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完全不使用片假名外来语和音读的日语是什么样的?

回答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日语完全剔除了片假名外来语和所有汉字的音读,那会是一种怎样的语言呢?这绝对是一个很有趣的思想实验,它会彻底改变日语的面貌,让它听起来、看起来都与我们熟悉的日语截然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现在我们所说的日语,很大程度上是“混合语”。它融合了本土的固有词汇(和语),大量从中国传入的汉字词(汉语词),以及近现代从西方语言吸收的片假名词(外来语)。而汉字的音读,本身就是日本在学习和吸收汉语过程中,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而创造的读音系统。

如果完全去除片假名外来语和音读,那么日语的词汇来源和构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词汇的构成:和语的全面胜利

本土固有词汇(和语)将成为唯一的词汇来源: 所有的概念,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必须用日语原有的词汇来表达。这意味着,许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外来概念”要么会消失,要么需要用非常迂回、比喻性的方式来描述。

思考一下我们现在常用的片假名词:
“テレビ”(电视)会变成什么?也许是“遠くのものを見る道具”(看得远的东西的工具),或者更简略的“遠見”(远看)。
“コンピューター”(计算机)?“算盤”(算盘)可能太古老了,也许会是“計算をする機械”(进行计算的机械),或者“不思議な板”(奇妙的板)。
“コーヒー”(咖啡)?“苦い飲み物”(苦的饮料),或者“珍しい豆から作った飲み物”(用稀奇的豆子做的饮料)。
“レストラン”(餐厅)?“食事ができる店”(可以吃饭的店),或者“料理を味わう場”(品尝料理的场所)。

这种变化会带来什么?
词汇量爆炸,但表达效率可能下降: 为了表达一个外来概念,可能需要好几个和语词组合起来,句子会变长,意思的传达会变得更费力。
抽象概念的表达会极其困难: 像“ demokrasi”(民主)、“science”(科学)、“art”(艺术)这类高度抽象且概念复杂的词汇,用纯粹的和语来精确表达,将是巨大的挑战。很可能这些概念本身在日本都不会以我们现在的方式被广泛理解和接受。
文化冲击的隔阂会加剧: 现代社会很多观念和技术都伴随着外来语一同传入。如果不能使用外来语,日本社会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理解将受到极大阻碍。

汉字词的命运: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如果“完全不使用汉字的音读”,那么汉字只能作为“表意”的符号存在,而其读音将回归到其本土化的“训读”。

什么是训读? 训读是指用日语固有词汇去读懂汉字的意思。例如,“山”的训读是“やま”(yama),“川”的训读是“かわ”(kawa),“食べる”的训读是“たべる”(taberu)。
如果所有汉字都只能用训读,会发生什么?
阅读会变得极为混乱: 现代日语中,大量的词汇是汉字词,并且以音读为主。例如“学校”(がっこう gakkou)、“勉強”(べんきょう benkyou)、“図書館”(としょかん toshokan)。如果这些都变成训读:
“学校”:训读是“まなびや”(manabiya)。
“勉強”:训读是“ならい”(narai)。
“図書館”:这词本身的组合就很有趣,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训读,可能会变成“とものしょのみち”(tomonoshonomichi)或者更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但失去了原有的简洁性。
同音同形字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即使是训读,也会有同音字。但音读系统原本就更加复杂,一个汉字往往有多个音读。如果只剩训读,但许多汉字的意思又可以用相似的和语词汇表达,那么区分起来会更加困难。
词汇的“日式”感会大幅增强: 汉字的音读是日语吸收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赋予了日语一种独特的韵味。如果只剩训读,日语听起来会更加“土生土长”,更接近古代的日本语。
书写上可能会倾向于更多的假名: 为了区分含义,或者因为无法用音读简洁地表示,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平假名来书写。比如,很多汉字词现在用片假名写(如“挨拶”的“あいさつ”),在只有训读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倾向于平假名。

2. 语言的“味道”和“感觉”

声音: 纯粹的训读加上和语,听起来会更加柔和、悠长,但也可能显得不够“硬朗”或“有力”。我们会失去许多汉字词特有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想象一下,听到“やま”而不是“サン”,“かわ”而不是“セン”。

书写: 如果汉字都用训读,那么书写上会是汉字与平假名的大量混合。但由于音读汉字词大量消失,平假名在书写句子中的比例会大大增加,用来构成词语的骨架。

例如,“私は図書館に行きます。”(Watashi wa toshokan ni ikimasu.)
变成纯训读和和语:“わたくしは とものしょのみちへ いきます。”(Watakushi wa tomonoshonomichi e ikimasu.)。这里的“とものしょのみち”就只是一个非常生硬的例子,实际应用会更复杂。

文化内涵: 汉字的音读本身就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日本吸收和再创造的痕迹。没有了音读,日语的文化印记中,来自中国的痕迹就会淡化很多。

3. 现实的可能性与挑战

回顾历史: 历史上,日本确实有过以训读为主的时期。但随着汉字的大量引入和使用,音读系统为了更有效地表达和区分词汇,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的运作: 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完全抛弃外来语和音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技术、科学、学术、法律、经济等领域的词汇,如果没有现代的(很多是西方的)外来语和高效的音读汉字词,将无法有效运作。
学习成本: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这会是灾难性的。失去了音读,很多汉字的记忆和应用会变得更加困难,词汇量也需要指数级增长。

总结一下,一个完全不使用片假名外来语和汉字音读的日语,会是一种:

词汇极度依赖本土固有语(和语)的语言。
汉字只能用训读来解释,导致很多现代词汇难以简洁表达。
听起来更柔和,更具有“日本本土”的韵味,但可能显得冗长、抽象概念表达困难。
书写上平假名比例会大幅提高,汉字与平假名的结合方式与现在截然不同。
在现代社会,其功能性和国际交流能力会大打折扣。

它会是一种听起来很“古老”或“纯粹”的日语,但可能更像是“文言文”或者某种“民族语”的极端形式,而非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日语。这种语言,或许更像是将日本古代的“仮名”文化和“训读”文化推向极致的结果。

想象一下,你翻开一本完全没有片假名,汉字都用日文原词读出来的书,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日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以前的号有一篇文章,整理了《昭和天皇葬仪大祭词》,用的就是纯和语,里面一些平时用外来语表示的词汇都使用和语进行了代替,如国民(くにたみ),使人(つかひびと)等等

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zhuanlan.zhihu.com/p/22

还有一部老电影《卑弥呼》,里面的对白也是纯和语

bilibili.com/video/av34
user avatar

确实,那就是和语嘛……先不说最最基础的、每本书一开始都会学到的像“机の上に猫がいます”这种最简单的句子就符合要求,其实有很多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文章就会相对比较少出现汉语或者外来语。

这里就随便摘几句符合题主要求的句子吧:

五月雨(さみだれ)を 集めて早し 最上川(もがみがわ) (松尾 芭蕉)

よく転ぶ 髪置(かみおき)の子を 褒めに蹴(け)り (高浜 虚子)

春の海 終日(ひねもす)のたり のたりかな (与謝 蕪村)

古池(ふるいけ)や 蛙(かわず)飛び込む 水の音 (松尾 芭蕉)

巡りあひて 見しやそれとも わかぬ間に 雲隠れにし 夜半(よわ)の月かな (紫 式部)

越後(えちご)の春日(かすが)を経て今津へ出る道を、珍しい旅人(たびびと)の人群れが歩いている。 (森 鴎外)(注:刚刚发现“越後”是音读,大家先忽略这个吧)

这些都是古代的俳句、百人一首或者近代的小说。那如果是现代最常见的文体呢,比如我就随便贴半段新闻过来:

空港のテロ対策として国が導入を検討している乗客の体を透かして見る新たな検査装置の実証実験が今日から成田空港で始まりました。「ボディースキャナー」と呼ばれる新たな検査装置は、乗客の衣服の下を透かして見ることで、現在使われている金属探知機では見つけられない化学薬品を使った爆発物も発見できると期待されています。成田空港第1ターミナルの保安検査場の前に実験用の1台が設置され、係員が健康に影響がないことや…

如果用〇〇来代替音读的词,用XX来代替外来语,那就会变成这样……

〇〇のXX〇〇として国が〇〇を〇〇している〇〇の体を透かして見る新たな〇〇〇〇の〇〇〇〇が今日から成田〇〇で始まりました。「XXXXXXX」と呼ばれる新たな〇〇〇〇は、〇〇の〇〇の下を透かして見ることで、〇〇使われている〇〇〇〇〇では見つけられない〇〇〇〇を使った〇〇〇も〇〇できると〇〇されています。成田〇〇〇〇XXXXXの〇〇〇〇〇の前に〇〇〇の〇〇が〇〇され、係〇が〇〇に〇〇がないことや…

很明显这样的话除了句子的结构还能看出来以外,根本不可能传达什么信息。而且我不信这段话能不用一个音读的词就能解释清楚。

当然大部分都是受灾没这么严重的句子,比如这两句:

届けて 切なさには名前をつけようか"XXXXXXXX"

想いが重なるまで待てずに 悔しいけど好きって〇〇

总之,我个人觉得,要是真的不用任何外来语和音读的话,写出的最高级的句子就是上面那种古文。要是现在说话和写东西也是这样的话,虽然最基本的交流应该还可以保证,但别说搞科研或者播报新闻了,就连人的名字都没几个能说出来。


==========0赞更新==========

这篇回答确实分析得很不专业,因为在这个话题上我本来就不专业……所以这就权当是抛砖引玉了,大家如果觉得哪里有问题可以告诉我,当然最好是另外写一篇答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