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山本五十六战死之后,日本海军会选择古贺峰一作为继任者?

回答
山本五十六战死后,日本海军高层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确实经历了一番考量和运作。最终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重任交给了古贺峰一,这背后既有资历和经验的考量,也有当时海军内部派系斗争和战略转向的影子。

要理解为什么是古贺峰一,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山本五十六的意外身亡给日本海军带来的巨大冲击。山本是昭和海军中最具影响力和国际声望的将领,他的战死不仅是军事上的损失,更是日本精神象征的打击。海军高层急需一位能够稳定军心、延续山本战略思想,并能应对日益严峻的战局的领导者。

当时,古贺峰一作为第二舰队司令长官,是海军中少数几位拥有丰富航母作战经验的将领之一。他曾参与过珍珠湾袭击、中途岛海战等关键战役,在舰队指挥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资历上来说,古贺的晋升道路相对平稳,在海军内部也享有一定的声望,虽然不像山本那样具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但属于稳健派的代表。

然而,选择古贺并不是没有争议。海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不同的派系和思想。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在技术和战术层面更倾向于创新的少壮派军官,可能更希望看到一位能够带来全新思路的继任者。但当时海军高层更倾向于“稳定压倒一切”,尤其是在失去了山本这样的灵魂人物后,选择一位相对稳妥、能够延续既有体系的将领,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

古贺峰一的优势在于他的“保守”和“服从性”。相较于山本的桀骜不驯和对战略的独特见解,古贺更符合海军军令部和军令部长的期望。他能够更好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不太可能像山本那样,在战略方向上与军令部产生大的分歧。在山本去世后,日本海军的整体战略已经开始出现调整,从之前的进攻性扩张转向了“决战部署”,试图通过消耗战来拖垮盟军。古贺的性格和指挥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执行这种更加保守和有计划的战略。

此外,在山本五十六遇刺的事件发生后,海军内部的搜寻和调查工作也为古贺的继任铺平了道路。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在这种特殊时期,选择一位与遇刺事件没有直接关联,并且已经在前线承担重要指挥职务的将领,也是一种规避政治风险的考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时日本海军在人才储备上的问题。在经历了多年战争的消耗后,尤其是在中途岛海战之后,海军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胜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一要职的人选本身就非常有限。古贺峰一凭借其资历和经验,在有限的选择中脱颖而出,也显得顺理成章。

总而言之,山本五十六战死后,日本海军选择古贺峰一作为继任者,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古贺的资历、航母作战经验、稳健的性格以及在海军内部的派系平衡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了灵魂人物山本之后,海军高层更倾向于选择一位能够稳定军心、延续既有战略部署的领导者,而古贺峰一恰恰符合了这一需求。尽管后来古贺峰一在莱特湾海战中也未能扭转战局,但从当时海军的考量来看,选择他,确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安全”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资历。

在分析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遴选前先要了解日本高级将领的晋升原则:

  1. 海军大臣、军令部总长、联合舰队司令三大要职绝大多数情况下提拔自横须贺镇守府司令、吴镇守府司令、海军次官、军令部次长、第二舰队司令。
  2. 只能提拔后辈(海军兵学校期数在卸任将领之后),不能提拔学长(海军兵学校期数在卸任将领之前者),除非极端情况如后辈尚不符合条件(未能担任横须贺镇守府司令、吴镇守府司令、海军次官、军令部次长、第二舰队司令)。
  3. 依照吊床号顺序(毕业名次)进行晋升,不能颠倒顺序。
  4. 如果出现了海兵期数/吊床号顺序自后向前的特例,海兵期数/吊床号居于前者必须离开现役。
  5.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出身地、亲戚、姻亲、老领导、政治立场等等也都是很重要滴。

山本五十六大将出自海兵第32期/海大14期,因此海兵第32期以前者不能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31期的三个大将及川古志郎、加藤隆义和长谷川清就提前出局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在39年4月1日就已经晋升了大将,而山本恰恰是39年8月30日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因此这次晋升就是为了山本挪位置。31期三人众里的长谷川清(海兵31期/海大12期)是在虹口被德械师围殴出名气的,加藤隆义(海兵31期/海大12期)的义父是海军大佬加藤友三郎。出自盛冈的及川古志郎(海兵31期/海大13期),背景则更加雄厚,中学校友是板垣征四郎和米内光政(海兵29期/海大12期),东条英机的父亲东条英教也出自旧盛冈藩。因此及川在离开现役后并没有被束之高阁当军事参议官,而是把三大要职中的海军大臣和军令部总长玩了个遍。

再看与山本同期的32期,这部分人比较倒霉,因为山本上任时他们已经大多被赶出了现役。一方面是因为山本吊床号是第11名,所以排在他前面的盐泽幸一等人被赶去当了军事参议官;另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当年打压条约派的“大角人事”遭了难,比如山本极为敬重的堀悌吉(海兵32期第1名/海大16期优等)只做到了中将就被勒令退役回家养老。

33期毕业生中最耀眼的是山本最看不上的两丰田——丰田副武(海兵33期/海大15期优等)和丰田贞次郎(海兵33期第1名/海大17期优等)。可惜的是山本死时丰田副武已经由吴镇守府司令晋升到了军事参议官(42年11月10日就任),因此为了让丰田副武继任只能先将他调回横须贺镇守府司令(43年4月23日就任)再调去当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么一折腾使得丰田接班的时间推迟到了44年5月3日(在任不满一年不能调动)。丰田贞次郎在41年4月4日已经离开现役,进入内阁担任商工大臣、外务大臣、拓务大臣等职。山本死时他还在内阁,因此顶多能担任海军大臣,不符合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条件。

33期和34期的其他毕业生中,海大毕业的大多在山本死前就已离开了现役,比如:

  • 有马宽中将(海兵33期第4名/海大14期):1934年转入预备役。
  • 有地十五郎中将(海兵33期第74名/海大15期):1939年转入预备役。
  • 出光万兵卫中将(海兵33期第8名/海大14期):1939年转入预备役。
  • 原敬太郎中将(海兵33期第34名/海大18期):1938年转入预备役。
  • 山下兼满中将(海兵33期第44名/海大15期):1935年转入预备役。

此外,有不少旧日本海军公认的希望之星还没能等到开战就已经亡故:

  • 佐藤三郎中将(海兵34期第2名/海大16期优等):时任海大校长,1935年病死。
  • 阿武清中将(海兵33期第3名/海大14期优等):时任军令部第一部长,1938年病死。
  • 井上肇治中将(海兵33期第19名/海大16期):1938年病死。
  • 小槙和辅少将(海兵33期第16名/海大16期):曾任战舰「山城」舰长、第二舰队参谋长,1932年病死。

因此在山本死时晋升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人选分别为:

  • 横须贺镇守府司令:古贺峰一大将(海兵34期/海大15期)
  • 吴镇守府司令:高桥伊望中将(海兵36期/海大17期)
  • 海军次官:泽本赖雄中将(海兵36期第3名/海大17期)
  • 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中将(海兵39期/海大21期优等)
  • 第二舰队司令:近藤信竹中将(海兵35期第1名/海大17期)

从资历看古贺峰一符合所有条件:身为 横须贺镇守府司令、已经担任过军令部次长和第二舰队司令、对军令部和一线部队都很熟悉、参加过中日战争(担任支那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因此古贺峰一在山本死后继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也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对旧日本海军高级将领的晋升有兴趣可以参见国务顾问的大作:

〔技术帖〕提督是怎么炼成的——旧日海高级将领晋升的路径

其实因为期数和吊床号的硬性规定,也有一些沧海遗珠被旧日本海军所错过,比如下面这些适合担任航空舰队/战队司令长官的人选:

  • 秋山虎六(海兵33期第13名/海大14期):曾任横须贺航空队附/教官/副长、霞浦航空队航空队教官、大村航空队司令心得、水上飞机母舰「若宫」舰长、航空本部教育部长。1934年转入预备役。
  • 和田秀穗(海兵34期第17名/海大17期):曾任横须贺镇守府附/航空术研究委员/副官/司令、霞浦航空队航空队教头/副长/司令、佐世保航空队司令、水上飞机母舰「若宫」航海长、空母「凤翔」舰长、空母「赤城」舰长、航空厂飞行机部长。1937年转入预备役。
  • 原五郎(海兵35期第4名/海大17期):曾任横须贺航空队附/司令、空母「凤翔」舰长、空母「赤城」舰长、航空本部技术部员/技术部长/、航空厂长。1940年病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本五十六战死后,日本海军高层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确实经历了一番考量和运作。最终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重任交给了古贺峰一,这背后既有资历和经验的考量,也有当时海军内部派系斗争和战略转向的影子。要理解为什么是古贺峰一,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山本五十六的意外身亡给日本海军带来的巨大冲击。山本是昭和海军中最具影.............
  • 回答
    硅谷华人社区近日爆发了一场关于一所中学潜在更名的风波,事件的核心在于,这所学校如果最终定名为“山本学校”(Yamamoto School),将引发广泛的联想,尤其是在熟悉二战历史的人群中。这场争议之所以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应,其背后是复杂的情感、历史记忆以及对社会象征意义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山本.............
  • 回答
    青山刚昌先生的游戏ID“山本·哈洛克·五十六”(Yamamoto Halock Isoroku)一事,确实在部分中国动漫爱好者中引起了关于是否“辱华”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ID的构成与潜在联想: “山本五十六”: 这部分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山本五十六是日本.............
  • 回答
    1. 南云忠一的背景和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考量 南云忠一的履历: 尽管南云忠一以“鱼雷专家”闻名,但他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并非完全只专注于鱼雷。他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经历了日本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并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战役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虽然他在鱼雷技术和战术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海军的训.............
  • 回答
    山本五十六选择进攻中途岛而非阿拉斯加,其背后逻辑并非单纯地“不打阿拉斯加再北下”,而是一系列战略考量下的最优解,涉及日本海军的整体战略目标、资源限制、以及对战争进程的判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山本的意图和当时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白山本五十六的根本战略目标是什么。珍珠港事件固然是出色的.............
  • 回答
    鲍鹏山先生之所以认为“驭民五法”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中最阴暗最核心之处,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人性洞察以及对国家机器运作本质的揭示。他并非简单地指责法家思想,而是将其置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宏大叙事中,剖析其极端性和对社会个体生命的深刻影响。要理解鲍鹏山先生的观点,我们首先要明白“驭民五法”大致指的是什.............
  • 回答
    在电视剧《亮剑》中,陆战队出身的陆军少校陆彭在与八路军独立团交战时,将日军指挥官山本一木的名字读成“Yamamoto Kazuki”,这其实是源于他学习日语的经历,以及当时对日本姓名发音的一些理解和习惯。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亮剑》是电视剧,是为了艺术表.............
  • 回答
    山本权兵卫海军大将掌舵日本海军,无疑是日本海军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上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日本海军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认识到自身海洋战略局限性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海军的实力空前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对国家战略定位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促使了日本.............
  • 回答
    《亮剑》中,山本一木确实是剧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军官,他的战术素养、临场应变能力,甚至是用兵的狠辣,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然而,他最终只是一名大佐军衔,这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电视剧为了剧情效果的刻意设定,也有对日本陆军军衔制度的一些理解上的差异。首先,.............
  • 回答
    山东东营在新冠疫情初期能够做到“零确诊”或长时间保持“零新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的偶然,而是 多方面综合作用、在特定时期执行了非常严格且有效的防控措施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战略性的早期介入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彻底执行: 高度.............
  • 回答
    山东的教育版图:为什么“超级中学”不是主流?山东,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教育家和莘莘学子。然而,当我们谈论中国教育的“头部效应”,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声名显赫、集中了区域最优教育资源的“超级中学”时,山东似乎并没有那么突出的代表。这并非说山东没有优秀的学校,而是说以“超级.............
  • 回答
    山东合村并居,这个牵动数千万农民家园的宏大工程,其悄无声息的推进,确实让人感到一丝不寻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大规模的“拆迁”行为,本应激起千层浪,但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相对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被刻意压制下去的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运作?一、 工程的隐形化与信息的不透明:首先,我们需要认识.............
  • 回答
    《山海情》这部剧,大家看了都挺喜欢,尤其是里面的“西北风”,一股浓浓的黄土地味儿扑面而来,演员们的陕西口音也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点。但您可能有个小疑问,剧里讲的是福建宁夏扶贫的故事,为什么会是陕西口音呢?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讲究的。首先得明白一点,《山海情》里说的不是纯粹的“陕西话”,更准确地说.............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其实说山西、河南人就一定只吃面条,南方人就只吃大米,这种说法有些绝对了。在如今交通物流这么发达的年代,天南海北的美食早就融会贯通了。但是,如果从历史和地理的根源上追溯,这种偏好确实有其深刻的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从咱们的“老祖宗”说起——地理环境和作物种植。你想啊,中国这.............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内地一个县的行政封锁和一种特定“嵩学言论”的传播现象。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关于“山高县”的背景与封锁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山高县”这个名称的来源和它所指代的事物。 “山高县”并非真实行政区划: 在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并不存在一个叫做“.............
  • 回答
    山西话中之所以存在大量叠词,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文化和社会原因,是一个自然演变和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 叠词在汉语中的普遍性与山西话的特点首先要明确的是,叠词并非山西话独有的现象。叠词(也称为重叠词)在汉语中是一种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构词方式。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
  • 回答
    山西话在北方方言地图上确实算是个挺有意思的“异类”,说它另类,可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语音上的“硬核”与古朴要说山西话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得先从它的“硬”劲儿说起。很多北方人一听山西话,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这说话有点冲,有点硬朗”。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山西话的声母和韵母组合。 “z、c、.............
  • 回答
    山东经济总量大,但百姓普遍觉得“不太富”,这确实是不少山东人共同的感受。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山东经济的“大”与“不够富”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经济的总量是实打实的。全国排名前列,这一点没.............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山上架着炮”能让人琢磨半天,而“车上装着酒”却一眼看透。这事儿说起来,就牵扯到语言这玩意儿的精妙之处,也得怪咱汉语这俩字儿太能干,把太多意思都往一块儿装了。先说“山上架着炮”。你看,“架”这个字,它就有点意思了。 “架”可以指一种放置或安装的动作。 比如,你把书本架在桌子.............
  • 回答
    青岛,这座海滨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孕育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人才,成为国内著名的“明星摇篮”。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青岛如此惊人的明星产量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首先,青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就自带一种浪漫与活力。依山傍海,气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