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十年前买指数基金,是不是到现在几乎没赚?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关心,毕竟指数基金以其分散风险、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那么,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拨到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左右,现在(2024年)我们持有当初买入的指数基金,到底赚了多少,或者说“几乎没赚”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1. “十年前”具体是哪个时间点? 市场行情千变万化,十年前的某个具体月份、具体日期,其当时的指数点位可能就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你买入的成本。
2. “指数基金”具体是哪个指数? A股、港股、美股,甚至不同市场的不同行业指数,在过去十年的表现可谓是天差地别。你不能笼统地说“指数基金”,而是要看你具体投资的是哪个“池子”。
3. “几乎没赚”的标准是什么? 是指跑不赢通胀?还是说收益率非常低,让人感觉不值当?

为了让讨论更具说服力,咱们得拿出点“干货”来,看看几个主要的市场指数在过去十年的表现。

一、 A股市场:悲喜交加的十年

在中国A股,我们最熟悉的指数莫过于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等。我们就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这是衡量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4年初的沪深300指数 大约在2000点附近徘徊(具体点位可能略有浮动)。
2024年初的沪深300指数 大约在3000点附近。

从点位上看,从2000点涨到3000点,似乎涨了50%,听起来还可以,对吧?但是,我们得考虑几个现实问题:

时间点选择的致命性: 如果你正好在2014年初,沪深300在2000点附近买入,到2024年初,大概率是小幅盈利的。但,如果你的买入时间点稍微晚一点,比如赶上了2015年的牛市顶峰,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2015年,沪深300指数一度冲上过5000点以上!如果你在那个时候买入,然后一直持有到现在,那损失是相当惨重的。“几乎没赚”的说法,在某些特定的买入时点上,确实可能成立。
分红再投资: 指数基金除了价格上涨,还会定期分红。很多指数基金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这意味着你用分红的钱又买入了一部分基金份额,这会进一步增加你的持股数量,从而放大收益。如果加上分红再投资,十年前买入的沪深300基金,到现在的净值表现可能会比单纯看指数点位要好不少。
市场波动: A股市场的波动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十年里,经历了20152016年的股灾,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还有近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疫情影响。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压制了指数的上涨空间。

结论: 对于A股的沪深300,如果你是在2014年年初或相对低位买入,并且坚持长期持有,加上红利再投资,现在大概率是赚钱的,但可能跑不赢一些热门板块或个股,也未必能达到“大赚”的程度。但如果你是在2015年高点买入,那可能确实会觉得“几乎没赚”,甚至亏损。

二、 美股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再来看看海外市场,尤其是被视为“价值洼地”的美股。我们以标普500指数为例。

2014年初的标普500指数 大约在1800点附近。
2024年初的标普500指数 大约在4700点附近。

从点位上看,涨幅非常惊人,超过了160%!如果算上分红再投资,实际的年化收益率更是相当可观。这十年,是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科技股蓬勃发展(FAANG等巨头一路高歌猛进)的十年。

结论: 如果你十年前(2014年左右)买入追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那么到现在,绝对是赚了不少,而且是很显著的盈利。 “几乎没赚”的说法在这里是完全不成立的。

三、 港股市场:波动中的机会

港股市场在过去十年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包括内地经济转型、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政治因素以及近几年的社会事件等。我们以恒生指数为例。

2014年初的恒生指数 大约在22000点附近。
2024年初的恒生指数 大约在16000点附近。

从点位上看,恒生指数在过去十年似乎是下跌的,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但是!

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 港股市场的构成非常多样,仅仅看恒生指数可能不能完全反映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很多投资者也投资了追踪国企指数(HSCEI)或者近几年才兴起的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这几年的科技股受到政策调整和全球科技周期影响,表现剧烈。
分红: 港股市场的很多蓝筹股分红率都比较高,如果选择分红再投资,也会对整体收益有一定贡献。
汇率因素: 如果你的本国货币是人民币,那么港股的收益还需要考虑汇率波动的影响。

结论: 如果十年前买的是追踪恒生指数的基金,并且没有进行其他操作,那么从指数点位来看,大概率是亏损的,也确实可以算得上是“几乎没赚”(甚至亏损)。但如果你投资的是其他港股指数基金,或者考虑了分红再投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港股在过去十年对于指数基金投资者来说,可能不是一个“轻松赚钱”的市场。

综合来看,关于“十年前买指数基金,是不是到现在几乎没赚?”的说法,它是否成立,完全取决于:

你买了哪个市场的指数基金。 (美股大概率赚,A股看时点,港股恒指可能亏)
你买入的具体时间点。 (A股尤其关键,高点买入可能真的没赚)
你是否做了分红再投资。 (这能显著提高长期持有收益)

所以,用“几乎没赚”来一概而论,对于所有指数基金和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准确的。

如果你是那个幸运儿,在低点买入了表现强劲的指数(比如十年前的美国市场),那么你现在可能已经实现了可观的增值。
如果你不幸在高点进入了波动剧烈的市场(比如A股的2015年牛市顶端,或者近几年低迷的港股),那么确实有可能感觉“几乎没赚”,甚至在亏损。

投资的本质就是用今天的钱去换未来的收益,而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指数基金虽然能分散风险,但它并不能保证在任何时间段内都能带来正收益。过去十年的市场表现,只是历史,未来的走势,仍然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大盘始终是这样的轮回,指数基金有长期持有的价值么?后一个十年后一个二十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