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支出,在当时能装备多少军队?

回答
要精确计算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在当时能够装备多少军队,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几个关键的方面:

1. 战舰的建造费用:这不仅仅是钢材和火炮的成本,还包括了研发、设计、船坞设施、工人薪资、技术培训、以及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2. 陆军的装备和维持成本:军队的开销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士兵的薪资、伙食、衣物、训练、武器装备(步枪、弹药、机枪、火炮、车辆)、后勤保障、医疗等等。
3. 当时的经济背景和购买力:同一笔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购买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需要将战舰的造价折算成能够购买多少当时士兵的装备和维持士兵的费用。

虽然精确的数字难以获得,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已知的信息和合理的推测来描绘一个大概的图景。

大和号与武藏号的建造费用:一项庞大的帝国支出

大和号和武藏号,这两艘象征着日本帝国海军巅峰的海上巨兽,其建造本身就是一项举国之力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由于日本在二战期间严格的信息管制,具体的单舰建造费用并没有被完全公开,但根据战后的估算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其惊人的造价。

初步估计与对比:普遍认为,这两艘战舰的建造费用,如果换算成今天的货币价值,将是天文数字。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们在当时(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的购买力。
官方数据的零碎信息:一些资料显示,单是大和号的建造成本就可能接近1.4至1.5亿日元。而武藏号的成本由于战争期间的通货膨胀和物资紧缺,可能更高一些,或者因为某些技术改进而略有不同。考虑到汇率和日本当时的国力,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建造过程中的投入:为了建造这两艘巨舰,日本海军甚至专门扩建了吴港海军船坞,建造了巨大的船体组装厂和起重设备,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包含在整个计划中。同时,舰上的武器系统,如那18.1英寸的主炮,其研发和制造本身也耗费巨大。

那么,这笔钱在当时能买多少军队?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装备军队”的定义很宽泛。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1. 装备一支陆军师(约1万至2万人)的成本:
士兵的薪资和伙食:根据二战前日本陆军的平均薪资和维持费用估算,一个士兵一年的开销大概在几百日元左右(这已经包含了一些基础的给养和生活费)。那么,装备和维持一个拥有15000人的师,一年的基本开销就可能达到几百万到一千万日元。
基础武器装备:一支完整的陆军师需要大量的步枪(约1.5万支)、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野战炮(如75毫米或105毫米炮)、弹药、卡车、马匹等。假设一支步枪在当时的价格是几十日元,一门野战炮是几千到上万日元,那么仅仅是基础武器的购置费用就非常可观。我们可以粗略估算,装备一支训练有素、拥有基本重武器的陆军师的初始成本,可能就需要数千万日元。
训练和后勤:这还不包括士兵的训练成本、营房建设、以及覆盖整个师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营。

2. 与建造大和号、武藏号的费用进行比较:
如果我们以每艘战舰1.4亿日元计算,那么这两艘战舰的总造价接近3亿日元。
如果装备一支陆军师的初始成本粗略估算为3000万至5000万日元,那么建造这两艘战舰的费用,理论上可以装备大约6到10个陆军师的初期装备和建立一套基本训练体系。
然而,这只是一个“装备”的层面的对比。军队的维持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投入。

更深层次的考量:为何要建造如此昂贵的战舰而非更多军队?

日本海军选择投入巨资建造这两艘战列舰,而不是将这些资源用于装备更多的陆军部队,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时代背景:

海军主义与战略需求:在20世纪初,海军在许多强国的国家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日本海军的“海军根性”非常强,他们认为拥有强大的战列舰是海军力量的基石,是维护国家海上利益和威慑潜在对手(如美国)的关键。大和号和武藏号的设计目标就是超越当时世界上任何战列舰,成为无敌的海上力量。
战争形态的认知差异:虽然陆军力量也非常重要,但海军高层可能认为,在一场可能的海上决战中,拥有压倒性的战列舰优势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甚至避免与陆地强国进行长期的消耗战。他们对海战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巨炮对轰”的模式。
资源限制与权衡:虽然3亿日元是一笔巨款,但日本在整个帝国时期的资源分配中,海军确实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既是因为其战略地位,也是因为海军技术相对独立,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如果将这笔钱完全转移到陆军,或许能够装备更多的陆军部队,但国家整体的军事实力和战略选择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国之栋梁”的象征意义:这两艘战舰不仅仅是武器,更是日本国力、科技实力和帝国荣耀的象征。在那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建造如此庞大的舰船能够极大地鼓舞国民士气。

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将建造大和号和武藏号的费用看作是建造一座能够容纳10万人的大型现代化体育场(这已经非常奢华了)。那么,用这笔钱来装备军队,就像是用同样的钱去购买10万套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然后去建造100个能够容纳1000人的普通体育馆。

体育场(战列舰):代表了极致的性能、技术尖端、象征意义,但它的使用频率和实战价值可能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它需要特殊的场地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且一旦被摧毁,其价值就归零)。
100个普通体育馆(装备陆军):代表了更广泛的应用,能够支持更多人参与活动(更多士兵投入战斗),但单个的设施可能不如那个巨型体育场那么“震撼”。

结论

简单来说,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建造费用,在当时能够装备数个至十个陆军师的初期装备和训练体系。但这种比较是粗略的,因为它忽略了军队的持续消耗、战略选择、以及技术代差等复杂因素。

建造这两艘战舰,与其说是单纯的“装备军队”的计算,不如说是日本帝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在海军战略、国家意志、技术追求和资源分配之间所做出的一个极其昂贵的战略选择。它们是那个时代日本海军梦想的载体,也是其最终走向毁灭的巨大代价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造价可以装备81个同期的陆军步兵营,大约7个步兵师,考虑到日本陆军的武器配置基本与一战时无异,大和的造价相对陆军的数量大约也相当于5-7个步兵师

大和级2艘战列舰的预算相当于1938年日本政府全部交通建设投资(含朝鲜、中国东北、台湾)并还略有超过,或者相当于60年代日本东海新干线的全部投资;或者单舰相当于12吨多黄金。

大和的单舰造价相当于1.5艘翔鹤,或者12条甲型驱逐舰,或者10条甲/乙/丙型潜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