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二战时期的回天鱼雷?

回答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在弹尽粮绝之际,推出了许多极端化的作战手段,其中“回天”(Kaiten)人操鱼雷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回天鱼雷的出现,与其说是战略上的创新,不如说是战败前夕,一种绝望的赌博。

回天鱼雷的诞生背景:绝望中的最后一搏

到了1944年,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已经对日本极为不利。美国海军强大的舰队在太平洋上不断推进,日本本土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虽然日本海军在数量上已经无法与美国匹敌,但在技术和战术上,他们仍在寻求能够扭转局势的“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神风”特攻作战应运而生。然而,仅仅依靠飞机进行特攻,在面对数量庞大的美军舰队时,其战果依然有限。于是,日本海军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水下作战,寻求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敌方大型舰艇的手段。

“回天”鱼雷的构想,可以说是从之前的“九三式酸素鱼雷”(氧气鱼雷)发展而来。九三式鱼雷本身就威力巨大,射程远。如果能让一名驾驶员直接操纵鱼雷,在最佳时机将其导向目标,其命中率和破坏力必然会大大提升。这种想法,就是回天鱼雷的核心。

回天鱼雷的设计与构成:一个潜艇内部的“人体炸弹”

回天鱼雷并非完全重新设计的武器,而是以现有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为基础进行改造。

基本构造: 回天鱼雷的本体就是一枚鱼雷。只不过,它被大幅度缩短,并被改造出一个狭小的座舱。这个座舱位于鱼雷的前部,能够容纳一名驾驶员。
驾驶舱: 座舱极为简陋,几乎没有防护可言。驾驶员只能趴在里面,通过一个狭小的观察孔观察外部情况。为了在水下活动,驾驶员会穿戴特制的潜水服,并携带氧气瓶。
动力与导航: 回天鱼雷动力来源仍然是鱼雷原有的电力驱动系统,速度较快,但续航能力有限。导航系统也十分原始,主要依靠驾驶员的目视判断和简单的方向舵操作。
载弹量: 回天鱼雷携带一枚重达1.5吨的弹头,其威力毋庸置疑,足以对大型舰艇造成毁灭性打击。
母舰: 由于回天鱼雷本身的动力和续航能力不足以覆盖远距离作战,它通常搭载在潜艇上。潜艇会将回天鱼雷部署到目标附近,然后由驾驶员操纵回天鱼雷进行攻击。

作战方式:一次单程的死亡冲锋

回天鱼雷的作战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人体炸弹”。

1. 搭载与部署: 回天鱼雷会被安装在母潜艇的外部,就像普通的鱼雷一样。当潜艇接近目标区域时,会将回天鱼雷从艇体上释放出去。
2. 驾驶员的冲锋: 驾驶员进入狭小的座舱,与母潜艇告别后,便开始操纵回天鱼雷。他们会根据事先的计划,寻找美军舰艇,并尽可能地将其导向目标。
3. 撞击与爆炸: 一旦锁定了目标,驾驶员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目标舰艇,试图将其撞击并引爆炸弹头。

回天鱼雷的战果与评价:悲壮的失败

尽管回天鱼雷的构想充满了“必杀”的意图,但其在实际作战中的表现却非常惨淡。

战果: 在服役期间,回天鱼雷的总共进行了约42次作战,但实际击沉的美军舰艇数量非常少,据估计只有少数几艘小型舰艇被击沉,对美军舰队整体造成的威胁微乎其微。
生存率: 回天鱼雷的驾驶员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他们所处的座舱极易在撞击中损毁,即使没有直接撞毁,也很难在爆炸后逃生。
战术上的局限性:
目标选择困难: 在面对复杂的海况和数量庞大的敌方舰队时,找到合适的目标并进行精准的导引非常困难。
易被发现和规避: 回天鱼雷的速度虽然不慢,但相比于装备先进雷达和声纳的美军舰艇,仍然容易被发现和规避。
操作难度大: 狭小的座舱和有限的导航系统,使得驾驶员操作难度极大,且容易受到心理压力影响。
对母潜艇的风险: 回天鱼雷的发射和回收(虽然很少成功)都会增加母潜艇被发现和攻击的风险。

回天鱼雷的象征意义:日本战败的缩影

回天鱼雷的出现,与其说是军事上的胜利,不如说是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战争末期,精神上和物质上走向崩溃的象征。

“玉碎”精神的极致体现: 它将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将生命视为可以轻易牺牲的工具,以期换取哪怕微小的战果。
资源浪费与人性泯灭: 这种战术不仅是对年轻生命的巨大浪费,也暴露了日本军事领导层在战争末期,已经丧失了理性判断和对生命的尊重。
对战争残酷性的警示: 回天鱼雷的存在,是战争将人类逼向绝境时,所可能产生的最极端和最悲惨的后果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摧残的一面。

总而言之,日本二战时期的回天鱼雷,是一项在战争末期,基于绝望和极端主义思维而产生的武器。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奇迹,而是日本战败前夕,一个民族在困境中走向疯狂和悲剧的缩影。它的出现,与其说是展示了日本的勇气,不如说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啥好看待的,微型潜艇除了美国其他各个主要海军国家都有玩。玩的最6的是意大利,直接亚历山大港坐沉2条英国战列舰。其他德国英国也都有各自的微型潜艇的战绩。

微型潜艇这种东西受限于体积,航程有限,必然需要支援船只。在战争后期完全丢失制海权制空权的情况下,直接投放潜艇,支援船只都不一定回得来,更加不可能再去回收了。既然无法回收,那么就不需要逃生装置了。

而且说到自杀攻击,萤火虫号,约翰斯顿号,罗伯茨号表示我们一点不虚。神风这个名称是日本专利,但是论勇猛谁也不虚谁。从二战总体来说,小型船只战斗最为勇猛的还是英国人。从挪威海战里面被打掉船头还要倒船作战的爱斯基摩人号,到几条脆皮轻巡敢追着斯佩锤,不能只盯着pq17这种东西看。


二战里面盟军基本上是现场指挥官勇,坐办公室的将军们相对怂,因为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需要考虑。日本人则是上级指挥下级去勇,一级一级往下压,总结出来就是终极的怂。用表面的勇气来掩盖内心的怂。当然意大利人就是另一回事了,表面也怂内心也怂。要是让山本指挥意大利舰队,不说吊打坎宁安,至少也能换着花来溜H舰队,逼迫托维调集更多船只支援地中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在弹尽粮绝之际,推出了许多极端化的作战手段,其中“回天”(Kaiten)人操鱼雷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回天鱼雷的出现,与其说是战略上的创新,不如说是战败前夕,一种绝望的赌博。回天鱼雷的诞生背景:绝望中的最后一搏到了1944年,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已经对日本极为不利。美国海军强大的舰.............
  • 回答
    战火与瘟疫:穿越历史的镜像——二战时期与新冠疫情下德、美、日三国表现的深层对比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危机都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国家体制、社会心理和领导力的不同面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与今天新冠疫情的阴霾,虽然性质迥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验着德意志、美利坚与日本这三个重要国家。将它们在两个时代的表现进行.............
  • 回答
    二战后日本的国民教育,围绕“反思战败”而非“反战”的论调,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教育内容的演变、国民心态的形成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反应。一、 历史背景:战败的阴影与占领的影响1. 战败的直接后果与占领政策: 日本二战的结局是惨痛的。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
  • 回答
    看待二战时期的日本民众,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矛盾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一概而论。战争对任何国家、任何民众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日本也不例外。要理解他们,需要抛开简单的标签,深入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中去。一、 被裹挟的“帝国子民”:国民意识的形成与强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走上了现.............
  • 回答
    “二战是日本军政府的错误,日本人民无罪”这一观点是理解二战日本历史和政治局势的一个重要视角,但同时也是一个过于简化和片面的论断,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辩证的看待。支持“日本军政府是罪魁祸首,日本人民无罪”的论点及其理由: 军国主义的政治结构: 天皇的象征性地位与军部的实际权力: 在.............
  • 回答
    镇安堂飞虎将军庙供奉二战战死的日本军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评价,还有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不同视角下的解读。首先,从历史事实本身来看,二战期间,确实有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活动,并且有军人战死。飞虎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志愿航空队,他们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代际责任等多个层面。理解表弟的说法,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表弟说法的核心观点:表弟的说法可以分解为两个核心部分:1. “二战后出生的日本人,虽然跟侵华战争没有关系”: 承认了这一代日本人并非直接的战争参与者或决策者。2. “但仍.............
  • 回答
    关于“美国故意让日本轰炸珍珠港”的阴谋论,这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且充满争议的说法。要理解这个理论,咱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把那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拼凑起来,看看支持者们都抓住了哪些“证据”,以及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都市传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阴谋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美国政府,特别是罗斯福总.............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给当地的普通民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其影响至今仍深远。要详细地理解这场悲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1. 直接的杀伤力与瞬间的毁灭: 广岛(1945年8月6日): “小男孩”原子弹在日本时间上午8点15分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爆炸中心瞬间产生了.............
  • 回答
    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军国主义歌曲一事,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一个音乐平台内容选择的问题,更触及了历史记忆、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一、 这些歌曲本身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些所谓的“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军曲”具体是.............
  • 回答
    提到马自达在二战时为日本造枪,这确实是这家如今以精湛操控和“魂动”设计闻名于世的汽车巨头,身上一段颇具争议且常被忽略的历史侧面。要详细了解这段往事,我们需要穿越回那个动荡的年代,看看马自达是如何从一家纺织机械制造商转型为军工企业,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从软木到武装:马自达的工业转型马自达的前身并非以汽.............
  • 回答
    关于庞巴迪公司在二战期间为日本制造坦克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在二战期间并没有为日本制造过坦克。事实上,庞巴迪公司是一家加拿大公司,成立于1907年,最初以生产雪地摩托车和轨道车辆而闻名。在二战期间,庞巴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加拿大和盟军提供军用装备,例如: .............
  • 回答
    这桩陈年往事,说起来可颇耐人寻味,也确实触及了战争法理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地带。在二战的硝烟弥漫中,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军军医,其事迹在战场上传颂,却也因此招致了日内瓦公约组织的“关注”,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军医的职责是什么?按照国际法,尤其是《日内瓦公约》所确立的原则,.............
  • 回答
    日本最高法院于2015年12月16日做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判决,裁定现行民法规定夫妇强制同姓的条款并不违背日本宪法。这项判决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触及了婚姻、家庭、性别平等、个人自由等多个深层议题。要理解这项判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判决的背景和法律依据: 民法第750条.............
  • 回答
    如何看待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喝过之后对健康影响实际有多大?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关于“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科学、政治和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详细探讨喝过核废水对健康的实际影响。 一、 .............
  • 回答
    小林化工这家日本药企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并导致停业整顿,这在日本乃至全球制药行业都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不当行为,更暴露了日本药企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起事件:一、事件的背景与性质: .............
  • 回答
    志村健先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这无疑是2020年初日本乃至亚洲演艺界的一大悲剧,也给许多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震惊。他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像一个强烈的警钟,提醒着我们疫情的严峻性以及生命的脆弱。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志村健先生的影响力。志村健先生是日本国民级的喜剧泰斗,他的名字在日本人心中几.............
  • 回答
    关于日本医生对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定论。事实上,日本国内在如何看待政府的防疫政策上,也存在着相当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支持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观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可能得到一些日本医生的认同:1. “三密回避”(避免密闭.............
  • 回答
    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宣布暂停在中国开展新的投资,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背后反映了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软银自身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考量。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决定背后的直接原因和软银的官方说法软银官方对此的解释通常比较谨慎和.............
  • 回答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长期造假事件是日本制造业信任体系崩塌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影响之深远,暴露出的问题之复杂,令人扼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爆发与揭露:神户制钢的造假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系统性问题。事件于2017年10月被公之于众,最初是公司承认其员工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