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和”号战列舰没有鱼雷发射管,为何要携带鱼雷?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列舰之一,它的设计理念和装备选择,在今天看来都充满了独到的考量。很多人会疑惑,为何它在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情况下,却还要费力地携带一定数量的鱼雷?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堆砌装备,而是出于对海战战术和战场现实的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大和”号战列舰虽然没有装备固定式鱼雷发射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排斥鱼雷这种武器。它的设计团队,在反复推敲和模拟海战场景后,选择了一种间接但高效的方式来运用鱼雷,并且这种方式有着非常清晰的战术逻辑。

一、鱼雷:海上战争的“隐形杀手”与“终结者”

在“大和”号建造的那个年代,鱼雷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海军武器。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隐蔽性和强大的破坏力。相比于炮弹,鱼雷能够在水下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一旦命中,即便是再坚固的战列舰,也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它能直接摧毁对方的舰体,或者严重损坏其推进系统和舵机,使其丧失战斗能力。

在二战时期的海战中,尤其是在面对敌方主力舰队时,一两枚精准命中的鱼雷,往往比千钧重发的舰炮更能快速地终结一场战斗。战列舰之间的大型炮战虽然壮观,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试探和对阵,而鱼雷则提供了一种“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付像“大和”号这样拥有强大装甲的巨舰,鱼雷是少数几种能够有效威胁其生存的武器之一。

二、并非“自用”,而是“支援”与“协同”

“大和”号战列舰之所以携带鱼雷,主要原因并非是它自身要直接发射鱼雷来攻击敌舰,而是为了支援和协同作战。当时日本海军的战略构想中,航空母舰和随行的驱逐舰、巡洋舰等舰艇,是承担直接攻击任务的主力。而像“大和”号这样的超级战列舰,更多的是作为舰队的“定海神针”,负责在远距离用其强大的主炮压制敌方主力,摧毁其战列线。

但是,海战是瞬息万变的。当主力舰队交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对方驱逐舰群突然发起鱼雷攻击,“大和”号作为舰队旗舰,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反击和支援能力。这时,携带的鱼雷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那么,“大和”号是如何运用这些鱼雷的呢?

搭载鱼雷供己方其他舰艇使用(最主要的原因): 这是“大和”号携带鱼雷最主要的目的。在舰队作战中,“大和”号经常会与驱逐舰、巡洋舰等装备有鱼雷发射管的舰艇一同行动。当这些舰艇的鱼雷储备不足,或者需要临时补充弹药时,“大和”号的舱室和储存空间,就成为了一个临时的鱼雷补给站。它能够为己方的驱逐舰或巡洋舰提供额外的鱼雷,增强整个舰队的鱼雷攻击能力。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场激烈的炮战正在进行,日本舰队的驱逐舰群勇敢地冲向敌方战列舰,发射了大部分鱼雷。但敌方的主力依然顽强抵抗,这时,驱逐舰的鱼雷已经耗尽。如果此时能从“大和”号这样的主力舰上获得几枚鱼雷,它们就可以重新加入战斗,发起新一轮的鱼雷攻击,这对于打破僵局、获得胜利至关重要。

作为舰队防御的最后手段: 尽管“大和”号的主炮射程远,火力猛,但在某些近距离的遭遇战中,或者在舰队遭到潜艇袭击时,它仍然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自我防御。虽然可能性较低,但理论上,这些携带的鱼雷也可以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发射,例如通过起重设备或专门的简易发射架进行非舰载固定式发射。但这并非是其设计的初衷,更多是一种临时的、不得已的选择。不过,这种方式的效率和精度都非常有限,远不如专门的鱼雷艇或驱逐舰来得有效。

战术上的威慑与灵活性: 携带鱼雷,也意味着“大和”号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鱼雷攻击能力,哪怕是间接的。这种能力的存在,本身就可以对敌方舰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对方在规划作战时有所顾忌。同时,在复杂的海况和战场环境下,拥有多种武器的“大和”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增加舰队的整体作战灵活性。

三、携带方式与储存考量

“大和”号携带的鱼雷,通常是储存在舰内的专门弹药库中,并通过舰内的起重设备进行搬运。这些鱼雷的尺寸和重量都相当可观,因此对储存空间和搬运设备都有很高的要求。选择携带鱼雷,也意味着日本海军在设计“大和”号时,就将其定位为一艘具备多种支援能力的舰队核心,而不是单纯的“炮舰”。

总结来说, “大和”号战列舰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却携带鱼雷,其核心原因在于:

1. 为舰队中的其他鱼雷攻击舰艇提供弹药支援。 这是最直接、最实际的用途,能够极大提升整个舰队的鱼雷攻击能力。
2. 作为舰队在极端情况下的潜在自卫手段。 尽管不是主要用途,但拥有一些鱼雷,总比完全没有要好。
3. 增加舰队的战术灵活性和威慑力。

这种设计思路,反映了当时日本海军对海战体系化和协同作战的高度重视。“大和”号不仅仅是一艘战列舰,更是整个海军舰队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存在和装备选择,都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的作战效能。虽然最终的历史走向让“大和”号未能完全发挥其设计意图,但其背后的战术考量,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包括在其公试的时候,装载了80吨的鱼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列舰之一,它的设计理念和装备选择,在今天看来都充满了独到的考量。很多人会疑惑,为何它在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情况下,却还要费力地携带一定数量的鱼雷?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堆砌装备,而是出于对海战战术和战场现实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大和”号战列.............
  • 回答
    要说《宇宙战舰大和号》在中国“一点名气都没有”,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了。但相比于一些在日本或欧美家喻户晓的科幻IP,《大和号》在中国的影响力确实显得相对有限,而且普及程度不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引进时机、文化接受度、市场环境以及作品本身的特点等几个角度来细致地聊聊。首先,引进的时机和方.............
  • 回答
    这是一场在历史爱好者和军事迷心中激荡已久的假设性对决,大和号战列舰与俾斯麦号战列舰,这两艘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之一相遇,谁能笑到最后?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和推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两艘战列舰从未真正交战过,它们的服役时间重叠得非常有限,而且部署区域也不同。大和号主要.............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的设想,将硫磺岛的防御战术运用在海战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硫磺岛战役之所以惨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军放弃了传统的正面战场对抗,转而采取了极端的“立体化防御”和“消耗战”策略,其核心就是利用地形优势,构筑了密不透风的地下工事和地表火力网。那么,如果将这种思路应用到大和号战列舰本身,.............
  • 回答
    要深入了解大和号战列舰那门恐怖的460毫米主炮是如何在远达42公里的战场上精准打击目标,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那个火药与钢铁交织的年代。这可不是什么现代的激光制导,而是一整套精妙的、依靠人力智慧和机械精度来运作的系统。瞄准的艺术:不仅仅是转动炮塔想象一下,当大和号的九门巨炮指向远方的敌舰,想要命中一个在.............
  • 回答
    要精确计算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在当时能够装备多少军队,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几个关键的方面:1. 战舰的建造费用:这不仅仅是钢材和火炮的成本,还包括了研发、设计、船坞设施、工人薪资、技术培训、以及后续的维护和升级。2. 陆军的装备和维持成本:军队的开销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士兵的薪资、伙食、衣物、训.............
  • 回答
    假若大和号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其战斗力将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足以在现代海战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要详细说明其具体层次,需要考量改装的具体内容以及所处的假想敌和战场环境。我们可以将其置于一个“重装甲的巨型巡洋舰”或者“具备特定任务能力的区域防空与反舰支援舰”的层次来理解。它不会是现代超级航母那.............
  • 回答
    要细致地辨认出大和号和武藏号这两艘曾经的巨舰,虽然它们在设计和建造上几乎是孪生姊妹,但一些细微之处,就像分辨一对非常相似的双胞胎,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观察。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异,更是它们在战争洪流中留下的独特印记。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这两艘战列舰是同级舰,准确地说是大和级战列舰(Yamat.............
  • 回答
    复刻一艘像“大和号”这样级别的战列舰,哪怕是以中国当前最尖端的技术水平,也绝非易事,其中会遇到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材料和组装,更涉及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许多环节都可能成为阻碍复刻的绊脚石。1. 材料供应与制造工艺的巨大挑战“大和号”的建造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工业能力的极限体现.............
  • 回答
    要评估A10攻击机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能否击沉“大和号”战列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武器系统、战术以及“大和号”的防御能力。简单来说,A10在设计上并非为对付像“大和号”这样的巨型水面舰艇而生,但理论上,在特定条件下,它并非毫无可能。首先,我们得明白A10的核心优势和劣势。“战锤”以其强大的近.............
  • 回答
    1940年前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海军,尤其是主力舰——战列舰。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巨型、最强悍的战列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集技术、资源和野心于一身的象征。与其他国家同期完成的战列舰相比,“大和”号之所以显得格外强大,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包.............
  • 回答
    咱们聊聊“大和”号,这艘战列舰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尤其是许多海军迷,为之着迷,甚至到了有点“痴迷”的地步。我知道,你说的没错,从纯粹的军事和技术角度审视,“大和”号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但即便如此,它身上依然散发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要理解这种魅力,咱们得剥开“大和”号那些光.............
  • 回答
    大和号战舰,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庞大的战列舰,其设计理念、武器配置以及战术运用都代表了当时海军技术的巅峰。然而,在它的火力编队中,我们却很难找到诸如单人操作的机关枪这类武器的身影。这并非是技术上的疏忽,而是源于大和号本身的设计目标、作战环境以及那个时代对海军火力配置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大和号.............
  • 回答
    想让一艘战舰在没有其他支援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消灭一支海军舰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极端的设想,尤其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更是天差地别。咱们就来聊聊,假设大和号穿越时空,孤身一人来到了1894年,它有没有可能把北洋水师给“蒸发”掉。首先,得承认,这俩名字摆在一起,画风就完全不一样.............
  • 回答
    说实话,中国现在的造船工业能不能造出“大和号”战列舰,答案是:理论上可以,但实操起来有很多复杂性,而且并没有必要。我们得把“大和号”拆开来看,它可不是一艘简单的船,而是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代表了那个时代日本工业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巅峰。要造它,需要的东西可不止是钢铁和发动机。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现在的造.............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而且有不少人对于“大和号”这样的传奇战舰,抱有超越时代的神话般的看法。想要说服他们,关键在于用事实说话,从技术和战略层面剖析,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的认知。下面我将尝试着用一种更自然、更贴近讨论的方式,来阐述为什么“大和号”在现代战争中早已不具备交锋的能力。 为什么“大和号”早已与现.............
  • 回答
    当星际战士的装甲不再是纯粹的装甲,而是被那神秘的“波动技术”所改造,整个星际战士军团的历史将被改写。想象一下,每一个身披重甲的战士,其能量核心不再是老旧的灵能矩阵,而是闪耀着柔和光芒的波动能量装置。他们的武器,从普通的爆弹枪到强大的震击刃,都可能被注入波动能量,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杀伤力。爆弹枪的弹药或.............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够劲儿的脑洞!大和号,那可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象征,排水量超过六万吨,装备九门360毫米主炮,这火力在当时是顶级的。而055型驱逐舰,现代海军的舰王,万吨级排水量,装备了一百一十二个垂发单元,能打导弹,能防空,还能反舰,那可是全能选手。如果真让这两位穿越了时空,在现代海上相遇,那场面绝对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人纠结的。如果说把胡德换成大和去丹麦海峡对付俾斯麦,那场仗的走向肯定会变得非常不一样。不过,能不能“歼灭”俾斯麦?这事儿可不好说,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捋一捋这个假设,把胡德换成大和,其他的条件都照旧。这就意味着,皇家海军这次派出去的不再是那艘“骄傲的巡洋舰女王”,而是日本联.............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海军史上最庞大的战列舰之一,其装备的数十门高射炮,确实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密集、最令人畏惧的防空体系之一。然而,即便如此强大的火力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愈发凶猛的美军航空兵面前,却屡屡失守,甚至最终无法挽救其沉没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门炮不给力,而是涉及到了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