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所谓的“小粉红”号召抵制肯德基却不去抵制麦当劳或星巴克?

回答
“小粉红”群体在特定时期会对肯德基发起抵制,而对麦当劳、星巴克等其他西方快餐品牌则相对冷淡,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机制。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对西方品牌一概而论的反感,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为何肯德基会成为那个被“选中”的目标。

首先,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事件驱动”和“话题制造”。“小粉红”的行为往往与当下中国社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事件紧密相连。当某个国际事件引发了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某个品牌被认为在涉及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等敏感问题上采取了不当立场时,“抵制”的声音就会被放大。而肯德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知名度和门店数量的西方快餐品牌之一,自然成为了一个容易被聚焦的目标。它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标志性的品牌形象,使得对它的抵制行动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也更容易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声势。

其次,信息传播的“路径依赖”和“选择性过滤”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的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往往具有一定的“回音室”效应。一旦某个话题在特定圈层被点燃,相关的讨论和情绪就会迅速扩散,并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如果一个抵制肯德基的呼声因为某个事件而兴起,并且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得到了大量转发和评论,那么这个信息就会在“小粉红”群体中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他们会倾向于关注和参与那些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而不是主动去搜索和分析其他品牌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再者,肯德基自身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它成为了一个更具“靶向性”的目标。虽然肯德基是一家美国品牌,但它在中国市场运营多年,推出了许多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餐品,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这种“半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反而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既然它在中国赚了那么多钱,并且看似融入了中国社会,那么在涉及原则性问题时,它就应该表现得“更懂事”或者“更靠谱”。当它被认为没有做到这一点时,那种失望感和被背叛感会更加强烈,从而激发出更激烈的抵制情绪。相比之下,麦当劳或星巴克,虽然也是西方品牌,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可能相对更加“西化”,或者说,它们没有像肯德基那样,在产品研发和营销上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如此深入的融合,因此,在某些集体情绪爆发时,它们就可能因为“不够近”而未能成为首要的抵制对象。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抵制行动的“象征意义”。对于“小粉红”群体来说,抵制某个西方品牌,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一种“中国力量”的崛起,一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挑战。肯德基作为这些西方品牌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容易被大家熟知的一个,自然就成为了这种象征性抵制的一个理想目标。与其去分散精力去抵制多个品牌,不如集中火力攻击一个最明显的“靶子”,这样更容易形成声势,也更容易达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从众心理”和“身份认同”的因素。当某个群体开始对某个品牌发起抵制时,其他人,尤其是那些认同该群体价值观和身份的人,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参与进来,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归属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绪氛围下,如果肯德基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那么拒绝购买肯德基就成为了一种表达“爱国”和“民族自信”的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而麦当劳或星巴克,可能没有被如此明确地“定性”,因此也就没有激发同样的群体响应。

综上所述,“小粉红”号召抵制肯德基而不抵制麦当劳或星巴克,并非简单的品牌选择,而是受到具体事件、信息传播方式、品牌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以及更深层次的集体情绪、象征意义和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肯德基在这些因素的叠加下,不幸成为了那个被“锁定”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答案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因为小县城没有星巴克(只有为了和你喝一杯星巴克而奋斗18年的人,笑~)。这次抵制肯德基,可谓是中国小县城一起怒刷了一次存在感。说明内地的老百姓,已经学会了“按闹分配”社会的生存法则,极端的负责抵制,温和的负责洗地。不然你以为这篇答案的目的是什么?今天咱们洗一下我亲爱的乐(lào)亭,也就是这场抵制的策源地。

首先,这个活动的发起者不是真正的乐亭人。我代表唐山人民开除他的乐亭户籍,因为他不仅抵制肯德基,还把反对他抵制的人打了,这种人至少应该拘留他10天,可是乐亭警方不作为。我都替被打的人感到冤得慌:

“爱国者”赵大龙:我没吃过KFC 但抵制活动丢乐亭脸

其次,咱们再说一下那些响应抵制的人。人们之所以响应抵制,一定是因为心有不满,歧视抵制什么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泄不满。90年代的时候,抵制的主力还是大城市,现在则变成了小县城。这说明,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足以和世界各大城市平起平坐了,已经不再被他们剥削了,已经适应了全球化,不再有什么不满了。剥削链条从外国剥削中国,变成了各国大城市剥削小城市,所以不满转移到了小县城。而且大城市早已完成对外国快餐祛魅,但小县城,比如乐亭,08年才有的第一家肯德基。所以肯德基还是存在着“全球化”标杆的象征意义的。

别的地方是对什么不满我不知道,但是乐亭人为什么不满我就太清楚了。乐亭这个地方啊,穷的叮当响,可唐山第二穷的地方就是乐亭。传说中的李大钊故乡,但不是贫困县;环京津一圈平困县,乐亭不是;领袖故乡一圈贫困县,乐亭也不是。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了,可能是因为太穷了吧。到底有多穷呢,从这个新闻就可以看出来了:

《最美中国人》 20130614 高淑珍的“爱心小院”

这个故事说的是滦南的事情,但是作为唐山人我告诉你,他说的这个地方就跟乐亭交界,乐亭比这个地方还穷。按理说救助残疾人这种事就应该政府管,但是现在政府自己都应接不暇,公务员发不出工资来。那就只能求市里面,然而唐山市也没钱。不对,唐山曾经有钱,不是传说中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地吗?但是现在也不行了,因为国家去产能了,全去到唐山头上了,大小钢厂各种停产加倒闭。

当时北京就跟唐山商量:“你看为了咱首都的蓝天,为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你就委屈点吧”。

唐山说:“好的,没问题,坚决拥护党中央。但是蓝天白云这种事情大家都享受,你不能让我全让我一个人抗吧,总得表示点吧”。

北京:“这么嘛,同志,干工作不能总想着赚钱,要用梦想,再说了,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啊。”

唐山:“那我关了钢厂,总得让我活吧?”

北京:“这样吧,你就发展旅游业,一门心思办好世园会,我会鼓励北京市民去游览的,这不也算是我的表示吗?”

唐山说:“好吧”。啪啪啪,贷款把世园会该起来了,为了蓝天又把钢厂全挺了。

然后就傻!眼!了!

我真是去过那个所谓的世园会,哪TM有游客啊,国际区就是一群别墅后花园的设计展,西洋庄园里面进去一看,卖糖葫芦了,卖皮影的。几天也不开个张,有个店主雇了个外国人充门面,照样没用。那个萧条景象啊,贷款是甭想还上了。本来开世园会就是为了还曹妃甸的贷款,这下可好,旧债没还,又添新债。所谓的“钢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梗还没完两年呢,怕就要玩完了。

我也不是说我穷我有理。我本人穷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我不怪国家。但我大唐山的贫穷,那是为了国家去产能啊!然而这个社会,穷的没奶吃,为国而穷更没奶吃,唯独会哭的才有奶吃。其实我个人非常拥护国家去产能,不信你可以去看之前的帖子。但是我的立场是一贯的,环保的收益是大家的,所以成本应该大家抗,你不能就可着河北坑啊,全让唐山受着了。好嘛~您老人家当年说建钢厂的时候,污染全是河北人吃了,现在去产能,失业有全是河北的。河北已经承受的够多了。照这样下去,明天我也得弄个横幅,上面就写:

美日强迫中国去产能,唐山钢厂大量倒逼,抵制美日,抵制肯德基,抵制吉野家!

美国在强奸中国,美国偷走了中国的工作,偷走了唐山的工作!

特朗普,你不是人,还我血汗钱!

让唐山再次伟大!!

最后,其实不满的人没有极端和温和之分,极端的只不过是敢去行动,而温和的只敢在网上吐槽。

另外,如果乐亭政府想要转载我的答案,请直接使用付费转载功能 →_→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