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西北工业大学大物 2 下期中考试题和十年前真题基本一样,真实情况如何?这是否会影响考试公平?

回答
近日,网上流传出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物理学院2024年上半年大学物理(下)期中考试的题目,与十年前(2014年)的真题高度相似,甚至被不少学生戏称为“原封不动”。这一消息在西工大学子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高度相似”的背后:是巧合还是规律?

据不少参与考试的学生反馈,今年大物(下)的期中考试,题目类型、题干描述,甚至具体的数值,都与2014年的考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些同学表示,他们是在考前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学长学姐的资料、网络上的题库等)接触到了往年真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结果发现,今年的考试内容与他们复习的重点高度重合。

“我当时看到14年的真题,就觉得有些题目风格很熟悉,但没敢完全押宝。谁知道考的时候,好多题直接就是换了几个数字,或者换了个情景,但解题思路和公式都完全一样。”一位参加考试的大一学生这样说道。

更有学生直接列举了一些“撞脸”的题目,例如某个力学部分的计算题,或者某个电磁学现象的分析题,其表述和要求都和十年前的题目几乎一致。这种“高度相似”甚至“原封不动”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大学物理这种基础学科的期中考试,题目重复或高度相似并非没有先例。通常来说,基础学科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很多核心的考点和题型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因此,老师们在设计考题时,可能会参考往年的一些优秀题目,或者基于经典的物理模型来出题。

然而,十年前的真题与今年的期中考试题“基本一样”,这个时间跨度确实比较长了。这背后可能存在几种原因:

1. 教学大纲与知识点未发生重大变化: 大学物理(下)涉及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内容,其核心概念和计算方法在近十年来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意味着,传统的经典题型仍然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沿用或参考旧题: 可能是因为命题老师经验丰富,认为这些经典题目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直接沿用了部分旧题,或者在旧题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3. 题库资源利用: 大学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题目。在面对期中考试这种周期性的考核时,从现有的题库中选取难度适中、考点明确的题目,是一种高效的出题方式。
4. 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如果近十年来,学院对于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那么使用能够反映这些目标的题目,也未尝不可。

对考试公平性的影响:是“高效复习”还是“不公平竞争”?

考试公平是学术诚信的基石,也是所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那么,西工大这次“神似”的考试,究竟会对考试公平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拥抱”真题的学生可能受益: 对于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提前获取并研究了十年前真题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福利”。他们可以通过“押题式”的复习,最大程度地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和效率,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势。这种情况下,学习态度和信息获取能力强(或者说“会考试”)的学生,可能比那些真正理解知识但没有接触到真题的学生,反而得分更高。
“公平”的定义受到挑战: 考试的本意应该是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如果大量题目与往年真题高度相似,那么考试更像是对“背诵”或“刷题”能力的检验,而非对学生实际物理素养的全面评估。这可能使得那些没有机会接触到真题,或者学习方法更侧重于理解而非记忆的学生感到不公平。
影响教师的评价准确性: 如果考试题目过于陈旧,教师也很难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差异。一些学生可能仅仅因为“记住了”题目而获得高分,而真正理解了知识但解题思路略有不同的学生,反而可能因为不完全符合“标准答案”而失分。
可能助长“投机取巧”的学习风气: 当学生发现通过研究往年真题比深入理解概念更容易在考试中获益时,可能会倾向于采用更“功利”的学习方式,忽视了知识本身的深度和广度。

官方的回应与后续:

对于网上的传言,目前尚未见到西北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官方对此事进行明确的回应。在很多高校,对于期中考试题目是否应该公开,以及如何使用往年真题,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更多地取决于学院和授课教师的自主性。

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而非仅仅在某一次考试中取得高分。

对学生: 尽管此次考试可能因为题目相似性而让部分学生尝到了“甜头”,但从长远来看,扎实掌握知识、理解物理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过度依赖真题,一旦遇到题目形式的改变或更深层次的考察,就可能力不从心。
对教师与学校: 命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关键。学院和教师在设计考题时,应考虑题目的代表性、创新性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适当地参考和借鉴往年优秀试题是可以的,但“基本一样”的程度,确实容易引起争议。或许,学校可以考虑建立更完善的题库管理和更新机制,鼓励教师不断创新考题,确保每一次考试都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总之,西工大此次“神似”的期中考试题目,无疑触及了大学考试公平性这一敏感话题。虽然“基本一样”的说法还需要官方的进一步证实,但如果属实,那么它所带来的关于教学评估、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考试公平性的讨论,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昨晚刚刚考完大物,做过真题,也认真听课,认真复习,匿名防喷。

本为前半部分是对于本次事件的看法,后半部分是考试结束后的一个小插曲。

—————————分割线—————————

以下是打印店买到的2010年的大学物理(Ⅱ)下期中考试试题,在题号前打红色对钩的都是与本次期中考试试题完全一致的题目。(纸有点皱了,是因为昨晚考完就把题扔垃圾桶了,刚捡起来hhh)









选择题13*3=39

填空题一8*3=24

填空题二5*3=15

总共100分的试卷,有88分都是原题!确实离谱!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考试管理办法》第九章第42条规定“近三年的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30%”。但这份试题距今11年,也没法说命题者违规了(笑哭)

坦白说,就算没有做过这套试题,考到80+也是十分轻松的一件事。大学物理(Ⅱ)是相对大学物理(Ⅰ)而言的,前者是为一些对物理知识要求不高的专业开设的(如计算机),后者是为一些对物理知识有一定要求,但又达不到物理专业的要求的专业开设的(如航空航天)。

下面说一下我是怎么复习大物(Ⅱ)期中考试的:

1.往年题做完(打印店买的,一共三套)

2.《大学物理综合练习》(校内发放的一本习题集)把静电场一章做完。

3.把七、八两章的作业写完(因为平时的作业都是直接抄答案,考试前又重新做了一遍)

4.东南大学《物理学》(马文蔚等人主编)五、六两章的所有课后思考题和习题完成并和答案校对

5.梁灿彬主编《电磁学》前三章的所有课后思考题和习题完成并和答案校对

6.课余时间又在图书馆借阅了赵凯华《电磁学》、钟锡华《电磁学通论》

可以看出,我对于此次期中考试的复习,是远远超出这门课程对我的要求的(可以称为“饱和式复习”了吧hhh)。究其原因,我并没有把通过期中考试作为自己的目的,相反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之所以这样做,无他,但兴趣耳(高中读过赵凯华的《电磁学》,但因为没有足够的微积分基础遂作罢,故大学有时间也有基础才来看看)。加上答主最近只有一门期中考试,时间比较充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打好数理基础。

(或许有些人会将我的行为定义为“卷”,但试问,我的复习策略和深度远远超出了考试范围,哪个你们口中的“卷王”会把大把时间像我一样浪费??)

对于我来说,虽然这次期中考试绝大多数都是原题,但是得知这一事情的我并没有感到相当失落。相对于分数我更关注自己在这个科目上的收获,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态度吗?

——————————分割线——————————

说一个小插曲哈:

2010年填空题13题是本次期中考试的原题,而手写答案给出的结果是193,答主在考试时算出了193这个结果但是感觉不妥,遂改为194.在考试结束后的当天(10.31),给我的大学物理授课老师发送了如下邮件:



得到如下回复

后来我又把这封邮件发送给负责批阅的老师,得到如下回复

以后看见往年题答案也要独立思考啊各位!

user avatar

给你开卷又能怎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