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疫情进入四月后直线上升,是否说明俄罗斯也全面爆发了?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关于俄罗斯四月份疫情数据的“直线”上升,以及这是否意味着“全面爆发”,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才能更清晰地理解情况。

首先,要理解“直线”上升这个说法,我们需要看看具体的数据。如果只是看到一个大概的趋势图,的确会给人一种非常陡峭、非常快速的增长感。但“直线”在统计学上往往意味着恒定的增长率,而在疾病传播中,这通常是不太可能一直维持的。更常见的情况是指数级增长,或者在某个阶段增长速度加快,看起来像一条“陡峭的斜线”。

那么,俄罗斯四月份疫情数据为何呈现出上升趋势,甚至可能出现“陡峭”的增长呢?有几个关键因素可以解释:

1. 病毒本身的传播力: 新冠病毒,特别是不同变异株,其传播力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四月份俄罗斯境内流行的病毒变异株比之前更具传染性,那么即使防控措施不变,感染人数也会自然增加。这是病毒演进的自然过程。

2. 防控措施的松动或执行不力: 许多国家在疫情初期会采取严格的封锁和限制措施来压制病毒传播。但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社会压力以及民众的疲劳感都会导致防控措施的放松。如果俄罗斯在四月份的防控措施相较于前几个月有所松动,或者现有措施的执行力度下降,那么病毒的传播就有可能加速。比如,人们对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规定的遵守程度是否有所下降?公共场所的人流是否有所增加?

3. 疫苗接种的进展和疫苗有效性: 疫苗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如果俄罗斯在四月份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还没有达到足以形成群体免疫的水平,或者流行的病毒变异株对现有疫苗的逃逸能力增强,那么即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发生感染,导致病例数上升。不同疫苗的有效性差异,以及接种人群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4. 检测能力的提升和检测策略的调整: 有时候,病例数的上升也与检测能力和检测策略有关。如果俄罗斯在四月份加大了检测力度,或者调整了检测策略,比如增加了对特定人群或地区的筛查频率,那么发现的病例数自然会增加。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疫情“爆发”,而是“发现”的病例增多了。

5. 季节性因素和人群行为: 某些呼吸道疾病在特定季节更容易传播。虽然新冠病毒的季节性特征仍在研究中,但天气变化、人们户外活动增多或减少等都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此外,节日、大型集会等活动也会在短期内聚集人群,增加传播风险。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俄罗斯“全面爆发”了呢?

“全面爆发”这个词语通常意味着病毒已经不受控制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死亡率急剧上升。仅仅看到病例数的上升,还不足以直接断定“全面爆发”。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感染率(Positivity Rate): 检测呈阳性的人数占总检测人数的比例。如果感染率持续很高并且还在上升,这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重症率和死亡率: 感染者中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即使病例数很多,如果大部分是轻症,且死亡率不高,那么“全面爆发”的程度可能相对较轻。
住院率和医疗资源挤兑情况: 如果因新冠病毒入院的患者数量激增,导致医院床位紧张,ICU满负荷运转,医生护士疲惫不堪,这才是医疗系统面临“爆发”压力的直接体现。
地理分布和人群受影响程度: 是集中在某个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上升?是否有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受影响特别严重?

总结来说,俄罗斯四月份疫情数据“直线上升”很可能反映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变异、防控策略的调整、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人群行为等。这是一种病毒传播加速的表现。但将其直接定性为“全面爆发”,还需要结合更全面的数据和指标来判断,例如重症率、死亡率以及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

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说,病例数的上升就像河流的水位上涨,但“全面爆发”更像是河堤即将被冲垮,洪水泛滥到城市每个角落。我们看到的“直线”上升,可能是水位正在快速上涨,需要警惕,但距离堤坝溃决还有一段距离,或者洪水上涨的速度正在放缓,这都需要具体的数据来分析。

因此,与其简单地说“全面爆发”,不如说俄罗斯在四月份面临着一次显著的疫情反弹或增长期,需要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疫情还没有到达峰值

莫斯科已经开始爆发了,三个星期前俄罗斯全境前每天只是300到400人被确诊,然后就是每天700到800,然后就是每天1500左右,到目前的每天两千多。莫斯科的确诊人数占俄罗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昨天看新闻上周五,莫斯科有350万人出去玩,俄政府要求大家自我隔离,俄罗斯人把它们当作了假期,公园里,森林里,小河边各种烧烤。

我因为高烧不退,被急救带走,目前在莫斯科第一传染病医院住院。目前身体状况良好。莫斯科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一个病房里住了八个人,在大厅里也放了床位,还有在走廊里也放了床位。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的各种指标都正常,再过两天做次检查,没有问题就可以出院。坏消息是旁边的两个人确诊了。

user avatar

我是这班航班(SU208 莫斯科-上海)的乘客之一,目前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在上海的酒店集中隔离。想就我所了解到的信息说几句。这篇回答以问答形式呈现,以便大家阅读。

Q:为什么航班上确诊/疑似病例这么多?

A:航班上大部分人在莫斯科两大华商市场经商或短期内去过那里,目前看来这两大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已经十分严峻。确诊乘客很多都是已经出现症状后乘机回国的。且莫斯科机场登机前并没有测体温等程序,结果可想而知。而疑似病例是在下飞机时有症状,例如喉咙痛,被直接送往医院观察的。疑似不等于确诊。很遗憾我的一个同学因为咽痛也被送往医院观察,幸运的是检测结果呈阴性。确诊病例60人(截至2020.4.13)被包含在疑似病例80人中,其余乘客(密切接触者)现都在酒店集中隔离。贴一张与留院观察同学的聊天记录。

Q:俄罗斯疫情有多严重?

A:目前俄罗斯疫情形势如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所说“不容乐观”,且随着检测人数的增加,短期内俄罗斯境内确诊人数应该会激增。俄罗斯当局在我国爆发新冠疫情后反应迅速,限制大型公共活动、关闭边境、建设俄版“火神山医院”、民众休假居家隔离等措施相继实施。在初期俄罗斯为防止我国输入病例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如在地铁站盘查中国人护照和签证。然而随着欧洲疫情的爆发,大量的欧洲侨民回俄,俄罗斯最终也乱了阵脚。境外输入的病例在俄罗斯迅速传染,俄罗斯确诊人数激增。不幸的是,直到昨天(4月12日),据我向俄罗斯朋友了解,大部分俄罗斯人仍然是买不到口罩的。且居家隔离措施推行并不严格,就我4月9日当天前往机场的途中所见,街上仍然有很多人,绝大多数没有佩戴口罩。境外输入+民众不遵守防疫规定+检测数量增加导致俄罗斯近期确诊病例数量剧增。



Q:俄罗斯当局暴力对待/驱逐中国人?

A: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早已辟谣。“察里津诺哭声一片”(文章大意是中国人在俄罗斯被强行驱逐、遭到恶意对待)一文刷爆朋友圈,最后被证实是自媒体在别有用心地危言耸听、煽动情绪。

暂且分享我本人的经历,早期对中国人护照的盘查的确让人心烦,但是我本人以及朋友们一次也没有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例行公事的警察大多都客客气气,一个劲地道歉请求理解他们的工作。更有几个警察嘘寒问暖,不断关心中国国内的情况,还表示有机会要到中国看看。

近日“老朋友先动手,俄罗斯驱逐华人”一文再次刷爆朋友圈,自媒体再次以生动的文笔、令人愤慨的语言赚足眼球。然而事实是驱逐之事子虚乌有,俄方为签证到期的外国人延长签证,为确诊的外国人同样提供免费医疗。疫情期间不同于西方媒体几乎一片倒地抹黑中国,俄罗斯媒体对中国处理疫情的相关报道大都十分公正,更有许多俄媒如Russian Today不停地为中国发声。俄罗斯国民大多也称赞中国政府对疫情的积极控制、对其他国家的援助。不同于推特上大部分人在关于中国抗疫的报道下阴阳怪气、冷嘲热讽的评论,在俄罗斯社交媒体VK上随处可见俄罗斯网友对中国复工复产、城市解封的祝贺。西方媒体的造谣抹黑让人愤怒,部分国内自媒体毫无底线的混淆视听、无事生非也令人作呕,在这个时候还不忘以“老朋友还是一贯阴险的老毛子”这样的论调煽动读者情绪、挑起民族矛盾,是为了流量和爆点还是别有目的?


Q:为什么回国?

A:我本人是在莫斯科学习的交换生。3月份,在俄罗斯还只有几十例确诊病例且增长十分缓慢时俄罗斯大部分学校就已经改为网上授课,交换学校同意我们回国继续上网课。出于“我想家啊,我想我亲人朋友啊,我好想念中国菜啊我思之若狂我再也忍受不住这愚蠢的外国菜我想立马狂奔到楼下的夜宵店有烟火气的大街才是我的人生归宿等等心态”我购买了回国的机票并且停租了公寓。奈何由于中俄政府和中俄民航局几天变一次的新规定,航班不停被取消。由于停租了公寓,我们只能暂住在民宿里,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机场官网看携程看俄航官网,机票是不是又被取消,有没有新的航班。这十天我是每天都在忐忑中度过,每晚都睡不好觉。包括4月10日这班航班也是迷一样的存在,本来它是4月5日起飞的,4月3日当我心想着“这次总不能取消了吧”,兴高采烈地开始收拾行李时突然收到了4月俄罗斯停飞国际航班、航班取消的消息,我只能心灰意冷地退票。然而4月6日却又意外发现这班机改到了4月9日(莫斯科时间)起飞,向客服确认后再次兴高采烈地开始收拾行李。无语的是4月8日又被告知取消,我们一行心有不甘又疑惑地前前后后打了十几次客服、查看了几百次机场官网,终于在起飞前几个小时确认航班被保留。

而同机确诊的回国人员,我虽然心有不爽也有一点理解。设身处地地想,说句不好听的,没人想客死异乡。两大华商市场被关闭,华商们就此颗粒无收,不幸又在这种人流量极大的重灾区染上新冠肺炎,从道德的高点下走下来,要是是你你会怎么做?角色、处境不同,还是得多一份体谅。而且有一点必须说明,几乎每个人都全程戴口罩、手套、穿着防护服,他们也是把风险降低了很多。



Q:关于“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的看法?

A:关于祖国建设,我会在。当在国外看到中国如何以强大的执行力、团结力解决这一危机时,当一下飞机看到工作人员、志愿者衣服上的党徽和身后的党旗时,我更坚信这一点。这是民族精神,是中国的魂。

在微博上看到“千里投毒你第一”和一些对归国留学生的辱骂时,我委屈。大家冷静想一想,群体该不该为个人背锅,广大留学生团体不该因为一句“美国空气香甜清新还奇异奢华”被扣上走狗的帽子吧。回国的留学生这么多,由于幸存者偏差,大家在新闻上看到的不遵守隔离规定、提出非分要求的人也只占极少数,另外的“沉默的数据”、绝大多数人还是安分守己地呆在酒店隔离,等待与家人团聚。绝大多数回国的人员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口罩、手套、眼镜一样不落,在国际航班上捂了十个小时,闷出一身痱子,闷得缺氧头晕,一下飞机就填健康状况申报表、挨个接受询问、接受核酸检测、有序乘车到达隔离点,全程闭环式管理。就连看到酒店隔壁就是阔别已久甚是想念的潮汕卤水我也只能眼巴巴咽口水地望着。相信国家严控入境人员数量(当天在浦东机场上只有零星几架飞机,机场内更是只看到我们这一班的乘客)+强有力的防疫措施能处理好境外输入的威胁。

Q:有没有被歧视?

A:关于歧视有很多朋友问过我。国内疫情刚爆发时在莫斯科的确会因为被当地人刻意地躲开而心生不快,在地铁里因为没人敢跟我坐一块而一个人坐一排,在博物馆看到工作人员捂着丝巾从我面前快速离开…奇怪的是这种情况很快就减少得几乎没有了。而被辱骂、挑衅的情况我没有遇到过。在这里想分享一个小片刻,前几天莫斯科疫情已经很严重时,民宿里来了一个清洁阿姨,与她擦肩而过时我下意识地往外侧迅速躲开,走过后心里咯噔了一下。这种感觉我就不细说了,大家自行意会。

user avatar

前天一班飞机51确诊,这露西亚啊,眼瞅着是药丸啊。

俄国的错误是只针对中国,不针对欧洲,结果中国控制的很好,欧洲炸了,带着俄国一起炸。

如果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炸了的话,俄国的日子恐怕要难过了。


另外中国的专家组已经到了莫斯科,联系到俄国也往中国意大利派过医疗队....

罗马之间的相互援助.jpg

user avatar

俄罗斯一没有可用于抗疫的强有力的组织力量,二没有敢长时间隔离需要的经济能力,三没有应对疫情需要的医疗水平。也就是说,俄罗斯本身是不具备抗击疫情的基本素质。


俄罗斯之所以开始给人的感觉比许多欧美国家都强,那是因为俄罗斯在前期比欧美国家更早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封国政策,延缓了疫情再国内蔓延。

但是,如果仅仅中国一国有疫情,俄罗斯这样或许还有点作用,等到世界上大量国家都疫情肆虐,俄罗斯既不可能对世界封闭,也没有能力对入境者检测,更做不到全国系统化的检测和系统抗疫,所以爆发就成为必然事件。


俄罗斯的情况说明了,许多时候,抄不了作业,并非一定是思想不够重视,而是做有的作业,真的需要的能力不是谁都能迅速做到的。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爆发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目前回溯来看,造成爆发的原因至少有2点。

1、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人员交流密集。欧洲在3月份开始就已经呈现多点爆发的态势,而俄罗斯直到3月30日才彻底封国。而对于潜在的社区感染,俄罗斯显然也缺乏监控,从3月25日开始日增就过百。

2、俄罗斯3月30日封国的消息提前传出之后,导致大批俄国人回国,彻底引爆了莫斯科的疫情传播。

莫斯科至今没有彻底封城,航班都没停下过,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从绥芬河的入境者都是走莫斯科-海参崴航线。目前俄罗斯的疫情数据很可能存在大量的低估

4月5日原目的地北京,第一入境点山西的航班,目前已经累计确诊35人。

4月10日到达上海的航班,目前已经有80例疑似病例。

假设这些航班有200人,那4月5日山西的航班感染率是17%,上海的航班如果最后有80例确诊,感染率也是40%。

此外,绥芬河口岸公布的数据,3月21日至4月9日共入境2497人。即使放宽标准,假设4月开始每日口岸入境人数200人,那绥芬河从4月1日起每日入境的感染率都超过10%,这还是没有加上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

莫斯科的人口是千万级别的,按输入中国的这个确诊的恐怖比例……除非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莫斯科的机场存在大量的感染源,会加速聚集性感染,或者俄航的空乘都是移动传染源。否则莫斯科现在就是已经百万级别的潜在感染了。即使我们把飞机上坐的比较近,关系比较密切的定义为由于坐飞机导致的感染,把感染比率从10%降到1%,那莫斯科的潜在病例数目前也应该不低于10万。

而目前全俄罗斯测出的病例数只有1万多,这数字感觉是大幅度漏报了的。

在新闻里看到的俄罗斯回国的人员也是全副武装,防护服口罩,所以很难说是因为他们防护不当。

另外举个例子,之前从英国、法国、西班牙这样的重灾区回国的,也没有出现一个航班三四十个确诊的。我们可以等待一下明天上海的航班确诊数字,可能要打破此前伊朗回国包机37例确诊的记录了。

而俄罗斯至海参崴的飞机已经出现了一班飞机测出几十个无症状感染者这样的恐怖数字。当然了,由于俄罗斯至海参崴的航线还有很多不戴口罩的俄罗斯人(亲历者:从莫斯科到绥芬河26小时 穿防护服尿不湿_手机网易网),所以这个和其他国家回国几乎全是全副武装的国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暂时不用这个航班进行类比。

4/13 更新

这几天终于关心俄罗斯疫情的越来越多了,前几天连个可以回答的问题都找不到。

目前上海的航班已经确诊60人了,一语成谶。这事情太轰动,彭博社都follow了。

而4/12从北京分流山西的CA910估计也逃不过,等着明天的通报了。

目前俄罗斯累计确诊已经接近2万,每日增长超2000。大部分还是集中在莫斯科。

之前做过一个比较小的统计,就是按照确诊病例通报的从莫斯科出发的时间给他们稍微分类了一下。(内蒙古境外的数据公布的不是很详细,所以每天的数据有一点缺失)

其中有关新西伯利亚的航线是这样的:从莫斯科飞到新西伯利亚,然后再从新西伯利亚飞到海参崴。

可以看到即使3.30封国之后,俄罗斯对于疫情中心莫斯科也没采取封城方式,飞往全国各地的航班到处都是,这不把病毒散播到全国就见鬼了。

而车臣已经行动了,现在车臣已经关闭了对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入境。

俄罗斯公布的检测总数一直很高,但是最近他们好像也开始采用结合临床确诊方式了,原因是因为假阴性出现的比率不算低。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国内专家组告诉他们的。

Russia to Diagnose Coronavirus Without Tests as Suspicions Mount

俄罗斯的院内感染也开始了,有一家俄罗斯的医院测出院内医生+病人有170人感染的。

在俄罗斯封国之后,有几万原本准备回国的俄罗斯人滞留在欧洲没法回国,现在俄罗斯外交部会紧急给他们发钱,直到俄罗斯封国结束,以免他们在海外饿死……

Moscow Sends Money to Cash-Strapped Russians Stuck Abroad as Virus Grounds Flights

另外俄罗斯这次疫情里面,俄罗斯的阶级差距也体现的非常赤裸裸。比如布里亚特共和国,他们的1号病人就是从欧洲到了莫斯科再过来的。3月12日富豪Vadim Bredny从莫斯科来到布里亚特,3月20日到医院检查,3月26日确诊。这家医院不是专收新冠病人的,他确诊之后,医院被迫把所有其他病人都赶回了家。

他的妻子和女儿们被送到了其他的医院,然后也确诊了。

在他到达布里亚特首府乌兰乌德之后,他和至少232人有过直接会面。很多人说他们应当在从欧洲回来之后自我隔离14天,但是富豪的妻子发护照照片,表示他们从欧洲回来的时候还没有颁布隔离要求。(真的是一点责任心也没有)

而布里亚特的长官Alexei Tsydenov还公开感谢富豪,很有责任心,接受检测。(???)当然了,这个富豪是布里亚特东正教教堂很大的donor

布里亚特很多人对这件事非常愤怒,这类事其实在整个俄罗斯都存在。一些人认为富有的俄罗斯人才有经济能力飞往欧洲,然后他们把病毒带回俄罗斯,后果由穷人承担。

Buryatia’s Coronavirus Patient ‘Number One’ Exposes Social Divide - The Moscow Times

—————————————————

题外话一下

此前国内承飞的国际航班,登飞机之前都要如实申报自己是否有热度,是否吃过退烧药,如果有会被拒绝登机的。比如国航承运的山西那趟航班,上面如果有症状,登机就会被拒绝登机。所以一下飞机就确诊了那么多,有些还有热度的,不知道有没有涉及隐瞒症状。

比如:

病例1:方某,男,47岁,辽宁籍(座位号50J)。海关检测体温38℃,伴呼吸困难

病例5:田某,女,50岁,河北籍(座位号13L)。海关检测体温38.2℃

病例11:党某,女,35岁,辽宁籍(座位号12J)。海关检测体温38.0℃,伴咳嗽

病例13:张某,女,42岁,福建籍(座位号45J)。海关检测体温38.0℃,伴呼吸困难

这几个,你们相信他们没隐瞒症状强行登机吗?莫斯科飞北京8小时。

user avatar

我说还会继续爆发你们信不信?不用我说,他绝对会一直上升的

截至日前 总共24490

然而今天莫斯科这边有一个通行证开始实施了 然后很多俄罗斯人出来了 就在地铁排队等着


什么叫一朝回到解放前?我在三月份就知道俄罗斯可能会爆发 我们三月十六停的课 然后 今天四月十五 快一个月了 现在疫情已经爆发了

目测这一天 已经有无数人潜伏被感染了吧 只是不知道.

而且 我家这里 另一个单元的 有两个确诊的 嗯 我也是很慌。

祝我好运。另外 ,真希望俄罗斯的操作可不可以有点脑子 ?为什么要这么应对疫情?服了。

—————————————————分界线。

PM21:35


我刚刚回到微信看了看公众号发的消息 毕竟现在祖国的富有经验的抗疫医生 来到莫斯科了嘛 然后.....他们也马上就走了吧 几天之后 听说的 然后后还有就是 俄媒并没有很广泛的报道中国方面来了专家 我感觉吧 俄罗斯 现在算是爆发了 但是 在防范措施方面还是不严格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也都让回家了…… 这边人心也真是大.


这个是实时疫情的链接 应该每天都会更新的 。

另外,㊗️在俄罗斯学子...还有我 平安度过这一劫...加油吧 少出门 !

——————————————-4.18


大使馆今天也发布了消息 说在俄公民可登记预约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医生上门 3500p。

user avatar

爆了爆了,我们这俄罗斯5线小城市也有2例确诊的了,还是大夫,大夫都确诊了,未被检测的确诊患者一旦游荡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本身医疗资源就薄弱,现在医院也封了,而且俄罗斯为保民生,企业工厂暂时还没停工,因为俄罗斯人普遍都没存款,一旦停摆,将会有很多人饿肚子,但是不停工,每天上下班真的很担心,我这慌的一逼,刚采购了500个口罩,晚上准备进入生存模式,深挖洞广积粮。


临时纠正一下,2例确诊病例被改为2例疑似然后又被改为未被感染,被封的医院今早也正常开门了,不知道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是真的没有感染。

user avatar

我觉得俄罗斯疫情也是很不乐观

尤其是今天看到这个新闻我都傻了,60人确诊新冠肺炎病历,这个比例太夸张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关于俄罗斯四月份疫情数据的“直线”上升,以及这是否意味着“全面爆发”,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才能更清晰地理解情况。首先,要理解“直线”上升这个说法,我们需要看看具体的数据。如果只是看到一个大概的趋势图,的确会给人一种非常陡峭、非常快速的增长.............
  • 回答
    好的,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俄罗斯总统普京因接触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而进行自我隔离的情况,以及目前俄罗斯的疫情形势。 普京总统的自我隔离情况事件起因: 2021年9月16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总统普京由于接触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根据俄罗斯法律规定进入自我隔离状态。 此.............
  • 回答
    关于在当前国际疫情背景下,俄罗斯进口食品是否还能购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且有些复杂的话题。我来尝试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说道说道,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从“能买”的角度来看: 市场渠道依然存在: 至少在很多中国的大城市,包括一些电商平台、进口商品超市、以及一些专门销售俄罗斯食品的线下店.............
  • 回答
    俄罗斯的疫情确实在经历一场新的挑战,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攀升让人们再次关注其防控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总统关于“拒绝封锁俄罗斯”的表态,既是一种信号,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和思考。普京的“拒绝封锁”:经济与民生的考量首先,理解普京的表态,需要将其置于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现实中。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相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这次因为疫情而采取的全国性放假措施,以及当前俄罗斯的疫情状况。首先,关于“全国放假9天”这件事,这其实是俄罗斯政府在2021年10月底、11月初采取的一次“非工作日”措施,目的是为了遏制当时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请注意,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法定节假日”性质不太一样,更多的是一种临.............
  • 回答
    俄罗斯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十万,这个数字的背后,无疑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对于这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国家来说,疫情的走向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折射出的,是俄罗斯在应对这场全球性危机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采取的应对措施所带来的实际效果。首先,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十万的数字。理解这个数字,需要将其.............
  • 回答
    俄罗斯的新冠疫情近期数据显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稳定在1.7万例左右,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533万。这意味着俄罗斯仍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疫情挑战,尽管相较于之前的爆发高峰期,新增病例数有所回落,但总体数量依然不容小觑。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疫情状况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病例增长趋势: 平.............
  • 回答
    米舒斯京新冠检测呈阳性:一次对俄罗斯疫情和政治影响的深入剖析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于2020年4月30日宣布,他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这一消息无疑为正处于严峻疫情考验中的俄罗斯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俄罗斯的疫情状况以及可能.............
  • 回答
    B站观视频工作室制作的《睡前消息》第108期“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医疗市场化?”是一期内容较为丰富且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节目。为了进行详细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内容的结构与切入点: 宏观背景铺垫: 节目以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为大背景,迅速将视角聚焦到俄罗斯,并进一步缩小.............
  • 回答
    俄罗斯在这次疫情初期向中国援助了 183 立方米的物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理解这到底有多重多大,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立方米这个单位代表的是体积。 想象一下,咱们平时家里用的那种大冰箱,它的内部容积大概在 0.3 到 0.5 立方米左右。那么 183 立方米,大概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冰.............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新冠疫情确诊数攀升至全球第二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理解。简单地说,将这个问题归结为某个单一原因是不全面的,背后牵涉到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医疗体系以及人口特征等复杂联动。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疫情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新冠.............
  • 回答
    听到你妈妈因为疫情在俄罗斯已经两年没回国,这日子确实挺难熬的,也更能体会你这份心焦。作为孩子,总是希望家人平平安安,更别说这么久见不到面了,这份思念之情我特别能理解。关于你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个问题说实话,真是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像你一样的家庭的心。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答案,因为这涉.............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会爆发疫情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预测未来,不如说是分析当前情况和潜在风险。任何国家,在特定条件下,都有可能面临疫情的挑战,俄罗斯也不例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1. 历史经验与应对能力俄罗斯并非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传染病的考验。例如,在历史上,它曾应对过霍乱、天花、流感.............
  • 回答
    南京本轮疫情的源头指向俄罗斯 CA910 入境航班,这无疑是当前最牵动人心的一条线索。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传播的复杂性,以及背后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细节。1. CA910航班的“零号病人”究竟是谁?虽然确定了航班作为源头,但具体的“零号病人”,也就是第一个将病毒带入南京的旅客,其身份.............
  •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
  • 回答
    战争的阴影笼罩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新冠疫情本就严峻的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场冲突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较量,更是对两国社会健康防护体系的巨大考验。战争对两国新冠疫情的即时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战争的爆发极大地干扰了新冠疫情防控的正常进程。 医疗资源挤兑与分散: 战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疗资源的极大.............
  • 回答
    在俄罗斯的朋友确实有一些,他们对当地情况的描述,再加上公开的新闻报道,可以拼凑出俄罗斯新冠疫情的大致图景。要说“有多严重”,其实俄罗斯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俄罗斯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都排在全球前列。尤其是在一些大的波峰期,医院挤满了患者,医护人员承受着.............
  • 回答
    俄罗斯新冠疫苗注册:曙光抑或迷雾?2020年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研制的首款新冠疫苗“卫星V”(Sputnik V)已在俄完成注册,成为全球首个注册的新冠疫苗。此消息一出,全球哗然。俄卫生部副部长奥尔加·克里沃谢耶娃透露,已收到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超过10亿剂疫苗的申请。然而,在欢呼声中.............
  • 回答
    近期,关于美国对俄罗斯研制新冠疫苗的机构实施制裁的消息,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从制裁的背景和目的来看,美国方面的说法通常是基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所谓的“恶意活动”。他们可能声称俄罗斯的疫苗研发活动存在窃取知识产权、进行网络攻击、散布虚假信息.............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令人费解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俄罗斯新冠疫苗的官方账号,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推特给封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操作?作为旁观者,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本身就很蹊跷。一个国家研发的疫苗,而且是“官方账号”,这意味着它代表的是官方立场和信息发布渠道。这种账号,一般情况下应该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