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心,无论是在大众观念还是学界公认里,大家都没有贬低三大转折点的意思。
之所以认为D日也是关键转折,一部分是公众要素,这个就不用说了:美军正式介入欧洲主要战区,不再只是在地中海或者太平洋参战。从公众情绪上,D日经过反复宣传,本身极为重要。
另一部分也是因为第二战场的开辟确实重要。
转折点不只有三次,或者说不只有一个时期:
战争毫无疑问的转折点在1942年左右的三次关键战役间:中途岛战役摧毁了IJN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规模发起战役级别进攻的决心,给美军充裕的集结时间,阿拉曼阻止了德意军队从西部威胁印度洋和苏伊士的可能性,而中途岛和东方舰队的大规模增援终结了IJN从东部威胁印度洋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英军继续作战的能力,斯大林格勒则阻止了德军在大陆上进行的大规模进攻,保护了高加索地区的资源,确保了苏联继续战斗的可能。
之所以把三次转折点战役叫做转折点,是因为三次战役标志着1941-42年间轴心国高歌猛进的进攻势头被遏制了,在短期内,战争不再有崩溃的可能性。失去苏联将再也没有人能在欧陆抵挡德军铁蹄,德军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让盟军无法返回西欧;失去英国这意味着失去英帝国遍布全球的资源,前哨基地和人力并丢失整个盟军半数海军力量和相当一部分陆军。这些会直接威胁战争胜利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这是“转败为胜”的转折点。
但是实际上,在战争之后还有几次时间高度相近的转折点:
43年间,西西里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7-8月),几乎同时发生,标志着北非盟军开始向欧陆反攻和西线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这是盟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事件。
而44-45年一系列峰会和D日和之后苏联对日宣战则标志着随着英美如约开始发起反击,盟军各参战国和日本德国的单独和平协议失去了可能。无论英军多么不希望在欧陆继续伤亡,无论红军是否有决心和能力收复国土后继续向西进攻——在第二战场开辟后一个基本事实是:同盟国将以联合的军事手段,坚决地解放所有法西斯占领地区。
将D日称为“turning point”毫无问题,D日确实是“One of the turning points”,只是媒体他往往少说半句话··· ···这也很常见··· ···
借用魔法连的一句trailer: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ur allied forces will win over the axis in the only proper wa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