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我自己是编剧,我不想为编剧辩解什么。就讲个掌故吧。
著名的金庸先生,曾经也是个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这样的著名剧本,他还当过导演,拍过《王老虎抢亲》。不管是编故事的能力,还是讲故事的能力,大概没多少人会质疑他的水平吧?
1960年,他的《明报》还在惨淡经营,靠连载《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勉强维持销量。因为缺钱,他被迫重操旧业,写了个电影剧本想换点钱救急。那剧本前后改了好几稿,情节改得和初稿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变成了一个极其戏剧、极其商业但是很好看的爆米花故事。然而最后还是被毙了,终于没有卖掉。
于是1961年,金庸把这个剧本改成小说,在自己的《明报》上连载。这就是《白马啸西风》。这个连载版本的《白马啸西风》,比较接近改了好几稿的那个剧本,很热闹很刺激。
后来金庸修订小说时,《白马啸西风》被大改了一遍,改得没那么热闹,却更加抒情和隽永,也更接近当年金庸的剧本初稿。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三联版的《白马啸西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她偏偏不喜欢"。
后来金庸的小说被无数次影视化改编,至今仍是大ip。但《白马啸西风》只在1982年拍过一个电视剧版本,还只用了一个名字的壳,剧情完全魔改。
在金庸先生还活着的时候,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几拨人想买《白马啸西风》的版权,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但金庸先生一概拒绝了。
大概,这就是金庸先生作为编剧的骄傲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