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老周这种对伪史论深信不疑的人存在?他们甚至做不到有逻辑地证伪?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心理现象,为什么有些人会如此坚定地相信“伪史论”,甚至到了难以进行逻辑辩驳的程度。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多重因素,从个人心理到群体认同,再到信息传播的机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力求说得细致点,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报告。

1. 根源性的怀疑与不满:心理的土壤

首先,你需要理解的是,相信“伪史论”的人,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想法。很多时候,这种信念的种子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对现状的不满、对权威的不信任,或者是一种对“被欺骗”的恐惧。

对现有体系的质疑: 很多人觉得我们被灌输的“官方历史”并不真实,可能是为了维护某种政治合法性、民族叙事,或者是有意隐瞒了什么。当一个人对当下的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感到不满时,这种不满很容易投射到历史叙事上,认为历史也是“被操纵”的一部分。他们可能觉得历史学家、官方机构都是同一条战线上的,自然不会说出“真相”。
寻求掌控感与优越感: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人很难完全理解复杂的历史研究过程,也缺乏专业知识去辨别史料真伪。这时候,如果有人声称掌握了“被掩盖的真相”,并能提供一套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这很容易吸引那些觉得自己被主流信息排除在外、或者想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洞察力的人。相信“伪史论”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少数看透真相的人,获得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和掌控感,仿佛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秘密。
对“简单解释”的渴望: 历史的真实往往是复杂、模糊、充满矛盾的。很多时候,史学研究就是在无数碎片中寻找线索,然后在不确定性中形成推论。而“伪史论”常常提供一个简单、直接、甚至是振奋人心的叙事,例如“我们曾经辉煌过”、“我们才是真正的文明源头”。这种清晰的解释模式,比繁琐的历史考据更容易被人接受和消化,尤其是在信息碎片化、追求效率的当下。

2. 逻辑上的“绕行”:并非缺乏逻辑,而是逻辑被扭曲

说“他们做不到有逻辑地证伪”,这话有点绝对。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逻辑”并不遵循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或史学逻辑。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体系,但这套体系往往是建立在预设的结论之上,然后去寻找支持它的证据,而不是从证据出发去形成结论。

结论先行,证据牵强附会: 相信“伪史论”的人,往往有一个核心的结论,比如“某某朝代是假的”、“某个文明是凭空捏造的”。然后,他们就会去寻找任何一点点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蛛丝马迹,哪怕这些蛛丝马迹在正常史学研究中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被误读的、甚至是伪造的。他们会把这些零散的“证据”像拼图一样强行组合起来,形成一条看似完整的链条。
选择性采信与忽略: 这是“伪史论”者最惯用的手法。他们会大量引用那些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哪怕这些内容来源不正规、证据链不完整。同时,他们会对所有反驳自己观点的证据、论证、权威学者的说法视而不见,或者用更荒谬的理由来否定(比如“他们都是被收买的”)。这种做法,在逻辑上就是典型的“确认偏误”和“樱桃采摘”。
偷换概念与诡辩: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他们常常会玩弄语言技巧,偷换概念,进行诡辩。比如,将“史料不详”说成“史料缺失证明是伪造”,将“不同学者的不同解读”说成“历史学家都无法统一意见,说明真相不明”。他们擅长在模糊地带制造疑点,然后将这些疑点解释为“真相的证据”。
诉诸阴谋论: 很多“伪史论”都离不开阴谋论的包装。他们会说,那些反对他们的人,或者我们现在接受的历史,都是由某个秘密组织、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利益集团精心编造的,目的是控制大众。一旦将复杂的历史问题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阴谋”,他们的理论就更容易被那些容易接受阴谋论的人信服。在这种框架下,任何反驳都可以被解释为阴谋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难以攻破的解释系统。

3. 信息传播的放大镜:互联网的“助推力”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伪史论”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动力。

去中心化传播: 过去,历史研究的传播主要依靠学术期刊、书籍和大学课堂,有相对严格的审查机制。但现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论坛、短视频等平台发布自己的观点,而且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也更广。
算法的“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的算法倾向于给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一旦一个人开始对某个“伪史论”感兴趣,算法就会不断向他推送相关的视频、文章,进一步强化他的认知,让他感觉“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真相是这样的”。这就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让他接触不到反驳的声音,或者觉得反驳的声音都是“不重要的”。
情感共鸣与群体认同: 很多“伪史论”的传播者,不仅仅是抛出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他们用激昂的语言、充满煽动性的口号,或者以“我们”的视角来叙述,让听众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情感连接。一旦产生群体认同,大家就会更容易互相支持,形成一种“我们才是对的”的集体信念,即使这些信念在理性上站不住脚。
病毒式传播的诱惑力: 一些耸人听闻的“伪史论”内容,天然就具备了吸引眼球的特质。比如“中国古人是外星人后裔”、“某个朝代根本不存在”之类的说法,比平淡无奇的历史研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病毒式的传播。

4. 难以证伪的“高墙”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伪史论”者形成了一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让理性辩驳变得异常困难。

“证伪的责任”倒置: 他们常常会说“你们不能证明它是假的,那就是真的”,或者“你们拿不出绝对的证据,就不能排除这是假的”。这就把“证明存在”的责任,强行转嫁给了试图证伪的人,而自己则躲在“无法被完全证明为假”的模糊地带。
情绪大于理性: 当你试图用史料、逻辑去反驳他们时,他们很容易情绪化,将你的反驳视为人身攻击、或者对“真相”的诋毁。此时,理性讨论就变成了情绪的对抗。
不断变换战场: 即便你在一个问题上驳倒了他们,他们很快就会转移到另一个新的论点、新的“证据”上,让你疲于奔命。

总结一下

老周这样的人,他们的“伪史论”信念,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错误,而是承载了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和群体认同。他们并非完全没有逻辑,而是他们使用的“逻辑”是被服务于其预设结论的,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倾向和自我认同的逻辑。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又为这种信念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土壤和助推器。

所以,要理解他们,不能简单地用“愚蠢”或“无知”来概括,而是要看到这种现象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持批判性思维,尊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是避免被这类信息误导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有逻辑地证伪”,要求太高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不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义务教育并不教逻辑,只教具体的知识。至于这些知识是是怎么来的,要到大学才接触到。以历史学为例,会专门教一个史料学,告诉学生,书本上那些史学研究所用的材料是哪些,能分为几类,可靠性如何等等。更为高级的考证真伪的功夫,要到研究生阶段了。

很多伪史论者,自己以为自己是在独立思考,其实就是在无脑复制粘贴别人说过的话。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可能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知道。即便他们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那么他们大概也都忘了。我现在引用中学语文课文跟他们讲道理,都会觉得对他们来说超纲了,要特意道歉的。更别提高中的东西了。高考历史题里面年年都有古希腊罗马的东西。

退一万步,哪怕他们多听点郭德纲的相声,也不至于这么缺心眼儿。


看到石晨叶@石晨叶 谈欧几里得的文章下某位老兄的回答,可以说完美印证了我对伪史论者的判断。

我本来想嘲讽一句,但转念一想,这大过年的出来这么认真地丢人现眼,也不容易。

但我真的很想说一句郭德纲的词儿,就你这个智力,为什么要买票听相声。

user avatar

战锤40k兵种介绍:鞭挞机仆(Arco Flagellant)

鞭挞机仆是战锤40k中人类帝国特有的兵种。他们的手臂被替换成了威力巨大的电鞭,由脊椎上的注射器提供让人狂化的药物,而且因为被机械教的贤者切除了大脑前额叶,所以都失去了思考能力和正常人意识。他们平时头上带着安定头盔,大脑中循环着圣歌、圣像,沉醉在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极乐当中

虽然平时貌似僵尸,但只要听到几个启动词(随便设定,也说不定有“莎草纸”之类的),鞭挞机仆便会瞬间暴起。头盔这时会把他们视野里的己方人员全部屏蔽掉,他们就会凭本能朝着敌人一拥而上发动攻击。

user avatar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固定互联网模式被打破,以至于一群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九漏鱼出来丢人现眼。抖音,快手,知乎,微博乃至B站都已经集结了庞大的伪史论者群体,他们将何新,福缅科,黄河清的二流理论奉为圭臬,对于反对他们的人,一律都以扣帽子打压的方式去解决。

正因为互联网的门槛越来越低,导致了一群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完成的人,用极其夸张的语言,来展现出他们对于这个社会乃至对外国文明的无知。说白了,他们已经是一群被困在信息茧房里阴谋论者和反智主义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和国外那群宣扬消毒水能治新冠,烧5G信号塔那些人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他们本质上就是个反智主义者。如果再严格一点来说的话,他们就已经是红脖子的一份子

为题主推荐几个伪史论信徒的黑名单。

知乎用户:昌哥红茶,拥有七万粉的甩锅大魔王,以及叮当风云城,lesmis,求知求之,刘阳,momo,挑剔鱼,程碧波(用户名:chbibo),碰火花的蜜蜂,显哥看世界,谯郡大圣,微风,多情小宝,叽里咕噜,呵呵

user avatar

郑重说明,本回答打算作为智熄患者言论合集。所以不属于伪史论者的、正当质疑西方历史的知友不会上榜。正当质疑的意思是在具有历史学常识的基础上,对所问的问题有基本了解再提问的质疑。

------------------------

原回答:

这篇回答想用来作为伪史论者的品鉴合集。为避免太长不看,提前说明,伪史论者大赏的部分,参见评论区(评论区被吞掉的截图发在本回答最后)。各位也可以截图来丰富一下伪史论者图鉴。其中有些不值一驳的内容,反驳比较随性,因为我不是很想费时间解释“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转”这种基本常识。此外,欢迎伪史论者来对号入座,省得知友们一个个去找。要是光明磊落的汉子,别藏着掖着。不过我希望,伪史论者可以首先认一认,这些例子里面的知友,是不是你们伪史论者的队友,如果不是,尽快开除伪籍,大家伙也就不嘲笑这些没有组织的孤魂野鬼了。

首先说一下我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伪史论者。学界不可能让伪史论者的一切质疑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和必要证据。相反,有很多伪史论者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合理解释,也没法找出必要证据。举个例子:

A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著作没有直接考古发现,不能盲目断定为亚氏原作;目前所见亚氏的著作中,也有很多可能是后人的托古作品,而文献流传版本上也可以支持这种怀疑,例如阿拉伯在百年翻译运动中的抄本。

B认为:亚氏著作都是伪造的。这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托古的作品。

我会认为B是伪史论者,而A是合理怀疑。首先,A是推测,而B是主观臆断。其次,A在推测中给出了可供支持的证据(阿拉伯抄本),当然A可以进一步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或者抄本实物图来补充证据,所以对于A,除非很需要A的参考文献来查阅,否则我不会去问A有没有参考文献支持;而B作为伪史论者,当你指出亚氏著作中还是有一些真实的内容,B会要求你出示证据,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当你拿出来证据了,B就会问,做过C14吗?有没有C14检测报告?西方人做的C14检测可信吗?逐渐把问题带入不可知论的范围,就算你答上来了,B依然会给你扣帽子,说你收了西方势力的钱才会为西方辩解这么多。事实上,B的问题至少有一个让你没法回答。这不是你的问题,学术界很可能也回答不了,因为B的问题刁钻到像是让你去历史现场开直播。模仿B的逻辑,我还可以问:

亚氏是用什么笔写的字?他写字写错了总有修改的吧,那么现有的文献有没有亚氏修改的留证?你找不到?那说明亚氏这么多巨著不用修改,这可能吗?所以亚氏的著作肯定是伪作。

就像这样,伪史论者总会问到以你现有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实际上这些细枝末节根本影响不了原著的真实与否。而他们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其内核就是要你还原细节,还原到史料没有记载的地方,然后宣告伪史论的胜利。而这一过程随伪史论者的逻辑水平不同而有快有慢。但最终都会让你不得不承认,我不知道。这一过程又是极其浪费时间的。因为结果已定,区别只是时间长短。但好在还是有明事理的人能分辨出来的。

再举个真实例子,一位叫“刘阳”的知友,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写着我是古希腊的文物在哪里?”这样说就可以理解,回应伪史论者的质疑,真的很浪费时间。

最后,我还想提一下我的双标。如果伪史考是历史学界的人来写,我可能下意识不会有这些疑问,前提是不与专业教材有太大冲突(如果起了很大冲突,被证实研究可信的话,学界也会更新教材内容)。因为学界是有信用背书的,这样的人如果写了伪史考,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属于科研成果。而何新,他不是专业科班出身(这并不重要),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历史学科训练(这一点很重要),他提出了伪史论,我下意识是会怀疑的。就像一个没学过物理学的人声称发明了永动机,其一,打破了原先的科学认知;其二,这个人没有物理学的学科素养。所以我会先入为主怀疑他是不是民科。民科的民不是人民,而是民间。所以民科不是代表人民的科学家,而是不被主流学界认可(例如没有相关专业的学业证书)的空想家。

—————————————————————

补充一招对付伪史论的办法:

伪史论总是喜欢用不足信的自媒体小文章,三无小视频(视频内容并非原创而是来自其他视频、无引用视频的出处、视频发布者无专业背书)来佐证伪史论观点,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自证,证明他们所依据的资料有可信来源。在此大胆预测,很多伪史论者都会当场破防。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根本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根本没有写过论文,自然也不知道参考文献规范。

他们这时候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反复强调他的问题来逃避你对其证据的质疑,一种是从立场来扣帽子。撒泼打滚的好戏就此开始。

对于没有引用资料而无端质疑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先大方回应其质疑,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然后只需简单的逻辑推论,就可以证明这个质疑和古希腊文明是否真实没有必然联系。

例如“写着我是古希腊的文物在哪里”,就可以回应:

1.古希腊出土的文物不用汉字,所以不会有写着“我是古希腊”五个汉字的出土文物。

2.古希腊不是希腊文明的自称,世界上没有存在过一个叫做“古希腊”的国家,所以出土文物不会以任何语言形式写着“我是古希腊”。

3.所以没有写着“我是古希腊”的文物出土。但这并不影响古希腊文明的真实与否。

…………………………………………………

希望广大反伪史论的知友,尽量不要采取以伪史论的方式质疑中国史的办法,首先,大家对于中国史的了解远胜世界史,对于中国史的质疑,往往能被直接回应;其次,质疑中国史会伤害很多人的民族感情,属于自损一千,伤敌不到一百的无用之举,反而会被伪史论者和不明真相的人扣帽子。

以伪史论的办法对付伪史论,宜用在质疑伪史论者的证据资料,好钢用在刀刃上嘛,伪史论者自己也没法回应伪史论方式的质疑,就像最初回答里对于伪史论者的阐释,如果真的是明事理的人,也不会成为伪史论者。

—————————————

例3:(原评论被吞)

——————————————

被吞的例6:

例6:来自知友“k8uuaE”

截图主要观点:花拉子米的代数学没有阿拉伯方面的文史资料。

反驳:相关论文截图在这里了。这个例子当做伪史论者话术之“我没见过等于没有”的代表。至于这位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就别笑话了,伪史论者的水平嘛,懂的都懂。

截图论文引自:

郭园园.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比较研究[C].天津师范大学,2009.

------------------------------------------

增补一条关于《史记》的取材问题,看到很多人以《史记》和希罗多德的《历史》作为对比,留作一观。

“其班氏之書,成於後漢。彪既後遷而述,所以條流更明,是兼采衆賢,羣理畢備,故其旨富,其詞文,是以近代諸儒共行鑽仰。其訓詁蓋亦多門,蔡謨集解之時,已有二十四家之說,所以於文無所滯,於理無所遺。

而太史公之書,既上序軒黃,中述戰國,或得之於名山壊壁,或取之以舊俗風謡,故其残文斷句難究詳矣。然古今爲注解者絕省,音義亦希。始後漢延篤乃有《音義》一卷;又别有《音隱》五卷,不記作者何人。近代鮮有二家之本。宋中散大夫徐廣作《音義》一十卷,唯記諸家本異同,於義少有解釋。又中兵郎裴駰,亦名家之子也,作《集解》注本,合爲八十卷,見行於代。”

-司馬貞《史記索隱後序》

图:明末毛晉汲古閣刻本《史記索隱》

………………………………………

例7:来自知友“翼复”

主要观点:中国历史学者研究夏商周历史,并没有以竹书纪年为准进行对照,这是常识。

反驳:

“中国历史学者研究夏商周历史,并没有以竹书纪年为准进行对照”,这并不是常识,望周知。或者您可以给出您对“常识”的定义,或许您所谓的常识,不同于一般认为的常识。

其实随便找找C刊,就能看见从上个世纪末到如今,以《竹书纪年》和商周甲骨文、青铜铭文互证的论文数不胜数。在此试举一例。

我的原回复是回应“竹书纪年不被当做史”的论点,既然没有明确提出何为“史”,用四库全书的归类来判断史书,我想并无不妥。

截图出自:

王占奎.《古本竹书纪年》与西周年代[J].考古与文物,1999,(04):.

ps:这位知友“翼复”是正经历史学科班出身,本来我是准备直接回复他的,不料已被拉黑。或许伪史论比他就读的历史学更有吸引力,想做杜正胜,是他的自由。但还没写出《编户齐民》就在站队的路上一去不返,徒叹奈何。只是有些不懂,为何说出来“常识”还要拉黑对方,难道此“常识”站不住脚么?

—————————————————

例9:来自知友“小豪”

截图主要观点:如图划线处所示。

ps:起先还以为这位知友是反串的,结果看了ta的评论区,发现ta是认真的...原链接如下

zhihu.com/answer/232522

———————————————

例10:来自知友“怀人”

截图主要观点:如图,认为埃及历史和中国历史一一对应。

图出自:zhihu.com/answer/211601

反驳:

这个图多少有点生搬硬套了。光是中国历史的部分,就看了让人捉摸不透,逻辑混乱,更别提跟埃及对照了,完全就是给中国硬凑出来31个王朝。按照这个答主的逻辑,中国凑出来的31个所谓“王朝”,正是埃及历史抄去的,之所以两方不对称,是因为不能抄太像了......照这样的话,英国历史,德国历史,什么国家的历史都能往上套。

就中国历史的部分来说,先不管这张图连国号都列不对。为什么新朝是一个独立的朝代,武则天的武周就算到唐朝去了?为什么魏蜀吴是三个朝代(而且在图上的顺序为难以让人理解的蜀吴魏,说是国家建立时间早晚也不对,说是国家灭亡时间也不对,只能理解为硬凑),宋齐和梁陈就变成两个朝代了?北朝的前后期又是什么意思,那些朝代,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为什么又不细分了?还有,北朝的两个“朝代”难道是接着南朝之后才成立的吗?另外,五代单独划出四个朝代来,十国就变成前后期,这到底又是闹哪样?可见,这张图有多么粗制滥造。

伪史论者的眼中古埃及31王朝的历史至少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对照的中国历史,居然有时间顺序还有空间顺序,就这样拼凑才凑了个31朝代,然而受过义务教育都知道,这31个里面有多少不是“朝代”。这张图的作者严重拉低伪史论者的下限了。

补充一下这位知友“怀人”的观点:

那么黄河清算不算外行呢?如果按照学界的方式,看黄河清的专著和论文,以及黄河清的学位是属于哪个学科就行了。百度百科说的很明白,这位黄老师,既没有发表过历史学的专著或论文,自身的学位也是艺术史博士,那我们看看艺术史是属于哪门学科的。按学科门类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他就读的法国索邦大学,艺术史都不是历史学下设的,而是艺术学的下设。说他是外行,照学界的方式判断,没有什么问题。

但没有了解过学位证书的人一看到“史”,就下意识以为是历史学的人,这就错了。有人就会问,为什么要按学界的方式判定他是不是外行?那么请问,他的学位是您授予的,还是学界授予的?如果您认为黄老师是历史学的教授,那么请给他补发历史学的学位证书,他可以立即变内行。可见,说黄河清是外行,只是实事求是,陈述事实而已。

————————————

关于辩驳伪史论的官方证据,详见该知友评论区。


——————————————

关于历史学科普:

有些伪史论者指责专业学者或学生不给大众科普,说起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认识到,历史学是一门学科,不是你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谓“历史”,更不是天桥下面说书的,是一门正儿八经的、与理学、工学并列的十三大学科门类之一。设想一下,物理学需不需要门槛?化学需不需要门槛?历史学当然也有门槛,也有历史学科自身的研究方法。说一些人是民科也别委屈,民科不是指没有在学界圈子里的人,而是指没有历史学素养而妄谈历史学专业问题的人。有的伪史论者又要说,理工科就不能研究历史问题吗?当然能,理工科背景的历史学者在知网上都能找到他们的论文,而他们也是学习了历史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历史学专业素养才从事历史学的研究。所以能不能研究历史学的问题,跟你学什么专业没有关系,只跟你的历史学科素养有关。不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就算是历史学入门了。所以,我支持将没有历史学专业素养的人称为民科。

那么科普,相应的也要先科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例如怎样获取史料,怎样分析史料,怎样运用史料,这些是史料学的知识,在历史学专业素养里,这些也都是常识。那么伪史论者又是怎么对待历史学科普的呢?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直接列出史料,然后由他们来评价史料,用不专业的眼光对史料指指点点。所以我才说,需要先普及史料学的知识。然而伪史论者却认为史料学作为历史学科专业素养的一种,是学界故意与大众隔离开的手段,他们不信任史料学,更不相信学界。学界如果顺着他们的意思说倒好,一旦跟伪史论者期待的有差别,便大肆辱骂学界不端。

他们对于科普的幻想,也是想不劳而获、不学无术就可以与受过学科专业教育的人平起平坐,讨论学术的问题。试想专业者的专业课本有多少,又要阅读多少书?凭什么三言两语就能给你讲明白一本专业教材的内容?所以科普的时候难免要推荐专业书。但伪史论者却无耻地说,这是拿专业书当挡箭牌。那么请问,如果书本有误,你可以纠正;你连书都不愿意看,却想讨论学术问题,只能说是心浮气躁。如果真的想研究学术问题,就请多看看专著论文。如果连这些比起知乎答主或许更专业的知识都不愿了解,又凭什么不能说你是民科?

————————————

再补充一则不是伪史论,胜似伪史论的例子。

ps:神奇动物在哪里?

—————————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二弹

来自知友“张三”:

截图里可以看见这位“法外狂徒”的逻辑

①知乎不是实名,看不到真实姓名和所在单位;而朋友圈基本是实名。

②抖音、B站露脸,是实名网站(那么只评论不录视频的用户到底是不是实名呢?)

③知乎不实名,给“汉奸”黑华为提供便利,而抖音、B站因为是实名所以不利于黑华为。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三弹

ps:虾虎鱼的新定义—又瞎又唬又多余

——————————————————

例16:来自知友“风过回廊”

截图主要观点:古希腊人高寿不符合逻辑;希波战争在希腊打,不符合逻辑。

反驳:高寿还得解释为什么高寿,这不就是“要求把历史还原到没有史料记载的地方”吗?就算通过史料能给出亚历山大时期的人吃什么喝什么怎样养生,那还得证明这些人的确是吃了这个喝了那个才行,就这还没完,你还得解释为什么有人吃这个喝那个没能长寿。另外,希波战争是波斯入侵希腊,当然是在“希腊”打的,只不过当时的希腊文明圈不是现在的希腊国,那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希腊国,只有城邦的联盟。但这也没完,还要问凭什么没有希腊还要叫希波战争,这才符合伪史论者的水平,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很令人费解。

————————————————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四弹

ps:总算见到了所谓的“西吹” ,这搁谁都得不爽啊。看看这性感的小“!”,另一个维度的伪史论者,果然连标点符号的运用都是相似的。但说起来,这么多伪史论者和这一个“西吹”,到底是哪边人更多呢?

———————————

例17:来自知友“生民无疆”


截图主要观点:如图

反驳:不愧是名声在外的大伪学家。一出手就是古印度首都新德里。本朝剑斩前朝官,大手笔


ps:您说是古印度,好歹也拿个古一点的气象数据呀...就不怕人家有样学样拿北京天气预报来做个中国伪史论吗?

----------------------

例19:来自知友“原来你在这里”

截图主要观点:如图圈出部分

ps:伪史思维的典例示范

伪史论者:没有出土文物

广大知友:文章链接+图片

伪史论者:什么破烂玩意!这不是我要的证据!

————————————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四弹

ps:破案了,孝庄太后伪造的西方历史......有个想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这些伪史论者的奇葩发言去刺激那些还不够伪史的伪史论者,看看他们敢不敢抨击一下这些拉胯的友军......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五弹

ps:“招摇撞骗的马克斯·韦伯丢了老马家的脸”

————————————

回应伪史论者的新思路分享~

ps:难怪有人极力要验证中华文明是假的,因为这样就可以给近代以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洗地了。既然没有圆明园这样一个东西,那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自然是不存在;既然没有古埃及文明,那么西方掠夺古埃及文物也自然是不成立的。


看到一则14年的评论。那时候讨论问题的风气令人思慕。



神奇动物在哪里 第六弹

ps:靠复制粘贴的“明辨忠奸”,结果就是即便复制粘贴了,不合意的仍然是1450,大不了承认对方是敢于复制粘贴的1450罢了。

——————————

例20:来自知友“happyvode”

ps:不想学西方历史可以不学,没人逼着学。不懂西方历史也不影响你单手开法拉第,真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