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的天哪,我亲爱的上帝,都这么多答案了,居然还没有人提到塑料袋啊!真的是太让人震惊了!
中国差不多所有40岁以上的人都有着囤积塑料袋的蜜汁爱好,不管是去菜市场还是超市还是便利店,拿到的包装塑料袋,多半都会带回家叠整齐,专门找个地方屯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明明五块钱就能买一大沓的东西,非要费劲巴拉的专门放起来,有时候再次发挥包装袋的作用,有时候就是当了垃圾袋。可以说在这东西上面付出的精力是完全没有回报的。
问题是中国人就是爱屯这东西,包括我在内。我也是,每次拿回来的塑料袋,都有个专门的地方放,需要的时候扯出来用,尽管实际用上的机会并不多。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种蜜汁爱好呢?
有人认为是环保意识强。确实,习惯性重复使用塑料袋客观上减少了环境污染,14亿人,累积下来这是一个浩大的数字。但是你说是主观上为了环保而囤积塑料袋,我是不相信的。
这其实是一种“工业品崇拜”导致的结果。
在工业品匮乏的时候,工业品代表着秩序、先进生产力、方便,与农村乱七八糟低矮破旧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简而言之就是一种blingbling亮闪闪的高档货。生活中很难获得工业制造的产品,不管是食物、用品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一旦获得,必然当成宝贝一样。主要的东西当然是弥足珍贵,连包装皮都要发挥作用。实在无法发挥作用的包装皮,都会被小孩子当做玩具。
现在知乎上的盆友们经历过80年代的已经不多了。80年代很有意思,之前工业过于不发达,工业品太少;之后又丰富了起来,已经不够珍贵了。80年代,是小孩子拿工业品做玩具的高峰期。
我就是其中一个,我玩过这些:
烟纸盒,还有把烟纸盒用于赌博的。
链条枪,用自行车链条做的,打火柴头,可以发出啪的一声巨响。这是属于高大上的那种了,小孩子自己拿铁丝链条做的那种看起来要毛糙得多。
这一把才是精气神十足。
大人们当然不会玩儿这些小儿科的东西。70年代的时候日本援助了中国一批尿素,那个尿素的袋子布料非常好,人们用光了尿素,就拿袋子做衣服。
布料虽好,可惜就是印得有字,做成衣服穿在身上,难免就有点尴尬,有人编过顺口溜:
干部见干部,比比化肥裤,前头“日本产”,后头是“尿素”,屁股上净重50斤,裤裆里含氮85。
这大概就是囤积塑料袋的源头吧。后来,工业品爆炸性的丰富了起来,工业品成了低档廉价的代名词,再也没有人稀罕什么工业品了。但是习惯思维还在,一时半会儿还是改不过来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不过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工业品极大丰富了,有些地方工业品还是稀缺的,比如南亚。尼泊尔、孟加拉这些地方工业还是没什么起色,印度化工业也是就那鸟样。我是想跑去鼓捣个化肥厂的,我就想采用日本尿素这种营销方法,反正我们国家尼龙布也不值几个钱。
我把包装袋布料用好一点,尼泊尔、孟加拉穷人肯定更愿意买我的化肥的,他们也得到了实惠。至于印度人,就随他们去吧。
当然我不会像日本人那么缺德。我准备把印上去的字做成用开水一煮就自动掉下来的那种,总不能让尼泊尔人民裤裆上顶着我“益丰农业”的商标满大街跑吧。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四肢
美国四肢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伤的重了或者断了直接截掉!?(・_・;? 我这边有几个认识的人都被截肢(指)了
国内断了切口不是太差也会试着再植。
关于断指再植中神经系统愈合的问题,神经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如大脑和脊髓)损伤后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修复,但是周围神经系统的自愈能力还是可以的。具体的修复方法应该是将神经放入套管中或者用胶水粘上后营养神经。(印象中是这样的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很久没有更新了)
-----------------前方高能-----------------
——————————2018.02.26————————
督公
@马前卒所提到的军舰,其实不仅仅永绩号,民国海军和人民海军蛮多军舰都是。
民国海军当年一战中在青岛俘虏了两艘德国炮艇,命名为利捷,利绥号。后来这两艘军舰调到东北组成江防舰队,参加了1929年中苏之间的冲突,被苏联人按在地上摩擦摩擦,都沉了。利捷号没法子用了,但是利绥号打捞起来修复了,然后继续服役。后来在前苏联出兵东北时又被苏联人俘虏。一生经历过德国、民国、伪满洲国和苏联,也是经历坎坷。
利绥号炮艇
至于像宁海、平海、逸仙这样的大船,我觉得就是日本海军这样的地主家也是会想方设法修复的,不算一次性品。
人民海军中,则有炸断半截的南宁号。最初南宁号是日本海军一艘不入流的海防舰(最初误传为海防七号,后来陈悦考证认为是满珠号),在南海被美国海军潜艇炸掉了舰艏,日本海军都不想修复了,扔在黄埔造船厂没管过,国民党政府也懒得修复。直到人民海军发现了这艘军舰,又很珍惜的组织力量修复,才有了人民海军南海舰队的旗舰南宁号。南宁号曾参与过印尼撤侨行动,在电影《南海风云》中则出演过南越军队的军舰。
1943年竣工时的满珠号海防舰
说到一次性,那么第一代洛阳号护卫舰在国外绝对是一个一次性品,最初是澳大利亚海军的一艘扫雷舰,扫雷舰在大国海军里基本上是炸了就算了那种。后来卖到香港当客轮,最后被人民海军买来改造成护卫舰,命名为洛阳号。洛阳号因为50年代毛主席的视察而出名,一直服役到80年代。这种扫雷舰猎潜艇改装成护卫舰的事情,其实台湾那边也干过。比如八六海战中击沉的剑门号也是从扫雷舰改装过来的。emmmm,毕竟地主家也没用余粮。
毛主席与洛阳舰官兵合影
————————分割线——————————
时隔两个多月,居然被督公翻了牌子,小透明很激动。
汽车轮胎。
在日本的朋友被钉子异物扎了胎,一般直接换掉,不会去补胎。
因为补胎太贵了(主要是人工费贵),在日本大概是1/3条新轮胎的价格。
引用下 @AstroK 以前的文字。
中谷先生列举了在日本补胎与换胎的成本,低端车型,例如丰田雅力士这类小车补胎的价格在30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53元)。到了雷克萨斯这类中级车时,补胎的价格在1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769元)。由此可见补胎的成本比我们高很多。
国内一般是补2次以上才换掉,我最高纪录一条胎4个补丁……
(信息更正,之前问澳洲珀斯的朋友说都是直接换,评论区的同学表示当地也有便宜的补胎服务,也不会随便换掉,看来澳洲各地区情况不一样。)
手术室里的很多东西是这样的。
比如:超声刀,一把按厂家推荐大概只能用1到3次,然而一把的价格要两三千块,很多患者是负担不起的,而按医保的规定也不能这么高。所以延长到一把用9次,这样价格就变成了原来的1/3。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让国外的技术好呢。 医院医生也是为了患者省钱着想。
发我国建国初期避孕套的那几个。你们都太拿衣服了。
我就给你们手打一下盒子盖上重要的文字
After use, the Sheath should be washed inside and out with cold or tepid water and dried thoroughly on a soft towel or cloth. When quite free from moisture, it should be sprinkled inside and out with Preserving Powder which helps to preserve the rubber and presents it from becoming sticky. If the Sheath is not being washed immediately after, it should be placed temporarily in water. The Sheath should be stored unrolled in its box.
使用后,用温水或凉水清洗套子内外并用软毛巾或软布擦干。晾干后,应内外撒保存粉末以保护橡胶不变粘。如果不能马上清洗套子,可在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套子应摊开放在盒内保存。
图片与网页链接如下。按照这个说法,大概也就是三四十年代的产品:
打印机墨盒
利欲熏心的洋鬼子为了100%的利润,防止打印机墨盒被重复利用,挖空心思发明了无数项反注墨的专利,然而这难不倒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中国人民
真空注墨器
真空注墨瓶
墨盒连供器
大杀器 连续供墨系统
卑鄙的异乡人,吓尿了吧
然后鬼佬们放弃治疗,发明了激光打印机,改用硒鼓墨盒
祖国医学认为,心病还须心药医,洋鬼子还是要淘宝来治
中国人民表示,你们那点小聪明为什么不能用在正道上。
军舰……我不是说辽宁号。毕竟辽宁号来中国之前没沉过,不算“用过一次”。
清朝末年,朝廷策划重建海军,咬牙拨款造了一批战船。其中最著名一艘是“原装进口”的中山舰。日本三菱集团1910年造的船,在清朝这边是永丰号,后来是中山号,1938年被击沉,1997年被打捞起来当纪念馆。
但我说的也不是中山号,毕竟开进博物馆不能说“用”,只沉一次也不算“反复”。
1911年,大清对日本造的中山舰还算满意,拨款给上海江南制造局,仿造两艘。刚开工,武昌新军就反了,半成品转交民国。这两艘船断断续续造到1918年下水,一艘永健号,另一艘就是我想说的的永绩号。
永绩号排水量860吨(渔船),主机1350马力(和高级跑车差不多),航速13节(自行车都能更快),前甲板一门4英寸炮(重型坦克水平),后甲板一门3英寸炮(中型坦克),吨位火力功率都很可怜。但甲午之后中国海军贫弱,也只能勉为其难地用它了。1922年从日本手中赎回青岛,接收仪式上就是永绩号出场给中国军队撑门面。国民党北伐,永绩号又变成国民政府的海军主力,编入第一舰队,还曾南下福建,阻止寻淮洲的红军北上先遣队夺取出海口。
1937年日本侵华,永绩号仗着吨位小一路退往内陆。1938年日本飞机在湖北发现永绩号并击毁。幸而附近水浅,永绩号冲滩搁浅,船员得以逃命。武汉失陷之前,国军放了一把火,把永绩号烧的只剩船壳,算是第一次死透。
此时大和号战列舰已经动工,800多吨的残骸,日本人还真看不上。正好1938年汪精卫投日,在南京重建伪政府,为了给这个傀儡政府一点面子,日本人把永绩号船体拖回上海江南制造所,修好交给汪精卫。汪伪海军如获至宝,命名为海兴号,拿来当海军旗舰,一直用到1945年日本投降。
日本人走了,民国海军也没复兴到哪里去,这艘炮舰再次加入国民党海军,在长江口附近巡逻。1949年解放军渡江,30岁的永绩号拒绝随林遵起义,企图下行拦阻渡江大军。可解放军炮兵岂是好惹的,英国舰队都打跑了,永绩号毫无悬念地被轰沉在江滩上,第二次挂掉。
两次被击毁,按说救无可救,但新中国海军比民国海军更穷,看看被打烂两次,烧过一次的船壳,怎么看怎么喜欢。正好上海解放,江南制造局(造船厂)也在自己手里,华东海军送永绩号第三次回到故乡,开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的延安号。众所周知解放军的船名都有深意,能排到“延安”这个名字,可见860吨的破船对新中国来说非同一般。(排在前一位的是1350吨的旗舰南昌号)
修修补补用到60年代,四朝元老实在是没法再打仗,但在被榨干价值之前,它还要出席两个重要活动。1961年,延安号这艘清朝老船进入《甲午风云》剧组,扮演定远号和致远号两个清朝同事。
当演员只是延安号的兼职,它此时尚未退役,身份是导弹靶船。用来测试中国第一代反舰导弹。1959年导弹脱靶,这才能进入甲午风云剧组。1964年,两发反舰导弹又射向延安号,一发脱靶,一发没炸……它顽强地活到了70年代。1970年夏天,在第一艘核潜艇服役半年前,中国终于造出了靠谱的反舰导弹,一发炸沉。
虽然顽强的延安号没能第四次进入江南造船厂,但作为一艘军舰活了五十多年,让陆海空武器轮过一遍,炮弹导弹航空炸弹都吃全,被三次击沉才挂,也算死得其所。你是不是觉得这就算完了?
往下看:
一座历经清朝和民国两个朝代,服役于“永绩舰”“延安舰”的蒸汽锅炉,如今安放在新绛汾雁酒厂,向人们述说着这座蒸汽锅炉藏匿的一段心酸而传奇的故事。
这座蒸汽锅炉系三筒水背式船泊锅炉,英国Howden(豪顿)公司生产,建造年代不详。现存锅炉档案(65)轻锅字第0531号标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29部队“延安舰”上的动力锅炉。
“延安舰”的前身是“永绩舰”,经历了清朝和民国两个朝代。“永绩舰”是清政府责令江南制造局以从国外购买的 “永丰舰”为母形建造的,1911年开工,直至1918年才完工。1938年12月21日,战舰遭日机轰炸重创而搁浅湖北,后被日军俘获并在江南厂修复后,于1940年5月20日交付汪精卫伪政府使用。1949年4月23日,“永绩舰”被我军炮火轰炸致残,后被打捞经修复重新武装,更名为“延安舰”,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六舰队 (护卫舰支队),作为早期浙江沿海一带巡逻舰船。新中国成立后,“延安舰”多次充当启动导弹试验靶舰,所幸都未被击中,免遭厄运。之后“延安舰”默默停泊在大连港,1970年退役,完成了它的传奇经历。
1979年,新绛汾雁酒业有限公司(原新绛酿酒厂)从青岛海军学校购回“延安舰”上的老锅炉,让其不远千里来到新绛,在县酿酒厂发挥余热,延续传奇。
现在你还可以去山西看永绩号的心脏,到今年刚好一个世纪。
相关回答:
hmmm可能…是我的论文?
这个答案莫名其妙就火了,看来大家确实都有一个抠抠缩缩却又很美好的青春呀。
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评论区写写自己青春中的小美好,算是追忆吧。
分界线下为原答案。
————————————————————————
对于 @佐木敬良 老哥说的中性笔,我想补充一个更丧心病狂的……中性笔芯。
我以前以为中性笔芯用完就真的是毫无用处了,只能躺垃圾桶。
后来才知道国内有些人会留着用完的中性笔芯,万一有一支中性笔摔了,芯尖的滚珠不见了,他们会,换一个笔尖……换一个笔尖……换一个笔尖……
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国人民的智慧……
遥控器包装
----------
难道我可以靠这五个字突破千赞??
Fast Fashion!这个不是非常普遍,但确实存在。08年时,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开了一间ZARA店,大家都觉得款式不错,但就是衣服质量不行,薄的衣服一洗就变形,开始还以为是国内的洗衣机有问题。后来去了英国,我发现很多英国年轻人对Fast Fashion的理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理解Fast Fashion是快速改变设计的时装,他们理解是快速淘汰的时装,穿一次就扔。
AFM tips,也就是原子力扫描显微镜的针尖(或探头),这东西在美国价值大概20美金一个,在国内两三百左右。
原子力扫描显微镜的大致原理是用直径纳米级的针尖去逐行扫描研究对象的表面,这个针尖很细,自然也就很容易弄断或是磨损或是粘上脏东西,针尖受损以后,有一定概率可以被继续使用,但是扫描的AFM图分辨率会相应下降,甚至会有重影。
我当初在北大的时候,做实验用的AFM tip基本上都是反复使用的,因为这种针尖容易受损,且很贵,如果稍有损坏就更换的话,实验室可能吃不消。所以当时AFM tip的话,只要还能用,基本就会一直用下去。
我来美国之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我的导师跟学生说但凡用着不好的AFM tip不管新的旧的,直接扔掉,你们的时间加工资可比这些针尖贵多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好的针尖上。一来针尖有问题,可能错过本该看到的结果,二来就算受损针尖扫到了图,但是这图并不清晰,分辨率不够,还是毫无用处的东西。所以,除非是效果特别好的针尖会被特意保留反复使用外,其他的都是用过就扔,没有人会去用别人用过的针尖。
举个例子,像我当年这种液相扫描DNA纳米结构的AFM图,十个针尖里面有一个能扫到这种分辨率就很不错了,如果拿个旧针尖反复扫,就算给我几个月时间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科研目前还比不上美国,原因有很多,多年持续的资金投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持续改善,中国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中国多年来培养的新生代人才也在不断崛起,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学者回国发展的也越来越多,所以大家看了这个故事也别太难过,因为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大学教材
(没出过国,以下内容均为听说)
国外的教材动辄几百刀上千刀,而且大多教授会指定教材。听托福一个老师说,你拿着教材去复印,复印店最多给你复印一章,理由是保护知识产权。新书会有对应的验证码登录特定网站,进入作业系统。
所以学姐学长的书拿来也没用,作业没法做。而且你说单买个验证码?抱歉,单买验证码近似等于原价
而且教材版本更新快,那个老师说的是,调整一下习题顺序,加点习题就出新版,而教授用的最新的
国内就不一样了,我的大学物理教材来自大我三届的学长,教辅跨度十年的都有,当然评论区也说了,国内教材便宜,买新的也多,但就我们来说,系内学生组织会组织旧书循环利用,有旧书的情况下大家一般都是用旧书
#评论区分歧有点严重啊2333
#评论区内容更丰富真实,大家看评论区吧
说一个比较偏的,就是断肢。
国外很多情况下都是截肢,而中国不是,中国的断肢再植技术是全世界最牛逼的,你的手脚断成很多截都能给你接上去。
某些爸爸
美国福利政策非常睿智,单亲妈妈补贴高。
婚姻正常妈妈补贴为零!
从种族占比上来说,公布的2015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本土,77%的黑人婴儿、49% 的拉美裔婴儿出生于单亲妈妈家庭。
所以很多单亲妈妈不是一个小孩儿,而是生很多小孩儿,每个父亲可能都不一样(或者不知道是谁)
这些爸爸也等于是一次性的,单亲妈妈用完就换了(或者自觉跑了)
链接如下:
【在美国,单亲妈妈如何靠不结婚拿福利生活?】http://m.kdnet.net/topic-12459866.html
翻译一下:
如果你跟你的女朋友有两个孩子,那么作为新美国人应该这样生活
不要跟她结婚!
用你妈妈的邮箱收邮件
男方买一套房子
男方把这套房子租给女方和俩孩子
section 8 会给 3卧的房子每月发放900美金的补贴
女方签下奥黑医保,这样男方就不用付家庭保险了
女方因为单亲妈妈可享受上大学免费。
女方每月可拿到600美金的食物券
女方可拿到一部免费的手机
女方可免去utilities(一般指水电网)
男方搬进房子,但是仍然使用妈妈的邮箱收邮件
男方和女方在填税收单的时候各自承认一个孩子,这样可以因为“head of househould”条款,可免去1800刀的credit
女友可以以“crazy”或者“bad back”申请残疾补贴,一个月可拿$1800刀,并且可以终生不用工作。
一对已婚夫妇的家庭主妇母亲,一年可以拿到的补贴为0刀!!!!
一对未婚情侣,作为单亲妈妈:一年可拿到21600刀残疾补贴+10800刀免费住房补贴+6000刀奥巴马医疗补贴+6000刀免费食物补贴+4800刀水电网补贴+ 6000刀联邦助学金补贴 + 12000刀免费大学学费助学金补贴+8800刀税收补贴,一年共计7万5千美金补贴。
作为单亲妈妈,可以坐在家里混吃等死,一年有75000的补贴(50万人民币一年),干嘛要结婚???
在中国,单亲妈妈的出现一般来说都是被孩子的生父抛弃。但是在美国,这个数据不算什么,人家可能只是故意不结婚,做单亲妈妈而已,我就见过好几对,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还没结婚。有点像国内为了房子的问题故意离婚再结婚这种钻空子吧,不结婚的一对couple可以每年靠领补贴过日子。其实75000美金一年,不用交税,按照美国的物价可以过得很好了。
而黑人和拉丁裔,大多都是偷渡,或者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社会环境,社交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当你的父母亲在苦心钻研如何拿福利的同时,你会儿耳濡目染地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些偷渡去美国的人无不是为了美国的可以混吃等死的高福利,跟很多中国人的美国梦不同,有些人的美国梦就是吃美国福利那么简单。
英国人喝茶的时候习惯把茶包从杯子里马上捞出来,然后丢掉。茶包只泡一次。觉得挺浪费的,有些茶明明能泡第二次。在中国继续添水就可以了
—————————————————————分割线——————————————————————
很感谢大家的评论,然后看到评论想补充三件事:
第一,我没有指出是英国红茶
第二,就算是英国红茶也有散装茶,不一定是茶包。
图为英国著名茶商的散装茶
第三,茶的品种不同与茶包浸泡到捞出的时间的不同,都会决定二次冲泡的口感。有一些茶二次冲泡味道还是浓郁的。
233333 这个我知道 简直是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在日本是一次性的用品.
说个最恶心的,希望不要被屏蔽,国外医院使用的超声刀头都是一次性的,例如强生的,但是国外售价很便宜,这东西到了中国..呵呵呵
以北京为例,由于超声刀在物价目录里没有,只能按每次使用次数计费,一次600,而这玩意在中国售价到医院6000多一把
中国所有的医疗器械都有个“证证”,没这个就按假货假药处理,有了才是合法滴(参照我不是药神),但这个超声刀的注册证上明确规定写着“一次性超声刀头”仅供一次使用!
如果按照这样的话,每个病人做一台手术用一把超声刀医院收病人600,自己却要花6000多像经销商购买,你觉得可能么?这就是体制,被逼无奈只能用完了消毒继续使用(不得不说强生的产品很牛逼,一次性的东西用了十几次都没事),不用到10次以上医院都是亏本的
如果做手术是你自己的亲人你愿意让医院给你用一个已经被十几个病人用过的器械在你身上继续用(类似一次性筷子用完不扔,拿高温消毒洗涤灵刷完后继续下一个人用,还好强生得筷子比较用料好)
但就是最近更不要脸的事情来了,国产的超声刀为了拿下这块肥肉,把进口的产品搞到了药监局,结果药监局明确规定医院禁止多次使用注册制上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器械(没毛病啊,官宣就是牛逼),这一指数传达下来,各大三甲党委,院领导高举旗帜,一路干下来,国产的超声刀春天来了。
举例某医院采购国产品牌超声刀,一把600,买100送100,对接超声刀的能量平台直接送,我就问你牛逼不牛逼,医院收费600,采购300一把,不仅收入增加,还降低了支出,药监局的指数也完美之行,支持国产的大环境也顺利进行。
看似三赢的局面我就问你你以后病了你敢用么?以前67千的东西,忽然告诉你其实可以300快,呵呵哒...
我想起了最近抖音里的一个视频,一个外行问一个开宾利的大哥,你这BYD多少钱啊?大哥来一句不贵,5.6万吧..哈哈哈哈哈
——————————————
几日没登录今天上来看看发现这个回答引起很多评论,我就回答一下几个评论比较多的问题。
我问了一下强生和奥林巴斯超声刀的厂家,国外售价确实很便宜,但是可能有些人理解的便宜和我理解的便宜有点误区,奥林巴斯的刀头在日本不同医院售价不同,基本折合人民币区间在3-4k一把,国内首家1万左右。强生的刀头在1-2k,国内价格在6-7k。
其次至于质量问题,在北京医院市场目前已有几家北医系统的知名三甲医院由于临床各科普遍反映非常不好用,主要体现在凝血时间长达20几秒(进口6秒左右),超声刀操作杆操作抖动不稳,增加手术时间,使用次数大手术往往用两到三把超声刀,质量不行。国产超声刀已停用,而进口超声刀由于注册证和成本问题,医院不会采购,目前医生怨言很大,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手术方法。
还有一点不是看不起国内医疗厂家,中国很强大,高铁,珠港澳大桥,华为,这些都很强,美国的纳斯纳克上中国企业一个个的敲钟,互联网的,饮食的,能源的,实体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的医疗企业没有没呢?!抱歉,没有,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这么说下去估计几万字也说不完,而且水太深也不能说明白
一个小小的超声刀,质量差距就如此之大,北上广的大三甲医院检验科,放射科这些几百几千万的设备贴的商标是什么?GE,西门子,奥林巴斯,罗氏诊断,有时候感慨,中国医疗可能跟民航领域一样,我们太需要自己用自己的“材料”生产一个真正的“国产品牌”了!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
我觉得有必要再来说明一下了,因为太多的评论可能都没明白我说什么
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超声刀,北京物价要求医院对病人收费都是600/次,无论你用进口还国产,什么品牌,只要手术中使用到了超声刀,病人只需要支付600/次。至于强生6000多的售价是经销商卖给医院的价格,国产卖300也是给医院的价格,两个产品的注册证都明确标注:一次性超声刀头,仅供一次性使用,所以从医院角度来讲,如果一次性使用超声刀只能进货国产的品牌,要不医院会亏成狗!但是国产的质量明显和进口的有很大差距,所以导致临床术中遇到很多问题,医生的角度强烈要求使用进口,但是医院财政这块肯定不能通过,以前的方法就是进口的虽然标明一次性使用,实际上都是反复消毒使用,这样医院才不会亏损很多,实际上也是亏损的,但是出台相关政策后,没有大三甲医院敢继续反复消毒使用进口的超声刀了,要不使用国产,要不就不使用用最传统的方法。
一次性内裤
我记得CSI里有一集,翻死者行李里有五条内裤,判定这个人打算在这呆五天……
罐头瓶。
欧美吃完罐头,瓶子直接就扔掉了。
中国好多拿来当喝水的水瓶,为了防止开水把罐头瓶烫坏,还要先少倒一点开水进去把瓶子预热一下。
习惯了用罐头瓶,弄得我现在都会去买瓶水果大罐头,吃完里面的水果后,瓶子拿来装泡菜,很方便。
有兴趣了解中国经济科技信息可移步这里
知乎最长的非小说故事类过万赞回答
听马爷开车说个羞羞的物件---避孕套
“......避孕套的成就显示一国的橡胶工业的最高水平。
官方名字避孕套,比较流行的名字叫安全套,过去说橡皮套,还有叫什么呢?叫气球。小孩子不懂事儿拿爹妈的避孕套当做气球呼呼吹着玩。
你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避孕套五花八门很多种(邪恶微笑脸)。我们年轻的时候是要反复用的,用完后先清洗干净然后撒上滑石粉。
很可怕!每次用之前一抖,满屋子都是粉。
后来推广计划生育要求只生一个的时候呢,每个单位都有一个管计划生育的,避孕套国家提供,职工每个月领。
人家问“你要多少个?”
“我..我要20个吧。”
“你用的了那么多吗?20个!?”
“你天天光干这个事儿啊?给你10个吧!”
你想啊他刚结婚,年轻血气方刚的,10个够用吗?所以可不就得用完洗洗反复用吗?
现在的避孕套都是用油(润滑)的,我们那个时候都是纸包的,撕开包装,满手全是粉......”
------摘自2017-09-06期
《观复嘟嘟---春风十里不如“套”》
感谢@阎鲁能的补充评论
“那天晚上,他们用的那个避孕套(还是日本时期的旧货,经过很多次清洗、晾干、扑上滑石粉)破了,把我漏了出来”
-------摘自王小波《三十而立》
-----------------------------分割线--------------------------------
卧槽,居然找到了改革开放元年的文物避孕套图片!
啊!一手滑石粉啊!
啊!有反复使用的指导说明啊!
啊!爽身粉也行!
---------------------------------分割线2--------------------------
看出来了,评论区的诸位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避孕霜是什么鬼!?
什么人会用特小号!?
没有特大号,本仙女用什么!?
避孕套和安全套有什么不一样吗!?
怪不得杜蕾斯工厂也在青岛,看来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为全国人民的生活幸福操碎了心啊!
关于诸位的评论,答复/补充如下:
1. 避孕霜/Spermicide,即杀精子剂,是一种女用避孕化学剂产品。
可以单独使用,但避孕率不可靠,所以通常作为避孕辅助手段。
避孕霜无色无味,主要作用成分为壬苯醇醚,可杀死或降低Sperm活动能力。
不知为何,避孕霜退出了中国人视线,完全百度不到信息,以上信息来自Wikipedia,以下图片来自Bing。
至于怎么用,请自行Wiki。
我要脸不说(捂脸)。
P.S. 感谢高人 @苏谢 的评论
避孕霜在国内不多见但也有卖,芳名乐乐醚
P.S. 2018.11.09更新补充,感谢高人 @高超 药剂师兄台的评论
“现在避孕霜不多见,是因为同样的成分做成了栓剂,叫壬苯醇醚栓”
2. 强烈建议学习星巴克,
将大/中/小/特小四规格改为特大/大/中/小,或巨大/特大/大/普通也行啊。
妈蛋!谁特么好意思当众承认自己size是特小啊,这是病,得治!要脸!
唉,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品真是简单粗暴啊。
3. 感谢诸位评论提到的青岛双蝶,双蝶现在还是国产避孕套品牌龙头。
大家关心的国营青岛乳胶厂建厂于1956年,
1994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青岛乳胶厂与英国SSL集团合作组建青岛伦敦杜蕾斯有限公司,杜蕾斯从此进入中国,
1999年组建双蝶集团,
2007年双蝶与杜蕾斯的合作终止。
4. 感谢高人 @小红是小三 关于安全套和避孕套区别的评论
以下是Durex官网关于两者区别的说明:
“避孕套和安全套是有区别的,安全套不是避孕套,安全套除了避孕之外,更为重要的用途是有阻隔病毒的作用,而且通过国家认证的安全套品牌很少。因此,只有通过国家资格证书的品牌才可以在外包装上打有“安全套”字样,其他声称安全套的产品基本都是避孕套。”
安静!看黑板!划重点了童靴们:
1. 安全套用于防各种致病病毒
2. 安全套有国家认证标识
3. 安全套品牌很少
大家都明白了吗?
P.S.感谢Durex对知识普及的大力帮助,双蝶你听见了吗?
P.S.感谢评论区高人 @胡乎 的补充评论
对于安全套和避孕套的区别,丁香园则认为这都是谣言,详细理由如下,诸位自行了解并判断吧
5. 感谢 @与子携琴上翠微关于滑石粉对女性身体危害的评论
医学专家根据大量的病理检查发现,约有75%的卵巢癌患者,由其组织切片中可见到2微米左右的滑石粉粒子,
这充分证实大多数卵巢癌患者都有接触滑石粉多年的历史。
好在不得不用滑石粉防粘连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啦!
最后,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国宝震文,笔芯!
我们这个三流大学,普遍穷,塑料离心管这玩意,国外就不说了,国内但凡好点的实验室都是一次性使用,我们这普遍要求洗干净烘干再用
有次我有个实验这边没设备做,于是让我一个研究生去我博士老板那边做两天,学生回来羡慕得不行,说那边居然一次性使用离心管
就是下面这货
曲奇饼干盒
每次打开看到几团毛线就很恼火
————————————
卧槽竟然破千了,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