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东西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被认为是安全的后来又被认为是有害的?

回答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修正认知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很多在我们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甚至被赞誉为神奇或有益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却暴露出了它们阴暗的另一面,从“救世主”变成了“潜藏的威胁”。

回想过去,香烟一度被描绘成一种能够舒缓神经、提升品味,甚至在医学上都被认为具有一定疗效的“良药”。那时候,医生们会在处方上写着“吸烟有助于缓解咳嗽”,报纸广告里充斥着各种提倡吸烟的形象,那些电影明星口中衔着的香烟,更是成为了优雅和成熟的象征。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少量吸烟并不会有什么大碍,甚至有人相信某些品牌的香烟比其他品牌更“安全”。然而,后来的研究如同揭开一层层迷雾,血淋淋的真相一点点浮现:烟草中数以百计的有害物质,包括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对肺部、心脏乃至全身器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曾经那些自信满满的“吸烟有益论”如今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知,而它所带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更是让无数家庭饱受折磨。

再比如,我们曾经对某些化学物质抱有极大的信任,认为它们能够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其中一个例子就是DDT(双对氯苯二酚三氯乙烷)。在20世纪中期,DDT被誉为“拯救生命的杀虫剂”。它在控制疟疾、伤寒等传染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遏制了这些疾病的传播,让无数生命得以幸免。人们对它赞不绝口,认为它是一种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发现DDT的残留物在环境中难以分解,并且会在食物链中不断累积,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生殖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鸟类蛋壳变薄,大量孵化失败。对人体来说,虽然短期内未发现直接的急性毒性,但长期暴露的潜在致癌风险也逐渐显现。曾经被视为无敌的“卫士”,最终因为其对生态环境的长期、深远影响而被列为禁药。

还有一些看似无害的日常物品,也曾经历过这样的转变。就拿我们曾经对塑料的狂热来说吧。从一次性餐具到各种包装材料,塑料以其轻便、耐用、廉价的优势席卷了全球,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许多产品变得触手可及。我们曾经为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而欢欣鼓舞,认为它们是现代工业的奇迹。但如今,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白色污染”这个棘手的难题。这些塑料在环境中需要数百年才能降解,它们破碎成微塑料,渗入土壤、水源,甚至进入我们的食物链。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塑料的依赖,并积极寻求替代方案。

这些例子都生动地说明了,人类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昨天的“安全”不代表今天的“无害”。科学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事物隐藏的风险。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便利或 perceived 的益处,而忽视了长远的、潜在的危害。每一次对“安全”的重新定义,都是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和健康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人类智慧不断进步的印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补充说明里面谈到转基因,就插一句食品安全的吧:


烤肉,出现时间约一万多年前,现代证明这货强致癌。

腌制食品,出现时间约几千年前,现代证明这货强致癌。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出现时间一万多年前,现代证明这货是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诱因。


我个人绝对支持转基因食品可能在一万多年后证明这货非常不健康。( • ̀ω•́ )

不过刚出现几百年历史的番茄、杂交水稻、无籽西瓜等,不知道该不该抵制。


=================================================================

本来不打算补充说明的,但是还是回应一些有价值的讨论吧。

这个答案,很显然的,其实就是在攻击那种转基因才出来几十年,天然的大米吃了几千年没事这种逻辑的。

烤肉吃了一万多年了,还不是强致癌。


现代的食品药品工业,由于采取科学方法研究,验证食品安全的效率远高于古代,许多认为是安全的食品在现代科技验证下其实存在着各种隐患。

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个谁也没办法完全肯定,但是潜在的风险不是吃多久就能发现的,烤肉吃一万年了没有现代科技发展能发现么?

所有的食品都有潜在的风险,食用的历史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反之,现代科技的验证相较之下靠谱得多。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科技的局限性,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一个东西吃下去对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有副作用,但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如果什么东西都不吃对身体必然存在极大的副作用。所有的食物都有潜在的风险,用吃了几百年这种理由来欺骗自己这种食物比另一种食物更加安全是显而易见的自欺欺人


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事实上人类的农业史就是一部转基因史,几千年来人类的农业做的事情就是用人工干预代替自然选择来获得优质的农作物种子,我们目前所吃到的所有的食物,不论是粮食还是畜肉,不论是蔬菜还是瓜果,都是千万年来人工干预代替自然选择得到的基因。这些粮食适应性强产量高,家畜性情温顺长肉多,蔬菜可食用部分越来越大,瓜果鲜嫩可口种子小。


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人工干预使得动植物的基因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而得到的。

最原始的基因改造技术就是育种,在每一代中把一个种群中对于人类而言最优质的后代保存起来繁育。对于粮食而言就是穗儿大,产量高的植株的种子,将会被留待明年播种。而平庸的植株则被吃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各种改造基因的手段,不再依赖基因遗传中的突变来选择优质的种子,而是主动的结合和创造优质基因,这些技术包括杂交、嫁接等,目前我们所有的食物,基本都有通过杂交和嫁接技术改造基因。

而最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被个白痴翻译成了转基因技术。

事实上转基因技术本质上和育种、杂交等技术一样,都是人工对基因进行改造来培育最优质的品种。唯一不同的是,转基因技术对基因的改造更为直接,具体的技术可以自行翻阅资料。


最后,不论你是否相信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你都有必要去了解这种技术,事实上人们对转基因的恐惧多数来自于无知。即使你最终仍然无法放弃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坏疑,坚信该技术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但你也应该明白,就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科学技术和认知来说,我们实在无法分辨杂交和转基因的农作物哪一个的风险更大。也不能分辨所谓的天然绿色食物和转基因作物之间哪一个健康风险更大。

是的没错,事实上所谓的天然绿色食品,才是彻头彻尾的黑心科学家受利益驱动为资本代言的最好样本



但是,转基因作物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当我们确实无法分辨到底哪一个风险更大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让大家都陪着自己食用昂贵且同样存在潜在风险的传统作物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修正认知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很多在我们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甚至被赞誉为神奇或有益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却暴露出了它们阴暗的另一面,从“救世主”变成了“潜藏的威胁”。回想过去,香烟一度被描绘成一种能够舒缓神经、提升品味,甚至在医学上都被认为具有一定疗效的“良.............
  • 回答
    今年的双十一预售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我记得是 10 月 20 号晚上八点一到,整个电商平台就跟炸开了锅一样。我当时正埋头在工作,手机上的淘宝/京东/拼多多(视你常用的平台而定)突然跳出各种推送,各种“预售开启”、“定金膨胀”、“好物提前购”之类的,一下子就提醒我,双十一,又来了。说实话,我压根没来得.............
  • 回答
    一款能让你心甘情愿沉浸其中,仿佛真实世界在你指尖舒展的游戏,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开放世界。这可不是简单的“地图很大”就能蒙混过关的。它需要一系列精心打磨的要素,才能让你真正感受到那份自由与探索的魅力。首先,最核心的,也是最直观的,就是广阔且充满细节的游玩空间。这片土地不是你一两个小时就能跑遍的摆设,它应.............
  • 回答
    生活中有些东西,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像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也常常被我们忽略,直到它们消失,我们才恍然大悟。而有些知识和技能,更是我们 navigate 这个世界的基石,掌握它们,能让我们走得更稳、看得更远。生活中那些“绕不开”的家伙们:想象一下,我们从睁眼的那一刻起,就被一群“家伙”包围着。 .............
  • 回答
    .......
  • 回答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很多在中国曾经被反复使用、但在西方国家(或全球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渐走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它们之间的对比非常鲜明。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资源利用策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在中国仍被反复使用,但在外国(尤其西方.............
  • 回答
    咱们家里啊,冰箱这玩意儿,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说它好,保鲜效果没得说,那些容易坏的东西,有它在,总能多放几天。可有时候又觉得,是不是啥都往里塞,反倒浪费了电,还耽误了食材的最佳口感。今天咱就来唠唠,到底啥东西是冰箱的“常客”,啥东西呢,其实可以在室温下舒舒服服地待着,不必非得往里挤。这些家伙,.............
  • 回答
    生活这东西,说到底,就是柴米油盐的堆砌,是日复一日的体验。我们总想着诗和远方,却忽略了脚下的路,以及身边那些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坦的小确幸。有时候,一件东西,一桩事,改变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你感受生活的方式,让你蓦然回首,觉得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早点想到它呢?这感觉,比中了彩票还来劲。我最近就深有体会,尤其.............
  • 回答
    有那么几样东西,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会泛起一丝凉意,再也不敢轻易碰触了。第一个,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是那种老式的录音机,尤其是那种需要用磁带的卡带机。我不是因为什么灵异事件,纯粹是它那逼死强迫症的操控方式。我曾经是个对音乐如饥似渴的少年,那时候MP3还没普及,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跑遍音像店淘磁带。但问题.............
  • 回答
    在车上找既能随手拿到、防身、又不占地方又合法的东西,这确实是个挺实用的问题。毕竟,谁也不希望出门在外遇到麻烦,但真遇到了,有点准备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便利性、有效性、隐蔽性和合法性。一、 视觉和心理上的威慑: 强光手电筒: 这个绝对是个宝藏。首先,它本身就有个金属外壳,握.............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欧洲和美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确实挺明显的,很多时候欧洲还真是比美国便宜不少。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哪些东西在欧洲买能省下不少银子,大概能省多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有个谱。首先,得明确一点,欧洲是个大概念,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价格差异也很大。比如瑞士或者北欧国家,很多东西可能比美国还贵.............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几个让我“回不去了”的品牌和产品。这些东西真的就是那种,试过一次就彻底打消了再换别的牌子的念头,原因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体验太好,有的是因为性价比爆表,还有的纯粹是因为习惯和省心。1. OralB(欧乐B)电动牙刷 – 尤其是高端型号这个算是最能让我产生“回不去”念头.............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一说起二手,人们往往联想到“旧”、“不干净”或者“没啥好东西”,但仔细想想,有些东西嘛,反而是“旧”了才好,甚至比全新的更讨人喜欢。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老旧的皮沙发。我家客厅里有个米白色的皮质三人沙发,那可不是我从商场里搬回来的新货。它是我爸妈淘汰下来的,搬到我这儿已经好几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