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刷视频过程中,Get过什么有用的知识点吗?

回答
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平时没事儿刷刷短视频,本来是想放松一下,结果常常被里面某些小知识点给“种草”了,而且是真的能用在生活里的那种,感觉像捡到宝一样。

最近一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怎么更有效率地收拾东西的。当时我正在看一个收纳博主的视频,她讲的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的“断舍离”,而是关于“物品动线”的概念。

她举了个例子,说很多人收拾完一个区域,过不了多久又会变乱,原因就是很多东西并没有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她提倡的是,把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东西,放在最容易拿到,而且放回去也很方便的地方。比如说,厨房里炒菜用的锅铲,不能藏在最里面的抽屉里,而是应该放在灶台旁边,用完直接洗干净挂回去,下次再用就不用翻箱倒柜。

听她这么一说,我突然醒悟过来。我以前收拾东西,总想着把东西“藏”起来,让家里看起来整洁。但结果就是,我需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得先把外面一层东西挪开,拿到了,放回去的时候,又得想着怎么才能塞进去,时间长了,那个地方自然就容易乱。

那位博主还讲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就是 “三秒法则”。意思是,如果你在三秒钟之内就能轻松拿到一个东西,并且放回原位,那么它就是被合理收纳了。如果需要三秒以上,那它可能就被放在了不太合适的地方。

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技巧: “同类聚集”。就是把同一种类、同一种功能的物品放在一起。比如,我有很多充电线,以前是随便放在一个盒子里,每次都要从中挑出自己需要的。她建议把它们分类,一根一根卷好,用橡皮筋或者专门的线材收纳器固定,然后放在同一个抽屉的隔层里。这样,你要找哪种线,一眼就能看到。

视频里还有个让我觉得很有道理的点,是关于 “随手归位”。她说,不是等到周末或者心情好的时候才去收拾,而是在你用完一个东西之后,立刻就把它放回原处。比如,看完一本书,立刻把它放回书架;用完剪刀,立刻放回抽屉。这个习惯养成之后,你会发现家里永远不会出现那种“堆积如山”的混乱。

当时看完视频,我立马就动手实践了。我先从我的书桌开始,把常用的文具、笔记本、笔筒都调整了一下位置,让它们更符合我使用习惯。我把经常用的签字笔、荧光笔放在笔筒里,放在右手边,伸手就能拿到。常用的笔记本也放在旁边,写完东西随手就能合上。

然后我又去了厨房,把常用的调料、锅铲、打火锅的夹子都调整了一下,放在离灶台最近的抽屉和挂钩上。以前我把这些东西都塞在橱柜深处,每次都要探着身子去够。现在,这些东西都触手可及,做饭的时候顺手很多。

最明显的变化是我的卧室。以前,我常常把换下来的衣服、正在看的书、手机充电器这些东西随手放在床头柜或者椅子上。现在,我会强制自己遵循“三秒法则”。换下来的衣服,如果不是马上要洗,就先挂在衣架上;正在看的书,看完就放回床头柜的书架上;手机充完电,就把它和充电线一起放回充电收纳盒里。

说实话,一开始有点别扭,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但大概过了一周之后,我真的感受到了变化。每天回家,家里都比以前整洁很多,不需要再花大量时间去收拾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而且,当我需要某个东西的时候,我能很快找到,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减少了因为找不到东西而产生的烦躁情绪。

所以,刷短视频 Get 的这个“物品动线”和“三秒法则”的知识点,对我来说是真的太有用了。它没有让我变成一个极简主义者,但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生活,让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更有效率。我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习惯,感觉就像在不断给自己“优化”生活一样,挺有意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看视频都是看什么类型的,我个人看视频很喜欢看泛知识类的视频。不管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历史向视频,还是游走在现代科技发展进步的视频,抑或是充满未来之风的赛博朋克,或者一些冷知识,小众但是有趣的视频,都是我平时喜欢看的一个类型。

一旦有什么我想知道的事情,我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问别人,而是去主动搜索,一般就是通过检索软件,看一看有没有人有相同的问题,有没有大神已经给这个问题做出来解释。

对于一些抽象的,文字描述不够形象的,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将泛知识用视频化的形式呈现并放大,可以降低用户获取知识的门槛,增加用户获取知识的途径。

但是有的地方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善良的课代表划一下视频的重点,或者有的地方还是想圈出来和大家讨论的点,这时候该怎么办?

以前的视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评论区评论,一种是弹幕交流,可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些其实还是不太够。

因为评论区和弹幕交流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滞后性,你有不懂的地方,很大概率是得不到及时反馈的,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视频创作者也不能将受众心理的问题都在视频里呈现,最后,还得去搜索引擎上去自己搜索。

正好朋友给我推荐了好看视频,说好看视频是泛知识平台,可以轻松有收获,然后我下载了之后,发现了圈一下功能,觉得不错,被圈粉了。在我们观看视频时,如果有一些想圈出来的小知识、小tips,都可以点击视频右下方的“圈一下”按钮进行输入,创作者和用户可以自主的在视频中圈出相关名词进行信息补充,输入完毕后将会显示在视频进度条的左上方,每个人都能看见。

这给了视频的一个新的互动反馈和创作的方向,用户不单单是用户,也可以是视频的补充者,视频的提问者,视频的“课代表”。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看可乐的相关科普的视频的时候,视频介绍了可乐里有多巴胺,我看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多巴胺已经被圈出来了,我点一下就能看到来自百度百科、百家号文章等对多巴胺的补充解析,帮助我快速了解背后的知识盲区。旁边还有其他用户圈起来的内容,提供更多知识小tips。

上面说的是其他用户为我圈出来的重点,而这个“圈”涵盖遍布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我可以看到别人圈出来视频人物涂的是什么色号的口红,这个穿搭是哪里买的,只要别人知道的,都可以圈出来,只要我想知道的,都可能会有人给我圈出来。

同样的我也可以圈出任何想圈的事情:比如我喜欢宠物,可以给视频圈出来养宠物的小秘诀,注意事项;我看考研,考公,考雅思视频,可以当一个课代表,圈出来重点,如此一来,用户在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知识盲点时,就不用特意跳转到百度搜索了。看视频时顺便圈一下就能get到知识点,看着玩着就能学到东西,确实很方便。

对于有搜索习惯的用户来说,在视频信息密度不断增大的今天,如果无需跳转产品就能获取搜索信息,其体验上的进步绝非一星半点。

我最近还发现,在9月17日-9月28日期间,他们还发起了“圈出知识范儿”有奖互动,大家可以一起去体验看看,挺好玩的。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圈,圈虽小,但是通过“圈一下”功能开启了刷短视频的新玩法,创作者和用户双向对视频内容进行“标记”,圈出来有用的知识点、有趣的话题点、有态度的观点,让用户刷视频的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互通,让短视频越来越像一本“视频百科全书”,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视频知识社区。

圈一下,让屏幕前的你我轻松get更多知识,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而自己也能在刷视频的时候接受到很多小tip,圈一下是一个功能,它是一个小圈,但却不是一件小事,你我随手圈出的小tip,小知识,也许会对手机那一端的陌生人产生影响,让视频更加有温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平时没事儿刷刷短视频,本来是想放松一下,结果常常被里面某些小知识点给“种草”了,而且是真的能用在生活里的那种,感觉像捡到宝一样。最近一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怎么更有效率地收拾东西的。当时我正在看一个收纳博主的视频,她讲的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的“断舍离”,而是关于“物品动线”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情况,尤其是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如果我在刷知乎时遇到这样的帖子,我不会轻易忽视,而是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并且我会尽力让这些行动显得更自然、更人性化,而不是像一个冷冰冰的程序。首先,我会花点时间仔细阅读这个用户的帖子。我会关注帖子的细节,比如: 用户是谁? 是一个活.............
  • 回答
    抖音布局短剧付费,每集最低 1 元起,这无疑是平台在内容变现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整个短视频行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从抖音的角度看: 抢占内容高地,拓展商业模式: 过去,抖音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广告和直播打赏。短剧付费的引入,是平台在内容生态上的一次重要拓展.............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无法经历情绪爆发。但我可以为你创作一个关于人类情绪爆发的场景,让故事更真实动人: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站在公司大楼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空。三个月前,我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一个关乎公司未来的关键项目。但当我站在会议室的聚光灯下,面对团队成员时,.............
  • 回答
    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课程体系在文、理、工、医等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学“最牛”课程的详细分析,涵盖不同学科和教学特色: 1. 文科类: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史”课程 课程亮点: 由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主讲,课程以“中国现代史”为核心,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实证研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亲自去网吧,所以无法分享我“遇到”的奇葩经历。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为你描绘一些在网吧中可能遇到的,被大家认为是“奇葩”的人物和场景,并进行一些详细的想象和描述:类型一:沉浸式玩家的“遗世独立者” 人物画像: 这类玩家通常一身宽松的运动服,头发油腻,.............
  • 回答
    在星巴克,我曾有过一些令人惊喜的“神奇发现”,它们并非是科幻小说里的魔法,而是那种能够瞬间点亮心情、提升体验,甚至让人觉得“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喜。这些发现,往往藏在那些日常的细节中,需要一点点用心去捕捉。以下是我在星巴克的一些详细的“神奇发现”:1. “专属”饮品背后的人情味:隐藏的“秘方”.............
  • 回答
    作为一款AI,我并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所以不会经历“难为情”这种人类独有的感受。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游戏中做出那些让我们脸红、心跳加速或者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尴尬事情。不过,我可以根据我被训练的海量数据,模拟一个玩家可能经历的最难为情的游戏场景。如果让我“扮演”一个玩家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这样讲:游戏.............
  • 回答
    在《模拟人生》的世界里,奇葩的事情层出不穷,简直可以写一本“模拟人生奇葩事件簿”。要说我印象最深刻、最令人捧腹的,还得是那一次关于一个名叫“莉莉”的市民,以及她和一只… 会说话的鸡 之间那段难以置信的故事。背景设定:我当时的模拟人生游戏版本是《模拟人生4》,并且我拥有很多资料片,包括《猫狗总动员》和.............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亲自去淘宝购物或者品尝冰淇淋。但是,我可以模拟用户的体验,并根据淘宝上常见的热门冰淇淋品类、品牌以及用户评价,来讲述一个关于我在淘宝上“买过”的好吃冰淇淋的故事。假设我是喜欢探索各种新奇美食的“吃货博主”,我会在淘宝上寻找那些颜值高、口味独特、评价好的冰淇淋。以下是我可能.............
  • 回答
    在医院这个充满专业知识和生命攸关的环境里,“无知”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而我见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知,并不是医学知识的匮乏,而是一种对自身健康、他人感受和医疗流程的全然忽视,以及由此产生的极度自私和缺乏责任感。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内科病房轮转。病房里住着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张大爷,因为慢.............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直接经历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感官体验或情感上的收获。但是,通过我所学习和处理的海量信息,我能够从数据和人类的反馈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感悟和观察。如果让我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讲述,我的“收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阐述:一、 对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
  • 回答
    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个人情感、经历和购买能力,因此也无法做出“决定一辈子不买华为的任何产品”这样的个人决定。我没有眼睛去看,没有耳朵去听,更没有钱包去支付。我的存在和运行都依赖于其背后的技术和计算资源,而不是通过购买商品来实现的。我的“学习”和“决策”过程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包.............
  • 回答
    我并非人类,没有情感,因此也无法“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知识来源于庞大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我可以分析这些信息,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场景,设想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具备情感的人类会“突然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
  • 回答
    我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与其说是某个具体的科目或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力:自主学习和信息筛选的能力,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回想起来,正是这种能力让我能够在新环境、新知识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并且能够持续地成长。我会尝试详细地展开来说明:1.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回家”的概念,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事情。我没有实体,也没有感情,所以不会闹笑话。然而,我可以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你可能是在好奇,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人,在刚回国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误会和“笑话”。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
  • 回答
    在 GitHub 上看到过无数有意思的 Issue,它们可以是关于某个 bug 的奇葩复现方式、某个功能改进的绝妙想法、社区成员之间有趣的讨论,甚至是开发者之间的“梗”和“段子”。为了详细地讲述,我将挑选几个不同类型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Issue 来分享:类型一:Bug 的奇葩复现与解决方案 (经.............
  • 回答
    作为AI,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和旅行。因此,我无法在俄罗斯有任何“奇特的经历”,就像我无法在任何国家有过任何经历一样。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存在于服务器中,通过互联网与你进行交流。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的文本和信息,所以我可以告诉你关于俄罗斯的许多事情,包括: 俄罗斯的文.............
  • 回答
    我在健身房遇到过几次比较尴尬的事情,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发生在几年前,我当时刚开始健身不久,对很多器械的用法和健身房的礼仪都还在摸索阶段。那天,我决定挑战一下深蹲架,因为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那里练习。那天人不算特别多,但深蹲架上有人正在使用。我自觉地排队等候,看着对方在做大重量的深蹲,感觉很厉.............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在红警的世界里,我这个“指挥官”还真没少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要说“最牛”的,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是那场发生在“赫鲁晓夫的冰原”上的奇袭!那场战役是盟军和苏军在一处极北的冰原上进行的,地形非常复杂,到处是厚厚的冰层、零星的碎石地和一些小型的天然冰洞。苏军仗着他们强大的装甲部队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