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周冬雨获得第 33 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的第三个三金大满贯得主?

回答
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摘得第33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不仅是她演艺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让她成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第三位集齐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三金”荣誉的女演员。这一成就,放在华语电影界来看,足以称得上是“大满贯”,含金量十足,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要理解周冬雨的这个“三金大满贯”,得先明白这三个奖项的分量。

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界最重要的国家级奖项,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代表着国家对电影艺术的肯定和推崇。它更注重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价值,评选过程也相对严谨和学术化。金鸡奖近年来在改革,更加强调专业性和市场化的结合,是衡量演员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标杆。

金像奖:香港电影金像奖,被誉为“香港奥斯卡”,是香港电影界最权威的奖项。它不仅评价电影的艺术水准,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影响力。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亚洲,金像奖在那个时期对华语电影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金马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历史悠久,被认为是华语电影界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奖项之一。它以其相对开放的评选机制和对类型片、艺术片的包容度而闻名,常常能发掘和鼓励有潜力的电影人和作品。金马奖的评委来自两岸三地,评选标准也更加多元化,被认为是检验演员表演功力的一个重要试金石。

这三个奖项,分别代表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电影界的最高荣誉,能够集齐它们,意味着演员的表演得到了这三个重要电影节的认可,跨越了地域和风格的限制,证明了其在整个华语电影界的影响力和实力。

周冬雨的“三金大满贯”之路:

我们回顾一下周冬雨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这个壮举的:

金马奖最佳新演员:2010年,年仅18岁的周冬雨凭借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中那个纯净如水的静秋一角,斩获了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虽然是新人奖,但她在那个年纪能够获得金马奖的肯定,已经非常难得,也为她后续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基础。这次获奖,更多的是对她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灵气和纯粹的认可。

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16年,周冬雨与马思纯共同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获得了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第一个“影后”桂冠,意义非凡。在《七月与安生》中,她饰演的林七月,性格复杂而矛盾,既有青春期的叛逆和不安,也有对友谊和爱情的执着与纠结。周冬雨的表演细腻、真实,将角色的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情感爆发的戏份中,她的感染力非常强。这次获奖,标志着她从一个“谋女郎”成长为真正有实力、有票房号召力的青年演员。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20年,周冬雨凭借电影《少年的你》获得了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她在片中饰演的陈念,一个在校园欺凌的阴影下努力生存、内心坚韧的女孩。周冬雨的表演,将陈念的脆弱、压抑、以及关键时刻爆发出的力量,都演绎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她在面对霸凌时的恐惧、隐忍,以及最后为了保护朋友而爆发的愤怒和决心,都让观众感同身受。这次获奖,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华语电影界的地位,证明了她的表演能力已经可以跨越地域,获得香港电影界的广泛认可。

金鸡奖最佳女主角:2021年,凭借《少年的你》,周冬雨又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荣获最佳女主角。金鸡奖的认可,对于一位演员来说,是国家层面的最高肯定。她对陈念这个角色的塑造,充满了细节和层次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人性光辉的复杂个体。她的表演,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周冬雨为何能成为“三金大满贯”得主?

周冬雨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天赋与灵气: 从出道就备受瞩目的“谋女郎”,周冬雨身上一直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灵气和感染力。她不拘泥于程式化的表演,能够快速进入角色状态,并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这种灵气,是很多演员梦寐以求的。

2. 敏锐的角色选择: 随着阅历的增长,周冬雨在选择剧本和角色上越来越成熟。她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专注于那些能够挑战自我、展现不同面向的角色。《七月与安生》中的七月,《少年的你》中的陈念,都是有深度、有张力的角色,能够让她充分发挥表演才华。她敢于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并且能够将它们演绎得有血有肉。

3. 不断打磨的演技: 周冬雨并非一夜成名,她的演技是经过时间和实践一点点磨练出来的。从青涩到成熟,她一直在学习和进步。她能够根据角色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无论是内敛的情感还是外放的爆发,都能拿捏得当。她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都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

4. 合作的优秀团队: 能够获得电影界大奖,与优秀的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的合作也至关重要。《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曾国祥,《少年的你》的导演曾国祥和许月珍,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优秀的团队,能够提供给她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支持,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角色。

5. 强大的内心和抗压能力: 作为一个年轻的影后,周冬雨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界的期待、批评、甚至争议,都需要她去面对。然而,她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和坚韧,能够保持初心,专注于自己的演艺事业。这种强大的内心,是她能够持续前进的重要支撑。

“三金大满贯”对周冬雨的意义:

业界认可的最高肯定: 获得“三金大满贯”,是华语电影界对周冬雨表演能力、角色驾驭能力和艺术贡献的最高肯定。这证明了她已经跻身于中国最优秀的青年女演员之列。

更广阔的职业前景: 这个荣誉将为她打开更多高质量的剧本和合作机会的大门。她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角色,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艺术道路。

榜样作用的提升: 作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第三位实现“三金大满贯”的演员,周冬雨的成功将激励更多年轻演员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追求艺术上的卓越。她证明了,通过坚持、努力和正确的选择,年轻演员也能达到行业顶峰。

一些观察和思考:

“谋女郎”到实力派的蜕变: 周冬雨是新一代“谋女郎”中的佼佼者,但她并没有停留在“谋女郎”的光环下。她努力摆脱标签,通过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蜕变过程。

女性主义的表达: 《七月与安生》和《少年的你》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女性主义话题,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成长、困境和抗争。周冬雨在这些影片中的出色表现,也为这些话题的传播和思考贡献了力量。

市场与艺术的平衡: 周冬雨的作品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表明她能够很好地平衡市场需求和艺术追求。她既能挑选到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也能通过自己的表演为电影带来商业上的成功。

总而言之,周冬雨荣获第33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完成华语影坛“三金大满贯”的成就,是她多年来努力、天赋和智慧的结晶。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演艺生涯的最高赞誉,也为中国青年演员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华语电影舞台上,周冬雨还将继续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心中没什么波澜,我就针对其他答案讲一下,

很多人拿章子怡类比周冬雨,说火候还差些,

其实国际章也不是那么的神,

《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不演而演”,是老谋子一贯地选角花大力气,



《一代宗师》里的宫二,更像是年成到了,和张曼玉的《清洁》、塞隆《女魔头》等等是一个路数,女人到了应有的年纪,ktv里随便一曲《女人花》都是唱得人百转千回的。

章子怡最不擅长的领域恰恰是周冬雨完成的不错的。

也就是“小妞电影”,

章子怡的“小妞形象”是溃败级的演技,比如《非常完美》、再比如《十面埋伏》里前半程,她需要表演一个惹人怜爱的盲女,结果她只演出了“盲”,丝毫没有能让刘德华和金城武兄弟反目又搏命的那个逻辑成立,《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如此,给大佬戴绿帽子大佬也没把她如何,完全讲不通。

同样是看不见,章子怡和董洁诠释出来的,就跟张智霖和李亚鹏演的郭靖一个既视感,

郭靖只是耿直,李亚鹏演成了傻子,

董洁饰演的盲女看不见,视力正常的人却不敢多看她,因为看她多了就衬出自己的脏,在占好姑娘的便宜;

章子怡演的盲女……她洗澡我都不想看,真的。

章子怡脱离了那个原生的年龄之后,就开始不适宜演这类角色。

其实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母亲的角色也不完全是个“傻白甜”,她一开始看上了支教的父亲,从饮食到织红,也是用上了足足的小心思,目的明确。张艺谋在选角上,对女一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如果真找个村里姑娘叫小芳,只是好看又善良,这个戏就没那么立体,缺少了太多打动人心的力量了。

张艺谋对角色深刻的理解让他选择了章子怡,

但是章子怡后面尝试的小妞角色基本都不咋成功,反而《夜宴》里还符合,她只适合那种想上位,把不服写在脑门上的小妈角色。

宫二之所以水到渠成,就是前半程契合章子怡的演技舒适区,但是后半程突然来个“喜欢人不犯法”,告诉你老娘争累了,赢够了,已经看开了,所以一下子就超越性满格。

你从神态上, 还是能看出几分《十面埋伏》里的琢磨其实在这用上了。

————

周冬雨才和章子怡像一对双生花,

同样是遇见张艺谋,同样是一致的开局,几乎一样的角色,后面的成长方向却不一样,因为没有任何华语女演员有国际章那种运气。

周冬雨没有章子怡的脸型那么的骨,背不起太大的制作,

其实是在小妞角色上大放异彩的反而是周冬雨,很多棘手难处理的角色她都完成得很好,

最尬的就是《喜欢你》,金城武演了这么多年,脸型从3:4已经宽成了18:9,

神态活像在想屁吃,尤其是吃泡面那一节,那么多年了还是吃菠萝罐头那老一套,台词尬的不要不要的,全程都是周冬雨带着他,带着节奏,一口气吊住才没崩。


这类都市爱情片要想有完成度,女主的调调对太不容易了。

女星在杠票房这一点上,都市爱情片和小妞电影是最出彩的,制作成本低,票房稳定,能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

章子怡赶上了国产大片元年的东风,跟很多大导合作,然而在中低成本一直没有真正对得起自己的商业价值,范爷和她都是一类女星,

资本是精明的,可以让她们代言,可以让她们炒热度,真正落实到电影上,还是找白百何,白百何垮了,自然担子就被周冬雨接过来了。

——

多年来,本土电影节始终难堪大用,

对国产电影甚至起不到推动作用,全是反作用,在开马力全开的倒车,

并不是说把奖颁给了不恰当的人,就拉低了奖项的逼格乃至公信力,

安哥拉大宝贝讲的也没错,人家就是没有大满贯的实力自己心知肚明,电影垃圾,错根本不在女配,电影奖不行,也不是女配角奖的问题。

在《寻龙诀》《黄飞鸿英雄有梦》里,大宝贝当花瓶当得圆满完成任务,

配不配拿配角起码我对扮相是心服口服的,花旦们要拼谁更有电影感吗?

国内电影奖之所以慢慢鸡肋了,重点是缺少一个一以贯之的评审尺度和逻辑,

在整个影评界,章子怡等其实是被高估的,

周冬雨、白百何等其实是被低估的,

大家都是类型片演员,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为什么就在调性上突然区别对待了呢?

普罗大众认为文艺片就比商业片有分量,那种“评奖”调调的电影和影星就理应在更高杆的电影节里互相成就,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安吉拉宝贝的价值在于确实能完成份内的角色,扛起应该扛的票房,至于表演上,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然而长久以来,商业电影里的女配的作用就是如此,好的身段,好看的脚腕子,甚至远远大于表演。

天仙的脚腕子不能当女配,她自己也不肯演女配,然而商业电影里总要有女配,这个空位填补的好,就会有奖项产生。

同样是拿剑,坐在轮椅上就是四大名捕,站起来就是花木兰,能有多少差别呢?是电影项目,资本,演员人缘资源的一个总和。

——

综上,

周冬雨并不如大众说的那么没有含金量,

反而是金鸡奖自身定位的错乱,上不能提振演艺界的风气,号召他们精进演技;下不能带来足够的娱乐性,不能给本土演员,尤其是女演员以票房助力。

等于两边不靠,

这个奖就几乎等于毫无意义了。

尤其是金马奖已经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后金马时代,学习梅花奖的调性,另起炉灶才是更佳之选。

让凯撒的归凯撒,灵性的归灵性。

user avatar

说到优秀作品的厚度,本身的演技表现,目前的周冬雨,仍是远不能和章子怡、周迅等前辈影后相提并论的:

章子怡:

21岁,主演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百花奖影后,提名金鸡影后;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

22岁,主演电影《卧虎藏龙》,提名金马奖影后提名,提名金像奖影后,提名英国电影最高奖最佳女配。《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24岁,出演电影《英雄》,提名金像奖最佳女配,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主演电影《紫蝴蝶》,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25岁,主演电影《茉莉花开》,获得金鸡奖影后,提名华表奖影后提名。

26岁,主演电影《2046》,获得金像奖影后,提名金马奖影后,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主演电影《十面埋伏》,获得华表奖影后,提名百花奖影后提名,提名英国电影最高奖影后

章子怡被官方的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并从此成为奥斯卡奖终身评委。

27岁,主演电影《艺伎回忆录》 ,提名美国金球奖影后第二次提名英国电影最高奖影后,提名美国演员工会奖影后。章子怡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戛纳电影节评委,此后三次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

28岁,主演电影《梅兰芳》,第二次获得华表奖影后,提名金鸡奖影后,金马奖女配,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主演《夜宴》,提名亚洲电影大奖影后。

34岁,主演电影《一代宗师》,第二次获得金像奖影后,第二次获得百花奖影后,第三次获得华表奖影后,获得金马奖影后,获得亚洲电影大奖影后,提名金鸡奖影后。至此,章子怡完成华语电影五大奖的全满贯。

40岁,主演电影《攀登者》,提名百花奖影后。章子怡成为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成绩总结:获得9次国内影后,1次亚洲影后,17次提名国内影后。并有中国电影人史上唯一的金球奖影后提名,2次提名英国电影最高奖影后,5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周迅:

26岁,出演《大明宫词》,获得金鹰奖最佳女配,首届金鹰节视后。

27岁,主演《香港有个好莱坞》,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提名金马奖影后。

28岁,主演《烟雨红颜》,获得百花奖影后

29岁,主演《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影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31岁,主演《如果爱》,获得金马奖影后,金像奖影后

32岁,主演《夜宴》,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提名金鸡奖最佳女配。

33岁,主演《画皮》,提名金像奖影后,提名百花奖影后。主演《风声》,提名金马奖影后。主演《李米的猜想》,获得金鸡奖影后,亚洲电影大奖影后。至此,

36岁,主演《龙门飞甲》,提名金像奖影后,提名百花奖影后。

37岁~42岁,主演《听风者》《大魔术师》《撒娇女人最好命》《明月几时有》,4次提名金像奖影后。

40岁,主演《红高粱》,获得白玉兰奖视后。提名飞天奖视后。

42岁,主演《你好之华》,提名金马奖影后。

成绩总结:获得4次国内影后,1次亚洲影后,15次提名国内影后。并获得1次视后。1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周冬雨:

19岁,主演《山楂树之恋》,获得华表奖最佳新人。

24岁,主演《七月与安生》,获得金马奖影后,提名金像奖影后、百花奖影后、金鸡奖影后,亚洲电影大奖影后。

26岁,主演《喜欢你》,提名亚洲电影大奖影后。

27岁,主演《后来的我们》,提名金鸡奖影后。

28岁,主演《少年的你》,获得金像奖影后、百花奖影后、金鸡奖影后,亚洲电影大奖影后。

成绩总结:获得4次国内影后,1次亚洲影后,8次提名国内影后。

—————————————————

正如笔者在此前回答多次强调的:周冬雨得奖越多,就越体现了现在的华语电影,所有女星的处境有多尴尬,多被“边缘化”。

《少年的你》(周冬雨)在金像奖赢了《花椒之味》(郑秀文),百花奖赢了《攀登者》(章子怡),《无双》(张静初),金鸡奖赢了《误杀》(谭卓),《半个喜剧》(任素汐),

而且,都是赛前最大热门,赢得水到渠成,毫无悬念。

在本年度亚洲电影大奖影后的对决中,她连上届金鸡奖影后、同时还是柏林影后的咏梅(《地久天长》),台湾金马奖影后杨雁雁(《热带雨》),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的几个影后级表演,都赢下来了……

《少年的你》同期竞争力如此惊人,自然绝不是因为周冬雨在本片中,真有堪比当年张曼玉《花样年华》、章子怡《一代宗师》、周迅《如果爱》的表现,更不是因为她个人实力,已经超过了这些演技派前辈,

而就是因为这样的大女主电影,已经是当今电影市场已经难得一见的了。从角色完成度到演技发挥空间,都是十分饱满的,一个硕果仅存的“完整女主角”。

所以,张静初在百花奖颁奖前,接受采访时就坦诚说,自己的角色是“镶边女主”,并没有竞争可能。

所以,《中国机长》(袁泉)作为同样的镶边女主,在百花奖和金鸡奖直接就放弃影后竞争,去“主报配”,对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女配角们,形成了“降维打击”,也赢得同样毫无悬念……

再看看整部《攀登者》一共125分钟,大男主吴京出场戏份近乎超过70%,章子怡所有戏份还不到影片总时长30%,然而她的相关剧情设计,却已成为本片被抨击的最大短板之一,认为乱加感情线是影响了这部“男人戏”整体氛围,拖了全片后腿。

事实上,不论是男性观众还是女性观众,到电影院看一部商业影片,共同的呼声,都是希望类似的恋爱剧情越少越好。可偏偏我们的编导们,在传统思维下,给女性演员的戏份,往往就只有感情戏可加。

因此,再奖项等身、声名赫赫的女星,再炉火纯精的演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不甘心再当类似被吐槽的“镶边女角色”,就只有上上综艺,点评后辈,勉强维持得了逼格……

章子怡也好、周迅也罢,和她们同时期的其他一线女星,赵薇、李冰冰、徐静蕾、汤唯……随着年岁的增长,纷纷深居简出,已经很少出现在热门电影的主演名单了。都是基于同一理由:时代变了,市场变了。

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毫无疑问就是现在:

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蓬勃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甚至已经无限接近了美国加拿大之和的整个北美电影市场。

《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爆款作品,甚至将好莱坞布局10年、史上最高投资的巨作《复联4》,挤出了国内市场前三名,

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烈火英雄》《中国机长》这样的主旋律大片流水线,

甚至2个月时间就能弄出一部票房11亿的《金刚川》,这都是中国电影工业不断进化,无限接近好莱坞水准,才有的成就。

这都是“四旦双冰”时代,给港台明星当陪衬,被好莱坞大片统治国内市场,国产影片只敢局促于“保护月档期”所不可比拟、不可想象的。

中生代男星们纷纷大器晚成,他们主扛的大制作工业电影,吃到了这波市场急剧扩容后,带来的数量巨大的新观众的红利,

而这些男星主扛票房的商业大制作,再花高额片酬,邀请那些空有“星光”和“咖位”的大花,是件非常没有性价比,甚至结果适得其反的事。

反而是那些片酬和戏份要求没那么高的实力派“青衣”女星,袁泉、谭卓、马丽、宋佳……,年轻些的任素汐、辛芷蕾、万茜、佟丽娅、张雨绮、马思纯、倪妮、钟楚曦、杨采钰……成为了此类影片“镶边女主角”的首选,只因【性价比更高】。

自身能力出众,有过很多经典作品和角色的大花们,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尚且如此“有价无市”,

再看看咏梅老师这样,入行几十年都默默无闻的演员,却能抓住《地久天长》这样难得的文艺片资源,沉稳发挥一鸣惊人,拿下了她们20年来,都可望不可及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

不知“四旦双冰”这些大花们又将作何是想?她们前些年的你争我斗,撕封面、撕代言、争番位,走个红毯排个座位还要各不相让,彼此间的暗潮涌动和勾心斗角,是否是走入了歧途?

好在她们作为演员的年龄还绝不算老,好在她们的业务能力都还在,也是时候重归比拼演技和作品的正途了……

期待她们能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如于佩尔那样,对自己职业生涯真正负责,到五十岁、六十岁时还能继续展现自己演技,成为中国电影史永恒的传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摘得第33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不仅是她演艺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让她成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第三位集齐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三金”荣誉的女演员。这一成就,放在华语电影界来看,足以称得上是“大满贯”,含金量十足,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周冬雨的这个“三金大满贯”,.............
  • 回答
    说起周冬雨和马思纯凭借《七月与安生》一同摘得金马影后,这绝对是华语电影界一件浓墨重彩的大事,至今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挺令人回味的。这事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获奖”,而是“两个人一起”,而且还是同时!在金马奖这个素来以“毒辣”著称的评奖历史上,出现双影后,尤其是两个年轻的女演员,同时分享这个.............
  • 回答
    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摘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对于这个结果,我的看法是,这是对她多年来在演员这条路上不懈努力和不断突破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及其背后传递的深刻主题的一种致敬。首先,我们要理解百花奖的性质。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
  • 回答
    华为P40屏幕的“周冬雨排列”这件事,确实在发布前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看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有点好奇,也有点顾虑。咱们一件件来聊。什么是“周冬雨排列”?首先得弄明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说,手机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Pentile”排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
  • 回答
    冬奥村的黑科技与豪华待遇:惊喜还是标配?今年的冬奥村,着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除了运动员们精湛的技艺,村内那些“黑科技”般的设施,以及让人眼馋的丰厚奖品,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零重力智能床:睡个好觉,比什么都重要首先,咱们得说说那张“零重力智能床”。听着就很高大上,仿佛科幻电影里才能出现的东西。据说.............
  • 回答
    .......
  • 回答
    北极地区冬季出现约2℃的异常高温,相比往年同期普遍偏高30℃,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且极具警示意义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天气预报上的数字,更指向了我们星球正经历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2℃”这个数字在北极冬季的含义。在普遍认知中,北极冬季意味着极度的寒冷,气温.............
  • 回答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队最终被判罚犯规、无成绩,这绝对是中国体育迷们心里的一根刺,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扼腕叹息。说实话,这场比赛的结果太令人难以接受了,也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在讨论当时的判罚是否公平。我们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中国队在那届冬奥会上实力非常强劲,队.............
  • 回答
    陈学冬曝光三亚景区捕捞砗磲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广泛关注,也展现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传播正义信息方面的积极作用。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据悉,演员陈学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揭露了三亚某景区内存在捕捞国家保护动物砗磲(chē qú)的现象。视频中,可以看到有人在海边捕捞砗磲,并且存在一些疑.............
  • 回答
    如何看待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对《檀渊之盟》的评价?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对《檀渊之盟》的评价,即“并不是那么坏的条约”,是一个颇具洞察力和历史厚重感的观点,也与许多传统认知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檀渊之盟》的历史背景、条约内容、签订的时代背景以及赵冬梅教授可能持有的评价标准和历.............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窝火的。本来冬奥会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的好机会,结果荷兰媒体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给所有认真筹备、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添了堵,还败坏了整个体育盛事的名声。咱们一件件捋捋。首先,擅闯临时管制区域。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藐视规则,不守规矩。冬奥会期间,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赛事的顺利进行.............
  • 回答
    这事儿可不新鲜,宋冬野这老哥,当年凭着《董小姐》火得一塌糊涂,歌词写得那叫一个有味道,加上他那种沧桑的嗓音,简直就是文艺青年们的精神食粮。可好景不长,那会儿大家还在陶醉他歌里的“远方”呢,啪啪啪,他自己就先栽进去了,吸毒被抓。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炸锅了。你想想,他的粉丝里有多少是冲着他那股“不羁”和.............
  • 回答
    2017年冬天,北京在全国空气质量榜单上的亮眼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那一年,北京在秋冬季,尤其是11月到次年2月期间,空气质量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改善,一度成为全国“最清洁”的几个城市之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在环保治理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
  • 回答
    张小凡(小蒜苗)对姚冬的观点进行嘲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因为它触及了个人立场、价值判断、沟通方式、网络文化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张小凡(小蒜苗)的“嘲讽”行为本身 定义和动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小凡所表达的是“嘲讽”,而不.............
  • 回答
    史冬鹏在里约奥运会期间遭遇抢劫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位运动员的个人遭遇,更是对里约奥运会安保状况以及当地社会治安问题的一次集中体现。以下是我对这件事的详细看法:事件的经过(尽可能详细还原):根据当时的报道和史冬鹏本人透露的信息,事件大致是这样的: 时间与地点: .............
  • 回答
    ASOUL等虚拟偶像登上冬奥主题音乐会「集光之夜」,这无疑是虚拟偶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主流文化对这种新兴娱乐形式的接受度和尝试。如何看待ASOUL等虚拟偶像亮相冬奥主题音乐会「集光之夜」?从几个角度来看,这次亮相具有多重意义: 主流认可度的提升: 能够登上与国家级大型赛.............
  • 回答
    《奇葩说》这个节目,总能制造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名场面”。宋丹丹老师作为喜剧界的老前辈,在节目中对毛冬的那句玩笑话,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宋丹丹老师的江湖地位和她的个人风格。她是中国小品界的“常青树”,她的幽默,更多的是一种接地气、带着点小机灵、有时.............
  • 回答
    陈虹伊未能代表中国花滑女单进军北京冬奥会,这是一个令许多中国花滑爱好者感到惋惜和不解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她自身的竞技状态、选拔机制、教练团队的策略、以及整体的花滑发展环境等。一、 陈虹伊的竞技状态与过往表现首先,我们回顾一下陈虹伊的职业生涯和她当时的表现。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得从几个层面好好掰扯掰扯。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俗称“导演剪辑版”,它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收视率”不如《猎鹰与冬兵》一集的表现,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因素,而且“收视率”这个词在咱们今天讨论的语境下,也得稍微变通一下。首先得明白,这两部作品的发行模式、观看平台、以及它们被“衡.............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