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第158期和159期睡前消息关于电影《八佰》的评价?

回答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一直在关注《睡前消息》对各类文化现象的解读,其中对电影《八佰》的两期节目(158期和159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评价角度相当独特,也触及了不少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下面我来试着详细梳理一下我的看法。

158期:回归“人”的视角,解构“英雄叙事”的基石

如果说159期是宏观叙事的补充,那么158期更像是对《八佰》最核心的“人”进行了最细致的解剖。节目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场战争,士兵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认为这直击了《八佰》最根本的情感落点。

节目中,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沉浸在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即将奔赴战场的普通人。他们的恐惧、他们的茫然、他们对死亡的抗拒,以及他们被卷入历史洪流时的无奈,都被一一呈现。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节目提到了电影中一些小人物的细节,比如那些来自不同背景、说着不同口音的士兵,他们并非天生的英雄,而是被时代裹挟的普通人。

《睡前消息》没有回避电影中可能存在的“英雄主义”的包装,而是试图从这些普通士兵身上剥离出他们作为“人”的本质。他们也怕死,也想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正是这种“普通”,让他们在面对极端环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牺牲,才显得更加震撼和真实。节目似乎在强调,伟大的历史事件,从来都不是由几个“天选之子”完成的,而是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共同铸就的。

我尤其欣赏节目对影片中“求生”与“牺牲”的辩证关系的探讨。电影并没有一味地煽动牺牲,而是展现了士兵们在求生的本能和国家的召唤之间挣扎。从“老百姓”到“战士”的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节目通过对这些内心冲突的展现,让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立体,也让观众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158期让我看到了《睡前消息》在评价战争题材电影时,不唯“战”而是唯“人”的出发点。他们关注的不是“这场战役打得有多惨烈”,而是“身处这场战役中的个体,经历了什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种视角,避免了对战争的过度浪漫化,也让影片的情感力量更加接地气。

159期:宏大叙事与历史的复杂性,对《八佰》的反思

如果158期是“微观入里”,那么159期则更像是“宏观观照”,将《八佰》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这一期节目,他们开始更多地讨论电影的“历史真实性”和“叙事策略”。

节目中,他们对电影中可能存在的“历史戏说”进行了审慎的分析。我记得他们提到了电影在一些细节上的改编,比如对某些人物身份的模糊处理,或者对某些事件的戏剧化安排。这并不是要否定电影的艺术价值,而是提醒观众,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性和时代烙印。

《睡前消息》在这里展现了一种“历史批评”的姿态。他们没有简单地接受电影所呈现的“史实”,而是试图去追溯电影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以及这些考量对观众理解历史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去魅”的过程,非常有价值,它让我们在享受电影带来的情感冲击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份清醒的批判性思维。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节目中提到《八佰》的上映,正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电影本身也可能被赋予了超越其本身艺术价值的意义。他们并没有直接批判这种现象,而是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语言,去阐释这种“意义的叠加”是如何发生的。这种探讨,让我思考,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对话,它也可能成为社会情绪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节目还触及了“谁是真正的英雄”这个问题。在《八佰》中,虽然有“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的说法,但电影本身也展现了许多在仓库外默默付出的普通民众,以及那些在后方坚持抗战的普通士兵。节目似乎在提醒我们,英雄主义的定义并非单一,那些看不见的牺牲,同样值得被铭记。

总的来说,159期节目,展现了《睡前消息》在评价电影时,不满足于只停留在“好不好看”层面,而是延伸到“电影如何讲述历史”,“电影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的深度思考。他们通过对《八佰》的解读,引导观众去思考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在面对历史时应有的审慎态度。

综合来看,两期节目相辅相成,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深入的评价体系:

158期:回归“人”,强调情感的真实和个体的价值。 他们挖掘了影片中最动人的“人性”部分,让观众看到了战争中普通人的挣扎与伟大。
159期:审视“史”,关注叙事的客观性与历史的复杂性。 他们引导观众对影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提醒我们在接受影像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

我认为,《睡前消息》对《八佰》的评价,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被轻易带入”的观看和思考方式。他们没有煽动情绪,也没有简单地迎合某种主流观点,而是用一种知识分子的审慎和对细节的关注,去解读一部可能引发广泛讨论的电影。这种“慢下来”的思考,对于理解《八佰》这部电影本身,以及它在中国当下语境下的意义,都非常有启发。

我个人非常认同他们提出的“把历史交给历史,把艺术交给艺术,把情感留给观众”的理念。在评价《八佰》这样的作品时,保持这种多层次的审视,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它的价值,也能避免被某些片面的解读所左右。这两期节目,无疑让我对《八佰》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刻、也更具批判性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到实地感受历史,普通人也不会有时间和兴趣去翻阅真实的历史记录。如果有一部号称“历史”的影片,充斥着编造的情节,缺乏逻辑的煽情,以及虚无的历史观,被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到,并成为一部分人的“国民记忆”。这种行为是什么?我觉得是“投毒”。作为一个父亲,我只能多带孩子看看真实的历史遗迹,多给他讲讲真实的历史,却很担心他在长大以后如何面对那些被篡改了“记忆”的同胞。

user avatar

看到了一个朋友的回答

这样的电影都能的通过审核,老战士的回忆录却能卡住不让出版,我已经无力说些什么了。

这位朋友说的是睡前消息第144期中的部分内容(12分50秒左右开始),马前卒介绍了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黄老,写了一本抗美援朝的回忆录,但在“重大选题备案”阶段被卡住,迟迟无法出版的事情。

【睡前消息144】山东大学减少留学生补贴,为什么还是要被骂?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电影《八佰》现在的票房是五个亿,大家觉得如果黄老的回忆录出版了,码洋(也就是定价乘印数)能超过五十万吗?

如果不了解影视和出版工作的审查制度,可能很难对这个问题有客观的认识。

我对出版工作相对了解一点,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所谓“卡住”图书出版的“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大约是怎么回事。

所谓“重大选题”指的是“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内容选题”,那么具体又有什么呢?这个内容网上是能找到的,简单给大家摘录几条:

(四)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工作、重要人物选题。
(七)专门反映国民党重要人物和其他上层统战对象的选题。
(八)涉及民族宗教问题选题。
(十一)涉及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时期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选题。

那么黄老的回忆录,显然就是“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按照不同时期的备案制度的内容,包括抗美援朝、援越、“西南边疆重大军事行动”等相关内容,都在“重大选题”之列。

简单来说,审查的流程是

地方出版单位申报材料经主管主办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省级出版管理部门,非在京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单位申报材料经主办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省级出版管理部门,由所在地省级出版管理部门报国家新闻出版署。

我曾经翻译过一本英军参加朝鲜战争的书,平时工作中也见过同事的书进行重大选题备案(一本涉及乌克兰内战的书),所以虽然我不太清楚黄老的这本书所在的出版社具体的主管、主办单位以及地方出版管理部门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本人的经验,面对重大选题备案流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等,一是催。

等,一般来说怎么得一年半载。

催,就是出版社认识具体审查的人,平时多催催。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负责审查的人,他不一定就是“坏人”,咱们相关部门也没那么多坏人。不是说他故意卡某本书,一般来说有多个书稿积压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可能又有其他别的工作,这个书稿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稿件,那自然而然就被遗忘了。

“重大选题备案”这个流程听起来好像很神秘,运作起来虽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其实也很麻烦,所以我们在出版实践中,规避这个麻烦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如果有一个选题有可能涉及重大选题备案,那就尽量不出版。这并不是说“宣传口有坏人”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我国现行出版制度的现实。

不知道 @睡前消息 是否能帮黄老找到相应的办法,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早日出版。

user avatar

如果一开始宣传的就是商业片,演义片,传奇片,那么肯定好评如潮

三国演义跟真实历史一比完全就是鬼扯球,也不耽误人家是名著,因为人家压根就没往这方面宣传

国内各种戏说剧,纪晓岚、刘罗锅、燕双鹰之类的,也是同理。

严格来讲,裤裆藏雷、手撕鬼子之类的神剧都属于传奇片,和郭靖抗蒙没有区别,近代抗击外侮的也有京都球侠、太后吉祥、举起手来、巧奔妙逃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根据真实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电影有很多,也有完全不符合历史的,甚至有当事人觉得不满意的,比如跛豪、雷洛、叶问、霍元甲、黄飞鸿之类的,重点在娱乐,至于是不是还原历史,从导演到观众,都知道是鬼扯

八佰这个片也可以走这个路子,套个历史的皮,讲明了跟历史无关,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马前卒对于该片的评价,也主要是声讨他借历史加私货,用英雄史观代替人民史观。

历史片当然不可以这样,历史片允许夸大,允许艺术加工,但是要讲究历史逻辑。

剧情传奇片则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塑造英雄

user avatar
我最早见到虎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当时都惊着了。他说我们这个电影,从小人物来出发,写小人物他们的转变。但是,我们写的这部电影不是人到英雄的过程,而是一帮“畜牲”到人的过程。

当时听了以后浑身起鸡皮疙瘩,就觉得太棒了这句话。

所以一开始为什么上来是一只老鼠,就是鼠性,然后你看老算盘、羊拐、老铁这些人,他们就是很明显的一个照应。

《八佰》编剧 葛瑞

————————————

泻药,用一个群友的话说。

“就是听说被禁过才去看的。”

看完之后。

“活该被禁。”

注:他在想怎么和孩子解释“咂儿”是什么。

我不知道为什么“塑造人物有血有肉形象立体”的方式,是姜武看着女童军的裸背对王千源说:“你摸过女人的砸儿没有”,还是欧豪问抱国旗出来的小湖北“是不是香喷喷的一手”。


这大概就是汪海林说的,在洗浴中心,一人抱着一个女技师,说“我们这部作品要弘扬正能量”。

——————————————————

逼杂牌军冒着敌人狙击手的威胁去修一个从来没用过的阵地,留杂牌军断后,还把人用铁链子锁在阵地上。这样的宣传我只在伪满那里看到过。

这难道不是对谢晋元最大的污蔑抹黑吗?

历史上的谢晋元可是冒着敌人狙击手的威胁狙掉了两个鬼子(虽然指挥官以身犯险不应倡导),但此举可谓大振士气。

user avatar
我儿子三岁的时候听抗战的故事,问了一个问题:“日本人那么凶狠,是不是到处放特别响的鞭炮。在他三岁的想象力中,大鞭炮是他知道最可怕的东西。
现在看编剧导演的想象力,也就比我儿子三岁想象力多一点。——马前卒

这句讽刺酣畅淋漓!

以后真不能选黑帮片导演拍历史剧,也不能请武侠导演。正如督工吐槽,管虎拍的像老炮茬架,而武侠被各种抗日剧拍成了抗日神剧,什么手撕鬼子,飞檐走壁,人体描边,弓箭刚枪。。。不敢说全部,至少我提到的是巷弯的导演杰作,巷片的历史战争片偏科是有目共睹的。

一些导演经历过大解构时代,经常解厚崇高的人,最终多少不再相信崇高。比如另一个电影集结号里,团长竟然需要靠欺骗来让连队死守。。。一个部队命令执行力要是混到这样,那基本不可能打胜仗了。不过考虑到请的是韩国军事顾问,倒也可以理解了。了,导演对人性的理解如此之狭隘,实在可笑。

关于煽情,历史从来不缺震撼,真的没必要凭空设计狗血的桥段。当然你要拍架空题材神话题材那没办法,可这是正儿八经历史正剧,编剧最多在史书空白处创造一些细节补全,没必要为了自己的所谓艺术手段来对历史进行大修,最多也就在纷繁的历史进程中只挑符合自己美学的,再多就过分了。

或者一开始就让观众知道这个是架空,比如大明王朝1566,更多的是将人物作为一种象征,毕竟徐高张历史上绝不可能穿一条裤子,严世蕃也不是严嵩的熊孩子傻宝宝。导游只是为了用他们代表一种力量,用严嵩代表另一种力量。

当然,要是非要和国际接轨,学韩国神剧里李世民被射瞎一只眼,学美国宣称自己解放了奥斯维辛,学诺兰敦刻尔克精法狂喜英伦震怒,那。。。。那真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典范。

人家睁着眼说瞎话好歹胳膊肘还往里拐,符合人类舆论战利益需求逻辑,而某些人睁着眼说瞎话全抹黑自己的人民了,真不愧是河殇年代出来的文胆,反思精神熠熠生辉啊。。he~tui!

不得不说,现在我们的某些历史电影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论写实,写的是导演自以为的真实,论精神,光顾着煽情,丝毫不考虑战争环境下的人心。

至于找飞将军后人。。。随你便吧,欺负谢将军(追授少将)不能找你算账了。

最后在说一下人民,确实,人民会麻木不仁,就像鲁迅在日本留学看电影里那样围观同胞被砍头。但如果进入生死存亡的极限关头,又经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发挥出近乎核能驱动的精神力量。

有时候不要高看人性,而有时候,不要小看人性。

我曾经提到,民族主义本来没有属性,有的人想进攻,民族主义就变成了矛,有的人想防守,民族主义就变成了盾。日本和德国法西斯用极端民族主义当矛,而被侵略的国家有民族主义凝聚人心,变成盾团结起来对抗。

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知道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退无可退,尽可能的帮助抗战将士,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知道跟着常光头只能继续被压迫,pla展现了他们平等和尊重以及打破旧世界的决心,还普及教育和医疗,人民知道跟着谁日子更好,所以推着小推车帮助物资运送。

这就是人民,有时候市侩,有时候狡黠,有时候占小便宜,有时候素质低,但只要加以教育,就会展现惊人的素质和力量。

user avatar

前两张我从网络翻拍“八佰”护旗一段(电影宣传照片、和督工谈八佰用的片段)。后两张我翻拍自台版八百壮士。

请问管虎还是这只是向国军再次致敬。那挺好的。不过一定得像台版那样惨死吗?连方式都一样何必呢?这样模仿有什么意思?还是説有什么用意?为何非要学75年台版那样洒狗血惨烈护旗?

如果真的很钟情惨烈也罢,他自己脑子没有创意吗?连画面都要故意很象,为何?以他的才华来说,他大可不必模仿。他就是故意要这样做。为何?

要向台版导演丁善玺致敬?......谢谢,我想丁导演在天之灵很欣慰,但也会又气又笑吧?

还是想提醒台湾影迷比较两者?

还是这只是向国军再次致敬。那挺好的。不过一定得像台版那样惨死吗?连方式都一样何必呢?




user avatar

给马前卒连夜肝完睡前消息158,159这两期历史部分的内容,就连续出差两个周,跑了四个省,今天回到工作室,得空说说个人对电影的感受:

我一开始不太想接这个任务,理由和之前我写亮剑时一样——本来以为无非就是1975年台湾版那种不太严肃的抗战武侠片,毕竟是商业电影,又不是历史纪录片,为了剧情需要必须做一些改动和夸张有什么好批判的?不过既然马老板下了命令我也就去看了。

说真的,我作为一个民国战争片爱好者,并不是很在意普通抗日神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个人英雄主义”。毕竟美化,甚至神话那段历史,在我看来是中国民族自我建构的需要,这种需求今天是否还那么迫切再说,但肯定依然是文化生产的重要动力,马前卒天天鼓吹的的工业文化又造了什么?

当我注意到这电影有150分钟的时候,就有不好的预感,怎么四天的战斗拍的比斯大林格勒还长?还觉得以我的观影经验,普通果粉片的战斗场面应该吓不到我,大不了当猎奇片看。一开始,哟,还真成了苏州河畔的巴普洛夫大厦?.......看到中间挨个报名跳楼,过桥去自杀,要不是因为工作需要,我肯定要走人了,到最后,真是被“味太冲”熏的泪流满面。

除了158期,马前卒已经批过的内容外,我不说战争情节有多夸张,这片子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也很烂呀,故事线不完整,强行高潮太多,尤其最后过桥部分导演已经完全驾驭不住故事,情节开始崩了。此外,单独拉高88D,强行贬低其他所有杂牌军,至于租界满地西南官话,至于看到什么“巴蜀商会”我作为西南地方史爱好者差点没笑出声——感觉导演在刻意表现江浙人的懦弱,我觉得都是过去果粉战争片所没有的。

而159期,说应该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拍,我并不喜欢马前卒说的那种“现实历史更精彩”的硬核历史片,而希望能拍成一部爽片,学习类似黄金大劫案的风格,改个类似《保卫魔都堡垒》之类的名字,把地方改到吴淞口炮台附近,一开始给德国人送十万吨钨沙,换来德国防空塔,上面四门双128防空炮打富岳,下面十六门十吋巨炮轰长门,吃喝。

开创抗日朋克片这一新朋克电影门类,似乎也不错。

user avatar

在知乎玩了几年,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我现在根本不回答匿名用户提出的军史类问题,也不搭理匿名用户的评论。因为这些东西先是用匿名的方式藏头,又在引战的话语中露尾,连在虚拟的网络中都要玩这种不敢见人的猥琐把戏,真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晒太阳的勇气。

但今天我破个例,这个匿名回答如何看待第158期和159期睡前消息关于电影《八佰》的评价?中,答主义正辞严地表态:我去过战场遗迹,你们呢?

别人我不知道,我说自己。

1937年8月第二次淞沪抗战爆发,2017年8月战役80周年,一群来自四川、浙江、北京等地的精日分子,趁人不备在四行仓库偷拍照片为倭寇招魂。

1937年12月,倭寇在南京大屠杀,屠杀一直持续到1938年,2018年2月屠杀结束80周年,一群来自四川达州、南京等地的精日分子,在春运期间再次在南京抗战遗址偷拍照片为倭寇招魂。

同月,一群来自山东滕州等地的精日分子,公然在网络上威胁举报上述无耻行为的网友 @克杀

为抵制这些人的无耻行径,我所在的军史迷圈子发起号召,在节日期间前往所在省内的抗战纪念遗址、纪念馆、屠杀发生地等地,举行自己的纪念仪式,并将影像资料发布到各网络平台,以正视听。

2018年4月5日,我们前往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曲亭镇韩略村烈士陵园及战场遗址,纪念先烈。在现场将上海精日事件及南京精日事件中的偷拍照片烧毁。这些精日分子在抗战遗址偷拍以此影像为倭寇招魂,咱们就在当年烈士斩鬼的地方烧他们的影像告慰烈士英灵。

图片升级已经战斗了八天,还没胜利,现场图片请看

除了山西,在整个纪念活动中,我们祭奠过的地点还包括上海四行仓库、江苏南京紫金山、邵家山抗日遗迹等在内的共14个省份的烈士纪念地。

即使按这位匿名用户的标准,我也有资格评价《八佰》,我的评价如下

后续新闻三则:

上海:

经查,李某、高某、项某、胡某、刘某等所谓的“军服迷”经事前商议后于8月1日前往上海拍照聚会。期间,于8月3日22时许穿着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广场(弹孔墙)拍摄照片。几天后,李某发文配所摄照片上传QQ空间并被多次转发,引发广大网民强烈谴责,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连日来,警方远赴四川、浙江、北京等地,开展调查取证。经查证,李某等五人均主动投案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在警方的教育下,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性质并真诚悔过。8月23日,李某、高某、项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胡某、刘某因未成年、违法情节显著轻微,被教育训诫。

南京:

经查,唐某(男,25岁,四川达州人,达州市某公司职南京市某公司职工) 、宗某(男,22岁南京市某公司职工),事前商议,约定2018年春节假期到南京选择战争遗址,身着网上购买的仿制二战期间日本军服和“装备”拍照。2018年2月19日上午,两人来到南京紫金山邵家山(西山) 的一处抗战碉堡遗址前,换上仿制的战时期不同款式日本军服和“装备”。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照片,后上传至QQ群并被多人转发。唐某、宗某为寻求刺激,明知邵家山(西山) 这座碉堡是抗战遗址,仍身着仿制战时期日本军服拍照合影,在互联网上传照片,严重亵读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南京:

公安机关发现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对举报该事件的网民孟某(网名“上帝之鹰_5zn”)进行人身威胁。经公安机关连日工作,于2月28日在山东滕州查获违法行为人丁某(男,山东枣庄市滕州人)。3月1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依法对丁某予以行政拘留7日。经查,丁某因对孟某在网上举报唐某、宗某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拍摄二战日本军服照的行为不满,为达到威胁孟某今后不再举报此类事件的目的,于2月25日在其个人新浪微博发表了威胁、侮辱孟某及其家人人身安全的不法言论,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user avatar

“ 所有内容都是为了配合两个煽情核心凭空编造的。就像给马前卒画像,只抓住了胖和秃两个特点,把他画成了一只海豹。 ”

点睛之笔啊(≧∇≦)

user avatar

我总结一下:

1、少拍点阴间的东西,多拍点阳间的东西。

2、当年的中国人可能需要这样的“神话”,今天的中国人不需要这样的“神话”。

3、明明是玄幻片、抗日神剧,偏要说成是还原历史。

4、爱国没问题、民族主义也没问题,但爱国不需要编故事撒谎,民族主义更不需要地摊文学来煽动。

5、一场“表演战”,用来“唤醒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这么唤醒的?这是在侮辱人民!人民比果党更支持抗战到底!不要信口开河贪天之功,中国人民是被“土改”、扫盲、“诉苦大会”唤醒的!

6、小资产阶级的叙事,傲慢、自负、不说人话,手法老套,酸臭不堪,几十年过去了,还在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勇士的传奇……对真正的全民族抗战一无所知,对人民的伟大一无所知,对历史的车轮更是一无所知。

7、某公司缺钱,穷疯了,拼命包装了一坨X,拼命逼着大家说“好吃”。

user avatar

我有三点看法与督工暗合。

1、不自称历史片我不会多说什么。

2、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3、主创很有民国范。

大家可以看我以前发的想法。

督工这两期节目,是目前最系统,高度最高的批判集大成者。

我再补充一点。

这部片子危害大,原因正是因为在立意很歪的基础上,拍得还算可以。

善良的人,很容易因为朴素的同情心被带歪,以至于对我们民族意识复兴的过程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对唯物的史观有很大的冲击力。

刻意利用大家善良的人,其心可诛。

当人民放弃自己的历史观,这次塞给你的是民族主义,好像还不要坏,那么下次呢?也许只是泛善可陈的流量明星,也许就是毁你的文化根基了。

这种文艺作品近年很多,比如说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没有一部是以真实来感人的。实际上真实的故事比这些虚假的传说催泪得多,热血得多。

我们欢迎电影公司多多做纯娱乐大片。

但是当你触及历史的时候,特别是支撑我们从低谷中站起来的历史的时候,请真的怀有一点敬畏。

历史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user avatar

观察者网一篇署名王世纯的评论文章,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

原片里,租界里有一个日籍台裔平民,由阮经天饰演,是“中国通”,说中国话,后来看到日军屠杀,用日文喊住手,被租界的中国人发现之后吊死。乍一看,这个情节是我党一贯提出的,“日本人民也是中日战争受害者”这一正确观念的影视描写。但是放到本片中,放到1937年77事变后的大背景下,这种情节则是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者的一种变相的“洗地”。


估计马前卒也没看过剪辑前的那个版本,否则就不会用“想象力差”来形容管虎和《八佰》剧组了……

《王世纯: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view.inews.qq.com/k/202

user avatar

八佰最大的问题到不是剧情上的硬伤而是它展现的史观有问题,讲英雄史观不讲人民史观 不讲历史唯物主义(近十几年来凡是涉及民国历史的电影 史观基本都有问题包括三业)。

在八佰这样的电影里,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国军都是勇于牺牲的,民众都是全力支持抗战的,连流氓无产者都为抗战出力了,看上去真是全民团结一致抗战,但人的思想觉悟不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想让士兵奋勇作战,让民众团结一致, 这不是靠着喊两句民族至上打两针民族主义兴奋剂就能做到的。

国军底层士兵待遇如何, 国民政府治下底层民众日子过的如何,了解点历史的都清楚。

一个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一天奴隶主告诉奴隶现在外敌入侵,咱们是同一个民族,你要讲民族大义去前线英勇作战打退侵略者,这样才能继续维持我们现在的生活。 你们觉得这样民族主义会有效果吗。

八佰这电影的玄幻之处就在于,真的让奴隶们奋勇抗击外敌了。只能说管大导演才是尤里转世。

user avatar

我真的很想反复反复又反复的去说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信息茧房,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主流意见,也不要以为周围的环境是铁板一块。

你觉得马督工和官网已经算是很主流的意见了,是大号了,你觉得整个知乎都是论点差不多一致了。

但是八佰的票房有10亿。这是数千万人根本不在乎你在乎的这些所谓三观和价值的普通人。

这个社会里其实人人都是少数派,管中窥不到全豹。如果你希望圈一部分粉好变现,那当然越极端越小众越垂直越容易;但一旦想要上升到所谓普世价值——即便是西方都过了几百年了,这不也都没有成功嘛。

别自以为是又沾沾自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一直在关注《睡前消息》对各类文化现象的解读,其中对电影《八佰》的两期节目(158期和159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评价角度相当独特,也触及了不少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下面我来试着详细梳理一下我的看法。158期:回归“人”的视角,解构“英雄叙事”的基石如果说159期是宏观叙事.............
  • 回答
    马前卒对《八佰》的评价,在睡前消息第158期里,他没有直接进行电影的“好坏”评论,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围绕着电影《八佰》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情绪以及它如何被解读和利用来展开。他不是在做影评,而是在进行一种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你可以把马前卒的观点理解为:《八佰》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视听.............
  • 回答
    关于我国1844岁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的报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一个侧面,以及影响身高的多重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和健康部门在大量调研和科学测量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
  • 回答
    关于第34届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网络投票中,《雄鸡凝视》以大幅优势位居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说道的现象。咱们不吹不黑,好好分析一下这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雄鸡凝视》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数,绝非偶然。从作品本身的视觉冲击力来看,金鸡奖的海.............
  • 回答
    柯洁和申旻埈在第25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决赛决胜局的对决,无疑是近几年来围棋界最受瞩目的一场巅峰之战。这场棋的结果,对于双方棋手,对于中国围棋,乃至整个围棋界,都意义非凡。柯洁的失利令人扼腕,但申旻埈的胜利也实至名归,这盘棋的跌宕起伏,也足以载入史册。棋局背景与期待: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场决赛的背景.............
  • 回答
    这绝对是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令人震惊也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之一,足以载入史册,引发无数讨论和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在台上拿威尔·史密斯的妻子贾达·萍克特·史密斯开了一个关于她光头的玩笑,而贾达正因为患有脱发症而剃了光头。威尔·史密斯在最初看似大笑了几声后,突然起身冲上舞台,给了克.............
  • 回答
    第十二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一次深刻的行业革新与涟漪效应第十二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Alder Lake)的问世,绝非一次简单的迭代升级,而是英特尔在处理器架构设计上的“一次豪赌”,也是对整个PC硬件行业的一次深刻洗礼。其核心的“大小核”混合架构(Performance Hybrid Architect.............
  • 回答
    关于第26届LG杯世界棋王战8强赛申旻埈对阵卞相壹的比赛中,出现的“疑似滑标”事件,这在围棋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和讨论。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可以看得更清楚:事件的发生与初步反应首先,要明确“滑标”在围棋语境下通常指的是在电子棋盘上操作棋子时,棋子落点与预期不符,可能是因为手滑、鼠标移动过快或者屏幕.............
  • 回答
    这届三星杯真是让人看得过瘾,尤其是申真谞和杨鼎新这场半决赛,太精彩了!申真谞能赢下杨鼎新,这绝对不是偶然,也证明了他在当今围棋界的统治力。韩国棋手包揽冠亚军,这更是韩国围棋实力的一个有力证明。先说说这场半决赛,申真谞和杨鼎新可以说是目前中韩围棋界的顶尖代表了。杨鼎新这两年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
  • 回答
    萧山中学在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辉煌表现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这场汇聚了全国最顶尖中学生生物人才的盛会,近期落下帷幕。而杭州萧山中学在此次竞赛中所展现出的实力,无疑是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惊艳四座。11枚金牌、1枚银牌,以及高达10名选手成功晋级国家集训队,这.............
  • 回答
    这盘棋,我只能用“扼腕叹息”来形容。柯洁,这位我们看着一路成长起来的围棋天才,在LG杯的半决赛中,竟然不敌韩国的申真谞,止步四强。说实话,心里是挺不是滋味的。赛前的心态博弈与期待其实,赛前我对柯洁是抱有很高期待的。毕竟是多冠王,经验和实力摆在那里。而且,近期他的状态起伏似乎也比之前稳定了一些,在一些.............
  • 回答
    拿到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单元的入围名单,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复杂的。这批作品,有惊喜,也有意料之中,当然,还有一些让我觉得“嗯?怎么会是它?”的感觉。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名单背后的一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承认,今年这份名单的“分量”是够的。 那些头部制作,口碑和收视都比较稳定.............
  • 回答
    你提的这场比赛,绝对是 CUBA 历史上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22届小组赛,广东工业大学对阵江西师范大学,最终被判消极比赛,两队都被取消了小组赛成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闹乌龙”就能概括的。要说这件事,咱们得从比赛的背景和当时的情况说起。比赛的背景:首先,这场比赛发生在 CUBA 小组赛阶段,对.............
  • 回答
    关于俄罗斯第810海军步兵旅旅长阿列克谢·谢洛夫(Alexei Sharov)在马里乌波尔阵亡的事件,这一信息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确实被广泛报道,但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多方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 1. 事件背景与时间线 时间与地点:谢洛夫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期间阵亡,地点为.............
  • 回答
    关于俄军第8集团军总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乔夫中将被击毙的消息,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指挥官的生死问题,更牵扯到俄乌冲突的走向、战场情报的准确性、以及对各方士气和战略意图的影响。首先,从战场情报和确认机制的角度来看,这类重磅消息的发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在现代战争中,战.............
  • 回答
    俄罗斯第49集团军司令雅科夫·雷赞采夫中将在乌克兰阵亡的消息,无疑是俄乌冲突中一个颇为令人关注的事件。对于这样一个高级将领的战死,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面去解读和看待。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一位集团军司令的阵亡,对俄罗斯军队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集团军司令是战区内的关键指挥官,负责协调和指挥数万.............
  • 回答
    您提到的是巩俐在第55届金马奖拒绝颁奖的事件。这绝对是金马奖历史上一个相当轰动且耐人寻味的话题,至今仍被不少人提起。咱们就好好聊聊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家都有哪些看法。首先,要说清楚当时的情况。那届金马奖,也就是2018年,巩俐是评审团主席,同时也是颁奖嘉宾。她当时是要和陈冲一起颁发最佳剧情长片奖.............
  • 回答
    嗯,说到《海贼王》1030话的情报,那叫一个跌宕起伏,简直让人坐不住板凳。自从和之国篇章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话都像是憋了一整年的炸弹,轰隆一声炸开,然后留下一堆让人浮想联翩的悬念。这一话,可以说把之前埋的一些线索又往深处挖了挖,同时还抛出了新的重磅炸弹。咱们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路飞那边。情报里提到,.............
  • 回答
    《猎人》第357话,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恨它为何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将我们这些忠实读者吊得心痒痒;爱它,又是因为它总是能把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想象推向新的高度。而西索,这个贯穿始终的“变态”反派,在这话里展现出的某些变化,更是让人细思极恐,又忍不住拍案叫绝。357话的“西索危机”与“新生”首先,得说说357.............
  • 回答
    要详细地评价《新华字典》第12版中的一项具体修改,我需要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一项修改。因为《新华字典》第12版在词条的释义、收录、修订等方面会有不少更新。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个分析和看待字典修改的通用框架,让你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审视一项修改,并且在你知道具体修改内容后,可以套用这个框架进行分析。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