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 2017.3.17 北京楼市新政: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60%、非普 80%?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17年3月17日北京楼市的新政,也就是您提到的“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60%、非普80%”。这个政策的出台,在当时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政策核心与背景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2017年初,中国楼市整体处于一个较为火热的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房价的上涨压力尤其显著。为了遏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抑制投机炒房行为,稳定房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而317新政便是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广泛的一项。

这项政策的核心在于提高购房门槛和融资成本,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优先保障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策具体内容解读

我们来逐一拆解政策的几个关键点:

1. “认房”:

含义: “认房”指的是以家庭为单位,查询购房人在北京名下有多少套住房。这里的“家庭”通常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
具体操作: 在购房时,住建委(或房管局)会核查购房家庭(已婚、离异有未成年子女的)的住房情况,包括在京的自有住房和已出售的住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参考)。
影响: 这意味着即使你名下没有房产了,但如果过去曾经拥有过住房并且有过贷款记录,也可能被视为有房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假离婚”等规避政策的行为。

2. “认贷”:

含义: “认贷”指的是查询购房家庭名下在北京(或全国范围内,具体执行看银行政策)是否有未结清的住房贷款。
具体操作: 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查询购房人的征信报告和住房贷款记录。
影响: 即使你名下没有房产,但如果你之前有过购房贷款记录且尚未还清,那么再次购房时,可能会被视为有贷款记录的家庭,从而影响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认房又认贷”的组合拳:

将“认房”和“认贷”结合起来看,政策的意图非常明确:无论你现在是否拥有房产,只要你过去有过购房和贷款行为,再次购房时,你都会被纳入“有房有贷”的范畴,执行更严格的信贷政策。 这大大压缩了过去通过“卖一买一”或者“低首付”来炒房的空间。

3. 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60%:

含义: 这是317新政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对于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购房者(即家庭名下已有1套住房或有过住房贷款记录),其首付款比例从之前的较低水平(例如40%或50%)大幅提高到60%。
解读:
提高购房门槛: 需要更多的资金作为首付,这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是在高房价的北京。
抑制投资投机: 大幅提高首付比例,会显著增加投资者的资金占用成本,降低投资回报率,从而劝退一部分投机性需求。
优先保障刚需: 政策的本意是让更多有真实居住需求的家庭能够以相对较低的首付比例购房(即首套房)。

4. 非普通住宅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80%:

含义: 这里涉及到“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概念。根据北京市的规定,认定为“普通住宅”需要满足一定的面积、容积率和价格标准。而“非普通住宅”则不满足这些标准。
具体调整: 对于购买“非普通住宅”的二套房,首付比例被进一步提高到80%。
解读:
区分对待: 政策更加细致地对待不同类型的住房。通常,“非普通住宅”指的是面积较大、总价较高的房屋,例如别墅、大平层等改善性或高端住宅。
更强烈的调控意图: 对这类房屋的二套购房者施加更严厉的信贷限制,进一步抑制了高端改善和投资性需求的购买力。如果家庭名下已经有一套非普通住宅,再购一套非普通住宅,首付将高达80%。

政策的整体影响

317新政是一项非常严厉且具有针对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市场降温: 政策出台后,北京楼市迅速降温。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大幅下滑。
房价趋稳甚至微跌: 在严厉的调控下,北京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小幅价格调整。
购房门槛提高: 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购房者需要准备更多的资金,尤其是二套房的购房者,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信贷收紧: 银行对房贷的审批也更加严格,贷款利率上浮是常态。
影响市场结构: 政策的实施使得投资投机性需求受到严重打击,市场更加回归理性,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二手房市场受冲击更大: 相较于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和明显,因为二手房交易更容易受到信贷政策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点

政策时效性: 这是2017年的政策,虽然影响力巨大且为后续政策奠定了基调,但现行的具体政策细节可能有所调整。在实际购房前,务必了解最新的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
具体执行细节: 不同银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例如对于“有过贷款记录”的认定标准,以及部分银行对全国范围内的贷款记录查询等。
“普通住宅”认定标准: “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会根据政府的规定有所调整,购房者需要关注最新的认定标准。

总结

2017年3月17日的北京楼市新政,通过“认房又认贷”的组合拳,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60%,而非普通住宅的二套房首付更是高达80%。这项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大幅提高购房门槛和融资成本,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打击投机炒房行为,优先保障了真实的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它在北京楼市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房地产市场格局。

如果您是当时的购房者,这项政策意味着您需要更充足的资金准备,并且在购房决策上需要更加审慎。如果您有其他关于这项政策或者北京楼市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限购——房子垃圾没人要,我不买,没人要买,房价要腰斩啦!

限购——房子要限购啦,没人买啦,国家要打击楼市啦,房价要腰斩啦!

二套房80%——叫你们中产阶级有钱呀,打的就是你们,等着被收割吧!

二套房50%——屌丝也能买房啦,中产阶级完蛋啦,老子和你一样福利啦!

中国加息——利息上涨啦,买房的死翘翘啦,退路都没有啦,房子要被银行收走拉!

中国不加息——房价已经脆弱到崩溃的边缘拉,国家都不敢加息啦,不然房价就腰斩啦!

房价便宜——经济完蛋啦,300个城市房价那么便宜没人要,城市化失败啊,揭竿而起啦!

房价贵——我们无产阶级要揭竿而起啦!

我就是看了一部分答案,然后把他们的答案总结了一下。

你们感受下,是不是很好笑?

拿什么拯救你们的智商呢……

=====

有人说我没输出知识,指出愚昧的回答有多愚昧,难道不是输出知识么?告诉你什么时蠢的,都不叫输出知识的话,活该蠢下去

--------------------------------------

还是很多人看不懂啊,竟然有人私信我。

那我就大发慈悲详细说一下这个回答是什么意思:

中心思想:所有随便找个理由就说房价会跌的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听这些不负责任的答案从而买不起房的人,你们是在用别人的10分钟来赌自己的一辈子。

过去十年,无数人用一辈子去赌,然后都输了,每天郁郁寡欢。

所以请想想清楚,别人的话(包括我),到底是论据充足的,还是瞎扯淡。

然而,以当前知乎用户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大部分人能分清楚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哪怕我已经把这些回答可笑的地方都指明了……

user avatar

有人说,这是打击富人炒房,却让改善需求躺枪。
并不对。
不要轻易觉得自己比全国智囊都聪明。你能看出来打击对象是谁,政策制定者看不出?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这次打击的就是“准中产”的“改善需求”。不是误伤躺枪,是精准打击。
再说句更加政治不正确的话:
2016年的一波房价飙升就是准中产的“改善”拉起来的。

2016年,在北京的人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没房子先买一个小的先住着,以后再慢慢换大的。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件事是个捷径时,这个捷径就即将变成麻烦。
比如,小房子怎么就能换成大房子呢?我的小房子涨价了,大房子也涨价了啊。
别啪,还有【杠杆】这种好东西。

简单说,通过“本金——贷款买房——买房还贷——本金增长——增长的本金再贷款”的模式,使自己的本金的增长借由两次杠杆加成,跑赢房价的增长。

举个例子粗略算个账。

假设你手持50w现金,在单价4W时入市,持有到单价8W时换房,首付比率四分之一(为了计算方便)

  1. 50w贷款150w,持200w,单价4w买房50平
  2. 房价几年中涨到8w一平,手持50平房子,价值400w
  3. 卖房,还掉150w贷款,手持现金250w
  4. 250w贷款750w,持1000w,单价8w买房125平

计算得很粗略,实际操作中考虑到购房者的还贷能力,二次杠杆未必加满,但原理是一样的,步子大小的区别而已。


同时,北京还有以下的“利好”确保了这种换房实现的可能性:

  • 超低的房贷利率
  • 北京超高的房价单价和涨价空间足以冲抵几乎所有的附加费用和本金风险
  • 在317新政之前,无房+房贷还清就可以认作首套房,所以可以实现杠杆最大化
  • 同时,各个中介轻车熟路的以房换房,使得换房者可以在现金压力极小、甚至毫无现金压力的情况下成功换房。

这种换房对市场的毒性在哪呢?

首先,卖方还贷再买房,购房者没有新钱投入市场,却带热了市场拉高了房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事出反常必有妖”。以房换房的市场,一个纯靠贷款拉动的市场,我们一般称它为:空手套白狼。

第二,“以房换房”使作为购房门槛的“首付”已然失效,剩下的限制器“月供”效力明显不足,所以买卖双方——或者说换房链上的N方——可以几乎毫无顾虑地坐地起价、哄抬房价。反正你涨我也涨,总能换得起,大不了我少换一两平。当时的情形在北京房价奔8万,炒作还是事实? - 北京买房 - 知乎 的高赞答案里已经有了。像我前面写的那个换房流程,你把其中的现金数目*2 *10 *100 *1000,都依旧成立。

第三,有房者之间的换房游戏抬高了房价,却使得新入场者只能望洋兴叹。2017年2月北京各区楼市房价排名分析(附最新楼市政策)-中商情报网 里面讲到,北京2017年2月房价同比增长高达40%,我也是眼见3w一平的房子一年间涨到6w一平,除了已经有房的人之外,无产者靠辛勤劳动几乎不可能追上这疯狂的上涨。

我身边有不少活例子,以每年10-15w的速度攒钱,能付得起首付的面积却逐年减少;
而现在北京按6w的均价,50平小房首付100w贷款200w,30年还清每月需还1w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不是能不能出得起首付的问题,而是到了“能不能付得起月供”的拐点。目前的房价下,五环内上车的门槛已经逼近月入15k年薪20w(还需要有百万首付),但这真的符合北京的经济发展现状吗?

它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当换房链传导到最末尾,换房链底端的房主会发现自己的房子无人肯买,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首套刚需人群已经买不起了,进而引发无人幸免的连锁崩盘。
这是政府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
而且,北京还有11w套的库存,你们有房的商业互吹,让新人上不了车,库存谁来清?

肯定有准中产不服气,说我们小百姓换个房怎么可能有毒?还不都是有钱人炒出来的?有钱人全是全款,见一套买一套。
来来来兄弟,你说的“煤老板在北京见啥都买”是从十年前穿越过来的吧?你最近一两年见过几个天天拿现金全款在北京收房的“富人”?收的哪里的房?什么价收的?说来听听?
话说“富人炒房”在北京楼市快成一个梗了,房价一涨,不用想,直接把锅摔在也不知道是谁的“富人”身上。前几年喷“富人”用杠杆抢房致富,这几年大家都用上杠杆了又说富人都是用现金全款买的,这想象力我真的服气。
退一步讲,如果真是富人全款炒房,政府才不着急呢,全款好歹也是固定了社会财富,但杠杆和二次杠杆固定的却全是泡沫。以房换房者几乎是一分钱不花,动动嘴皮子报价就把房价带了起来,还不起贷大不了房子一卖,贷款还了本金照样增值——虽然换房者说“唯一住宅我咋可能卖呢”,可国家运转哪能赌在“老铁放心我不会的”这种程度的承诺上啊。

当然,我并不是要把锅全甩给以房换房者。
土地供给紧张——或者准确说,“土地供给”和“限制城市规模”的矛盾——才是房价飙升最直接的原因。
而根本原因,不用说,只能是区域发展不均衡。
317新政和以房换房,只不过是中国官民斗法历史上的又一回合而已。估计下一回合,“民”方使出“无房无贷净身出户假离婚”也为时不远了。

=========

发现有的朋友还压根没搞清楚317新政和930区别在哪。

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关键词1:贷款记录
只要有记录,只要你贷过,无论你现在有房没房,贷款还清没还清,你都是“二套房”。
房子卖了,贷款还清了,名下无房无贷,你就能按首套房买了?不可能。317以前是35%,如今就是60%,而且政策不改你一辈子都是60%。
改政策已在上海深圳实行,当地俗称“处女贷”。你们感受一下。


关键词2:非普通自住房

北京如何定义普通自住房?1.容积率在1.0(含)以上。2.面积140(含)平以下。3.五环内总价不超468万或单价不超39600。以上三条,需全部符合,才算是“普通住房”。

请注意第三条。

在北京单价平均6w的今天,即便你的房子容积比达标、面积不到140平,如果你总价超过468万,依旧要算非普通住宅。

首付80%。


===未能免俗的更新分割线===

爬了一下楼,答复几个问题。

置换房二次杠杆后月供也增加了啊?有什么问题么?

有没有问题,咱们这么看。

以房换房的逻辑相当于:你老板今天给你涨工资,你明天就能换房子。

写到广告文案上就是:一套房在手,从此换大房0首付,100%按揭。

你要觉得这没问题,那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听说网签价可以随便填,那非普的468万限额不是没卵用?

听说的事儿,不要随便相信。

马云只会告诉你他最后悔创建了阿里巴巴,却不会告诉你首富的日常生活水准;

买房的只会告诉你网签价随便做低,却不会告诉你他敢做低是因为他现金充裕。

因为网签价写得太低会影响贷款额度。

除非你买房的价格本身比468w多不了多少,少写个几十万,问题不大;

或者你一开始就没想上最高杠杆,贷个三成五成就满足了,那也没问题。

但对于手头现金很有限、刚刚凑到首付线的人来说,大幅写低网签价会让你贷不到你想贷的数目。

一句话,卖白菜,就别听卖白粉的心得了。

网签价、成交价、评估价如何影响贷款额度,我就不扫这个盲了,自己度娘吧。


刚需现在到底能不能上车?

几百万的买卖,我还不敢给你做主。但是我有一个事实跟大家分享下:

16年房价暴涨,成交量却在缩水。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统计,北京房价已经从去年2月的45000元以下,涨到今年2月的60738元……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统计,2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12168套,环比1月下降5.4%,同比2016年2月减少11.7%,达到2015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整体来看,网签量自2016年9月以来逐月下滑,累计降幅已达60.1%。

最粗浅的理解就是:价格虽然喊上去了,实际下手的却不多。

等什么?肯定不是等我老公。

等的是换房链最低端的房子被人接盘。

换房链上的大产、中产、小产、伪产在“频繁带看”的焦虑中把价格抬了起来,但没有一个人想要出现钱,都想只靠银行贷款来换房。

此时持币进场的无产阶级刚需,就是撬动这个沉默中巨大杠杆的那颗小石头。

成交量的萎靡,证明能够上车的无产阶级已经越来越少。

可叫价依然不会松动,因为没人相信北京房价会跌。大中小产们相信,无产们再怎么傲娇早晚也要咬牙入场的,想要入场的人有的是呢,反正我手里有房,我可以高价等。

而纵览全局的政府此刻出手,或许是观察到了:现在的房价配上现在的工资水平,北京的无产阶级接盘侠真要不够用了。这么搞下去,恐怕只有知乎顶端职业程序猿才能上得去车了,可北京哪有那么多程序猿啊。

一旦无人接盘,泡沫破裂,经济崩盘都是小事,十九大怎么开?

所以,政府调控的终点就是让房价维持在某条线上,使得一定数量的无产刚需能够进场,维持房市基本的新陈代谢。

至于这条线画到哪?我的建议是——

参考下一步的:1,新出的自住型商品房定价;2,可能出现的普通住宅标准调节。

剩下的判断,就各凭本事吧。

user avatar

搬运一个自己的回答过来:

1 北京房价短期看信贷宽松度,中期看土地供给,长期看人口迁入量。

2 如果不增加土地供给,只打压需求,只怕是13-16年市场覆辙。

3 降幅小于百分之三十恐怕对16年以前的购房者完全无压力。因为16很多区域几乎是翻倍的。况且租房市场长期看好。别盯着租售比,想想这些年房租涨幅。房贷越还越少,房租越来越多,北京靠房租活着的房东现在少么?

4 历史经验来看,降幅达到百分之十,恐怕政府就要疯了。土地财政,哪是说扔就扔的。

5 如果支撑房价下行的条件都是政府制造的,那任何时候想撤销也是可以做到的。以往每一次的经验是:涨价后抑制,降价前松绑。一前一后体现孰轻孰重。其实政府从来没说过要让房价降。要降的是涨幅。

6 投资房产是没有地方投资的结果。经济形势一片哀嚎,干什么都产能过剩,买理财都跑不赢通,看看m2增量,,难道要投股市?

7 暂时不够首付的朋友先从京津冀上车吧,上了车再换车,靠双脚永远上不了北京的车。

个人理解:首次购房者将在几个月内迎来很好的购房机会。

由于15、16连续两年土地供应不足且楼面价飙升,依照房地产开发规律来说,未来一年半到两年半这段时间迎来一轮暴涨是高概率事件。

我就是一介平民,但喜欢研究,自己也在实践。

这里立下字据,且看三年内北京房市咋样。

发布于 2017-03-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3月27早十点更新下:

1 依然不相信政府要降房价,但有可能出现小幅度下行,商住房要危险了,但是不是能达到三成的降幅还要看楼盘看位置看总价。

2 下一步,中产们的钱要到哪里去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 最最重要的,要理解政府对迎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和预期。不能停留在炒还是住的层面,要重新想想政策和宏观经济需要一个怎样的房市了。

user avatar

说的“限购限贷”,怎么有种“限售”的感觉,手上的房子一旦卖掉,再买就困难了。无论刚买了新房的也好,准备换房的也好,都只得守住目前房子别动,所以现在房市是“只进不出”了吗?

这就是活生生限制二手房交易,从源头减少二手房供应量,为新房销售让路呀。不过话说这波房价上涨的大棋也不是给二手房准备的,是为“去库存”准备的。

举个例子。

小明拿着100万首付,打算在北京安家落户,因为是第一套房,35%首付可以买285万的房子。他看上了一套二手房和一套新房。

如果他买了新房,资金进入开发商,开发商还掉银行贷款,结清供应商款项,实现“企业去杠杆,居民加杠杆”的计划。中央很满意。

如果他买了二手房,资金进入二手房东A手上,二手房东A当年150万买的房子(首付50万,贷款100万,方便计算忽略月供),卖掉房子,还银行100万,得现金185万。他可能用这笔钱做:

1,贷款340万买价格525万的新房,资金进入开发商,中央很满意。

2,贷款340万买价格525万二手房,资金进入二手房东B手上。居民杠杆加大,银行风险增加,企业们(开发商以及产业链)没好处。而之后资金流向还要看B下一步举动(返回1开始)。

3,存银行不动,慢慢用。中央不满意。

4,换汇出境,中央很不满意。

5,。。。

如果2这个过程反复多次,就会导致整体居民加杠杆,但企业没有去杠杆,银行风险加大。

如果2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忽然有一个房东跳到4换汇出境,就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汇率受压。

所以,

怎么看都还是直接让小明去开发商手上买房子更有利呀。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开始加息了啊,国家要挺不住了啊。经济面这么差,又不想减少放水刺激经济。

但是大部分房地产杠杆还是在北上深嘛,好好抑制地区性杠杆也许就可以不用跟着加息了吧。

可能是这样的思路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17年3月17日北京楼市的新政,也就是您提到的“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60%、非普80%”。这个政策的出台,在当时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政策核心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2017年初,中国楼市整体处于一个较为火热的时期,北京作为首都.............
  • 回答
    2017年3月5日发生的“湛江吴川市10名初中男生轮流强吻一女生”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学生事件,更触及了校园欺凌、性骚扰、未成年人保护以及教育引导等多个社会敏感问题。事件回顾和细节: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事件大致情况如下: 时间地点: 2017年3月5.............
  • 回答
    2017年9月3日,朝鲜进行了其第六次也是迄今为止威力最大的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无疑是当时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试验的背景和地点:这次核试验的地点位于朝鲜东北部的丰溪里核试验场。丰溪里是朝鲜自2006年以来进行所有地下核试验的场所。朝鲜官方宣称,这次试验的是一颗小型化、轻.............
  • 回答
    2017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10名强力部门将军职务的事件,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解读。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涉及部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被解除职务的将军们所属的具体部门。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及了“强力部门”,但这通常涵盖了俄罗斯的执法、安全、军.............
  • 回答
    2017年3月26日,俄罗斯各地确实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反政府示威,其中一个核心诉求就是抗议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和总统普京的腐败问题。这场示威的导火索,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及其团队在2016年底发布的一份关于梅德韦杰夫巨额财产的调查报.............
  • 回答
    2017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在哈马的失败,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军事事件,如果我们要深入去分析,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当然,为了让叙述更贴近实际感受,我们会尽量避免一些过于官腔或空洞的词汇。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基本情况。叙利亚内战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双方都疲惫不堪,但战局仍然胶着。哈马省,尤其是省会.............
  • 回答
    2017年3月24日,对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令人沮丧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力推的旨在废除并取代奥巴马政府《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ACA),也就是俗称的“奥巴马医保”的《美国医疗保健法案》(American Health Ca.............
  • 回答
    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以8比0的压倒性票数,判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罢免了时任总统朴槿惠。这一历史性的裁决,标志着韩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给她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事件的起因与发展:一切的导火索,源于朴槿惠总统的闺蜜崔顺实挪用总统权力的丑闻。崔顺实并非公职人员,却被指控利用与朴槿惠的亲.............
  • 回答
    日本新一代运输机研发完成:一次技术与战略的飞跃2017年3月28日,日本宣布其新一代运输机的研发工作已告一段落,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日本航空工业一项重要里程碑的达成,更在全球军事航空领域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这项被寄予厚望的新型运输机,如果能够顺利投入服役并达到设计预期,将对日本自卫队的战略投送能力产.............
  • 回答
    2017年3月15日,美联储如市场普遍预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这次加息是自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三次加息,市场普遍将其视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劳动力市场健康以及通胀逐步回升的信号。此次加息的背景和意义 经济复苏的体现: 当时.............
  • 回答
    2017年3月24日,在亚洲冰球挑战赛上,中国队与中国台北队的比赛发生了一场令人意外的群殴事件,这无疑是本次赛事乃至近年来亚洲冰球领域的一大“焦点”。这事儿,放在任何体育项目上都挺让人皱眉的,冰球这种本身就以身体对抗著称的运动,虽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过度的暴力行为,尤其是这种规模的斗殴,确实让人难以.............
  • 回答
    2017年的央视3·15晚会,在我看来,是一场夹杂着些许亮点和不少槽点的年度“质量大戏”。说实话,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带着一种期待和审视的心情来看,既希望看到那些为消费者撑腰的“打假斗士”,又害怕被那些层出不穷的“套路”刷新认知。先说说亮点吧,毕竟3·15的核心价值就是曝光和警示。当晚让人印象最深.............
  • 回答
    截至2017年3月1日,叙利亚北部联邦地区(或称罗贾瓦)的局势可以用“持续演进中的复杂局面”来形容,充满了机遇、挑战,以及不可避免的冲突。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详细情况:政治与治理: 三州共和体系的巩固: 2014年1月,民主联盟党(PYD)及其领导的叙利亚民主军(SDF)在叙利亚北部宣布成立自治.............
  • 回答
    2017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将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表态在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表态的背景和原因:1. 美国对印度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的认可: 经济实力: 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人口.............
  • 回答
    2017年DAC(Dota 2亚洲邀请赛)总决赛,iG 3:0 战胜 OG 夺冠,无疑是 Dota 2 历史上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夺冠之旅。这场胜利不仅仅是 iG 战队的荣耀时刻,更是对他们整个赛季努力的肯定,也给全球的 Dota 2 粉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次夺冠:1. .............
  • 回答
    2017年6月3日上午,B站(哔哩哔哩)正式启动了“注册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号才可评论”的新规,这个举动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用户社区和外界的热烈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对B站过往“自由”社区氛围的一次重大调整。背景与原因猜想:首先,咱们得琢磨琢磨B站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个决定。在2017年.............
  • 回答
    解读2017年10月3日公布的马航MH370搜索报告,我们需要理解报告的核心内容、其局限性以及它在整个搜寻过程中的意义。这份报告并不是一份揭示飞机最终下落的“终极答案”,而是对当时为止进行的搜索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方向的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与关注点首先,这份报告是由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ATSB)发布的.............
  • 回答
    20172018 赛季欧冠小组赛巴塞罗那 3:0 尤文图斯:一场经典之战的深度剖析20172018 赛季的欧冠小组赛,巴塞罗那在主场诺坎普以 3:0 的比分完胜尤文图斯,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重要的胜利,更是一场充满战术博弈、个人闪光和深刻教训的经典之战。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场比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
  • 回答
    2017 年 2 月,中国外汇储备的数字重新站上了 3 万亿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这无疑是当时一个颇受关注的经济新闻。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下,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起伏”。在 2014 年年中达到峰值,逼近 4 万亿美元后,中国的外汇储备.............
  • 回答
    2017年季中冠军赛(MSI)半决赛,G2以3:1的比分击败了WE,这个结果在当时无疑是让不少LPL观众感到遗憾,但也足以载入MSI的历史。从一个看客的角度来看,这场比赛,尤其是G2的胜利,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品味。赛前展望与现实的落差赛前,作为本土作战的WE,拥有巨大的主场优势和粉丝的热情支持,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