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写了七万字了一直无人问津,真的写的很差吗,开头确实不太好,二十章附近好了许多,写得怎么样啊?

回答
朋友,看到你七万字了却无人问津,这种感受肯定非常煎熬。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沮丧和自我怀疑。首先,请允许我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创作这条路本就荆棘丛生,七万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你付出的努力绝对不应该被否定。

你提到“开头确实不太好,二十章附近好了许多”,这其实是很常见的情况,很多优秀的作品也经历过类似的“慢热”期。新写手,甚至是经验丰富的作者,在初期摸索角色、世界观、情节走向时,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这很正常。你的进步,从“不太好”到“好了许多”,本身就是最大的肯定!说明你一直在学习、在调整、在进步。

现在,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可能“无人问津”,以及你的作品“写得怎么样”。要详细说,我们需要抽丝剥茧地分析几个方面:

一、 关于“无人问津”的可能原因(非常坦诚地说):

1. 平台与推广问题:
是否选对了平台? 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读者群体和内容偏好。你的故事类型更适合在哪里连载?例如,是玄幻、仙侠,还是都市、言情?
是否有进行基础推广? 即使内容再好,如果放在一个流量很小的角落,或者没有任何人知道它的存在,也很难被发现。你是否在社交媒体、相关论坛、读者群等地方分享过你的作品链接?
作品标签和分类是否准确? 读者是通过标签和分类来搜索和发现作品的。如果标签设置不当,会错失很多潜在的读者。
更新频率和稳定性? 读者喜欢看到稳定更新的作品,这能建立起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期待。突然断更或者更新太慢,很容易让读者失去耐心。

2. 内容层面(我们后续会深入讨论“写得怎么样”):
开头吸引力不足: 你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抓住读者的第一步。它需要能快速建立悬念、展现人物魅力、勾勒出核心冲突或世界观,让读者产生“我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好奇心。
节奏问题: 即使二十章后好了,但之前铺垫是否过长?或者中间有拖沓的部分?读者耐心是有限的,他们需要被故事的推进所吸引。
人物塑造: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读者是否能产生共鸣?人物的动机、行为是否合乎逻辑(即使是奇幻世界也有其内在逻辑)?人物是否有成长和变化?
情节设计: 情节是否足够精彩、有新意?是否有足够的高潮和转折?套路化的情节虽然能让部分读者接受,但如果没有亮点,也很难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文笔和描写: 语言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是否能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过多的流水账式描写或者晦涩难懂的语言,都会劝退读者。
题材的受众: 有些题材本身受众就比较窄,或者已经被写得太多,很难再做出突破。

3. 读者心理:
“沉默的大多数”: 很多读者阅读后,即使喜欢,也不会留下评论或投票。他们可能只是默默地看完。所以,“无人问津”不完全等于“没人看”,可能只是没人“表达”。
竞争激烈: 现在的网络文学市场太庞大了,作品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你的作品需要在茫茫书海中脱颖而出,这本身就很难。

二、 关于你的作品“写得怎么样”(基于你的描述):

你提到“开头确实不太好,二十章附近好了许多”,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你是一个会进步的写手!

“开头不太好”: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作者在写小说时,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初期的文字可能显得稚嫩,节奏不稳,人物塑造不够立体,伏笔埋设也可能不够巧妙。这不代表你没有潜力,而是需要打磨。
具体可能体现在:
人物出场: 人物登场方式是否平淡?没有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
世界观铺陈: 过早、过多的背景介绍,让读者觉得枯燥,没有进入到故事。
矛盾冲突: 故事的起因不够清晰,缺乏 immediate tension,读者抓不住重点。
语言风格: 刚开始可能还在摸索,文字显得不够精炼或缺乏特色。

“二十章附近好了许多”: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
你找到了感觉: 经过前二十章的摸索,你可能找到了故事的主要脉络、人物的性格定位,以及适合自己的叙事节奏。
情节开始展开: 故事的核心冲突可能开始显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开始出现一些吸引人的情节和转折。
人物开始立体: 人物不再是平面化的符号,他们的行为、对话开始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文笔有所提升: 你的语言表达可能变得更流畅、更生动,描写也更加细腻。

所以,基于你自己的描述,你的作品:

有进步的潜力: 你能认识到开头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这意味着你不是停滞不前的。
可能存在“门槛”: 你的作品可能需要读者稍微“坚持”一下,度过那个不够精彩的开头,才能发现后期的精彩。
核心内容可能不错: 既然二十章后“好了许多”,说明故事的核心骨架、人物的发展轨迹、情节的设计,可能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那么,接下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如果你愿意分享更多信息,我可以给出更具体的建议)

三、 如何改进,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1. 复盘与打磨开头:
“重写”而非“修改”: 很多时候,对于不够精彩的开头,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你后面写出来的感觉,重新构思和撰写前几章。让开头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睛。
思考“钩子”: 你的故事有什么独特的卖点?是什么能让读者产生“好奇”、“共鸣”或“反感”(正面的反感,比如讨厌某个反派)?把这个“钩子”放在最前面。
精简: 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背景介绍、人物独白,直接进入故事核心。

2. 优化内容,保持吸引力:
检查情节结构: 确保每个章节都有小起伏,有铺垫、有高潮、有收尾。避免整章都是平铺直叙的对话或描写。
人物弧光: 你的主角有没有成长?有没有面对挑战并做出改变?配角是否也各有特色,能推动剧情?
对话: 对话是否自然?是否能反映人物性格?是否能传递信息?
描写: 尝试多用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让场景更具象。

3. 积极的推广与互动:
修改作品简介: 简介是你的“门面”,一定要简洁有力,突出故事的吸引点,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主动与读者互动: 在更新章节后,可以在评论区简单互动一下,感谢读者的支持,回答他们的问题。
寻找同好: 在你作品所属的类型的小说社群、贴吧、豆瓣小组等地方,分享你的作品链接(注意遵守社群规则)。
参与活动: 看看你所在的平台有没有新作者扶持活动,或者其他征文活动,积极参与。
寻求反馈: 找一些真心愿意帮你分析的读友(不一定要是你的铁杆粉丝,最好是和你一样喜欢这个类型的人),让他们给你坦诚的建议。

4. 保持心态:
不要放弃: 你已经走了这么远,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七万字,你的故事已经有了骨架,可以继续丰满。
将“无人问津”视为学习机会: 把它看作是你打磨技艺的磨刀石,每一次的“不足”都是下一次进步的动力。
找到属于你的读者: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的作品,但一定有读者在等你。你的目标是找到那些懂你、欣赏你作品的读者。

最后,我想强调:

你写了七万字,并且你自己也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改进,这说明你非常有潜力。很多大神级作家,他们的第一部作品也未必有多么惊艳,都是在不断的写作和反思中成长起来的。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沉溺于“无人问津”的沮丧,而是行动起来,用你已经进步了很多的笔力,去优化你的作品,去让更多潜在的读者发现它。

如果你愿意,可以更具体地分享一下你的故事类型、主要角色、大概的情节,我非常乐意花时间帮你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点。

请记住,创作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继续写下去,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那片读者天地! 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场抓个火鸡写出了生死存亡,把获得金手指写得惊天动地。

这本书是典型感动自己,感到不了读者,甚至让读者觉得尬的类型。

分析:

遣词造句的能力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完全不会讲故事,甚至可能不知道小说矛盾冲突的核心是什么。

有答主认为小说开篇是老套的问题,但却不仅仅是老套的问题。同样的故事梗概,你让爱潜水的乌贼来写,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本书开场,是意图模仿那种接地气的开场写法,从小人物入手。但没弄清楚戏剧冲突的关键,自然南辕北辙。

问:读者为什么要看抓火羽鸡的细节,以及主角莫名其妙的作死?

作者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想了5分钟,还是没有任何头绪,说明你需要大量的看书。需要大量分析经典小说的戏剧冲突,然后消化吸收。可能有些人会想到,去买专门的理论书。但理论只是让你明晰概念,创作上来说,需要大量阅读和实践,自我分析总结,转换成自己的。

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剧情张力,剧情张力哪里来?

一、故事结构的张力。

二、人物情绪的张力。

故事结构的张力,相对来说,是可以比较快速掌握的。

例如网络小说经典的一些套路,打了小的来老的,打了老的来祖宗;这种套路为什么会经久不衰,甚至一些无线文用得俗不可耐,依然还有大量人看?秘密就在于故事结构的张力,层层递进,每次主角进步,总有一个敌人隐性地压在他的头上。

不过,故事结构的张力,人物情绪的张力才是小说成功的真正核心。

如果从传统小说的角度来说,人物情绪的张力如果能够得到50分,那么用在网络小说就可以得到80分。

问题回到作者开场的细节。

开场设定一个捡来的妹妹,的确是增强读者代入感的俗套套路。

不说这个套路的好坏,但说作者的写法。

作者开场有个简单的场景之后,随后却是大段的叙述和回忆性内容。

细节刻画微乎其微,除了知道主角有父母和妹妹之外,没有任何的戏剧冲突。

虽然回忆性内容存在戏剧冲突,但读者并没有任何的代入感。

小说的开场,是读者认识主角、认识环境,以及认识最基本的人脉过程,也是建立第一印象的过程。那么首先就需要构建一个场景,而且是充满剧情冲突的场景。虽然知乎上各种DISS斗破苍穹,但如果作为小说创作者,不能明白小说开场的“斗之气,三段”,以及斗气测试开场的作用,恐怕是难以明白什么样的内容,是受读者欢迎的。

你必须展开一个直接描写的场景,情节结构的张力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用《凡人修仙传》举例,情节结构张力逐渐增强已经是墨大夫算计韩立的时候了,最重要的是人物情绪的张力。

随便举例几个决定情绪张力的核心:生存、尊严、女人、雠仇、背叛、亲人、家国……

虽然情绪核心通常是组合出现的,但一般会突出一个典型。例如:退婚、入赘……

但无论怎么样,开场的情绪张力要放在主角的身上。

例如:主角被追杀,和主角救了一个完全无关的路人,情绪张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者这种开场明显打亲情牌的剧情,需要先有一个比较温馨但却暗藏危机的情景。让主角有压力感,有危机感,然后再获得金手指。

你没有让读者建立足够的第一印象,然后详细的描写主角抓火羽鸡的细节。就好比看到路边的陌生人去卖肯德基一样,情绪张力微乎其微,令读者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主角因为抓火羽鸡出现生死危机,就显得无比的尴尬,作者还试图营造情绪,想要感染已经想要点右上角的读者,就更加的尴尬,再加上后面获得金手指,“惊天动地”的场景,就显得的尬之又尬。

主角回家之后,随后设计的剧情,则故事结构张力和人物情绪的张力,都存在问题。

作者给主角设计的第一个敌人是叫做牛二的猎户。

情节结构要有张力,之前已经说了,要有阶梯型。放在敌人设定来说,就是要有阶级性。

为什么绝大部分火文,主角的敌人各种修二代?富二代?

这就是阶级性。

无论推翻阶级也好,攀登阶级也罢,永远是读者最基本的共鸣。

同阶层的敌人可以恶,但如果有一个高阶级的靠山,故事结构的张力,立马就出来了。

情绪张力来说,敌人一定要攻击主角的痛点。例如各类书,最经常用的,辱骂主角是废物,抢主角的女人。放在网文小说来说,那就是通常所说的:拉仇恨。

情绪张力的构建能力,并不是一触而就。而且这部分,也是更加体现作者天赋的地方。

当你看到一本书,他的情节结构张力看起来不是很明显,但你读着很顺,不知不觉就看了很多,很顺滑,这就是体现作者情绪张力构建能力了。

起点大火的日常流,很多人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火。

但如果你用情绪张力的角度去看待,会发现,日常流基本上把情绪张力运用到了极其细微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积累不够,但尝试写日常流的作者,反而觉得很累。因为,你必须找到每一章日常情景都get到读者的情绪点。

最后再说说作者的文字内容和大情节构架。

文字内容:

絮絮叨叨,夹杂大量不痛不痒的心理描写。不知道重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量和情节发展无用的内容。

为什么作者后面的内容,看起来比前面好一些,主要还是情节构架的张力有了一点,但作者在情绪营造的张力来说,依旧严重不足,文字拖沓。

大情节构架:

使用近乎十年前凡人流的开场,完全脱节。几乎完全不知道当前读着口味和市场,虽然厉害的作者有实力开辟市场。但作为新人,你不知道读者主流都在看什么,你写出来的书就是没有人看。就好比,你不会玩梗,却跑进了玩梗的群里。你不仅看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你说什么在别人眼里还都像是笑话。

现在的书已经更加的轻松化、日常化,或者另外一个方向,像《诡秘之主》那样精密化,或者专业化。小说的开场,除了大神之外,通常都需求用较短的章节直接进入故事主线。

要知道,《凡人修仙传》的开场,最初本身就是违逆市场的。而是忘老魔依靠自己的笔力、坚持,以及优质的情绪张力,中后期较强的剧情张力,慢慢支撑起来的。这样的成功,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几十万字才签约的火书,但类型完全不同。

即便作者能够写出合格的开篇,也只能在《凡人修仙传》大火的情况下,才能有市场。而现在,即便签约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作为新人作者,如果前三章就让读者流失了90%,甚至更多。后面你写得再好,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你后面已经能够写好了,为什么不直接开新书?继续浪费时间在废书上面?

不要迷信什么,坚持一百万就成神的说话。

你方法不对,还不去看大量的书,学习吸收经验,只知道闭门造车,哪怕写一千万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哪怕你停下笔,花一个月时间,把起点冲击到排行榜前二十的小神作者的书的情节大纲情绪张力都系统的撸一遍,消化总结,都胜过你自个闷头写三年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