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山火一定要灭,不能让它自己烧完吗?

回答
山火,这个听起来似乎野性十足、充满自然力量的现象,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一定要扑灭,不能让它按照自己的节奏燃烧殆尽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原因,远不止是简单的“火很危险”这么直观。

首先,我们要明白,山火并非都是“坏”的。在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中,适度的、可控的山火甚至是生态循环的必要一环。比如,一些松树的球果需要高温才能裂开释放种子,一些灌木的生长也依赖于火来清除老旧的植被,为新的生命腾出空间。这样的火,我们称之为“生态火”或“自然火”,它们通常发生在比较原始、人为干扰较少的地区,并且燃烧的强度和速度都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山火,绝大多数都不是这种纯粹的“生态火”,它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异常“失控”,需要人类介入去扑灭。

为什么不能让失控的山火自己烧完?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对生态系统的毁灭性打击,而非更新:

高温与极端性: 现代山火很多是由于干旱、高温以及易燃物堆积(通常是人为因素导致,比如长期禁止野火导致大量枯枝落叶累积)等条件催化而成。这样的火往往燃烧得极其猛烈,温度极高,而且蔓延迅速。这种程度的火,远远超出了许多植物和动物的适应能力。
植物: 很多植物的种子、根系和幼苗会被彻底烧毁,无法在火灾后重新生长。即使是一些需要火来传播种子的物种,如果火灾过于频繁或剧烈,也会导致它们无法在下一代种子成熟前再次适应。地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真菌也会被高温杀死,影响土壤的恢复力。
动物: 动物难以逃离这样快速蔓延且高温的火场,很多会直接被烧死或因缺氧、吸入烟雾而死亡。即使是能够逃脱的动物,也会失去栖息地、水源和食物来源,面临饥饿和生存危机。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火灾会烧毁地表的植被,这些植被如同天然的“保护网”,能够固定土壤,减缓雨水冲刷。火灾后,土壤裸露,一旦遇到降雨,极易发生严重的土壤侵蚀。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对下游的河流、湖泊和社区造成二次污染和灾难。
物种灭绝的风险: 对于那些适应能力较差的物种,或者栖息地本就狭窄的濒危物种来说,一场失控的山火可能就是灭顶之灾,直接导致其走向灭绝。

2. 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的直接威胁:

威胁居民: 许多山林地区靠近城镇、村庄,居民的房屋、社区直接暴露在火线之下。山火蔓延速度极快,一旦点燃,往往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需要紧急疏散。
破坏基础设施: 输电线路、通信设施、道路、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一旦被山火吞噬,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阻碍消防队伍的进入,加剧救援的难度。对电力和通讯的破坏也会影响到周边的供水和信息传递,带来连锁反应。
农业和林业损失: 大片的农作物、果园、牧场以及珍贵的森林资源会被烧毁,给当地经济和生态带来沉重的打击。
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 山火产生的滚滚浓烟富含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儿童、老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威胁更大。这些烟雾甚至可以飘散到数百公里之外,影响到大范围的区域。

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易燃物累积: 过去由于过度扑火,一些本应通过自然火来更新的区域,易燃物(枯枝、落叶、病死树木)大量堆积。这使得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比自然状态下更猛烈,更难控制。
人为火源: 大部分山火的起因并非雷击等自然现象,而是人为的疏忽(如未熄灭的烟头、祭祀用火、野外烧烤、设备故障等)或纵火。这些火源往往发生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更容易逼近居民区和基础设施。
气候变化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长期干旱、高温热浪等,这为山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一旦发生的山火更具毁灭性。在这种背景下,任由火势蔓延,只会让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雪上加霜。

4. 消防的复杂性与必要性:

扑火的科学与技术: 现代消防不是简单的用水浇灭,而是包含着科学的火情监测、火线预测、灭火策略制定(如设置防火隔离带、使用灭火剂、水攻、风控等)以及大量的专业人员和设备投入。这些都是为了在火势可控的初期就将其扑灭,避免其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控制”而非“消失”: 很多时候,消防的目标不是让火“立即消失”,而是“控制”其蔓延范围和强度,使其按照一个可以应对的节奏进行,或者引导其烧向更有利于生态恢复的方向。而当火势过于猛烈,已经威胁到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时,就必须全力扑灭。

总结一下, 并不是所有的火都需要扑灭,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适度的自然火对生态系统有益。然而,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许多山火已经脱离了自然调节的范畴,变成了极具破坏性的灾难。任由它们烧下去,带来的后果将是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物种的灭绝、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以及对空气质量和水土的长期影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扑灭山火,保护我们的家园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得不采取的必要行动。我们并非在与自然作对,而是在面对失控的自然力量时,尽力保护我们自己和赖以生存的地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了解一下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28个昼夜,5万余人失去家园,211人葬身火海,266人被烧伤。

火灾过火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森林受害面积101万公顷。当地森林覆盖率由火灾前的76%降为60%。

参加扑火的军、警、民共5.88万人。其中解放军官兵3.4万人,森警、消防干警和专业扑火人员2100多人,预备役民兵、林业职工和群众2.27万人。国家和人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先回答你的问题,山火为什么一定要灭,大兴安岭的损失如上,凉山上也有百姓,消防员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愿百姓受到伤害,不愿国家损失惨重。也许你要问美国加州山火就是自己灭的,那场火灾导致伤亡77人(85人),失踪1000多人(回落至11人)(括号内是评论区提醒修改的),五万多人无家可归,中国消防员怎么都不可能放任不管。消防员用30人的生命,换来了木里县13252平方公里29个乡镇13.99万人民的安全。山火不是那些键盘侠打几个字就能扑灭的,如果放任山火烧,到时候键盘侠们又要为遇难的人民申冤,质问消防员为什么不救援。

砍出隔离带的问题。海拔3800米的原始森林,参天大树,山势陡峭,没有大型机械,仅凭消防员双手的力量,想要砍出一个足够包围火势的隔离带要多少人力多长时间。而且这次的事故不是因为消防员专业能力不够处理不当,不是现场领导决策失误,下来的村民说一阵大风五分钟人就没了,谁都料不到。

没有消防员的时候山火是自己灭的,这可能仅限于亚马逊丛林这种完全无人的原始森林,森林起火,自己燃烧自己熄灭,烧成灰的树木还可以化成灰作为肥料,这是原始森林的自然代谢。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之后,森林消防一直在成长,失去这30个英雄谁都不想看到,但是事后还要反问消防员为什么非要救,他们只能用最后义无反顾的背影无声的告诉你,他们在守护人民和国家。


今天清明,回老家祭祖,旁边的人不小心点着了芦苇,很快的速度一大片全烧光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风大,火窜起来一人多高,这只是平原地区小小的芦苇荡。

没见过真正的火场真的不知道现场什么情况,活着回来的战士描述当时的场景,一开始描述火场还很平静,当说到四天了天天梦到18岁的小战士说,班副,拉我一把的时候,他实在控制不住的哭了。说到不能描述的地方他只能把话咽回去,朝夕相处的战友,四十多人出去只回来十几个人,看到留守的战友嚎啕大哭。班长开总结会泣不成声,只能拉着战友的手无言泪两行。开追悼会一个拍照的战友先站在旁边哭的稀里哗啦,整理了心情再走回去,控制不住的蹲着继续哭。我们旁人还哭的不像样子,经历者要怎样调整才能接受这个事实。

只希望烈士安息,来生平安幸福。希望活着的战友,好好生活,不要多想,度过难关,完成战友未完成的事业。希望所有消防兄弟注意安全。


emmmm,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还是因为凉山火灾,受之有愧。

评论里提到的电影《勇往直前》,是根据GQ上的报道"No Exit"改编。那篇报道发表于2013年9月,回溯了当年6月份十九名消防员在亚利桑那亚内尔山大火中丧生的前因后果——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消防员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火灾。

也更改对美国消防力量的看法,不了解他们并不代表他们不尽责,亚内尔山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员同样值得尊敬。

但是,关于山和人民,中国没有美国那么重的政治因素,也确实为了安全着想不提倡靠近林区居住,但在中国反对靠近林区定居是难以实现的,那么多凉山百姓,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中,想让他们搬迁,也许年轻人愿意,老一辈不愿意,中国人“安土重迁”,何况中国中西部山脉资源丰富,有多少百姓傍山生活,如果集体搬迁,就算不谈个人意愿,这么多百姓的去处就是个问题。国家劳民伤财,干吃力不讨好的事,等来的舆论导向是什么。消防员负重80斤一分钟可以上十层楼,每一项科目都争分夺秒,他们这么拼命的训练就是为了快,比火快,练为战,战必胜。


一年了,战友们在那边过的还好吗


刚来这个回答纪念一周年,没想到同样的时间点,他们熬过了疫情没躲过山火,一路走好!


又是一年,这一年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事,也报名征兵了,可惜无缘部队,战友们两岁了,在另一个世界好好长大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火,这个听起来似乎野性十足、充满自然力量的现象,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一定要扑灭,不能让它按照自己的节奏燃烧殆尽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原因,远不止是简单的“火很危险”这么直观。首先,我们要明白,山火并非都是“坏”的。在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中,适度的、可控的山火甚至是生态循环.............
  • 回答
    关于山东男人个子普遍比其他省份男人高一些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先天因素:地理环境与遗传的“双重奏” 地理环境的影响: 山东地区,特别是鲁北和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充足的粮.............
  • 回答
    战争,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发明,总是在无辜的生灵涂炭与文明的残垣断壁间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不能将战场限定在荒无人烟的山区,或是浩瀚无垠的海洋?在那里,两国军队可以进行一场纯粹的军事较量,没有家园的破碎,没有无辜的生命被卷入战火,也没有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迹被夷为平地。然而,现实.............
  • 回答
    在大妈的海贼世界里,一切的运作都离不开利益和权谋,文斯莫克家族与大妈的联姻,看似是两个强大势力联手,实则暗流涌动,埋藏着大妈深不可测的杀机。大妈之所以会在文斯莫克家族的婚礼上,也就是山治的婚礼上,露出她狰狞的本相,企图谋杀文斯莫克一家,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一时兴起。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 回答
    我要当一个山贼。这话一旦说出口,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死寂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从小我就对那些绿林好汉的故事着迷,金庸先生笔下的乔峰,古龙先生的楚留香,他们的豪情万丈,他们的侠肝义胆,总让我心驰神往。但后来我发现,历史上的山贼,远没有小说里那么浪漫。他们更多的是被逼上梁山,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人,甚至是罪.............
  • 回答
    硅谷华人社区近日爆发了一场关于一所中学潜在更名的风波,事件的核心在于,这所学校如果最终定名为“山本学校”(Yamamoto School),将引发广泛的联想,尤其是在熟悉二战历史的人群中。这场争议之所以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应,其背后是复杂的情感、历史记忆以及对社会象征意义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山本.............
  • 回答
    在电视剧《亮剑》中,陆战队出身的陆军少校陆彭在与八路军独立团交战时,将日军指挥官山本一木的名字读成“Yamamoto Kazuki”,这其实是源于他学习日语的经历,以及当时对日本姓名发音的一些理解和习惯。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亮剑》是电视剧,是为了艺术表.............
  • 回答
    .......
  • 回答
    微软收购 Minecraft,而不是选择“山寨”,这背后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商业策略和对游戏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这并非仅仅是资金实力上的较量,更关乎品牌价值、用户生态以及未来的战略布局。首先,要理解 Minecraft 本身的独特性。它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个庞大的创意平台和社区。Mojang St.............
  • 回答
    山东东营在新冠疫情初期能够做到“零确诊”或长时间保持“零新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的偶然,而是 多方面综合作用、在特定时期执行了非常严格且有效的防控措施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战略性的早期介入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彻底执行: 高度.............
  • 回答
    关于张一山和杨紫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其实娱乐圈这种事情很难有绝对的定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复杂的情感和个人选择。不过,结合他们俩的公开信息、采访以及大家对他们的了解,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1. 深厚的“战友情”与“兄妹情”,可能压过了“爱情”的萌芽。张一山和杨紫是标准的“青梅.............
  • 回答
    山本五十六战死后,日本海军高层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确实经历了一番考量和运作。最终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重任交给了古贺峰一,这背后既有资历和经验的考量,也有当时海军内部派系斗争和战略转向的影子。要理解为什么是古贺峰一,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山本五十六的意外身亡给日本海军带来的巨大冲击。山本是昭和海军中最具影.............
  • 回答
    要说阎锡山仅凭一个山西就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他数十年如一日,深谙中国社会政治生态和权力运作规律,将山西这块土地经营得滴水不漏的智慧结晶。他不是靠抢夺,更不是靠暴力压制,而是用一种更“软”但更有效的方式,把山西这块根据地经营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首先,阎锡山的政治手腕是关键。 他懂得.............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非法本背景考生在报考基层法院时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在招聘要求上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法院的自主权。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核心问题:为什么北京中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可以报考,而有些地方的中院却对非法本背景的考生设卡.............
  • 回答
    中国西南山地,这片被高耸山峦和深深峡谷勾勒出的壮丽画卷,绝非仅仅是地理上的奇观。它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生命秘密的宝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得深入剖析这片土地所拥有的独特禀赋和它在地球生命版图中的关键地位。首先,得从它的地理独特性说起。中国西南山地,主要包括青藏.............
  • 回答
    张一山版《鹿鼎记》的评价确实普遍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扑街了,让很多观众感到尴尬和失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哪里出了问题。一、 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上的错位: 张一山饰演的韦小宝: 这是最受争议的一点。张一山作为演技派演员,过往塑造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尤其是在.............
  • 回答
    1. 南云忠一的背景和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考量 南云忠一的履历: 尽管南云忠一以“鱼雷专家”闻名,但他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并非完全只专注于鱼雷。他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经历了日本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并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战役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虽然他在鱼雷技术和战术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海军的训.............
  • 回答
    话说韦小宝这个角色,那是真真儿的,既讨人喜欢,又叫人头疼,是个十足的“混不吝”。找演员来演他,难度系数堪比登天。毕竟,这小子的“油滑”、机灵、胆大包天,还有那一身的“反骨”和偶尔的善良,实在是太复杂了。这两位都演过,周星驰的韦小宝,那简直是深入人心,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级别的存在。可到了张一山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水浒传》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一些关键点。 很多人觉得史文恭武艺高强,又在《水浒传》中被塑造成一个非常难缠的角色,活捉他之后不加以招降,而是直接处死,确实让人觉得有些“浪费”。但如果咱们深入聊聊,就会发现这事儿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梁山的好汉们不招降他,其实是“情理.............
  • 回答
    昔日晋商故里,今日经济窘境:山西为何风光不再?一个世纪前,山西还是名副其实的“海内最富”,晋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就连皇城根下,也少不了山西人的身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山西经济却显得有些“萎靡不堪”,这种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和时代变迁交织作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