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医生认为日本政府处理疫情的措施十分正确?

回答
关于日本医生对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定论。事实上,日本国内在如何看待政府的防疫政策上,也存在着相当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

支持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观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可能得到一些日本医生的认同:

1. “三密回避”(避免密闭、密集、密切接触)的理念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
强调个人责任和行为规范: 日本社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公共卫生和集体责任。政府在疫情初期就大力推广“三密回避”的理念,鼓励民众自觉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消毒等。这种基于公民自觉的防疫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毒的快速传播。
低感染率和低死亡率的相对优势: 相较于一些国家采取封锁措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冲击,日本在初期能够保持相对较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这被一些人视为其防疫策略的成功之处。他们会认为,避免强制性的大规模封锁,而是通过倡导和教育来改变民众行为,是一种更可持续且对社会经济影响更小的模式。
医疗资源的未被压垮: 在疫情的某些阶段,日本的医疗系统虽然面临压力,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挤兑和崩溃。许多医生会认为,这得益于政府在检测、追踪和分级诊疗等方面的早期规划,以及民众的配合,使得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2. 精准而灵活的“集群对策”和“接触者追踪”:
针对性强的措施: 日本政府在疫情初期就强调针对疫情发生地和传播链进行精准防控,而非“一刀切”的封锁。通过“集群对策班”(集群対策班)来追踪和分析感染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隔离和检测措施。
快速调整政策的能力: 随着疫情发展和对病毒认识的加深,日本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其防疫策略。例如,从最初的“钻石公主号”的集中管理,到后来针对不同地区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这种灵活性被一些人认为是应对复杂疫情的重要能力。
重视数据分析: 专家委员会提供科学建议,政府根据数据分析来制定和调整政策,这一点也获得了部分医生的肯定。他们会认为,基于证据的决策过程是科学和负责任的。

3. 疫苗接种策略的稳步推进:
早期预定和供应: 日本政府在早期就积极预定了多种疫苗,并确保了充足的供应。
大规模接种体系的建立: 在获得批准后,日本迅速建立了大规模的接种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接种点和鼓励企业、大学等设置接种场所。
重点人群优先接种: 按照全球普遍的策略,日本也优先为医护人员、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接种,以保护最脆弱的群体和维持医疗体系的运转。

4. 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考量:
平衡防疫与民生: 一些医生会认为,日本政府在防疫的同时,也努力平衡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例如,在疫情相对平稳的时期,会逐步放宽限制,鼓励经济复苏。这与一些国家长期采取的严格封锁措施形成对比。
“弱传播”策略: 这种策略旨在控制病毒传播,但允许大部分社会活动继续进行,从而降低对经济的冲击。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日本政府的防疫政策并非没有受到批评,许多医生和民众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检测能力和时效性不足: 在疫情初期,日本的检测能力相对有限,导致很多疑似病例无法及时确诊,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一些医生抱怨检测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
政府决策的迟缓和不透明: 有些批评认为,政府在关键时刻的决策不够果断,信息公开不够及时透明,导致民众对防疫政策的理解和信任度不足。
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导致放松警惕: 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间为了支持旅游业,推出了“Go To Travel”等旅游补贴活动,这些活动被认为是在疫情并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鼓励人员流动,可能加剧了病毒传播。
未能及时实施更严格的措施: 在面对疫情的反复和变异病毒的威胁时,一些医生认为政府应更早、更坚决地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如限制非必要外出或暂时关闭某些场所。
对轻症患者的居家隔离政策的挑战: 在某些波峰时期,大量轻症患者被要求居家隔离,但缺乏足够的医疗支持和社区管理,导致一些居家患者病情恶化而得不到及时救治。
疫苗接种的初期缓慢: 尽管后期接种速度加快,但在初期,日本的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这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总结来说,如果日本医生认为日本政府处理疫情的措施“十分正确”,他们很可能是基于以下逻辑:

相对较好的总体结果: 与一些国家相比,日本在感染率和死亡率上表现相对较好,医疗系统未被压垮,社会经济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
对日本社会文化特点的适应: 日本民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规则的遵守,使得“三密回避”等基于个人行为的策略能取得一定效果。
科学决策和灵活调整: 认为政府在专家建议下,能够根据疫情变化调整策略,并采取了相对精准的防控措施。
对未来风险的预判: 认为如果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可能会对经济和民生造成更大损害,而政府的策略是一种更平衡的选择。

然而,这种“正确”并非绝对,也并非没有异议。 这种看法往往是基于对疫情的整体评估,并且可能侧重于日本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和其固有的优势。其他国家的经验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对防疫措施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因此,理解日本医生为何会认为政府措施“十分正确”,需要深入分析其论据,并将其置于日本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考量,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观点并非没有争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病毒是不认人的。这段时间我们从国内的媒体上已经基本上都知道了病毒传播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而且每个人都明白,中国之所以能将确诊病例控制在10万人以下,靠的是政府的执行能力以及大多数人配合隔离。

日本的国土面积是湖北的2倍,人口也是湖北的2倍。这就是说,日本的人口密度与湖北大致相当。现在美国等国基本上已经停止了日本人的进入,而日本又是一个岛国,等于日本现在基本上是只进不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日本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的话,变成下一个湖北是没有太大悬念的。

显然,大多数人也都清楚,病毒从来不谈什么理想,也不认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以中国的经验来看,日本目前应对疫情的态度是根本不可能阻止病例增加的。当然,日本也不是没有医学专家出来建议政府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现在日本的基本态度是——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分析——是基于中国的防疫经验,通过让轻症自我隔离、等待其自愈减少医疗系统的挤兑压力。医疗系统则主要用来收治重症患者。应该说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之而来的代价也会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新冠肺炎不像SARS一样必须发病了才传染,很可能家中有一个年轻人感染,自我隔离着没几天一家人全中招。而老人的抵抗力又明显弱于年轻人,所以大概率日本会出现大量的全家感染的病例。

往阴谋论的角度去猜想,个人感觉日本这次不顾一切非得要办奥运会,会不会因为日本高层在里面占有股份?如果奥运会停办,可能会有几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如果是这样,一切反倒是说得通了。

至于医生们怎么看,日本的医生固然有他们的道理,但总不会觉得中国的这些院士和医疗专家们都是废物吧?

反正,在这里不妨去想这么一个问题:假设你是决策者,一个人口密度与湖北相当的地方出现了近1000例却真的感染者,你会选择怎么处理?

user avatar

既然这样帮不上啥忙,就捐点骨灰盒吧。

user avatar

听说中国那边死亡率才2%,且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

想想日本国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5%左右,3100多万人。

再想想日本公共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已经超过总财政支出的1/3.

如果不控制疫情,日本超过80%的人得病,也就是1亿人患病,死亡2%,就是200万。

而这200万中估计有150万以上是日本中老年人。

每月要向国民年金保险上缴16260日元(人民币约1100元)保费,目前从65岁开始平均每个月可领取5万7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500元)的国民年金。
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加入者领取的年金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目前从65岁开始,平均每个月共可领取15万4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0元)。
非公共年金可能不是那么广泛,我们就不列了。

一月节省855亿日元国民金,2310亿日元后生年金。

一年节省10260亿日元国民金,27720亿日元后生年金。

如果这些老人平均还能领取十年

那么未来十年可以节省财政379800亿日元的养老金,约合24000亿人民币,3400亿美金。


如果在医疗条件无法保证,致死率达到10%呢?

我们就直接x5

未来十年可以节省财政1899000亿日元的养老金,约合120000亿人民币,17000亿美金。

声明:以上内容纯粹为个人阴谋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补充1:

根据网上信息:

研究人员梳理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 14 日到 2 月 13 日期间 25 例死亡病例,分析了其临床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肺部 CT 结果。
25 个死亡病例中,男性 10 人,女性 15 人,患者平均年龄为 71.48±12.42,病程在 6 天到 15 天之间,所有患者均死于呼吸衰竭。这表明肺部是新冠病毒的最主要靶器官。
此前一项 4021 例确诊病例的研究显示,近半数患者年龄在 50 岁以上,占比 47.7%,其中 60 岁及以上人群占 26.2%。从病死率来看,60 岁及以上患者病死率为 5.3%,明显高于 60 岁以下患者的 1.4%,且多有合并症。
来源——DeepTech《武汉一线专家详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们是窒息而死,过程很痛苦


补充2:

评论区有人说遗产税的问题,一下为日本遗产税和赠与税税率对照表

那么,日本老年人有钱么?

日本老年人人均储蓄1130万日元,人均负债130万日元。

咱们不用那么复杂的公式,只是简单的用减法,各位将就一下。人均1000万日元。

那么每个日本老人的遗产税差不多在100万日元左右,折和人民币6.4万元

150万老年人遗产税就是15000亿左右。约合137亿美金。800多亿人民币吧。


em....看起来不多,但好像我记得他们的房产,汽车,商铺等资产都要收税,而日本房产主要持有群体就是这群老年人(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1997年,22年前67岁的老人正好45岁,是买房炒房的主力军)

而按照日本遗产税,收取方式是:3000万日元+继承人数×600万日元

那这样的话上面的测算完全不对,碍于实在没有一手资料,各位在评论区协助补充吧~

user avatar

我就是没学过医的小白...但我在日本,做不到隔岸观火。

当然,比起没有相关医学知识的,正常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相信医学专家的。

但私以为比起更加正确,这些专家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更多的应该是无奈。

这位为问题中频繁出境的医务工作者是日本圣路加医院传染病专家坂本史衣。

她昨天的一番言论在日本国内备受热议。提到为什么日本不愿给所有人做新冠病毒检查这个问题,她总结了说:“与韩国不同,日本已过了防病毒的阶段,很难查找感染源,就算检测阳性,也没有治疗方法。在医疗器材、人员、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重症患者。给轻症患者也检查,会令重症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检查一例,手续也极为复杂,医生要联系保健所,要填写各种表格。而且检查精确度也不高。我们没有必要一一掌握到底是哪些人感染了病毒,80%的患者是轻症,不用治疗就可以痊愈。

这段话中能解读到什么消息?

1 日本已经过了防毒阶段。

----是不是可以认为疫情已经扩散。然而日本前期并没有什么防毒阶段,身在东京我觉得应该有权利发言。

2 就算检测阳性,也没有治疗方法。

----专业问题,不评价,暂且认同。

3 在医疗器材、人员、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重症患者。给轻症患者也检查,会令重症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

----承认日本医疗条件有限,无法全面医治,没有特效药,轻症靠自己,认同。这是符合日本国情的判断。

4 检查一例,手续也极为复杂,医生要联系保健所,要填写各种表格。

----这就是日本政府的问题了好吗?日本政府为何非要指定如此繁琐的检测标准?为何中国没有这样的手续?韩国不知道有没有,看人家检测速度估计也没有。并不是日本的检测能力不足,即使按照厚日本劳省的说法,目前检测能力是每天3000人次,从钻石公主号时间到今天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检测不到2000例。日本医疗能力研究所的专家也说过,日本的大小检测机构几百个,即使最小的检测机构一天也能检测100人次,也就是说日本有能力一天至少检查10w人次!

5 检查精度也不高。

----检查精度不要就不检查...医治不好是不是就不医治了?

6 我们没有必要一一掌握到底是哪些人感染了病毒,80%的患者是轻症,不用治疗就可以痊愈。

----给大家看个图片,昨晚睡前看到的来自yahoo的一则新闻,熊本县首例患者的经历。

如图中所说,首例感染者因为不知道自己是新型肺炎,应该没做什么特别的防护措施,结果她的父亲就被传染了。

有没有考虑到不检测的话患者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新型肺炎,人都有侥幸心理,没确诊就不会特别注意防护,就很容易成为感染源传染到别人。即使患者本人是轻症患者,但有谁能保证被轻症患者传染的人不可能重症呢?

没有足够医疗能力,没有特效药,轻症靠自己,重症靠医院,我已经慢慢接受了,确实目前在日本没有更好的办法。

无法接受的是不检查不确诊。检查确认一下是否是新冠,如果是,那轻症患者不集中隔离治疗让回家严密隔离静待自愈,万一重症也能及时入院得到治疗;如果不是,患者也可以松一口气不至于心情紧张每天担心的要死。而且日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是不做啊!

面对未知,才让人心生恐惧。

b站一位up主总结到:韩国是用尽全力奈何没能力,日本是放弃现在要未来。总之出去经济发展考虑,日本如果停摆社会运作去拯救预估几万人的生命可能又是一个失去的十年。而且日本年轻人大都无所谓,因为对老年人的影响比年轻人大的多,老年人掌握大部分财富却没有消费意愿…

日本政府目前是将国民素质作为防止疫情扩散的手段,万一疫情没得到有效控制就怪民众没做好自我隔离措施...

好大的一口锅啊。

昨天,2.27日,日本网络流传着一则消息,中国因为集中能力生产口罩没办法向日本出口生产卫生纸的材料了。结果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朋友圈爆了,部分超市药妆店的卫生纸一晚上被抢购一空…

这当然是谣言,日本卫生纸98%是自产,原材料也都是再生用纸。但目前的情形下极易造成恐慌。

今天2.28日早上去超市一看,不止卫生纸,开始有大量屯食品物资的了,如果人们对形势乐观或者对政府有信心不会妥物资吧…

不说了,买米面去…唉

user avatar

首先,大多数国家都是日本这个打法,如美国,欧盟(除意大利外)等发达国家也都坚持不规模测试。

原因也很简单,测试出来有啥用?医疗体系根本治疗不过来,中国能够高效封闭疫区调动大批医疗资源快速建设一批新医院,而这些国家做不到这三条,甚至连追踪感染者行为轨迹都不行。

解决问题办法是要基于自身能力的,日本政府就这点能力。

user avatar

日本的这个策略很简单


1、为了奥运会和经济,我的感染数字不报了,设置尽可能高的检测标准,来压低检测人数,压低检测人数,就是压低病例数,压低死亡数。

只有检测过阳性的死了,才算是新冠肺炎死了。没检测的,死因就不是新冠了。

在未来几天,各国数字上升之后,看官方数字,日本就是感染率很低,发病率很低,死亡率很低的安全国家了。


2、放弃官方防控

不检测,就不用隔离,不用医学观察。不管轻症重症感染者,自由传播就好了。

怎么防范,是民众自己的事情,感染者戴不戴口罩,其他人戴不戴口罩,感染者去不去餐厅吃饭,其他人去不去,政府不管了。

这个传播的模板,就是1月23日前的武汉,不过日本人戴口罩的习惯比武汉好,可能指数传播会级别会低一点。


3、重症收治,医院收满就满了。

出现重症打电话预约。医院满了,收治不了,抱歉。

这个病重症没氧气,就只能在家里等死了。

日本医院会收一批重症,但是不测核酸,就不是新冠死亡。

医生为了治疗,可能会测。但是日本设置非常高的门槛高度,不让医生测,或者不报告,公开数字还是好看的。


4、日本从几天前开始,公布的数字已经毫无意义了。

现在的悬念是日本的政策会不会变。

鸵鸟政策,到什么时候,才会捂不住?

新冠的规律。

潜伏期到发病在多数人都在14天潜伏期内,发病到重症10天左右,轻症10天基本就自愈了。

重症到死亡,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大约还有3、5天。

日本钻石公主号2月19日开始下船,把大批可能携带者放到民间。14天还有几天,这是第一批大规模传播者。

第一批人传播后发病是3月初,其中比较严重的20%重症,3月中旬会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

这批人陆续填满医疗机构之后。3月底,就会有重症医疗机构无力收治的问题。

4月初,就会有死在家里的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强力的新闻管控,日本基本就捂不住了。

4月份,瑞德西韦还没有揭盲,疫苗更没谱。

如果,日本新闻管制能力强大,能够在4月初捂住,死人就是不报道。

那么,这个时候,日本航班出来的人,也会被高比例检测出新冠病毒。

日本,自己报的病例数很少,死亡数很少,但是海外一个日本飞机,就检测出那么多发烧的,带毒的。

日本这个数字,在国际上就失去公信力了。日本也捂不住了。

日本在压力下,这个鸵鸟政策还能不能坚持就是悬念了。

这个时候如果把盖子揭开,数字就吓人了。

日本的损失会远远超过,从早开始认真防疫的损失。


5、日本在2月初的情况,远比1月初的武汉理想。

日本没有韩国的邪教。

本来,完全可以搞成新加坡的水平。钻石邮轮有天津的水平都行。

距离奥运会远着呢,疫情结束都不会影响。

现在这种鸵鸟政策,最后会鸡飞蛋打。

user avatar

难道不正确吗?

结局1:死亡率0.1%,确实最后是个流感,那这样应对是正确的

结局2:和中国外省死亡率相当,1%左右,那仍然是个超大号的流感,同时部分解决了老龄化问题

结局3:和湖北省死亡率相当,4.5%左右,那有可能美国就此撤军,同时较大的解决了老龄化问题,甚至部分解决了财阀的问题,同时大量老年人死亡也会导致年轻人结婚率、生育率提高,那日本将会迎来经济上的新生

结局4:因为挤兑和物资短缺,10%左右,那美国撤军应该是一个必然,同时极大的解决了老龄化问题,而且部分解决了财阀的问题,同时大量老年人死亡也会导致人口密度下降,年轻人结婚率、生育率上升甚至形成婴儿潮,那日本将会迎来“振兴的二十年”

结局5:因为挤兑和物资极度短缺,20%左右,那美国毫无疑问的会撤军,同时基本全面解决了老龄化问题,而且基本解决了财阀问题,同时大量老年人死亡导致年轻人的结婚率、生育率陡增,形成婴儿潮,那日本将会迎来“全面复兴的二十年”,梦回1950-1970,迎接2048年东京奥运会

如果不站在中国人“狭隘的死最少人”这个角度,很多问题你都能恍然大悟。

user avatar

从上两周起,陆续在日本yahoo,BuzzFeed Japan,讲谈社官网上,看了近十篇日本医生专谈。

确如提问所言,上述网站,绝大多数医生都支持政府做法。

是一线支持中国,赵括式专家支持政府么?

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支持政府的医生很多就是一线的,到厚劳省开会的专家也有应对传染病的辉煌履历。

有一个细节引起我的注意。

日本医生对新冠的判断,几乎都基于日本本土的病例。没有一篇采用了中国团队的数据。

对未知的病毒,医生给政府提意见,是基于数据和参考相似经验来说话。当日本坚持只用本国数据时,那结论显然跟我们的大样本有偏差

问题来了。

日本医生为什么不用中国分享数据和成果

很重要,却鲜少有人提及的原因,是日本身为优等生的傲慢


2月中旬,日本传染病权威定下基调——中国答案不可取

2月13日,2月14日,讲谈社旗下《日本商业》杂志分上下篇专访(日本)病毒研究的国际第一人,根路銘国昭。

他在日本的地位,类似中国的高福院士。(也是兽医专业,也抗击过sara。)

对中国的做法,他毫不客气,直接批评

文章链接:コロナ「感染拡大のおそれはとても小さい」大御所がパニックを叱る!(山根 一眞)

  1. 矫枉过正,新冠早期,混入普通病人,增加人数,造成恐慌。
  2. 将病人都收治在医院里,反而让医院成为病毒培养皿。(对策,开窗)
  3. 中国专家缺乏【流行病学】知识,不了解病毒传播
  4. 小题大做。这种死亡率的传染病要封城,流性病毒早就让世界崩溃了。

身为传染病的权威,日本高院士认为新冠疫情扩大的原因,第一是中国可能,(注意,仅仅是他自己推测)把普通病人也算进去。

这推测绝了。

我们全国十几亿人,春节不能好好过,全国人民在家禁足一个月,就是为了吓唬世界一跳,扩大病情,然后再制造出中国出色治疗的假象?

这个神奇的“中国阴mou论”有没有证据呢?

没有。

支持他的就两个推测:非典时数字造了假,中国武汉专家大多数美国留学,病毒微观学还行,传染实践控制上,水平不行。

不知道这位日本传染病大御所(幕府时期,退休将军的称谓)看过我们直播火神山建造否。或许,看了也觉得是动画。


对新冠致死率,日本高院士一样不相信中国的数字,他只计算死在新冠之下的日本人。

山根(采访者) 世界での感染者数は約3万人で死亡者数は約600人(2月7日現在)です。
根路銘 これらの数字も怪しい。ちゃんとした遺伝子診断キットを使い、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と特定した患者なのか、疑わしい。

发稿时,只有一个在武汉的日本人死于新冠。

致死率,很低。

日本高院士表示,因为死在中国,也不一定是跟新冠有关。(就是日本人也必须死在日本,死在日本医院里,数据才能信。)

这个致死率,才哪到哪?!!

想当年,日本高院士在WHO任职时,他到越南控制非典,解决了越南医院的感染问题。曾在香港发生禽流感时,在一线指挥。当时,18人感染,6人死亡。死亡率高达33%。是他第一时间提出出宰杀香港所有活禽,制止了疫情。

感染率,也不高。

这个天才的结论是来自钻石公主号2月12日的数据。

約3700人の乗客・乗員が閉じ込められたままのクルーズ船「ダイヤモンド・プリンセス」では、検査が進むにつれて乗員・乗客の感染者数が少しずつ増えており174人の感染を確認(厚労省)、病院に搬送された重症者は4人と伝えられている(2月12日)。だがやはり、感染しても発症しない方が圧倒的

你看,3700人的钻石公主号,也不过就174个人感染。大多数人都是不感染的。

就这比例,也是日本学习中国医院的错误做法,不让乘客下船,不通风,不开窗!


基于这些结论,自己他对其他冠状病毒的认知,大御所断言,3月就结束了。

文章链接: 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拡大は「3月までに終結」と大御所が断言する理由(山根 一眞)

没事,下周就3月了。


对中国崛起抱有别扭心态的,并不仅仅是这个专家。

有的日本电台到上海取景,宁可费尽心思去找一个特别荒凉萧条的角落,拍出80年代中国的感觉,才放心放送。

他们就像曾经的学霸,面对成绩突飞猛进的前学渣,并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摆正态度,奋起直追,而是自我催眠,认为对方考试作弊罢了。


不是日本抄都抄不会中国答案。

是日本专家告诉自己,差生不可能考过我。

差生考得好,就是作弊。

他们更愿意相信,新冠根本就没啥可怕的,比一般流感还不如。哼,差生为了拿高分,硬把手上的英语四级卷当作专八来吹,看把你们能的。


2月6日,《日经新闻》报道,他们从本国感染者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没有出现提高传染性和毒性的基因变异。本国样本少,病毒会突变,这些通通不考虑。

日本感染症学会理事长、东邦大学教授馆田一博在发布会上表示:“基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是特别可怕,或许和普通的感冒病毒相似。”

厚生省专家会的副座长尾身茂。

这位提出只检测重症的专家,不仅是现任WHO西太平洋区域总监。2003年,在SARS防疫战上,有重大研究,发挥指挥作用。



其他日本医生,没有这几位的地位,不好意思在公开媒体上说中国“作弊”,委婉表示,你们中国考得很出色,但是国情不同,我们学不了。

比如,很多答案都说到的坂本史衣医生。同样毕业于美国,圣路加医院的她就是一线医生

26日,她表示日本跟中韩两国不同,国情原因,不能生搬硬套。到29号,接受采访,依然觉得安倍停学政策不妥。

这位可爱的医学科普文章撰稿人,放射科医生,两娃的妈认为民营电视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的(少数)日本医生,是“信息污染”民众。如果轻症都要治疗,反而会造成武汉这样的医疗崩溃。

医師が「早期発見、早期治療が必要。軽症でも全例にPCR検査を」と力説し、同番組では「軽症の人は家にいるしかなく、病院から見捨てられている。これは医療崩壊だ」という論調が一貫して支配的だった。
……
だから、「軽症の患者は自宅にいるしかない。それは医療崩壊ではないか」という主張は事実ではない。たとえ病院に行ったとしても治療法は何もなく、家で十分な栄養と休養をとるのが重症化を防ぐうえで重要になる。

文章标题,直指某些专家在媒体上误导大众,造成信息污染。

——新型コロナで「情報汚染」されたメディアが(媒体)報じない「5つの真実」 誤った情報を発信する「専門家」も

这篇文章从29号发表后,到3月3日凌晨,还是该网站热度第一的文章。1200+评论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松村医生的,认为冷静点,不要听人煽动带节奏……


直到今天,2月29日,安倍发表甩锅的建议全国中小学停学两周,日本医生还发表看法,觉得媒体错误报道,夸大事实,误导民众。

在野党步步紧逼,别有野心。


为了安慰国民,日本医生也不遗余力。找到各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大御所表示80%感染者不过是场感冒。不放心的话,咱们冲绳草本植物有奇效。

再比如,喝热水大法。中国辟过谣的,日本医生还在郑重推荐。

浦岛医生虽然没有实验数据支撑,但是,只要想通,他们是把新冠当作普通流感来看(权威意见),喝热水就不失为稳妥的办法。


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为啥我国呼吁要跟日本信息共享。

中日现在的情况就是:

中国:快抄啊。再不抄我们的,当心成为第二个武汉。(拼命把数据塞到对方手上。)

日本: (礼貌地微笑,偷偷握拳)那个,国情不同啦。

(内心OS) 抄你们的,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呢。




版权所有,资料调研不易,请勿转载,谢谢

user avatar

首先,这个提问就有问题,什么叫日本医生、医学家的大部分都认为日本政府处理疫情的措施十分正确

怎么得来的大部分?又怎么得来的 他们认为“十分”正确?这恐怕都是题主在自己加戏吧?

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正的”专家“在给你分析各种数据原理 ,你以为他们的认知就一定比普通民众的讨论更有深度和意义?

这还真的不一定。

熟悉日本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日本无论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都喜欢请一大堆人坐那,每个人发言几句,每个人讲讲自己的看法,里面有艺人、演员,也有大学教授和所谓的专职人员实战专家,大家的身份、背景都不相同,但你见过在演播室里吵过架的么?

当你坐在里面的时候,所谓的”空气“已经给你了一个论调,主持人也会用各种方法引导大家往他们想表达的方向去指引。大家都在顺着这个方向说,最多提一点小小的异议,但很快就会被主持人带过去。

如果你敢大放厥词地唱反调,那恭喜你,这次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被邀请来电视台了,以后的演播室就基本不会再有你的位置了。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出现过,之前有档节目,全部嘉宾专家主持人都在批我们国家,有个大学教授义勇进言,反驳说,这样真的好吗?然后全场尴尬,空气凝重,立马被主持人转换话题带走了。

还有就是,每个节目在邀请嘉宾的时候,都会有预设的。他们不会邀请和他们唱反调的人,他们的节目想做xx话题,就不会邀请反对这个话题的人来参加节目,仅此而已。

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上层想让你看的,想让你听的,仅此而已。

还真以为有世外桃源呢!

歪楼了这么多,我再说点正经的。

日本政府这次处理疫情,有很多明显的失误,这个肯定是跑不了的,日本媒体也在批这些事情。针对日本政府采取的大方针、大方向的举措,不少日本学者和专家确实是认为相对妥当,但真的没人说十分正确哈,这个就有点扯了。

认为比较妥当其实也真的是没办法,日本整体的客观条件只能允许这样的对策,也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病毒检测能力不足,检测速度慢,传染病床位极少,医务人员严重不足,这些窘境,只能让日本政府提高病毒检测的标准,能不检测就不检测,集中力量应对重症患者,轻症的请在家疗养,自求多福。

你说这应对有毛病么,看似没毛病呀!那些日本的医生也只是分析这些背景和内容,肯定能得出没毛病的结论呀!但是一般吃瓜群众说的就一定是错的么?那可不一定,只是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

比如就拿日本政府上面的这个对策来说,看似是集中资源去救重症患者,但却没有对轻症的人进行有效的甄别,没有进行有效的隔离和观察。这样做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人被感染,更多未及时收治的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进而造成更大规模的医疗资源挤兑,直接爆缸,目前的这个政策说白了,只是延缓了爆发期到来的时间而已。

你能说吃瓜群众分析的没有道理么?都是赌而已,安倍他们赌不会爆发更严重的传染,不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医疗资源挤兑,而吃瓜群众却比较担心这个大爆发问题会影响到自身健康生命安全。

但如果真爆发了,那日本官员们只能开个新闻发布会谢罪,然后再来个土下座,可能也就过去了。

只能说日本政府现在的很多对应都是无奈之举,是现实所迫。每个国家的制度、文化和传统不同,大家都只是在尽可能充分利用可调动的资源去做最大的努力而已。

再比如现在的日本,终于开始重视疫情了,停大型活动,要求全国中小学停课,很多吃瓜群众会说终于走上正道了,看到希望了。但是一堆日本专家和政治家又跳出来进行批判了,谁对谁错呢?说白了,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大家在为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发声而已。

针对日本政府停课的要求,日本进行的问卷调查,大约有一半多一点的人支持,支持者多为老年人;有接近一半的人反对,反对的人多为自己家有孩子的父母,他们都要上班和打工,没人照顾不上学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家撒野出事,所以反对。

但是,咱就说这些反对的人,如果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被聚集感染了,出来骂安倍没有第一时间停课,没能保护他们的孩子的,也依然是他们,而且肯定是骂的最凶。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理,其实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给你准备好的预设。

第一,他们说的不一定是真话,说真话的不一定被你看到;第二,今天说Yes的,明天就敢说No,因为今天的他们是旁观者,明天的他们,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跳反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就拿日本石川县金泽市市长怼安倍停课政策来说,最后他真的敢带着金泽市顶着上面的压力拒绝停课么?还是过完嘴瘾还得老老实实地听从呢?

他不停课,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得罪了中央和石川县的领导,让他们难看不说,如果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发生了学校聚集感染事件,他立马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政治生涯立马over。

所以要是你,你是停还是不停?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无论走到哪,都一个损色样。


欢迎以你喜欢的方式关注我哈 ~~持续分享关于日本、日本留学、日语的所有点滴~~

我的公众号:日本留学生 ID:japankon 关于日本留学、生活、文化、时事等等各种哈~~

我的微博: 小早川SAN 各种日本评论吐槽

也欢迎加入日本、日本留学、日语、 日剧、 分享交流微信群 请加管理员微信 ID mixiliuxue001后拉入群

user avatar

他们没说错。

打一个比较有日本特色的比方。当你看到核弹爆炸时你应该把手臂向核爆方向伸直,比出大拇指,用一只眼睛观察核爆。如果你的大拇指能够覆盖住核爆的闪光,那么不要犹豫,赶紧逃命,就近找到掩蔽物摆好防冲击姿势,说不定能捡回一条命的。

那有人要问了,如果覆盖不住呢?

那么就需要冷静下来,整理一下衣服和发型,擦擦鞋,这样死的有尊严一点。

user avatar

医学小白来了,请日本的医生、医学家保住日本的低确诊率,不要让病毒出口转内销回到中国来,我不懂医,我就是惜命。

user avatar

很多时候人不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而是按活法想。

user avatar

目前看来,日本疫情没有失控。日本不可能违反科学道理,所以肯定是做对了什么。按照新冠传播方式来看,应该是有效切断了公共场所的传播。新冠虽然传染力很强,但是主要传播路径是公共场所感染--家庭感染。武汉80%-85%的病例都是家庭感染引起。所以日本人大量佩戴口罩这一点可能真的非常有效,阻隔了公共场所的感染,也就切断了最主要的感染路径。但是这并不是说日本已经完全OK了。如果只是R0被降低到很低,但是依然高于1的话,也许病例会在更长时间段内呈现出指数型的增长。但是无论如何,日本经验非常宝贵,也许会改变我们对口罩使用的看法。


脱离开政府的配套工作来讲日本的检查标准没什么意义。

如果日本政府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不出门,那么不检查轻症患者问题并不大,顶多就是把家人感染。提醒:我要是没有记错,我国有一个例子是一个无症状患者把全家都感染了。[1]

但是如果做不到把所有人都关在家里,那么问题就来了,轻症患者依然可以感染其他人。目前的共识是新冠肺炎的感染力较强,而且重症比率较高。所以如果无法控制轻症患者的行为的话,等于增加了潜在的重症患者数量,一样会出现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

实际上我国整个防疫过程中最值得借鉴的是两点。第一、控制人口流动。第二、启用方舱医院,也就是把轻症患者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才有效的防止了轻症患者继续感染其他人,至少是家人的情况。

当然,如果日本政府真的可以牛逼到把所有人关在自己家里不出门,那么即使不对轻症做检测也没啥问题。如果放任轻症患者自由流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强调一点,WHO给出的结论是很明显的,想要降低新冠肺炎的影响,就必须对人口流动进行控制。不管一个国家平时看起来居民卫生习惯有多么良好,都不可能有效阻止疾病的蔓延,因为封闭空间的传播才是这个疾病最可怕的地方。目前最不乐观的问题是,如果伊朗的数据可信,那么肺炎在伊朗的死亡率达到了10%以上,已经影响到伊朗的领导层。伊朗引起肺炎的毒株和中国目前的并不一样,而且伊朗已经开始对外输出病例。如果伊朗的致病病毒真的具有相同的传染力并且致死率更高,那么新冠肺炎全球的潜在危险比目前看到的还要大。

参考

  1. ^ https://new.qq.com/omn/20200224/20200224A0DXOX00
user avatar

我们的医院的名字你可以百度一下,我就是学流行病的,不算没学过医的小白了吧?

我们医院很早(1月20号左右)就开始排查任何湖北接触史、以及发烧或者其他呼吸道症状超过3天的人了,也接诊了2个重症患者,全医院必须要戴口罩(当然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院感),实际上对这个事是很重视的

你发的图我看了,岩田先生关于阳性率的讨论是一个很泛泛的说“轻症患者是否应该检查”;着实、每个有相关症状的都该去做检查这个事情是肯定不应该的;但关于确诊患者的诊断标准里面,应该把可能的接触史放进第一位,而不是单纯的使用发烧几天/发烧多少度这种检测标准,也就是说最应该排查的是可能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关于这一点chenqin的想法里也说过:

所以说该查的不是重症患者,不是轻症患者,而是有可能接触史的,哪怕没有任何症状的人才是第一要务;比如我之前看到那个ISI语言学校一下发烧了一堆人,因为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触者还在上课——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就不该发生,因为密切接触者在检查期间应该是处于隔离状态的,否则万一是阳性的就意味着一下又多了一堆密切接触者

从目前这个检测数量来看,应该是没有把所有可能的密切接触者都放进去的(之前邮轮下来的就有那么多又发烧的人了,这些人的密切接触者应该也去做检测才对,但这几天的检测数字没有明显涨幅),我猜测还是只检测了有症状的人,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检测范围应该按照流行病学史再增大一些才对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