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军曲?

回答
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军国主义歌曲一事,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一个音乐平台内容选择的问题,更触及了历史记忆、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

一、 这些歌曲本身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些所谓的“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军曲”具体是指哪些。通常情况下,这指的是在昭和时期,日本为了战争宣传、鼓舞士气而创作和传播的歌曲。它们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军事主题鲜明: 歌词直接涉及战争、军队、国家荣耀、士兵的英勇事迹,甚至是对敌人的宣称。例如《海ゆかば》(进军歌)、《同期の桜》(同期的樱花)、《麦と兵隊》(麦子与士兵)等,都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和时代印记。
歌颂军国主义精神: 许多歌曲的核心在于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理念,强调日本作为“亚洲解放者”的使命,以及为了天皇和国家牺牲奉献的“忠君爱国”精神。这背后隐藏的是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合理化。
情感煽动性强: 这些歌曲的旋律往往雄壮激昂,或者低沉悲壮,旨在唤起听众的民族自豪感、英雄主义情结,甚至是为战争牺牲的战士们献上哀悼和崇敬。这种情感共鸣是它们能够广泛传播的关键。
服务于战争宣传: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动员民众、统一思想、支持战争,为侵略行为提供精神支撑和合法性论证。

二、 网易云音乐为何会上架这些歌曲?

关于网易云音乐为何会上架这类歌曲,可能有多种原因,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操作上的疏忽:

单纯的“历史遗留”或“文化考察”: 有可能是一些曲库的早期引进内容,或者是作为音乐历史、特定时代文化研究的素材被收录,平台方可能并未意识到其敏感性,或者认为其属于“历史文献”范畴。
曲库的自动化采集与审核漏洞: 大型音乐平台拥有海量的曲库,很多内容是通过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在内容审核环节,可能存在对特定历史背景歌曲的辨别能力不足,未能及时过滤掉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内容。
对“复古”、“民谣”等风格的泛化理解: 在某些情况下,平台可能会将具有特定时代风格的歌曲,不论其内容背景,一概归类于怀旧、民谣等曲风进行推广。
对文化敏感性的认知不足或评估失误: 最坏的可能性是,平台方在内容审核时,对二战军国主义歌曲的敏感性以及它在中国民众中的历史伤痛认知存在不足,或者在风险评估上出现了失误。
商业考量(可能性较低但不能排除):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某些特定用户群体对这类“特殊风格”歌曲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本身也需要警惕。

三、 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军国主义歌曲之所以能引发轩然大波,核心在于它触碰了中国民众对那段历史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伤痛:

历史的伤痛: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同胞在这场侵略战争中丧生。这些歌曲作为那个侵略时代的产物,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载体,它们唤起的不是对音乐本身的欣赏,而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回忆和对侵略者及其思想的愤慨。
价值观的冲突: 军国主义的核心是侵略、扩张、民族至上和对外压迫。这与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尊重主权、相互理解的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宣扬军国主义思想的歌曲,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侮辱。
“警钟长鸣”的必要性: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和警惕,是中国社会普遍共识的一部分。这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在和平年代,重提军国主义歌曲,会让人担忧是否有人在试图淡化历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那段历史进行“洗白”或美化。
平台责任的追究: 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平台,网易云音乐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其内容选择不仅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也传递着一种价值导向。如果平台的内容审核出现问题,未能有效识别和过滤掉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历史负面影响的内容,那么它就需要为自己的疏忽承担责任。
公众舆论的敏感度: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很高。一旦出现这类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焦点,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和批评。

四、 如何看待和应对?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

平台方的责任与整改:
深入反思: 网易云音乐平台应该对此事进行深刻反思,认识到其内容审核环节的漏洞,以及对历史和文化敏感性的不足。
立即下架: 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立即将所有带有明显军国主义色彩的日本二战时期歌曲下架,并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
加强审核团队能力: 提升审核人员的政治敏感性、历史知识和文化辨别能力,特别是对涉及侵略战争、军国主义等历史事件的音乐作品要有清晰的认知和处理原则。
公开道歉与解释: 针对公众的质疑,平台应做出公开的道歉和解释,说明事件的起因,并承诺后续的改进措施,以重建用户信任。

公众的理性认知:
区分“历史研究”与“价值认同”: 尽管这些歌曲源于特定历史时期,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音乐史料价值,但将其上架在面向大众的娱乐平台,与作为学术研究资料是截然不同的。大众平台应避免传播可能引起冒犯和伤害的内容。
保持警惕但不失理性: 对于这类事件,公众的批评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倒逼平台改进。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解读或将所有“日本音乐”一概而论,区分好历史反思与正常文化交流。
关注平台内容生态: 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关注平台的内容生态,对不当内容进行举报和监督。

文化交流的界限:
和平与正义是前提: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历史事实和人类的共同良知。任何以文化交流为名,行美化侵略、模糊历史之实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
尊重他国历史情感: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尤其要考虑对方的历史情感和民族记忆。对于曾经遭受侵略的国家来说,军国主义歌曲是一个极度敏感的触碰点。

总结来说,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军曲,是一个严重的文化和内容审核失误。它不仅触犯了公众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底线,也暴露出平台在内容管理和价值观传递上存在的不足。我们看待这件事,需要坚持历史的真实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同时要求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这关乎历史真相,也关乎我们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天,你在看藤原彰的战争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

『到了盛产稻米的湖南省一带以后,感觉农村的风景跟日本国内非常相像。这让思念故乡的士兵们感到高兴,“啊,那边的山也好,那边的河也好,简直就像故乡一样,像极了!”这首《湖南进军歌》就是在那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传开来的。』

然后,你去搜这首歌。结果发现,所有合法的地方都没有。(17年的时候网易云还有这首歌,现在只能通过违法途径在境外网站上听了)

它是侵略战争里的产物,它也被很多侵华日军传唱过。这没错。但是它明明存在过,我们却听不见。

你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就这样缺了一角。

user avatar

今天,网易云能经过诸位的举报删掉这些传播日本“军国主义”的歌曲;

明天,网易云就敢以破坏民族团结为由下架Remove Kebab;

后天,网易云就敢删战后日本左翼“头脑警察”那拨人的摇滚——教唆武力与毁灭,不利于社会和谐;

大后天......

一个运营商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防患于未然,是非常乐意上面指示三分自己干十分,进行扩大化打击的——封禁日本歌曲,就把明治时期的《軍艦進行曲》顺手封了;封禁纳粹德国歌曲,就把HOI4那个版本的《Schwarzbraun ist die Haselnuss(榛子是黑褐色的)》给封了。更不用说一堆电台受了池鱼之殃。

自然,网易云也是非常乐意打一场“预防性战争”,把还没被关照但“可能出事”的资源统统删掉——万一哪天出事了,妨碍赚钱啊。还能让它顾忌的,无非是用户们的意愿而已。“顺应民意”,今天封禁明天下架,是不是希望哪天只剩下主流文化的东西?

在文艺作品多元化的视角上,所有这些作品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所有小众亚文化的爱好者其实是牵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但偏偏有人看别的蚂蚱不顺眼,想割断绳子让对方淹死。

看什么不顺眼就借力打力,真当网易云是自己人了?

用自以为能代表的民意把网易云的胆子养肥了,谁有好处?

是何异于当年向广电总局举报国家队的壮士们?

除非是一些确确实实触碰到人类文明底线的东西,否则不应该仅仅因为观念与立场不合就去举报。

说到底,为什么要把一个给《国际歌》《Remove Kebab》收费的屑运营当作自己人呢?

user avatar

@艾丝蓓恩 Icebane 提到网易云音乐上有二战德国军歌,但是网易云的歌曲真的只有这些吗?

不止。

在网易云上你甚至能听到某个法西斯政党的党歌。

《面向太阳(Cara al Sol)》,西班牙法西斯主义政党长枪党(Falange Española)的党歌,在弗朗哥统治西班牙的三十六年(1939-1975)里,这首歌曲是西班牙的第二国歌。

《面向太阳》的歌词版。

2019.3.9补充:《Cara al Sol》原来版本那个音质太差,推荐听这两个版本:

你还能听到这首歌曲。(我原答案里那首《嗨!卡梅拉》经查证是游击队版,搞错了,在此致歉。)

《欧里亚门迪(Oriamendi)》,巴斯克民族主义、君主主义/卡洛斯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歌曲,同样是国民军一方的歌曲。

该曲的歌词版:

这歌曲散发着一股远邪匪帮一样的地方民族主义恶臭,以及“万岁那敬爱的主,我们奉他的名为圣”,“合法的国王”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这整个网易云专辑全是国民军歌曲:

里面充斥着弗朗哥主义、长枪党主义、法西斯主义、国家工团主义、君主主义(卡洛斯主义或阿尔方索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天主教教权主义等反动意识形态,劲爆得一塌糊涂。

德意日费拉不堪,弗朗哥武德充沛.jpg

问题是我们管这些东西干什么?

作为一个左翼,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耳机里面正源源不断地播放这些各类右翼和极右翼歌曲,然而我毫无影响。

人不能总是待在温室里面,什么都不接触。你必须接触那些历史,接触那些东西,甚至你可以带着批判的态度去看一看他们在说什么,了解一下他们的话术和手段。否则的话下一次他们还是会轻易地让你上当。

顺便推送另一个共和军的专辑:

以及本人的歌单:

user avatar

网易云上面有许多纳粹德国的军队常用歌曲,例如《装甲兵进行曲》和《埃里卡》。如果是反法西斯的话,这些歌曲要不要一并删掉呢?

快算了吧。就像从前农村的家犬吃不到骨头,甚至都会食雪一样;跪舔纳粹法西斯的一部分人找不到这些歌曲,甚至会把法国乐队的拉丁语歌曲《Them Ass》(划去)《The Mass》当做党卫军的战歌并顶礼膜拜。

正是因为很多人抱的是反日而非反法西斯的态度,知识水平在其次、甚至完全忽略,在进行这另一种“讨匪行”的同时,连《雪之进军》这种吐槽士兵遭遇的歌曲都会被误伤。

一把缴获的三八大盖,尽管刺刀上还沾着赛德克巴莱与回民支队战士们的鲜血,但仍然可以用来指向侵略者、土匪与买办政府,将人民的敌人穿出一个透明窟窿。

它还可以作为某个深受毒害的县区的博物馆藏品,贴上标签,教育后人。

user avatar

主张删除的爱国青年,认为把侵略者的痕迹抹去,就等于杀了鬼子一样。

但是《论十大关系中》中写到:

“镇压反革命要有证据。这个反革命常常就是那个反革命的活证据,有官司可以请教他。你把他消灭了,可能就再找不到证据了。这就只有利于反革命,而不利于革命。”

旅顺猴石山的203高地纪念碑和《讨匪行》都属于这种东西。

日本侵略者为纪念日俄战争,修建了“尔灵山”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把它炸毁。为什么呢,这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了分赃发动战争,给中国主权和人民带来深重伤害的罪证。

要让它立在这里,让孩子们都去看,落后就要挨打,就没尊严没地位。

学医的鲁迅,也是看了日俄战争的宣传片,深受刺激,弃医从文。日本人的宣传片是反动的,却使中国多了一个革命的左翼作家。

遗憾的是,文革时期,二O三高地弹形塔上的乃木希典手书“尔灵山”三个字被红卫兵铲掉,换上“向阳山”三个字。弹形塔上记载203高地战况的铜质铭牌也被造反派拆下卖给了废品收购站。使这一重要的历史罪证从此消匿。

他们能干这种事,就是《毛选》没学到家。

203高地的日寇纪念碑:

user avatar

曾经我弱小如鼠,听见猫叫就吓得屁滚尿流。

现在我强大了,猫叫,还挺好听的呢。


猫叫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自己弱小如鼠,还是强大如虎。

user avatar

我可以接受我们的政府禁止我们听一些“反动”的歌曲。

但是我不想接受我们的同胞就无条件地为这种禁止唱赞歌,以为“本应如此”;

甚至把反对者扣上“思想犯”、“民族敌人”、“外国间谍”的帽子,批斗而后快。

现在,精力过盛的青年城市中产以及学生们,已经都意识到要做“正义的”事情了,要捍卫“正义”。但是在网络年代,“捍卫正义”变得越来越廉价了。

user avatar

建立文化自信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是五常啊,战胜国,不是TM战败国。

user avatar

真是搞不懂到底谁是战胜国

个人认为,战胜国应该干什么?老子不但赢了你,还要唱你的歌,看你的片,赚你的钱,打你的娃。而不是整天和祥林嫂似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