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平时看视频都是看什么类型的,我个人看视频很喜欢看泛知识类的视频。不管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历史向视频,还是游走在现代科技发展进步的视频,抑或是充满未来之风的赛博朋克,或者一些冷知识,小众但是有趣的视频,都是我平时喜欢看的一个类型。
一旦有什么我想知道的事情,我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问别人,而是去主动搜索,一般就是通过检索软件,看一看有没有人有相同的问题,有没有大神已经给这个问题做出来解释。
对于一些抽象的,文字描述不够形象的,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将泛知识用视频化的形式呈现并放大,可以降低用户获取知识的门槛,增加用户获取知识的途径。
但是有的地方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善良的课代表划一下视频的重点,或者有的地方还是想圈出来和大家讨论的点,这时候该怎么办?
以前的视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评论区评论,一种是弹幕交流,可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些其实还是不太够。
因为评论区和弹幕交流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滞后性,你有不懂的地方,很大概率是得不到及时反馈的,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视频创作者也不能将受众心理的问题都在视频里呈现,最后,还得去搜索引擎上去自己搜索。
正好朋友给我推荐了好看视频,说好看视频是泛知识平台,可以轻松有收获,然后我下载了之后,发现了圈一下功能,觉得不错,被圈粉了。在我们观看视频时,如果有一些想圈出来的小知识、小tips,都可以点击视频右下方的“圈一下”按钮进行输入,创作者和用户可以自主的在视频中圈出相关名词进行信息补充,输入完毕后将会显示在视频进度条的左上方,每个人都能看见。
这给了视频的一个新的互动反馈和创作的方向,用户不单单是用户,也可以是视频的补充者,视频的提问者,视频的“课代表”。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看可乐的相关科普的视频的时候,视频介绍了可乐里有多巴胺,我看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多巴胺已经被圈出来了,我点一下就能看到来自百度百科、百家号文章等对多巴胺的补充解析,帮助我快速了解背后的知识盲区。旁边还有其他用户圈起来的内容,提供更多知识小tips。
上面说的是其他用户为我圈出来的重点,而这个“圈”涵盖遍布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我可以看到别人圈出来视频人物涂的是什么色号的口红,这个穿搭是哪里买的,只要别人知道的,都可以圈出来,只要我想知道的,都可能会有人给我圈出来。
同样的我也可以圈出任何想圈的事情:比如我喜欢宠物,可以给视频圈出来养宠物的小秘诀,注意事项;我看考研,考公,考雅思视频,可以当一个课代表,圈出来重点,如此一来,用户在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知识盲点时,就不用特意跳转到百度搜索了。看视频时顺便圈一下就能get到知识点,看着玩着就能学到东西,确实很方便。
对于有搜索习惯的用户来说,在视频信息密度不断增大的今天,如果无需跳转产品就能获取搜索信息,其体验上的进步绝非一星半点。
我最近还发现,在9月17日-9月28日期间,他们还发起了“圈出知识范儿”有奖互动,大家可以一起去体验看看,挺好玩的。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圈,圈虽小,但是通过“圈一下”功能开启了刷短视频的新玩法,创作者和用户双向对视频内容进行“标记”,圈出来有用的知识点、有趣的话题点、有态度的观点,让用户刷视频的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互通,让短视频越来越像一本“视频百科全书”,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视频知识社区。
圈一下,让屏幕前的你我轻松get更多知识,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而自己也能在刷视频的时候接受到很多小tip,圈一下是一个功能,它是一个小圈,但却不是一件小事,你我随手圈出的小tip,小知识,也许会对手机那一端的陌生人产生影响,让视频更加有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