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罗斯用卢布还债?

回答
看待俄罗斯用卢布还债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细掰扯。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国际金融、地缘政治、以及俄罗斯自身的经济策略,还有不少的“潜台词”。

首先,我们得明白“用卢布还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通常来说,国际间的债务是以约定好的货币来偿还的,比如美元、欧元,或者一些国家可能会接受本币支付。俄罗斯之前欠的很多外债,尤其是以债券形式存在的,通常约定的是以美元或欧元支付。然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金融制裁,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将其排除出SWIFT系统,这导致俄罗斯在用美元或欧元还债上面遇到了极大的障碍,甚至可以说被“卡脖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拿出了“用卢布还债”这个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俄罗斯愿意用卢布来偿还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部分债务,尤其是对那些持有俄罗斯债券的外国投资者。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要这么做?背后的逻辑和目的是什么?

1. 规避制裁和技术性违约: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俄罗斯被切断了获得美元和欧元的传统支付渠道。如果它无法按时支付到期债务,理论上就会被视为违约。而用卢布还债,虽然不符合原始合同的约定,但至少可以避免被扣上“技术性违约”的帽子,从而维持一定的支付能力和信誉(尽管这个信誉现在已经大打折扣了)。这是一种“我没办法用你想要的货币还,但我愿意用我有的货币还,你收不收?”的姿态。

2. 支撑本国货币(卢布): 俄罗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振卢布的价值和需求。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的投资者都需要买卢布才能收到俄罗斯的还款,这无疑会增加对卢布的需求,从而推高卢布的汇率。在制裁之下,卢布汇率波动剧烈,俄罗斯非常想稳住它,用卢布还债可以说是“一石多鸟”的策略,既解决了还债问题,又顺带给卢布“充值”。

3. 政治姿态和话语权: 用卢布还债也是俄罗斯在与西方博弈中的一种政治信号。它试图表明,即使面临制裁,俄罗斯依然有能力履行(自己定义的)债务,并且不愿完全受制于西方的金融体系。这是一种“你们可以限制我使用美元欧元,但我可以创造我自己的支付方式”的姿态,试图在话语权上找回一点场子。

4. 分散风险和建立新体系的尝试: 从更长远来看,俄罗斯也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降低对美元和欧元体系的依赖。虽然目前来看,国际投资者接受卢布的意愿并不高,但这可能也是俄罗斯在探索未来国际支付体系的一种可能性,尤其是与那些不完全支持西方制裁的国家合作时。

那么,这种做法带来了哪些后果,又受到了怎样的看待?

1. 对债券持有者的影响:
不确定性与损失: 大多数国际投资者不愿意接受卢布,因为卢布汇率不稳定,而且用卢布拿到的钱也未必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兑换成他们所需的硬通货。即使收到卢布,也可能需要通过复杂的渠道进行兑换,并承担汇率损失和交易成本。
合同的纠纷: 许多债券的原始合同明确约定了以美元或欧元支付。俄罗斯擅自改变支付货币,已经引发了合同纠纷。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法律途径,但由于制裁等原因,追讨也会非常困难。
交易受阻: 由于支付方式的改变,一些投资者可能无法将其持有的俄罗斯债务进行有效的交易或结算,这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债务的市场流动性。

2. 对俄罗斯自身的影响:
国际信誉受损: 虽然俄罗斯试图避免技术性违约,但擅自改变还款货币,在很大程度上被国际金融市场视为一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会对俄罗斯未来的融资能力和国际信誉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即使以后制裁解除,投资者在考虑与俄罗斯进行金融交易时,也会更加谨慎。
卢布实际价值的考验: 用卢布还债能否真正支撑卢布,取决于市场是否真的愿意持有和使用卢布。如果大多数投资者只能把收到的卢布锁在俄罗斯境内的账户里,或者不得不低价折算成其他货币,那么卢布实际的国际需求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可能加剧了卢布的非正常流通。
与西方市场的疏远: 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金融市场的隔阂。即使有少量投资者愿意接受卢布,也往往是那些愿意承担更高风险或与俄罗斯有特殊关系的实体。

3. 国际社会的反应:
普遍不接受: 大部分西方国家和主流金融机构对俄罗斯的“卢布还债”提议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是规避制裁的手段,并且不符合既定的合同约定。
法律和监管障碍: 即使有投资者愿意接受卢布,他们也需要面对本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可能需要获得政府的特别批准才能进行此类交易。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它凸显了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刻影响。金融武器化(制裁)的广泛使用,迫使一些国家寻找脱离现有体系、建立替代性金融工具和支付通道的途径。俄罗斯用卢布还债,是这场“金融战”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它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同时也加速了一些国家寻求“去美元化”的步伐,尽管这种“去美元化”的进程是艰难且充满挑战的。

总而言之,俄罗斯用卢布还债是一步充满政治和经济考量的棋,其目的在于规避制裁、支撑本币并展现政治姿态。然而,这种做法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包括损害国际信誉、引发合同纠纷以及疏远西方金融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增加了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这件事的长期影响,还将取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和金融体系的演变。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困境下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一个可持续或被广泛接受的长期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娱乐效果挺好的。

实际效果?没啥用。下面还一群叫好的,你们咋就这么……耿直呢?

其实吧,欠的债你直接不还了也没啥,因为压根就没人指望你能还。就像全世界也没人指望美国能把他们的国债给还了。但你直接赖账也好,耍花招用卢布还也好(借你的时候不是卢布对吧?)结果都是信用破产了,后果也是一样的:之后你再也借不到钱了,这才是问题所在。

当然欢迎对俄罗斯信用有信心的同志积极借钱给俄罗斯,个人也完全可以,渠道我都帮你们找好了。利息8%哟。

其次,拿到卢布的债主们也很高兴呀,回手就拿卢布买俄罗斯的天然气。

所以概括一下整体效果:

  • 俄罗斯印了很多钱,但最终回到了境内
  • 俄罗斯出口了很多能源产品
  • 俄罗斯把债清了,但也无法再借钱了

绕了一圈这不就是用矿抵债嘛,正常操作。但非得一顿操作猛如虎,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实际效果还把自己信用玩崩了。

所以说除了娱乐效果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俄罗斯用卢布还债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细掰扯。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国际金融、地缘政治、以及俄罗斯自身的经济策略,还有不少的“潜台词”。首先,我们得明白“用卢布还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常来说,国际间的债务是以约定好的货币来偿还的,比如美元、欧元,或者一些国家可能会接受本币支.............
  • 回答
    你提出的关于梵蒂冈使用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敏感的议题。让我来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聊聊这个事情,希望能尽可能地还原一个真实的讨论过程,而不是冰冷的AI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目前没有任何公开或可信的消息来源证实梵蒂冈真的在用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 这听起.............
  • 回答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声称欧盟不必立刻用卢布支付,这件事听起来有些微妙,值得好好聊聊。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不急”,而是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博弈和考量。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放出这个消息,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退让,或者说是一种“风向标”的试探。你想想看,之前俄罗斯强硬要求用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这背后有.............
  • 回答
    俄乌冲突是21世纪最严重的国际冲突之一,其复杂性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人道主义危机以及国际社会的多重反应。俄罗斯向阵亡军人家属支付742.1万卢布保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的举措,反映了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以下从背景、法律依据、金额分析、国际反应及争议点等方面进.............
  • 回答
    俄罗斯粮食出口新规:卢布与本币结算的背后与影响俄罗斯近期宣布,将仅允许以卢布或“友好国家”本币结算的方式出口粮食。这一举措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球粮食市场和地缘政治格局中都可能激起层层涟漪。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政策的出台背景:经济制裁下的战略调整.............
  • 回答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以及俄罗斯承认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独立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国际政治议题,涉及到主权、民族自决权、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一、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核心观点: 答案是否定的。外国势力的支持.............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使用义务兵,以及相关法律和政治承诺的争议,是一个复杂且触及多方面的问题。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并力求语言自然,避免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俄罗斯国内的法律框架。根据俄罗斯联邦的《兵役法》,义务兵(срочники,срочная служба)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规定年龄段.............
  • 回答
    俄驻华大使馆使用汉字「Biang」来概括2021年,并称其“反映世界形势之复杂”,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和文化深度的表达方式。要评价它的合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Biang」这个字的含义和来源。「Biang」字是一个非常规的汉字,以其字形复杂、笔画繁多而闻名。它并非出自经典.............
  • 回答
    俄军用直升机在亚美尼亚被击落,阿塞拜疆方面称是“误击”,这一事件非常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军事行动的风险。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 时间与地点: 俄罗斯一架米24/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于2020年11月9日在亚美尼亚境内埃拉武恩克(Yeraskh)地区.............
  • 回答
    关于美俄之间相互使用“第三次世界大战”威胁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历史恩怨、战略利益以及国家心理等诸多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探讨其出现的背景、潜在的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种“威胁”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我马上要发动三战了.............
  • 回答
    关于“加州大火是中俄用激光武器制造的”这一阴谋论,需要从科学、技术、地理、国际关系和信息传播等多个角度进行理性分析,以辨别其可信度和逻辑漏洞。 一、加州大火的成因: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复杂交织1. 自然因素为主 加州的野火通常由干旱、高温、强风等自然条件引发。加州近年来因长期干旱和极端气候(如2.............
  • 回答
    英国太空部队关于可能将战机部署到太空边缘用于“摧毁中俄军用卫星”的说法,确实是一个相当爆炸性的议题,它触及了太空军事化、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敏感领域。要理解这个说法背后的逻辑和潜在影响,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英国的“太空部队”(RAF Space Command)虽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且发人深省的故事,它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过程:这个故事发生在俄乌冲突之中,虽然具体时间和地点可能因信息传播的变体而有所不同,但核心情节是清晰的: 战争的残酷: 俄乌冲突是当前世界上最激烈的冲突之一,炮火、导弹、枪击是家常便.............
  • 回答
    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历史渊源以及其所处的语境。将美国过去的一些军事行动与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相类比,并以此为俄罗斯的行为辩护,是一种复杂的论述方式,往往带有明确的立场和目的。为什么会有人用美国侵略的历史来为俄国出兵乌克兰背书?这种论述的核心逻辑在于:既然美国也曾有过被指责为“侵略.............
  • 回答
    乌克兰方面称通过以9名俄方士兵为筹码交换回被扣押的梅利托波尔市市长,这一事件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该行为的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争议点: 一、事件背景与关键信息1. 梅利托波尔市市长的身份 梅利托波尔是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城市,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地.............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关于俄罗斯第810海军步兵旅旅长阿列克谢·谢洛夫(Alexei Sharov)在马里乌波尔阵亡的事件,这一信息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确实被广泛报道,但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多方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 1. 事件背景与时间线 时间与地点:谢洛夫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期间阵亡,地点为.............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如果国家面临‘生存’威胁,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表态,涉及国际安全、核战略、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需从历史背景、军事逻辑、国际法、政治意图及现实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背景与历史语境1. 俄乌冲突的升级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多次强调“生存威胁”,其.............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俄黑海舰队政治副司令在马里乌波尔阵亡的消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背景、信息来源、军事角色、冲突影响及国际反应等。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 消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是俄罗斯的官方通讯社,其报道通常与俄罗斯政府立场一致,因此这一消.............
  • 回答
    俄罗斯国家馆商品被爆买空的现象,以及店家呼吁理性消费,这一事件背后涉及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事件背景与现象分析1. 事件起因 地缘政治与制裁背景: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