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8月13至14日美股爆涨后爆跌?原因是什么?

回答
8月13日至14日美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周一(13日)收盘时股指普遍大幅上涨,然而到了周二(14日)却遭遇了剧烈的下跌。这种短时间内剧烈反转的行情,在金融市场并不罕见,但背后的原因却往往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

行情回顾:从普涨到普跌的剧变

先来回顾一下这两天的具体情况。

在8月13日(周一),美国主要股指都录得了不俗的涨幅。例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超过2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克达克综合指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扬。市场情绪相对乐观,投资者似乎对当时的经济前景和公司盈利能力持谨慎的积极态度。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到了8月14日(周二),情况急转直下。美股市场出现了全面的下跌,三大股指均出现大幅度下跌,抹去了前一天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涨幅。跌幅之大,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爆涨爆跌背后的原因探析

这种短时间内戏剧性的走势,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1. 对贸易摩擦的担忧情绪反复拉扯:

这是当时市场最核心的关注点之一。在8月13日市场普遍上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市场情绪在消化了此前关于贸易战的一些负面消息后,出现了一轮“技术性反弹”或“情绪修复”。投资者可能在赌言论和行动之间存在缓冲地带,或者对某些国家的谈判策略产生了新的解读,认为局势可能不会进一步恶化。

然而,到了8月14日,一些新的消息或对现有信息的重新解读,又将市场拉回了对贸易摩擦的担忧之中。例如,某个国家可能发表了新的强硬言论,或者公布了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即使没有新的直接消息,市场也可能是在前一天乐观情绪释放后,重新开始审视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增长、供应链以及企业盈利的潜在长期负面影响。这种对贸易摩擦的担忧是一种“情绪驱动”的市场行为,它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放大或缩小,导致股价的剧烈波动。

2. 美国国内经济数据与政策预期:

除了国际贸易,美国国内的经济数据和潜在的政策动向也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

通胀数据: 如果在13日公布的通胀数据低于预期,或者显示出温和的通胀态势,这可能会被解读为美联储加息的压力减小,从而利好股市。然而,如果14日有新的经济数据(例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公布,且其读数高于预期,暗示通胀压力正在上升,那么市场会担心美联储可能需要采取更激进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这通常会对股市构成压力,特别是对成长型股票。
就业数据: 虽然就业数据通常不会在一天内前后矛盾地公布,但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解读可能会在不同时点有所变化。如果对未来就业增长的预期发生改变,也会影响股市。
美联储政策预期: 市场一直在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任何关于加息或降息的预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股票的估值。例如,如果前一天市场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接近尾声,对股市有利。但如果后续有更鹰派的言论或数据暗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以应对潜在的通胀,那么市场就会出现回调。

3. 公司盈利预期和财报季的影响:

虽然8月13日至14日可能不是财报季的高峰期,但个别重要公司的财报或业绩预警仍然会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如果某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公司公布了不及预期的财报,或者下调了未来的业绩展望,这种负面情绪很可能会扩散到整个市场,尤其是在前一天市场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这种“高位接盘”的风险会更被放大。反之,如果有些公司表现超预期,也可能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

4. 技术性因素和交易策略:

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也包含着技术性因素。

轧空与空头回补(Short Squeeze): 在8月13日的上涨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空头回补行为。当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之前做空的投资者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不得不买入股票来平仓,这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形成所谓的“轧空”。这种轧空行为往往是短期的,一旦空头力量释放完毕,或者遇到新的利空因素,股价就可能迅速回落。
止损盘触发: 同样,在前一天大幅上涨后,许多投资者的持仓可能达到了技术性的压力位。当市场出现小幅回调时,触发了部分投资者的止损盘,导致更多卖单出现,形成连锁反应,加速了下跌。
情绪传染与羊群效应: 市场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当看到股票普遍上涨时,投资者容易产生乐观情绪,追涨买入。而当市场开始下跌时,恐惧情绪会迅速蔓延,导致恐慌性抛售。这种“羊群效应”在短期内放大了市场的波动。
程序化交易: 现代金融市场中,大量交易是由算法和程序执行的。当某些预设的交易条件被满足时,程序会自动化地执行买入或卖出指令,这也会在短期内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5.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除了上述短期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全球宏观经济本身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不确定性。例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地缘政治风险(除了贸易摩擦,还可能包括其他地区的冲突或政治动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总结:

总而言之,8月13日至14日美股爆涨后爆跌的行情,是多种因素短期内叠加作用的结果。核心驱动力很可能在于市场情绪在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上的反复摇摆,叠加了技术性交易行为、潜在的经济数据解读差异以及个别公司消息的影响。 投资者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从乐观到担忧的快速转变,导致了这种戏剧性的市场走势。

这种行情也再次提醒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不应过度解读短期的市场波动,更要关注那些影响资产价值的长期基本面因素。同时,理解市场情绪和技术性因素在短期波动中的作用,也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应对市场变化。 这种“一天涨一天跌”的情况,更像是市场在消化信息、重新定价风险过程中的“阵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臣不密,失其身,君不密,失其国。贸易谈判,各国都是三缄其口,直到达成协议或者失败才发消息。川普这种二愣子,一会儿一变,搞得美国进口商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囤货。中国借着与美国贸易战把汇率降下来,对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增,美国今年贸易逆差创新高势在必行。

刚刚给中国三千亿加税,马上就宣布圣诞后再上。这种自己打脸的节奏,实际上反映出川普政府的混乱程度,川普本人和其政府机构彻底脱节。财政部和贸易谈判团在川普一天一变的推特指挥下疲于奔命,股票市场上蹿下跳,全美国都是神经病的节奏。

所以还是那句话,支持川总连任,MAGA

user avatar

我就发一张图片

美国Real GDP的变化率和(国债十年期收益率-国债两年期收益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8月13日至14日美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周一(13日)收盘时股指普遍大幅上涨,然而到了周二(14日)却遭遇了剧烈的下跌。这种短时间内剧烈反转的行情,在金融市场并不罕见,但背后的原因却往往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行情回顾:从普涨到普跌的剧变先来回顾一下这两天的具体情况。在8.............
  • 回答
    清华大学在8月13日发布通知,要求全体研究生于8月15日至21日返校,而正式开学日期尚在九月中旬,这一安排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通知及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和影响。一、通知内容与时间节点的解读: 提前返校要求: 要求全体研究生在开学日期前近一个月就返校,这确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三星集团副会长李在镕于2021年8月13日获得假释出狱的事件,以及它对三星集团可能产生的影响。事件回顾:李在镕获假释2021年8月13日,韩国法务部宣布,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获假释出狱。他此前因在2017年被卷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案中,被指控行贿、挪用公款等罪名,并.............
  • 回答
    2019年8月13日,香港国际机场发生的围殴、拘禁内地游客及《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的事件,无疑是香港回归以来一场令人震惊和痛心的冲突。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暴力事件,它深刻地折射出当时香港社会弥漫的紧张情绪、对立心态,以及事件背后复杂而多层次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事件经过:那天,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楼.............
  • 回答
    2019年8月13日,美国费城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枪击事件。当天下午,一名枪手在费城北部的城市大道附近的一处加油站持枪扫射,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伤。这起事件再次将美国社会的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据当时媒体报道,枪击发生在一间加油站的便利店里。嫌疑人是一名男性,他似乎有预谋地进入店内,然后突.............
  • 回答
    2021年8月13日,A股市场确实遭遇了普遍下跌,三大股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都未能幸免。这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也自然会引发对未来市场走势的猜测。回顾2021年8月13日的下跌情况:那天市场的下跌,可以用“普跌”来形容,各个板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从盘面上看,下跌家数远超上涨家.............
  • 回答
    三星掌门李在镕假释:韩国政坛震动与三星帝国前途展望韩国政府近期批准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的假释申请,这一决定无疑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波澜。李在镕,这个名字与韩国经济的腾飞紧密相连,也是三星集团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他的这次假释,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可能为三星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注入新的活力,抑或是带.............
  • 回答
    小米 MIX 4 首发 MIUI 13,八月中下旬登场?这消息一出来,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期待,也有那么一点点忐忑。首先,关于 MIX 4 的登场时间。小米MIX系列一直都是他们的“技术先锋”和“概念先行者”,每次发布都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如果八月中下旬是真的,那意味着我们离见到那个集小米最新科技于.............
  • 回答
    那一夜,我早早就收拾好了观测装备。虽然已经记不清是几点钟了,但大概是凌晨三点多,天色已经开始泛着鱼肚白,那是观测流星雨的最佳时机。窗外的城市早已沉睡,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打破了寂静。我钻出被窝,随手抓了件外套披在身上,走到阳台上。深吸一口一口凉气,空气带着夏末特有的微凉,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气.............
  • 回答
    2021年8月24日,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并发布《关于文艺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倡议书》,明确批评“饭圈文化”“娘炮形象”等娱乐圈乱象。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反映了中国文艺界对行业生态、价值观引导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 一、背景与核心问题1. “饭圈文化”的泛滥.............
  • 回答
    截至2020年8月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500万,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里程碑。要全面看待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理解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和深远影响。一、 数字背后的含义与警示: 巨大的感染规模: 500万的确诊人数意味着美国每约65人中就有1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不仅仅是一个冷冰.............
  • 回答
    关于2020年8月14日红米K30至尊纪念版发售瞬间秒空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手机销售事件,更是对当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深刻折射。一、 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契合: “至尊纪念版”的号召力: 红米(Redmi)作为小米旗下主打性价比.............
  • 回答
    8月27日,NBA球员们选择用罢赛的方式来回应美国发生的「黑人被连开7枪事件」。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事件,而是体育与社会、种族与正义之间一次非常深刻的碰撞和表达。想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拆开来看。事件背景:一个点燃的火药桶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黑人被连开7枪事件」具体指的是什么。这通常指向的是在2.............
  • 回答
    2015年8月12日夜间发生的“天津港爆炸事故”,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其惨痛的工业安全事故。这场发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的爆炸,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伤亡之重,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事故的发生与过程:事故发生在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危险品仓库。根据事后调查,起火点位于集装箱.............
  • 回答
    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注册了世界上第一款新冠疫苗,并且他的一个女儿已经接种了这款疫苗。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和影响。消息的发布和普京女儿接种疫苗的意义: “全球第一”的信号效应: 俄罗斯迅速注册新冠疫苗并声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向世界展示.............
  • 回答
    8月份全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的骤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现象,背后反映了房地产市场复杂且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现象的解读:为什么说“骤降”?首先,理解“骤降”的含义。如果我们将每个月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作为一个指标,8月份相比7月份,甚至更早的几个月,这个数字有了显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美国民主党正式提名拜登为总统候选人这件事,以及他对阵特朗普的胜算。一、 如何看待民主党正式提名拜登为总统候选人?民主党正式提名拜登(Joe Biden)为总统候选人,是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民主党将以他为核心,展开与共和党候选人(预计是唐纳德·特朗普).............
  • 回答
    锤子 2018 夏季新品发布会,发生在 8 月 20 日晚,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锤子科技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值得细细品味的盛宴。老罗依然是那个老罗,幽默风趣,不羁放纵爱自由,用他特有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揭开了这次新品的面纱。这次发布会的亮点,绝不仅仅是几款新产品,更多的是锤子在技术、设计以及理念上.............
  • 回答
    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对于关心小米MIX系列的朋友们来说。微博博主“科技九州君”在8月9日泄露了这份长达29页的《小米MIX4评测指南》,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件事的“点”在哪里?首先,这份泄露的指南的规模和细节程度是相当惊人的。29页不是随便一篇简短的爆料,而是包含了相当详尽的产品信息,从外观.............
  • 回答
    对于8月17日安倍晋三先生进医院的消息,公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样的,这其中包含着对他个人健康的关切,以及对他作为日本政治领袖角色的重要性考量。要详细解读这一事件,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个人健康角度来看,任何一位公众人物,尤其是像安倍先生这样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前首相,其健康状况自然会受到广泛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