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电影院看着看着电影就想到了一段关于《兵临城下》的影评!感觉也适合八佰!
本电影情节符合历史的部分:
1. 苏联人是和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打了一仗
2. 苏联是有个叫瓦西里的狙击手
3. 没了
马逆有一点我还是挺赞同的,就是别把观众当傻子糊弄了
许你们说《战狼》英雄主义,不许我们说《八佰》是历史虚无?
写这篇批评是不是对马前卒有偏见和私怨?
我对他的态度一向是倾向于温和支持。
但正因为如此,才要在他踩过这种人皆不该踩过的红线的时候提醒他。这种红线跟意识形态立场没有关系,
无论你是什么意识形态立场,这种手法皆不可用。它带来的问题都远比解决的问题严重得多。
很多人觉得我是对这电影爱的深沉所以要护短。
其实你们搞错了,我是见不得文字狱,哪怕是无意识的文字狱。
根据这种暗示、那种迹象、自己“归纳”导演和制作公司的“一贯倾向”,定性成“制造文化毒品”,这跟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作者在诗集里“多处暗讽”,扯上对方的家世身份定性人“心怀前朝意图谋反”,有何本质区别?
容许以这种级别的推论和联想入人以罪,有人以为打击的是“阶级敌人”、自己一时觉得痛快,却没想过立起这样的先例是什么样的社会浩劫。
这不是文艺批评问题,这是一个允许这种罗织罪名的风气大行其道你们自己将来会不会有命在的问题。
我不是在为这么一部电影一个导演争输赢,而是在为未来的所有人争活路——包括现在口诛笔伐自觉舒爽的人。
允许这种猎巫式的审判法,将来任何人都无法幸免。
看到有人背课文——“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根本矛盾是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力量还是英雄是推动历史的力量”。
说话之前先想清楚一个逻辑问题——如果这种所谓“英雄史观论者”同意“人民可以是英雄、英雄可以是人民“,
ta还怎么否定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那还争论个什么鬼?
看到为那句“用英雄史观代替人民史观”的定罪叫好的。
先说清楚,到底什么叫人民史观?
人民史观是不是等于“反英雄史观”?只要出现英雄,歌颂了英雄,就不是人民史观?
“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根本分歧根本就不在于英雄是否有先行与民众、唤醒民众、引领民众的特性。不管你打着什么样的伟光正旗号来否定英雄人物的这些本质属性,都属于赤裸裸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按这个逻辑,请先鼓吹把陈天华、谭嗣同、鲁迅从历史课本里删掉。因为他们的最基本的历史定性就是唤醒沉睡的民众。
人民史观根本就没有一分一毫的意思要去否决英雄人物的这些属性。人民史观对古典英雄史观的真正的质疑,是“英雄有没有血统、出身、教育水平、经济地位、阶级身份的绝对限制”。
古典英雄史观认定的是英雄怀胎必有异象,要么就是有个神奇的先祖,有蓝色的血,要么必定三代有钱,要么必定有个终南名师,英雄史观的根本问题是它不同意没有高贵出身的老百姓可以成为英雄。
人民史观是不同意英雄存在这种出身限制,而不是不同意英雄很重要。
马前卒在这狂骂“英雄史观压倒人民史观”,请问,姑且不论这电影根本没有谈什么“原来在的四百多人都是中央军原班人马”,就算是原部,这些士兵就都是蓝血贵族出身吗?
这些人就不是农家子弟、市井升斗小民出身吗?
谢晋元父亲是个小商贩,母亲家里是卖鱼的,这样的人,从哪个角度说不是人民的一部分?还是说陈树生家里世代富贵?还是名字都不会写的王千源的角色“不是人民?
还是小湖北换上了正规军服就不是人民了?还是那件军服的原主人,那个放羊娃不是英雄?
留守的四百多人,有几个不是人民的一部分?
怎么,马前卒的“人民史观”里难道不允许人民里面出英雄?承认存在英雄且英雄很重要,就是“英雄史观”压倒人民史观?
可以用一群人民英雄压倒的“人民史观”,是一种什么奇形怪状的“人民史观”?
看到有拿《1917》来做正面例子讽刺这片子的。
来,看看呗。——除两名士兵之外,所有角色均为虚构。
刚看了一下他这段评论。
从头说起。
先谈一个基本伦理问题——基于史实创作的商业电影,到底有没有义务以历史考据者的标准忠于史实?
倚天屠龙记,无数篇幅写常遇春、朱元璋、彭莹玉、王保保、陈友谅,都写到大明的明是明教的明了;射雕英雄传,铁木真忽必烈丘处机王重阳满地跑,为什么没人跳出来指责金庸不忠于历史?战狼2,基于撤侨的真实事件,怎么不批判战狼艺术创作?美剧《Rome》,都把凯撒的儿子写成小杂兵和小艳后偷啪出来的了——罗马韦小宝了都,为什么又交口称赞它还原度很高?各种版本的《珍珠港》《虎虎虎》,这些例子不用举了吧?《大敌当前》,基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例子不用举了吧?《切尔诺贝利》,这例子也不用举了吧?
基于史实的商业电影有没有这个义务要绝对忠于史实?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么一个神奇的规矩?
需要自己赚票房回本赚钱的商业电影,显然和靠教育频道下单补贴的纪录片的生存逻辑、商业伦理完全不同。
如果是教育部下单拍这么一部到教育频道播出,他这么拍你拉他去坐牢都行。
但他是商业电影。你不用讽刺他是不是玄幻,因为玄幻根本对它就是无罪的、是理所当然允许的。
就算是有什么尺度问题,也是由该管的主管部门审核掌握,你如果对这个程度的“歪曲事实”不满,骂导演算是什么情况?拣软的捏吗?
都按你们心目中的真实细节拍——别看马前卒放大嗓门说得铿锵有力,说相信历史自有其真实逻辑,自然能打动人云云——你们会买票才怪。
别的不说,历史的演讲可是没蒙太奇镜头的,也是没有庄严壮丽的配乐的。历史上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会议,让你坐旁边听你一样听得瞌睡飞起。
历史上那些著名战役,无聊得爆炸。
真实的人中弹、被炸弹炸到,比电影恶心(同时无聊)不知多少倍。
四行仓库的纪录片2015年就出了,你们看了吗?你们感动了吗?你们热捧了吗?
人家花几个亿拍成“苏州河这边什么也看不见,就听见一点不激烈的零星交火,女学生安安全全送国旗,到晚上接物资吃到饱,到时间安全撤退,一共伤亡二十多人”版,你们真的会拍手交口称赞吗?
现在骂得震天响的这些人也一样买票吗?
人家的投资怎么办?人家活该亏本啊?
所以马前卒这是在骂啥?在骂电影不是记录片,属于“无视事实赚取利益”,对吗?
那么马前卒作为资深媒体人,有没有可能是不知道商业电影是没有这个义务的?
马前卒知不知道“基于史实的商业电影并没有必要忠于史实”这个事实?你们想想看?
那么在他面前摆着两条选择——
选择A)按借着电影的对照说说史实是什么样的路线做片子。
选择B)无视这条基本伦理,走主张“无视事实,谋取私利”的罪名的路线做片子。
很难想象马前卒团队没有考虑过前一条方案。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第二条方案?
来,说说看,为什么?
这难道就不是“无视事实,以谋私利”吗?
管虎拍的可是非纪录片题材的商业电影、天生允许虚构创作,你拍的可是时事评论。
马前卒团队要敲响警钟了——这种伦理错误请你们引起重视,你们极其需要更专业的伦理研究和把关。
做新闻,对新闻伦理不敏感到这个程度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你们本身走的就是争议路线,玩的是刀锋跳舞。
按你们这次体现出的伦理意识水平,你们现在的危险度极高,高到了对投资人和一同创业的伙伴不负责任的地步了。
这种事,一次足以致命,建议你们仔细检讨自己的伦理审查机制。
你们不用推他的第二轮视频了,我看了。
更不像话。
万幸他不管广电总局审片,换他来审片,以后谁敢拍近代史题材?
拍成《八佰》这样都算反动 + 贪婪,你们品味一下这根线你们自己过不过得去。
他自己都过不去。
他那个自编剧本我也听了。
他最后来句“我这个本子可能不适合拍电影,但我有了这么个本子批评的底气就足了”。
……不好评价。
知乎不是流行穿越嘛?如果那个营或者周边上海市民穿越到现在。
那么导演恐怕需要武装保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