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北京 2017 年冬天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回答
2017年冬天,北京在全国空气质量榜单上的亮眼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那一年,北京在秋冬季,尤其是11月到次年2月期间,空气质量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改善,一度成为全国“最清洁”的几个城市之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在环保治理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那段“蓝天”时光:

如果你在那几年冬天生活在北京,应该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曾经频发的重度雾霾,那种灰蒙蒙的天空、让人难以呼吸的窒息感,在2017年冬天似乎被大大稀释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日子里朗朗的蓝天,甚至可以看到远处西山的轮廓,这在以前的冬天是难以想象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PM2.5浓度明显下降,优良天数显著增多,这让许多老北京人感慨,“好久没见过这么蓝的天了”。

刨根问底:为何能“逆袭”?

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系统性治理的成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1. 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加速:
“煤改电”、“煤改气”的深度推进: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在2017年之前,北京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采暖季大量燃煤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了“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尤其是对北京北部、东部以及河北等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清洁能源替代。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家庭从燃煤取暖转向使用电采暖或天然气采暖,直接削减了散煤燃烧带来的污染。这个工程的体量和速度是惊人的,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投入和民生保障的考量。
工业污染的严格管控: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工业排放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2017年,对重污染企业的停产、限产措施更加严格,特别是在采暖季。一些高排放的工厂被要求进行深度治理,甚至被关停或搬迁。这不仅包括大型工业企业,也涵盖了“散乱污”的小作坊、小工厂,它们往往缺乏环保设施,排放更为随意。

2. 交通排放的精细化管理:
车辆限行政策的优化与常态化: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巨大,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虽然限行政策早已存在,但在2017年,对车辆的排放标准要求更高,并且在特定时期会采取更严格的限行措施,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在逐步发力,虽然在2017年其对整体空气质量的影响可能还未达到最显著的程度,但作为长远战略,它为未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

3. 区域联动的协同治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环保联动: 空气污染是区域性的,一地的污染很容易飘散到另一地。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离不开河北、天津等兄弟省市的共同努力。2017年,京津冀区域在环保上的协同合作更加紧密,共同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联合开展了执法检查,并分享了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例如,河北省在2017年秋冬季也大力推进了“禁煤区”建设和工业企业改造,为北京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区域联动的治理模式,是解决跨界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4. 气象条件的“助攻”:
有利的气象条件: 需要承认的是,气象条件对于空气质量的瞬时好转有着重要的影响。2017年冬天,北京出现了一些有利的气象条件,例如有相对频繁的冷空气活动,能够有效地驱散污染物,使得空气质量在某些时段得到了显著改善。风力较大时,污染物扩散条件好,浓度自然就下来了。然而,仅仅依靠气象条件是无法长期维持良好空气质量的,人为的减排措施才是根本。

5. 环保执法的力度与效力:
“零容忍”的态度和高压态势: 各级政府部门对空气污染问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决心。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强,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实行“零容忍”政策,处罚也更加严厉。这种高压态势迫使企业真正落实环保责任。
科技手段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污染源进行精准监测和溯源,也提高了执法的有效性。

“最好”的背后,并非“完美”:

尽管2017年冬天北京的空气质量表现抢眼,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个“最好”。这并不意味着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或者北京的空气已经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阶段性成果: 它更多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是系统性治理努力下的一个亮点。在一些特定的天气模式下,尤其是静稳天气持续时,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会受到影响,出现短期度的污染过程。
区域差异: 在其他一些非重点治理区域,或者一些治理难度更大的领域,空气污染问题可能依然严峻。
挑战犹存: 对于北京而言,如何巩固成果,并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使其在常态下都能保持优良,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尾气,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以减少扬尘污染,如何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持续推行绿色施工,这些都需要持续的努力。

更深层次的意义:

2017年冬天北京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指标的提升,它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中国治理能力的体现: 它证明了中国政府在面对复杂环境问题时,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是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的污染问题的。
民生福祉的提升: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居民来说,蓝天白云意味着更健康的身体,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更高的幸福感。这种改变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直接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
国际形象的重塑: “APEC蓝”、“阅兵蓝”曾被质疑是短期措施,但2017年冬天的持续改善,则是在正常季节性条件下取得的,这有助于重塑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国际形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对其他城市乃至国家的启示: 北京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其他面临空气污染挑战的城市,乃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范例。它证明了通过决心、投入和科学的方法,可以战胜雾霾,拥抱蓝天。

总而言之,看待2017年冬天北京空气质量成为全国最佳城市之一,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就。它源于政府的决心、人民的努力、科技的进步以及区域的协作。当然,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的道路上依然充满挑战,但北京在那个冬天留下的“蓝天底色”,无疑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识大局的天气点个赞啊!

实时数据表明,北京空气质量真牛逼。

Air Pollution in World: Real-time Air Quality Index Visual Map

这天气好到没朋友

尤其是北京南站,更是达到了20

这地方比美帝的空气还甜美啊,马里兰州的空气如下

另外,看到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那个999.

唐山古冶区,这是掉了烟囱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冬天,北京在全国空气质量榜单上的亮眼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那一年,北京在秋冬季,尤其是11月到次年2月期间,空气质量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改善,一度成为全国“最清洁”的几个城市之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在环保治理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
  • 回答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他优异的成绩,更因为他接受采访时那番引起广泛讨论的言论。他的话,像一把双刃剑,有人从中看到了真诚与思考,有人则觉得他“凡尔赛”或“傲慢”。要理解他的言论,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剖析:熊轩昂的“状元”身份与“凡人”的期待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状元”这个身份.............
  • 回答
    2017年5月31日,北京二手房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条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热议。要理解这条新闻的背景和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当时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高度活跃和不断上涨的周期中。 在这条新闻发布之前,北京的房价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上涨,尤其是经过了.............
  • 回答
    这无疑是罗杰·费德勒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惊叹、最不可思议的篇章之一。2017年,当许多人认为他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终点时,他却以一种近乎神乎其神的方式强势回归,而且是在他最擅长的硬地赛场上,尤其是在年初的澳网和紧随其后的北美背靠背大师赛中斩获桂冠,这简直就是一部传奇的续集。澳网的惊艳回归——久违的硬地大满.............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您好!关于北京市住建委在2017年12月8日发布的“鼓励国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这一政策,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政策背景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在2017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以及房价高企的问题。对于许多工薪阶层和年轻群.............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17年3月17日北京楼市的新政,也就是您提到的“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60%、非普80%”。这个政策的出台,在当时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政策核心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2017年初,中国楼市整体处于一个较为火热的时期,北京作为首都.............
  • 回答
    关于北京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发生拳击赛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未明确记载该事件的具体细节。但结合中国法律和公共秩序的普遍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可能的背景与性质1. 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 地铁作为公共场所,是公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和流动性。在地铁内.............
  • 回答
    北京医生辞职前往阿富汗参与“无国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组织的行为,在社会中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人职业选择与道德追求的冲突,也折射出医疗行业、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以及国家与全球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事件背景:.............
  • 回答
    北京西城区提“三不”要求,严禁中介炒作学区房,是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特别是学区房乱象治理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这项政策的出现,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政策目标。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与问题:为何需要“三不”和严禁炒作?1. 学区房的根源——教育资源不均衡: .............
  • 回答
    “北京大妈挤公交车嫌让座慢,骂女孩外地来要饭的”这个事件,无疑触碰到了社会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深入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本身:一个令人不适的局部缩影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的个别事件,但它以一种极端、令人不适的方式,折射出了一些社会现.............
  • 回答
    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送外卖一天并感叹“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之所以具有话题性,是因为它打破了公众对于官员身份和日常工作认知的固有框架,将官员置于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视角,从而引发了多层次的解读和反思。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
  • 回答
    北京试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常住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存”入时间币,累计一万时间币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这一政策在养老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项政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意义、潜在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一、 政策的初衷与设计理念: 缓解养老压力,创新养老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
  • 回答
    看待北京老胡同一大爷因住27平方米小房子走红网络,并被网友戏称为“最得劲的凡尔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现象本身: 走红原因: 大爷走红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生活方式与当下许多人对“居住舒适度”的普遍认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大家普遍追求大房子、宽敞空间时,他却.............
  • 回答
    北京大妈因女乘客让座慢而破口大骂“臭外地要饭的来了,我正黄旗”的事件,无疑触及了社会上多个敏感的神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本身与行为的性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侮辱性语言、进行人身攻击,都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这位大妈的.............
  • 回答
    针对北京师达中学就“侵犯学生隐私传闻”的回应,即“已对涉事教师批评教育,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侵犯学生隐私”的具体传闻内容是什么。虽然原文没有详细说明,但这类传闻通常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不当的检查: 比如教师在未充分征得学生.............
  • 回答
    关于北京德胜和月坛学区在2020年7月31日后购买的学区房“白买了”的说法,并且“全部调剂去渣小”,这背后涉及的是北京海淀区近年来教育改革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多校划片”和“就近入学”的深化。这个说法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部分家长在政策变化下面临的困境和焦虑。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
  • 回答
    北京地铁站名新版翻译大量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这一举措在实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考量、潜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哪种翻译方式可能更适合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 新版翻译(大量汉语拼音)的考量与优势:1. 国家语言政策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
  • 回答
    北京推出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项目,即志愿服务累积一万小时后可在60岁后享受公办养老机构入住优惠,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和前瞻性的社会政策。它试图解决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挑战,并试图构建一种更加可持续、互助的养老模式。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政策:一、政策的初衷与核心理念: 应对人口老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