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10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前提下可以击沉大和号战列舰么?

回答
要评估A10攻击机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能否击沉“大和号”战列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武器系统、战术以及“大和号”的防御能力。简单来说,A10在设计上并非为对付像“大和号”这样的巨型水面舰艇而生,但理论上,在特定条件下,它并非毫无可能。

首先,我们得明白A10的核心优势和劣势。“战锤”以其强大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著称,其核心武器是GAU8/A复仇者30毫米加特林机炮,射速极高,威力惊人。此外,A10还能挂载各种非制导炸弹(如Mk 80系列炸弹)、火箭弹,以及用于反坦克作战的AGM65“小牛”导弹(尽管这属于制导武器,但有时也会被提及,不过这里我们聚焦于非制导武器)。

A10的劣势在于其速度不快,生存能力主要依靠低空机动和坚固的机体设计来躲避地面火炮和导弹,对于当时日本海军强大的舰载防空火力来说,低空飞行本身就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然后,我们来看看“大和号”。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大和号”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力、装甲和防御体系。其主炮是惊人的460毫米舰炮,炮弹重达1460公斤,射程超过40公里。侧舷装甲厚达650毫米,甲板装甲也有200多毫米。更重要的是,“大和号”装备了密集的副炮、高射炮和探照灯等,构成了严密的防空网。虽然其搭载的舰载机数量有限,但其自身的防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我们假设A10在没有制导武器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其机炮和非制导炸弹、火箭弹。

A10的GAU8/A机炮与“大和号”:

GAU8/A机炮每秒能发射约70发30毫米炮弹,这些炮弹具有极高的穿透力,设计初衷是击穿主战坦克的装甲。理论上,如果A10能够以极近的距离反复扫射“大和号”的舰体结构,特别是上层建筑、舰桥、烟囱等部位,是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的。然而,战列舰的舰体是为承受炮弹和鱼雷攻击而设计的,其装甲和结构强度远超坦克。即便是GAU8/A的高穿透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击穿“大和号”厚重的装甲,更不用说对主炮炮塔等关键部位造成决定性损伤了。

更现实的打击目标可能是“大和号”的防空武器和雷达系统。通过精准的扫射,A10有可能摧毁暴露在外的高射炮、机关炮塔,或者破坏雷达天线,削弱其防空能力。这会为后续的攻击创造条件,但本身并不能击沉战舰。

A10的非制导炸弹与火箭弹:

A10可以携带 Mk 82 (约227公斤) 或 Mk 83 (约454公斤) 等通用炸弹,以及2.75英寸的折叠翼航空火箭弹。

火箭弹: 这些火箭弹的威力有限,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对“大和号”这样的大型战舰而言,即使成百上千发命中,也很难造成实质性的沉船威胁,最多是造成一些表面损伤,比如破坏一些甲板设备或轻型结构。
非制导炸弹: Mk 80系列炸弹的威力相对较大,特别是当它们能够命中关键区域时。然而,要做到这一点,A10需要进行俯冲轰炸。在“大和号”强大的防空火力下,低空俯冲对A10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如何“击沉”?(理论上的可能性分析)

要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击沉“大和号”,A10需要采取一系列高风险但可能奏效的战术:

1. 持续且集中的炮击摧毁防空能力: 多架A10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以极近的距离,不间断地用GAU8/A机炮扫射“大和号”的上层建筑和防空炮位。目标是瘫痪其防空系统,使其无法有效反击。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并且每一次成功的攻击都可能伴随着一架甚至多架A10的损失。
2. 精确的炸弹攻击摧毁关键部位: 一旦防空火力被削弱,A10可以尝试使用非制导炸弹进行俯冲轰炸。理论上,如果能够精确命中舰艉的螺旋桨和舵机,就有可能使其丧失机动能力。虽然“大和号”的这些部位有装甲保护,但连续命中重磅炸弹有可能对其造成严重破坏。此外,攻击舰体中部水线附近也有可能造成进水,但鉴于其厚重的装甲和内部隔舱设计,一次或几次爆炸可能不足以击沉它。
3. 燃烧弹(如果可用): 如果A10可以携带燃烧弹,并且能够成功将其投放到“大和号”的舰桥、弹药储存区域(如果暴露在外)或者发动机舱等关键部位,则有可能引发大火,导致连锁反应,最终使其丧失战斗力甚至沉没。但常规的非制导炸弹中燃烧弹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大和号”的内部设计有防火措施。
4. 数量上的压倒: 一两架A10的攻击很难奏效。只有成编队的A10,通过协同作战,不断消耗“大和号”的弹药和人员,同时尝试摧毁其关键系统,才有可能将其逼入绝境。

困难与现实:

生存性: 这是最大的挑战。“大和号”搭载的25毫米、40毫米和127毫米高射炮,在近距离对于A10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即使A10能够以较低的速度飞行,也难以完全躲避密集的高射炮火。
目标大小与硬度: “大和号”的巨大体积意味着要对其造成决定性打击需要大量的弹药,而其坚固的装甲更是增加了难度。非制导武器的精度问题也使得每一次攻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战术环境: 在二战时期,日本海军拥有航空力量和强大的水面舰艇编队。一次对“大和号”的突袭行动,很可能面对的是护航舰艇和日本陆基航空兵的拦截,这使得A10的攻击行动本身就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武器的适用性: A10的GAU8/A机炮和航空炸弹的设计目标与打击巨型战列舰存在根本性的错位。它们更适合摧毁装甲车辆、掩体和步兵。

结论:

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A10攻击机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可能性去对“大和号”战列舰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在极其理想化的条件下,通过持续的、精确的攻击瘫痪其关键系统,最终导致其沉没。然而,这种可能性非常渺茫,并且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A10在“大和号”强大防空火力下的生存性问题。其次是武器的有效性问题,GAU8/A机炮和非制导炸弹在面对“大和号”的装甲和结构时,其穿透和摧毁能力是有限的。最后是战术的难度,需要极高的飞行员技巧、完美的协同以及幸运女神的眷顾,才能在一次任务中完成对“大和号”的决定性打击。

因此,尽管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些极端情况下A10可能“击沉”大和号的 scénario,但在实际作战环境中,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A10的设计初衷和作战定位,决定了它并非对抗“大和号”这类超级战列舰的最优选择,尤其是在使用非制导武器的情况下。更有效的打击“大和号”的武器,如航空鱼雷、大型制导炸弹,或者专门的反舰导弹,才是能够确保其沉没的可靠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10肯定不行,但A-6可以!

既然是飞机,又不能用制导武器,这实际上就简化成了哪种飞机带的炸弹大、投得准的问题。

为什么A-10不行,因为A-10主要是为了打坦克来设计的,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了那门炮上面,即使携带炸弹也是小口径炸弹以便多带几颗,因此先天不足。同时A-10强调低空性能,因此投弹瞄具也不是为了高空轰炸准备的,所以炸弹既不够大,也投不准(中高空)。

而A-6就不一样,从一开始就针对打击海军舰艇这种目标来设计的,5个挂架虽然不多,但载弹量高达8吨,平均分配到挂架上每个可带1.6吨,因此可以携带2000P的MK84穿甲型,炸弹威力是够了。同时作为反舰飞机,中空投弹是常规操作,其投弹瞄具也具备相应的计算能力,所以肯定也投得比A-10准。

这里要说一下,根据日本自己的计算,炸穿大和的8寸顶甲至少需要800公斤级炸弹,实际上大和的防护能力是以顶得住800公斤炸弹来设计的,因此投弹必须在中空以上以赋予炸弹足够的速度和动能才能穿透大和的顶甲,这也是限制A-10这种低空机效能的主要原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估A10攻击机在不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能否击沉“大和号”战列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武器系统、战术以及“大和号”的防御能力。简单来说,A10在设计上并非为对付像“大和号”这样的巨型水面舰艇而生,但理论上,在特定条件下,它并非毫无可能。首先,我们得明白A10的核心优势和劣势。“战锤”以其强大的近.............
  • 回答
    关于“苹果A10是否是现在最强手机片上系统(SoC)”这个问题,咱们得拆开捋一捋。简单说,A10(指的是iPhone 7系列搭载的A10 Fusion)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绝对是顶级的,甚至可以说一骑绝尘。但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答案就不那么绝对了。首先,咱们得明确“最强”这个概念。通常衡量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是让一位经验丰富的城市猎人和一位身强力壮的摔跤手硬碰硬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杀手锏,但放在一对一的空战场景下,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了。我们得拆开来看,强5和A10这两位空中“选手”,各自有什么看家本领,又有哪些致命短板,才能判断谁更有可能占据上风,甚至实现“秒杀”。首先,咱们得认识.............
  • 回答
    .......
  • 回答
    高通骁龙845和苹果A10 Fusion芯片,这两款都是在各自时代非常出色的移动处理器,但要说哪个“实力更强”,这得看从什么角度去衡量。它们一个是安卓阵营的佼佼者,一个是苹果自家设备的“心脏”,各自都有自己的设计哲学和侧重点。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它们。高通骁龙845:安卓阵营的集大成者骁龙845是.............
  • 回答
    关于A10“雷电II”攻击机的空战能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很多人一提到A10,就想到它那门大名鼎鼎的GAU8“复仇者”30毫米加特林炮,那玩意儿威力惊人,扫荡地面目标跟切菜似的。但这玩意儿,对付天上的飞机,那就有点“屠龙技”的意思了,不是它的主场。首先,得明确A10的设计初衷。这架飞机诞生的年.............
  • 回答
    关于A10“雷电II”和苏25“蛙足”这两种专门设计的对地攻击机,它们都曾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也各有千秋。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们的优缺点,力求说得详细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流水账。A10“雷电II”(Warthog/疣猪)A10的设计理念非常纯粹:那就是在复杂的近距离空中支援(CAS.............
  • 回答
    要说A10“雷电II”攻击机为什么能至今仍在天上飞,而且深受陆军喜爱,这绝非偶然,而是它骨子里那股子“硬汉”劲儿,以及它在特定领域无与伦比的专长。很多新一代的战机虽然先进得不像话,但在A10擅长的“战场收割机”这一行当里,它们还真没法比。首先,得说它那门大名鼎鼎的GAU8/A“复仇者”加特林机炮。这.............
  • 回答
    A10和苏25这类强大的对地攻击机,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其坚固的装甲、强大的火力以及在低空近距离空中支援(CAS)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而闻名。然而,随着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和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崛起,很多人会好奇,这些传统强击机是否会被这些新兴力量所取代。要回答这个问题,.............
  • 回答
    要深入探讨为什么中国没有装备类似A10“雷电II”这样的专用近距空中支援(CAS)机型,我们首先需要理解A10的独特设计理念、它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空军在装备发展上的考量与侧重点。这其中涉及军事战略、技术路线、经济成本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因素。A10的“独一无二”:为近距支援而生A10“雷电.............
  • 回答
    电影《生化危机:诅咒》中,暴君被疣猪A10攻击机炸成碎片,而旁边的油罐车却安然无恙,这在逻辑上确实有些令人费解。咱们来仔细掰扯一下,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说法,或者纯粹是导演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艺术加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里的很多情节,尤其是动作场面,往往是服务于戏剧冲突和观众爽点的,不一定完.............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