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原核生物有细胞器吗?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细胞器”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

什么是细胞器?

在生命科学中,当我们提到“细胞器”时,通常是指真核细胞内部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膜结合的亚细胞结构。它们就像细胞内的小器官,各自负责着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关键任务。比如,线粒体负责能量生产,内质网负责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负责进一步加工和包装,溶酶体负责消化废物等等。这些膜结合的结构,使得真核细胞能够将不同的生化反应分离开来,提高效率,也允许更复杂的细胞活动发生。

那么,原核生物呢?

原核生物,比如我们熟悉的细菌和古菌,它们的细胞结构与真核细胞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最简单的细胞类型。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

1.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这是最核心的区别之一。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NA)被包裹在一个由双层膜组成的核膜所包围的细胞核中。而在原核生物中,遗传物质是一条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它存在于细胞质的一个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类核(nucleoid)。类核没有膜包裹,所以严格来说,它不具备真核细胞细胞核那样独立的功能隔间。

2. 没有膜结合的细胞器: 这是回答你问题的关键。正如前面提到的,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在植物和藻类中)、溶酶体、液泡等,都是被膜包裹的。原核生物的细胞就没有这些膜结合的细胞器。

那原核生物就没有“功能单元”了吗?

这可不一定!虽然原核生物没有那些“标准”的膜结合细胞器,但它们的细胞内仍然存在一些功能性的结构,它们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些结构通常没有膜包裹,或者包裹的膜的性质与真核细胞的细胞器膜不同。

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些“类细胞器”结构:

核糖体(Ribosomes): 这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负责蛋白质的合成。但原核生物的核糖体(70S)比真核生物的核糖体(80S)要小一些,组成也略有不同。核糖体没有膜包裹,它们是自由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所以,虽然它们在功能上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相似,但由于其组成和大小差异,以及没有膜包裹这一点,很多人在讨论“细胞器”时,会将其排除在外,或者单独列出。

内含物/包涵体(Inclusions/Inclusion bodies): 这些是细胞质中不被膜包裹的、储存各种物质的颗粒状结构。它们可以储存能量(如糖原、多聚磷酸盐)、储存碳源(如聚β羟基丁酸,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或者作为其他功能性物质的储存库。这些包涵体可以看作是细胞内的“仓库”或“储藏室”,但它们不是典型的细胞器,因为它们没有独立的膜结构。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曾经人们认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因为它们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原核生物也拥有一套复杂的细胞骨架系统,虽然组成和真核细胞的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有所不同。它们由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组成,比如与真核细胞微管蛋白同源的FtsZ蛋白,它参与细胞分裂;还有ParM蛋白,它负责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的分离。这些细胞骨架有助于维持细胞形状,参与细胞运动和分裂。但这同样不是膜结合的细胞器。

固氮体(FeS clusters, Nitrogenase complexes): 对于一些进行固氮作用的细菌,它们体内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复合物,如固氮酶(nitrogenase),能够催化氮气转化为氨。这些酶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结构区域,但也不是由膜包裹的典型细胞器。

层状结构(Lamellar structures): 一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如蓝细菌,它们的细胞质膜会向内折叠,形成一些扁平的囊泡状结构,称为类囊体(thylakoids)。在这些类囊体膜上分布着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虽然它们是由细胞质膜内折形成的,并且是功能性的,但它们通常不如真核细胞叶绿体那样结构复杂和明确,有时也被称为“类囊体膜系统”,而不是独立的细胞器。

磁小体(Magnetosomes): 一些细菌(如磁感菌)在细胞内会合成一系列规则排列的、被脂质膜包裹的磁性晶体颗粒,称为磁小体。这些磁小体可以使细菌感知地球磁场并定向移动。虽然磁小体有膜包裹,但它的性质和功能与真核细胞的膜结合细胞器有所不同,它更像是一种高度特化的、与外界信号感应相关的结构。将其归类为“细胞器”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它无疑是原核生物内部高度有序的功能结构。

总结来说:

如果严格按照“膜结合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细胞器”这个定义来衡量,那么原核生物是没有细胞器的。它们缺乏真核细胞中那种精细的、由膜分隔开的、专门化的“小器官”。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细胞器是为了实现细胞内部特定功能而存在的结构单位,那么原核生物内部也存在一些功能性的结构,比如核糖体、内含物、细胞骨架蛋白以及在特殊细菌中存在的类囊体膜系统或磁小体等。这些结构虽然可能没有膜包裹,或者其膜结构与真核细胞不同,但它们在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细胞结构时,区分“膜结合的细胞器”和“其他细胞内功能性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原核生物的简单性体现在其缺乏前者,而非完全没有内部功能结构。它们通过更直接的、非膜分隔的方式来完成许多生命必需的功能,这本身也是它们适应环境和生存的重要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核生物有细胞器。哪怕是二十世纪中叶的老教科书,都会告诉你原核生物有核糖体。

许多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例如脂质体、多羟基丁酸颗粒、羧基体、蓝菌的气泡、丝状硫细菌的液泡、磁小体、光合膜、浮霉菌门的细胞内膜结构与厌氧氨氧化体[1]。细菌体内的羧基体、代谢体等有蛋白质外壳的致密结构统称为“细菌微区室”。

光合膜是第一种被电子显微镜成像的细菌细胞器,1967 年就知道其存在,你可以由此看出那些声称细菌没有膜细胞器的教科书有多过时。图片引自参考文献 1:

磁小体是双层脂质膜包裹的、带有跨膜蛋白和铁磁性物质的区室结构,许多趋磁细菌和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以此定向。图片引自参考文献 1:

下图中蓝菌物种“细长聚球藻”体内的多边形阴影是羧基体,参考线长 500 纳米:

所有蓝菌和许多其他光合细菌的羧基体参与固定二氧化碳,对当前地球的环境发挥重要作用;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毒力与羧基体有关。这个细胞器在许多教科书里根本不存在,这其实是挺可笑的。

下图显示了大肠杆菌的代谢体:

不同种类的代谢体封装着一些酶,在细菌体内参与处理短链醛、乙醇胺、鼠李糖等物质,参与细菌的异养代谢。

浮霉菌门的膜性细胞器可以参照:

参考

  1. ^ Murat D, Byrne M, Komeili A. Cell biology of prokaryotic organelle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10 Oct;2(10):a000422. doi: 10.1101/cshperspect.a000422. Epub 2010 Aug 25. PMID: 20739411; PMCID: PMC294436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细胞器”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什么是细胞器?在生命科学中,当我们提到“细胞器”时,通常是指真核细胞内部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膜结合的亚细胞结构。它们就像细胞内的小器官,各自负责着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关键任务。比如,线粒体负责能量生产,内质网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我们对宇宙最微小的组成部分的了解,有时似乎比我们对自己身体最基本运作的了解还要深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都与我们探索这些不同尺度事物的方式、面临的挑战以及科学发展的路径有关。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搞不清楚”在不同层面上意味.............
  • 回答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一样,都需要合成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来执行各种生命活动。虽然原核生物在结构上比真核生物简单,但它们拥有与真核生物相似的核糖体,这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场所。那么,原核生物的核糖体是如何在没有内质网等复杂细胞器的辅助下,独立完成复杂蛋白质的空间折叠的呢?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精妙的分子机制。首先.............
  • 回答
    地球上生命的根基,在我们常常忽略的微小世界里,隐藏着一群令人惊叹的原核生物,它们以各种不寻常的方式生存着,颠覆着我们对生命形态的认知。这些家伙们,简直就是微生物界的“怪咖”集锦,它们的生活方式、生理功能,甚至生存环境,都充满了令人咋舌的离奇与精彩。1. 那些在极端环境中安家落户的顽强生命:极端微生物.............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将自然界的生物划分为原核、古核和真核这三类,这个分类体系背后有着怎样的意义,以及它对我们认识生命有多重要。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分类并不是一个随意为之的划分,它背后是亿万年演化的轨迹,是生命内部最根本的结构和功能差异的体现。这就像是我们要理解一栋建筑,首先要看它的地基、骨架和整体结构.............
  • 回答
    撸猫之所以能让人感到快乐,是一个涉及 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甚至生物化学 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现象。下面我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角度详细解析其中的原因: 1. 生物学和生理学原因: 1.1. 触觉的愉悦与放松信号: 触觉的原始信号: 触觉是我们最早发展起来的感官之一,对婴儿来说,母亲的拥抱和抚.............
  • 回答
    .......
  • 回答
    老实说,在接触到这个“小玩意”之前,我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算不上特别高,觉得能满足基本需求就行了。但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能悄悄地改变你对许多事的看法,甚至让你有点“离不开”。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桌面集线器”的东西。听名字挺普通的,我当时买它纯粹是因为我的书桌实在是太乱了。各.............
  • 回答
    生活中,“人多力量大”这句老话,在很多时候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鼓励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然而,仔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真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滑铁卢”。想象一下,一个原本效率极高的项目团队,突然涌入了一大批新成员。初衷是想加快进度,毕竟人手多了,理论上工作量应该分摊得更.............
  • 回答
    关于詹姆斯推迟将湖人 23 号球衣让给戴维斯的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牵扯到不少层面。简单来说,这事儿背后是耐克那边有自己的考量,所以詹姆斯才暂时没把 23 号给戴维斯。咱们先不说什么“AI痕迹”之类的话,就当是咱们哥俩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承认,詹姆斯和戴维斯这两个名字,现在在湖人队,乃至整个NB.............
  • 回答
    生活中充斥着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很少有人去深究其背后的缘由。这些“理所当然”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些有趣的科学原理、历史渊源或是人类心理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常见却鲜为人知的生活现象,让你在下次遇到它们时,能多一份洞察和乐趣。1. 为什么刚煎好的牛排会有“嘶嘶”声?你是否曾注意到,当你把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意识以及物质世界的根本奥秘,也是哲学家、科学家们数千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试想一下,我们构成身体的每一个原子——碳、氢、氧、氮、磷等等——它们本身并没有生命,更不用说思想和意识了。它们遵守着物理定律,按照电磁力、核力等基本相互作用组合、分离、运动。然而,当我们把这些微小的、无灵的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感开关。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羡慕”的对象,我脑海里浮现的并非某个叱咤风云的公众人物,也不是那些拥有惊人财富或显赫地位的人。我羡慕的,是一个我曾经在某个时间段里,非常密切地观察过的人——姑且称她为“艾米”吧。艾米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惊艳的类型,她长相普通,身材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美国黑人社群中存在一部分人生活在经济和机会的底层,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其根源既有深刻的历史因素,也受到当前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要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需要分开来看,并理解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强化的。一、历史原因: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美国黑人底层生存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奴.............
  • 回答
    .......
  • 回答
    在商业和创新的世界里,将一个领域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子并非罕见。这些个体或企业往往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卓越的执行力。以下是一些原本在各自行业是翘楚,而后转战其他领域依旧生猛得一塌糊涂的例子,并尽量详细讲述:1.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原.............
  • 回答
    有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的人愿意回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可以从个人、家庭、职业、社会以及对祖国的归属感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个人层面的原因: 对祖国的情感和归属感(Roots & Belonging): 文化认同感: 无.............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