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属于北极的极端天气了,北极出现史上最高温2℃ 比往年高30度震惊科学家报道是由于暖流入侵。“从1980年至2010年,共有4年发生此类现象。而现在,在过去5年中就有4年发生了此类现象。”根据我的知识估计,可能是由于北极增温过快且快与低纬度地区,导致北极极地高压减弱,在其他气候变化的同时作用下,使低纬度暖流更容易侵入北极地区。
这个现象会越来越容易发生,因为冰川融化的正循环作用。冰川融化,水的反射能力远远小于冰,北极地区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加速增温。高纬度地区植被增多,同样降低反射率。
后果的话,就是全球增温加快,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率加大,洪涝灾害增多,生态系统变化,农作物品种与产量的变化,经济损失等等。
我估摸着北极圈航线有望开通,毛子经济有望回升啊。
1.这不是史上最高温,媒体的报道有偏差,北极圈在夏天的时候是可以回归零上的,但是冬天的北极圈,这个气温可以说非常惊人。
2.这或许是历史同期最高温,因为没有实地测量,仅是数值分析。但是数值分析出来的结果也已经非常惊悚了,北极圈内不少地方偏暖程度超过20摄氏度。
3.距离北极点最近的格陵兰岛Cape Morris Jesup站连续24小时气温在零上,瞬时温度达到6.1度,这在2月是很异常的。
4.俗话说事出必有因,它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冬季风暴——大西洋上的巨型温带气旋,当然还有高空槽系统,使得大西洋低纬度更温暖的风在风暴系统和槽前平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北推进深入北极地区。
5.暖空气冲入北极圈,就像一柄利剑,高压占领北极圈,寒冷空气被高压挤走,一部分被挤到欧亚大陆北部,因此欧洲这段时间大范围的寒潮暴雪与此次事件相关。而另一部分被挤到美洲北部。PS:东北的这两天的雪似乎也与极地巨变有关。
5.类似的事情最有影响的可能就是2015年末的那次北极升温事件,它是2016年1月中国“霸王级寒潮”的推手之一。
6.北极圈今年的情况有点大事不妙,根据美国国家冰雪中心的数据,2018年1月北极海冰创历史新低,对应的1月北极圈气温普遍偏高2度以上,个别地区偏高幅度超过7度。
7.北极放大效应:进入21世纪以来,北极海冰的融化愈演愈烈,不仅覆盖面积等不断创下新低,海冰密集度下降、多年冰的融化殆尽、融冰期的不断延长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NOAA的监测,北极变暖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这里的热力场正走向失衡。
8.这场北极圈异常变暖对于北极生态的影响很小,因为对于北极而言,只不过是冰箱里进了一股热气,但是被暖空气挤到欧亚大陆上的冷空气下一步要去哪,或决定着什么地方要出现严寒和激烈天气。或许当你奔跑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时,它就是来自遥远北极的问候。
昨天是国际北极熊日,分享之前看到来自ins的paulnicklen拍的两个场景:
视频来源:https://instagram.com/p/BcU-6PsAoIp/
图片来源:https://instagram.com/p/Bft9Yq2AEQr/
可怜的北极熊快饿死,在垃圾桶里找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