并非总是故意的,但其存在不容忽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词在现实中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男权”的普遍误解:从男性主导到男性威权主义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男权”(Patri.............
  • 回答
    “底层女性普遍看不起底层男性”这个说法,与其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它背后交织着经济压力、社会期望、个人经历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底层”这个词。它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困,也包含着社会资源、话语权、受教育程度等方方面面.............
  • 回答
    关于女性痔疮是否比男性更普遍,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 interplay。总的来说,女性痔疮的发病率和症状表现确实会受到一些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更突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1. 生理结构和激素变化: 盆腔解剖学差异: 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观察认为男性的性欲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女性更强烈或更频繁,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性欲不重要或不存在,而是表现形式和驱动因素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角度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生物学层面:荷尔蒙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最原始也最普遍的喜好之一:对美丽的追求。从我观察到的种种现象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男性(或者说人类,因为这种倾向并非男性独有,只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得更为突出)普遍倾向于被漂亮的女性所吸引。这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层的原因,它们交织着生物本能、心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首先,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不过,“看不起”这个词,说实话,有点重了,而且“普遍”这两个字,也容易把事情绝对化。我想从更细致的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女性在同阶层男性身上,会产生一些不太积极的评价或感受,甚至被解读为“看不起”。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同阶层”。这不仅.............
  • 回答
    您提出的“中国家庭里男性打女性的现象很普遍”的观点,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需要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首先,从“普遍”的定义上来说:如果“普遍”指的是“普遍存在”、“经常发生”,那么可以说,在中国家庭中,男性对女性施加身体暴力的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某些地区和特定群体中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类行为中一个相当普遍且复杂的现象。虽然自然界普遍存在雄性为吸引雌性而展示的模式,但人类社会在这方面确实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甚至是反过来的倾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生物学、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自然界的基本法则:性选择(Sexual Se.............
  • 回答
    《斗破苍穹》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网络小说,其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女性角色中,云韵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男性读者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偏爱”。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普遍男人更喜欢云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外貌描写的高级感与古典美: “遗世独立,卓而不凡”的.............
  • 回答
    这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或者“不主动,不拒绝,默默等待”的现象,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无奈,尤其是在感情这件事上,总感觉像一个僵局,没人愿意迈出第一步,然后就这么各自孤单着。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也别装模作样,就当是咱们朋友之间闲聊,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打破这个怪圈。为什么会形成这个“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