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B站观视频工作室 马前卒督工睡前消息108期: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医疗市场化?

回答
B站观视频工作室制作的《睡前消息》第108期“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医疗市场化?”是一期内容较为丰富且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节目。为了进行详细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内容的结构与切入点:

宏观背景铺垫: 节目以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为大背景,迅速将视角聚焦到俄罗斯,并进一步缩小到与中国紧密相关的黑龙江中俄边境地区。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能够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为后续的分析建立起联系。
核心议题的设置: 节目围绕“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和“医疗市场化”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这三个议题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
俄罗斯疫情的严峻性构成了中国边境防疫的外部压力。
黑龙江作为边境省份,其防疫面临的挑战是具体化的体现。
医疗市场化是分析俄罗斯疫情应对不足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向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马前卒个人一直以来关注和探讨的议题。
议题的关联性: 节目试图将这三个议题串联起来,论证的是在疫情背景下,不同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差异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自身医疗改革方向的反思。

二、 主要观点与论证方式:

对俄罗斯疫情的解读:
观点: 节目可能会指出俄罗斯在疫情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疫苗接种率不高、防疫措施执行不力、信息透明度不足等。可能将其归因于俄罗斯的社会体制、经济状况以及民众的某些认知习惯。
论证: 通过引用俄罗斯的疫情数据、官方表态、媒体报道以及一些社会现象来支持其观点。例如,可能会对比中俄两国在病例增长率、死亡率、疫苗接种率等方面的差异。
对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的分析:
观点: 重点关注边境口岸的防疫压力,可能强调外来输入病例的风险,以及如何平衡防疫与经济交流的需求。可能会提及黑龙江作为边境省份在执行国家防疫政策时面临的特殊困难。
论证: 可能会通过介绍边境口岸的地理位置、人员流动情况,以及当地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来展开。可能还会引用一些当地的新闻报道或事件来佐证。
关于医疗市场化:
观点: 这是马前卒一贯的关注点。他很可能将俄罗斯的疫情应对问题与医疗市场的角色联系起来,批判过于市场化的医疗体系可能带来的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脆弱性。同时,也可能将此与中国当前的医疗改革方向进行比较,提出对过度市场化倾向的警惕,并呼吁加强公立医疗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
论证: 可能会引用一些经济学理论、国外医疗市场的案例(正反两方面)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对比不同国家在公共卫生支出占GDP比例、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等方面的数据。可能会强调在疫情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的医疗体系更能发挥兜底和保障作用。

三、 节目特色与风格(马前卒督工的“睡前消息”风格):

信息量大且密集: 马前卒的节目以其极高的信息密度而著称,往往在短时间内塞入大量的论据和分析。
观点鲜明且具有批判性: 他的观点通常比较激进和批判,不回避争议,敢于触碰敏感话题。
引用资料广泛: 善于从国内外各种信息源(新闻、研究报告、官方数据、历史文献、理论著作等)中提取信息,并加以整合。
逻辑链条清晰(但有时也存在争议): 尽管信息量大,但他通常会试图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逻辑链条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而,这种逻辑链条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普适性,往往是观众争议的焦点。
具有一定“宏大叙事”倾向: 喜欢将具体事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试图从中提炼出普遍性的规律或原则。
“督工”人设: 节目风格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以“督工”(监督者)自居,用一种带有批判和指导性的口吻来分析问题。

四、 节目评价(优点与缺点):

优点:

提供了多维度视角: 节目将俄罗斯疫情、边境防疫和医疗体制改革等议题结合,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观察角度,有助于观众理解问题的复杂性。
引发思考与讨论: 节目提出的观点和对医疗市场化的讨论,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够促使观众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对医疗体制改革高度关注的背景下。
信息来源多样: 通过引用大量国内外信息,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情况和政策的窗口。
话题具有时效性与重要性: 疫情和医疗体制是当下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节目的讨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缺点与争议点:

信息筛选与倾向性: 任何观点性的节目都存在信息筛选的问题。马前卒的观点鲜明,尤其是在批判医疗市场化方面,可能会更侧重于选择支持其论点的证据,而忽略或淡化反例或复杂因素。这使得节目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向性,需要观众保持批判性思维。
对“医疗市场化”的界定与复杂性: 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效率、公平、可及性等多个层面。节目可能会对“医疗市场化”进行一个相对简化或标签化的处理,而忽略不同国家在市场化程度、监管方式以及具体改革措施上的巨大差异。例如,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问题根源”,而没有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化和监管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可能性。
论证的严谨性与因果关系: 有些时候,节目在论证因果关系时,可能存在过于直接的联想,或者将相关性误认为是因果性。例如,将俄罗斯疫情的某些问题直接归因于“医疗市场化”而忽略了其他社会经济因素。
信息来源的核实与偏颇: 虽然节目引用了大量资料,但观众需要自行判断这些资料的来源是否权威、是否被断章取义或误读。某些俄罗斯国内的负面报道,可能被放大,而其国内也有积极的应对措施被忽略。
“督工”风格可能带来的距离感或主观性: 这种批判和指导性的风格,虽然能够吸引一部分观众,但也可能让一些观众觉得过于主观和带有偏见,不易接受其结论。
对俄罗斯国情的理解深度: 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复杂且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对其疫情应对和医疗体制的理解,可能需要更深入的跨文化和历史维度分析。节目是否能完全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值得商榷。
结论的适用性: 马前卒提出的关于中国医疗改革的建议,虽然有其道理,但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落地,也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

五、 总结:

《睡前消息》第108期是一期信息量大、观点鲜明、具有一定启发性,但也存在争议和潜在偏见的节目。它成功地将国际疫情动态与国内的医疗改革议题联系起来,并以马前卒特有的风格进行了分析。

对于观众而言:

积极层面: 能够拓宽视野,了解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进行反思。
警惕层面: 需要对节目中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不盲目接受其所有观点和结论,并尝试从更多元的信息来源去了解相关议题。尤其是对于“医疗市场化”等复杂概念,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期节目是“睡前消息”系列的一贯风格,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分析框架,能够引发深入的讨论,但也需要观众带着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去接收。它更像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讨论,而不是一个最终定论的分析报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督工是老左贼,也是观视频工作室最愿意质问体制问题,说不足和弱点的人,没有之一。让我惊讶的督工的路数还挺受欢迎的,大家可以看看观视频工作室的内容播放量,睡前消息稍微超过陈平老师一些,可以说是顶流了。


回到问题上来,首先谈谈俄罗斯疫情


部分公民滞留和俄罗斯疫情的问题,在中文媒体上,出于地缘和国际政治方面的考量,往往是被淡化的。至少从关注程度上,俄罗斯比美国弱很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国感染人数天差地别,但在和美帝交通几乎隔絕的前提下,两者威胁程度确在同一水平线上。


俄罗斯的病情并不是一天爆发,但是,问题却是突然站在我们面前的,这就是我们的报道和媒体的缺位,也是过去几十年的媒体建设当中的一个大问题:政治挂帅【当然,原因我们都清楚】


督工后面一段的原话,用于这里也合适:【把民粹路线走歪了】


关于大使和口岸的问题


大使确实措辞十分严厉,这原因还是和我上一段说的一样,政治挂帅。中俄关系重要性数一数二,此次疫情的边关处理以及不能简简单单的视之为公民回国问题,更关乎两国内宣和国际政治问题。


之所以说,吃着中俄合作的饭,砸了中俄关系的锅,这句话的原因在这里,一方面双边关系要紧,另一方面不能给内部渲染俄罗斯疫情严重性。


所以在这种关头边境交接是个很大的挑战。处理不好,对于民粹主义抬头的当下会造成这个中俄集团的离心趋势,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是:

【给你们扣个造成输入的签,对内有个交代,你们自己主动点隔离,都别回来】


如果把“俄罗斯”换成“美国”呢?如果是在关岛滞留的中国人争着往国内跑,驻美大使会指责他们,恰中美合作的饭,砸中美合作的锅吗?显然不会。


但对于滞留在外的公民来说,无论滞留在哪,对自己都是一致的危险,都有着回国的强烈诉求。


老苏联笑话了:

台上: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两国关系

台下:那我们怎么办?


我不是不能理解大使的考量和立场,但也应该允许【代价】有自己的诉求和声音,而不是淹没在一个民族大义的旗号里。


督工这个缓则,谈的就是这部分【代价】的感受和更优解。也提出一个一贯的观点:国家对公民负有责任,这份责任是至高的,不容许推卸的。


这个观点,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忘记了,认为当好一个生女真人,别给建州添麻烦是最大美德。


忘了自己是主人,忘了人民万岁,忘了自己也可能有遇见危险的一天,大使有大使的屁股,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屁股。找准屁股坐哪是问题的关键。


但我已经预见了,弹幕上到时候肯定是一大片问号,毕竟批站环境嘛,大家都懂。

5.1补:居然没有大批问号,只有少量对线,我是低估睡前消息观众了。


医疗市场化


家母在本地某医院医保办上班,医保的环境,大伙可能不太了解,我还是略知一点的。从一两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审查,不是从账目上审查,而是从处方上就开始审查。避免任何可能的过度医疗,严控报销经费,同时设立了一些报销指标。


这也不是个别现象,湘雅医院,曾经的全国顶级医院,前几年还曾经拒收过医保病人,因为湖南的医疗保险没钱给医院报销,欠账数千万,大家撕破脸皮闹得非常不愉快,各位可以去找,上过新闻。


铁一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医保不是万能的,本质上还是大家凑份子治病,还是大锅饭。


现在钱不够,大锅饭不够吃。要么降低标准,要么提高税率(挪用其他资金也是以减少福利为代价)从现在基层的状态来看,降低一些过高的标准是已经在进行的了。


总之,医疗是要花大钱的。羊毛不论从哪来,最后还是出自羊身上。督工的医疗解决方案本质上和拍卖学位一样,是通过增加收入充分调动市场来增加资源配置,这是有经济学原理的。


四个人打麻将,总不可能四个人都赢钱,因为麻将桌总不可能输钱


但是督工说的非常之难听,总是说人要死,总有一部分人要面对现实,有钱人能买到更好的医疗,之类非常不理想主义,听着很直白的话,我希望他能委婉一点


改成“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对所有人提供完美医疗”,最后再加两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发展才能解决的更好的问题”。意思还是那些意思,但是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批站年轻群体的理想主义反弹。


最后,作为一个住在热河都统府门口的人:


蛋卷万寿无疆,督工永远健康。消灭河北暴政,承德属于热河!

user avatar

俄罗斯外事部门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估计马前卒也不是很清楚,关于黑龙江方面的防疫问题,在历史上就有很多教训,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肺鼠疫以及伍连德医生的故事。所以黑龙江不能闭关,得允许公民回国,否则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这点我同意马前卒。

关于中俄关系,我还是那句话:国家关系是国家关系,公民关系是公民关系,两码事。

外事部门还是希望不要发表一些不适当的言论。

至于美国要和俄罗斯拉关系,我这么说:俄罗斯那边的国际关系是双刃剑,美国去拉就要损失和欧盟关系,如果民主党执政还好点,但是特朗普执政的话还去拉,本来通俄问题就沸沸扬扬的。

关于医疗市场化,希望能注意这么一个问题:私立医疗机构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挤出。


对比私立医疗和公立医疗,很显然私立医疗钱更多,如果出现私立医疗对于财政负担更轻,这道理和农村与城市关系一样的,我不希望有一天宣传消灭公立医院,消灭公立医院医生。

另外公立医疗本质上是公平化的问题,如果医疗资源不够,适当的降低没问题。

user avatar

1 俄罗斯疫情:第一个对中国封锁,但对欧洲开放,俄国决策层的亲疏很明显。

2 边境疫情:拍战狼给了那么多政府便利,官方媒体替战狼敛了那么多票房,电影里面对护照内容胡编乱造都没人追究责任。

现在国外的灾难威胁中国公民了,我自己走到陆地口岸,掏出护照表示愿意自费隔离,大使说不许进来?你那电影是放给谁看的?金鱼?

3 政府的钱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说集中起来给基层医疗。给传染病,就是为避免小病积累成大病,年轻的病拖到退休成老年病。现在你说我让疑难病症自己出钱不人道,那小病排队拖成大病就人道了吗?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总之,马前卒说的话不好听,但也没找各位收郭德纲的票钱。

何况就是郭德纲,有事没事还要调侃一下大善人呢,周围几十里不许有穷人的那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