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鱼雷专家出身的南云忠一,为什么被山本五十六任命为航母指挥官?

回答
1. 南云忠一的背景和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考量

南云忠一的履历: 尽管南云忠一以“鱼雷专家”闻名,但他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并非完全只专注于鱼雷。他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经历了日本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并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战役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虽然他在鱼雷技术和战术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海军的训练和晋升体系也要求军官具备更全面的指挥能力。

山本五十六的战略: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预见到太平洋战争的大方向将是海空力量的较量,而航空母舰将成为未来海战的主力。他需要一位能够统帅数量庞大的航母舰队的指挥官,来执行他大胆而激进的战略计划。

选拔的考量: 山本五十六选择南云忠一,并非仅仅因为他是“鱼雷专家”。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对南云忠一的信任: 山本五十六与南云忠一在海军内部有一定的交情和互相的了解。山本很可能认为南云忠一是一个忠诚、服从命令、并且能够严格执行计划的军官。
指挥才能的潜力: 尽管南云以鱼雷闻名,但海军的晋升机制并非一成不变。山本可能看到了南云在其他方面的指挥潜力,或者认为他的战术思想能够适应新兴的航母作战。
缺乏更合适的替代者: 在当时的日本海军中,具备大型航母指挥经验的将领并不多。山本可能是在有限的选择中,认为南云忠一是最合适的人选。
“保守”的考量: 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本可能有意选择一个相对保守、不那么激进的指挥官来领导这次冒险的行动,以避免过于冲动的决策。南云忠一在后来的战役中表现出的谨慎,或许也符合山本的某些期望(尽管这种期望在战争的残酷面前被证明是错误的)。

2. 南云忠一担任航母指挥官的实际情况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是南云忠一第一次以航母特混舰队司令官的身份指挥大规模海空作战。这次行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山本五十六的战略眼光和南云忠一的执行能力。南云率领航母编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对美军珍珠港发动了毁灭性的空袭,取得了巨大的战术胜利。

航母作战的挑战: 然而,将南云忠一简单地视为“鱼雷专家”而忽视其在航母指挥上的表现,可能是一种片面的解读。航母作战是全新的领域,需要整合飞机、舰船、雷达等多种技术和战术。南云在指挥珍珠港袭击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协调舰载机起降、如何应对敌军的反击等。

后续战役的争议: 尽管珍珠港袭击成功,但在随后的中途岛海战等关键战役中,南云忠一的指挥表现受到了广泛的争议。他被批评在关键时刻未能充分把握战机,尤其是在对美军航母的追击和侦察方面存在疏忽。这些争议也导致了许多人对他作为航母指挥官的能力产生质疑,并有人认为山本五十六的选拔存在失误。

3. 总结:

山本五十六任命南云忠一担任航母指挥官,是一个复杂决策的体现。这并非仅仅是因为南云的“鱼雷专家”身份,更可能是基于对他的信任、对航母作战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当时海军内部人才的实际情况。南云忠一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指挥,在战术层面获得了成功,但其在后续关键战役中的表现,也确实引发了对这位“航母指挥官”能力的讨论和争议。将南云忠一简单地归类为“鱼雷专家”,而忽略他作为航母舰队司令官的实际指挥经历和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可能会简化这个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合舰队无权任命舰队司令,舰队司令是军令部(应为海军省)的事。

一航舰是根据小泽于1940年4月的建议在10月组建的,联合舰队内部也认为小泽应该是一航舰的指挥官。但同期军令部选择资历更深的南云担任一航舰指挥官,小泽去了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主的南遣舰队,资历是唯一的原因。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是不严谨的。

南云压过了小泽治三郎成了1AD的CIC,而他也确实是公认的鱼雷专家,这个事无可辩驳,但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尾。因为这不是南云的唯一身份更不是他的主要身份。这里竞争的对象并不是航战vs水战,而是要给一航战挑一个指挥官,而他资格老。

南云在37-38年坐镇水雷学校并不独立于于时代背景。包括他接下来的驱逐舰指挥,在一水战的经历以及11驱的指挥位置,全部都是同时代主要海军将领中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战各个主要参战国(英德法意)中常见。以英军为例,战争中各个主要指挥的CIC几乎全部都有驱逐舰队的指挥经历,甚至有驱逐舰战法的研究背景。日后航空成就被树雕像的坎宁安在间战期间是RN的驱逐舰专家之一,本土舰队指挥官托维在日德兰就是最亮眼的驱逐舰指挥官,间战期间同样执掌查塔姆,并且做了地中海舰队的驱逐舰指挥。柏林行动和莱茵演习的指挥官吕特晏斯有丰富的鱼雷艇/驱逐舰指挥经验。也是实际上尼米兹这种真正和鱼雷战/驱逐舰编制有一定距离的军官才是少数派。

说南云在这个水雷战经验/技术从有到无的光谱上更加接近顶端一点没有问题,但是驱逐舰/鱼雷技术是一个比航空技术常见太多的东西。选择南云选择的是资历;而不是选择了水战技巧胜过航空技术。


而为什么驱逐舰/鱼雷技术出身的指挥官多,是幸存者偏差

首先,驱逐舰是主战舰队里面最小一级的舰艇,驱逐舰指挥是最容易获得的指挥之一,而之后指挥驱逐舰队也是常见的晋升。

其次,相比起主力舰,在驱逐舰队服役极其容易获得战斗经验。

其三,最关键的是,在二战中能够成为准将以上的指挥官中,年纪相对小的大多出生于十九世纪最后二十年里。鱼雷是他们见过的天字第一号海军变革,比潜艇/航空兵/导弹更早地改变了海战的面貌。鱼雷在火炮命中率低,射程有限又射速不佳的情况下是石破天惊的发明,即便是早期鱼雷的低射程和可靠性也足以让各大海军国建立起自己的全新鱼雷艇/驱逐舰队了。也因为如此,二十世纪初各驱逐舰队全部都是作战舰队里面的新星/技术先锋队。同一批鱼雷战出身的军官在二次大战爆发之后晋升到指挥官的位置在年龄上正好合适——他们在大战期间三十到四十岁,正好是成为“commander”的年纪,然后经过间战的训练和爬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了“admiral”。反而是如果一个人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是舰队指挥官了,那么到了二战爆发时要么早早退役,要么已经过世——要么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

雷德尔1876,庞德生于1877,金上将生于1878,相比之下,山本生于1884年算是美周郎。

南云生于1887,吕特晏斯生于1889年,尼米兹生于1885年,伊亚奇诺(Iachino)1889,贝佳米尼(Bergamini)1888,塚原生于1887,这些都是“operation”级别的,指挥战区部队的指挥官。

所以这群人的技术军官/驱逐舰队背景是时代定义的,不是说他们就只专精雷击战。就南云来说,他的第一身份是一个资历老,技术背景过硬的“战舰专家”,还有丰富的舰队指挥经验。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狂热航空派在这种环境下根本不是罪过,毕竟他也不是彻头彻尾的狂热雷击男。

I wonder whom that might b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 南云忠一的背景和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考量 南云忠一的履历: 尽管南云忠一以“鱼雷专家”闻名,但他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并非完全只专注于鱼雷。他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经历了日本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并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战役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虽然他在鱼雷技术和战术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海军的训.............
  • 回答
    四川多地近期确实出现了太阳鱼的身影,这引起了不少关注。不过,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来看,太阳鱼在四川的出现“暂不会成灾”,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首先,得明确一点,太阳鱼( Lepomis spp.),在学术上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它们原产于北美洲,因其色彩鲜艳、容易饲养,在很多国家和地.............
  • 回答
    在闲鱼上专门卖二手 iPad 的商家,用“靠谱”这两个字来概括可能有点太笼统了。咱们得辩证地看待,它有好有坏,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去挑,怎么去规避风险。首先,咱们得明白闲鱼的定位。 闲鱼本质上是一个个人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商家入驻,但它仍然保留了很大一部分个人卖家。所以,你会在上面遇到各.............
  • 回答
    .......
  • 回答
    鱼雷的发射为何基本都是直线?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不少工程学和物理学的考量,并非仅仅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那么简单。我们来仔细聊聊这个问题。目标是直线,但路径并非总是如此简单首先要明确一点,当我说鱼雷“基本都是直线发射”时,这是一种简化的说法。更准确地说,鱼雷的初始弹道规划大多是直线,或者说是朝着目标方向.............
  • 回答
    舰船的生死存亡,历来是海战胜负的关键。在波涛汹涌的战场上,两种可怕的杀手——鱼雷和反舰导弹,一直在争夺着“海上屠夫”的宝座。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致命的弱点,究竟哪一个能更有效地撕裂军舰的装甲,让它葬身鱼腹?咱们不妨来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老牌”杀手——鱼雷。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鱼雷就一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捏一把汗的问题。潜艇发射核鱼雷,这玩意儿威力实在太大,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在自己发射出去的那一刻,及时规避那毁灭性的冲击波和热辐射。我得多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首先,得明白核鱼雷这玩意儿有多可怕。它一旦爆炸,那威力绝不是普通鱼雷能比的。爆炸中心是极高的温度和压力,瞬间释放.............
  • 回答
    在探讨“二十发二战鱼雷能否击沉现代几十万吨油轮”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二战时期鱼雷的技术特性、现代油轮的构造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对等性”,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结论。首先,我们得明确二战时期鱼雷的威力。那个时代,鱼雷的主要依靠其装载的炸药量来制造破坏。一战时期鱼雷的炸药当量通常在几百公斤,而到了.............
  • 回答
    确实,能够独立设计、制造并拥有现代化鱼雷的国家,数量上来说是相对有限的。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且高门槛的因素,绝非仅仅是工业能力那么简单。首先,鱼雷本身就是一种技术集成度极高的先进武器系统。它不是一个单一的部件,而是包含多个复杂子系统的集合。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这种“门槛高”的原因:1. 核.............
  • 回答
    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让老牌的“大和炮”和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碰一碰。要说中途岛级航母搭载的130架鱼雷机在40公里这个视距内能不能把衣阿华级战列舰给送走,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一点,40公里这个距离,对于当时的水面舰艇来说,确实是进入了主炮的有效射程了。衣阿华级这九条巨兽,那三座16.............
  • 回答
    现代海战中,舰对舰鱼雷的使用情况,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虽然很多人觉得鱼雷是二战时期的老古董,但事实远非如此,它在现代海战中依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水面舰艇最致命的武器之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抛开“老旧”的标签,看看鱼雷到底进化成了什么样子。今天的鱼雷,早已不是当年那种简单的.............
  • 回答
    “一发入魂”这个词,对于像大和级战列舰这样庞然大物来说,恐怕是个不太现实的愿望,尤其是在现代常规武器的语境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承认,现代武器的威力跟二战时期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可问题在于,大和级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为了对抗当时的重型舰艇,它的防护能力,尤其是在.............
  • 回答
    当然能。二战时期潜艇之间用鱼雷互相击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真实发生过的,并且是战场上最直接、最致命的对抗方式之一。在那个时代,潜艇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隐蔽的战争模式。它们能够潜入水下,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然后发动致命一击。而鱼雷,正是潜艇最重要的攻击武器。鱼雷的工作原理和潜艇攻击流程: .............
  • 回答
    反舰导弹末端鱼雷模式?这想法挺有意思,咱们来聊聊,是不是有可能,或者说在设计上会遇到哪些挑战。首先得明确,反舰导弹和鱼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武器系统,它们的运作环境、导引方式、攻击逻辑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反舰导弹,大家熟悉的,是靠着空气动力学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快,射程远,打击的是水面舰艇。它的末端,通常.............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列舰之一,它的设计理念和装备选择,在今天看来都充满了独到的考量。很多人会疑惑,为何它在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情况下,却还要费力地携带一定数量的鱼雷?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堆砌装备,而是出于对海战战术和战场现实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大和”号战列.............
  • 回答
    二战时期的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是那个时代海军航空兵力量的拳头,它们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评价它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衡量,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它们的设计理念、作战效能、战术运用以及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鱼雷机:海上刺客的荣耀与苦涩鱼雷机,顾名思义,是专门携带和发射航空鱼.............
  • 回答
    要说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航空兵为何对鱼雷攻击如此“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是到了某种“痴迷”的地步,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而且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首先,这得追溯到日本海军的传统和它所处的战略环境。日本是个岛国,海军天然就是它的命根子。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海军就一直以英国海军为师,但.............
  • 回答
    二战时期,巡洋舰和大型舰艇是否必须携带鱼雷,这个问题其实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需要结合当时的海战思想、舰艇设计以及实际作战需求来分析。简单地说,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也并非所有大型舰艇都必须如此。为什么说“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鱼雷在海战中的独.............
  • 回答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在弹尽粮绝之际,推出了许多极端化的作战手段,其中“回天”(Kaiten)人操鱼雷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回天鱼雷的出现,与其说是战略上的创新,不如说是战败前夕,一种绝望的赌博。回天鱼雷的诞生背景:绝望中的最后一搏到了1944年,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已经对日本极为不利。美国海军强大的舰.............
  • 回答
    二战时期,航母上那两种最精锐的攻击力量——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飞行员们肩负的任务都至关重要,但论及危险程度,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的处境往往更为凶险。想象一下,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要执行的是一次几乎是“自杀式”的攻击。他们的飞机,尤其是斯图卡这样的代表,被设计成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几乎垂直地插入目标,然后投下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