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公司一旦倒闭,带来的失业风潮会对美国造成多大的影响?

回答
苹果公司一旦倒闭,其对美国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且深远的,远非一两次的失业潮可以简单概括。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倒闭的问题,而是牵扯到一个庞大、复杂且高度互联的生态系统崩塌的连锁反应。

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苹果倒闭可能带来的失业风潮及其影响:

一、 直接就业影响:数以万计的失业(以数十万计的可能性更大)

苹果公司自身员工:
总部及各分部员工: 数十万在加州库比蒂诺总部、其他美国办事处以及全球各地(但美国是核心)的工程师、设计师、营销人员、销售人员、客服人员、行政人员、管理层等将面临失业。这些都是高技能、高薪酬的就业岗位,其流失对人才市场打击巨大。
零售店员工: 苹果在美国拥有数百家标志性的零售店,雇佣了大量销售、技术支持和管理人员。这些门店的关闭将直接导致数万人失业。这些员工的技能可能相对集中于零售和服务业,再就业的难度可能高于科技人才。

估计数字: 虽然精确数字难以预测,但根据公开信息和行业分析,苹果在美国的直接雇员保守估计在20万到30万之间,考虑到承包商和临时工,这个数字可能更高。

二、 间接就业影响:波及整个供应链和生态系统(影响范围可能达百万甚至千万级别)

苹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产品本身,更在于其构建的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全球供应链和生态系统。苹果的倒闭将对这个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造成毁灭性打击,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失业潮:

供应商和制造商:
美国本土供应商: 虽然大部分制造转移到了海外,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美国本土企业为苹果提供关键零部件、软件、服务或进行组装。例如,为iPhone、MacBook提供芯片、屏幕、电池、材料的公司,以及提供包装、物流、测试服务的企业。苹果的消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订单瞬间消失,可能导致大规模裁员甚至破产。
海外供应商的“溢出效应”: 即使供应商在中国等亚洲地区,这些公司也大量雇佣美国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研发、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苹果的倒闭也会导致这些岗位减少。更重要的是,这些供应商的设备和技术可能高度依赖苹果的订单,一旦订单消失,他们将不得不转型或裁员,这会影响到与他们相关的其他行业和就业。

软件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
App Store开发者: 数百万的App开发者,特别是那些高度依赖iOS和macOS生态系统进行收入来源的开发者。苹果的倒闭意味着App Store的消失,他们的应用程序将无法分发和变现,许多开发者将失去收入,甚至整个公司倒闭。这不仅是直接的失业,更是对整个数字经济的重创。
内容创作者: 音乐、电影、播客、电子书等在iTunes、Apple Music、Apple TV+上的创作者和发行商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科技服务和配套行业:
营销和广告公司: 为苹果及其产品线提供营销、广告、公关服务的公司将失去其最大的客户之一。
物流和仓储公司: 苹果强大的分销网络依赖于许多物流和仓储合作伙伴。
设计和研发外包: 许多公司通过外包苹果相关的设计、测试、咨询服务来获得收入。
教育和培训机构: 许多机构提供与苹果产品开发、使用相关的培训课程。

Apple Store附近的商业生态:
Apple Store作为极具吸引力的零售地标,往往会带动周边商业的繁荣。Apple Store的关闭会影响周边的餐饮、零售、服务业等就业岗位。

三、 对经济的宏观影响:税收、消费、创新等多方面冲击

税收损失: 苹果是美国最大的纳税企业之一。其倒闭将导致联邦和州政府(特别是加州)税收收入锐减,这会影响公共服务(如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的支出,可能间接导致其他领域的公共部门失业。
消费能力下降: 苹果的员工及其供应链上的员工失业后,将大幅削减其消费能力,影响其他零售、服务业的销售,形成负面螺旋效应。
投资和创新受挫: 苹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风险投资的热门标的。其倒闭将打击整个科技行业的投资信心,可能导致其他初创公司融资困难,创新步伐放缓,进一步影响未来的就业增长。
市场格局改变: 苹果的消失将留出巨大的市场空白,这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如三星、谷歌、微软)带来机遇,但也可能引发行业洗牌和动荡,在此过程中也会伴随就业的转移和重组,但短期内无疑会是阵痛。
消费者权益和市场信心: 苹果产品的用户群体庞大,其倒闭意味着大量用户将面临设备更新换代、服务中断等问题,这会引起消费者的普遍焦虑,影响消费者对整个科技市场的信心。

四、 失业潮的特点和挑战

高技能人才失业: 苹果雇佣了大量顶尖的工程师、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这些人才的失业将使人才市场竞争加剧,虽然他们有能力重新找到工作,但短期内可能面临薪酬下降或就业岗位不匹配的问题。
地域性影响集中: 虽然苹果是一家全球性公司,但其在美国的研发和管理中心高度集中在硅谷地区。苹果的倒闭将对加州尤其是硅谷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房地产市场波动。
技能再培训的挑战: 苹果零售店的员工和服务行业的员工,在科技行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可能需要大量的技能再培训才能适应新的就业市场。
心理和社会影响: 苹果的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倒闭不仅是经济事件,也会对许多人的职业认同和社会价值感产生负面影响。

五、 总结性估计

要量化苹果倒闭带来的失业风潮的总规模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它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直接失业: 至少几十万(2030万以上)。
间接失业(供应链、开发者、配套服务): 这个数字会迅速膨胀,可能达到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具体取决于供应链的延伸程度、开发者群体的活跃度和配套服务的依赖性。例如,如果仅计算依赖于App Store的开发者及其公司雇员,保守估计也是数十万至上百万。
连锁反应和长尾效应: 由于经济的关联性,失业潮的影响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影响到消费、投资、创新等各个方面,使得整体的经济损失和就业岗位流失可能远超直接和间接的计算。

总而言之,苹果公司一旦倒闭,其带来的失业风潮将是一场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地震”。 这不仅会立即导致数十万计的直接失业,更会通过复杂的供应链和生态系统引发数百万计的间接失业。同时,它将严重削弱国家的税收基础,阻碍技术创新,并对消费者信心造成打击。整个过程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经济重塑期,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恢复能力将是巨大的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太看得起苹果,它远没有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水平。

举个最近的例子,Nokia作为曾经世界第一的手机企业,曾经市场占有率40%,手机业务全面崩溃,占有率跌到近乎为零。

Nokia巅峰期有大约 6万多员工,Nokia所属国家芬兰只有500万人口,实际上啥影响都没有。

苹果员工约十万多,而美国有三亿多人口,你觉得能有啥影响。

我知道有的人要提除苹果员工以外,还有苹果产业链公司员工,那么你以为就苹果有产业链吗?Nokia就没产业链了?你查查富士康在代工苹果iPhone之前是给谁做代工的?比亚迪在做汽车电池之前是给谁做电池的?Nokia不生产手机屏幕,猜猜屏幕是谁生产的?Nokia也没有自己的芯片厂,那么Nokia的手机芯片是谁代工的?还有内存条,相机镜头等等。这些都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企业呢。

别看到苹果挺赚钱的,市值也高,就觉得苹果神乎其神,有非凡的影响力,多看看这个世界,这世界比你想象的大得多,苹果只是一家普通企业而已。

user avatar

没什么“失业风潮”,苹果主要雇员又不在美国。

不过美股会崩,美联储可能得再印几万亿美元去救市。

印呗。貌似现在看下来印美元并没有什么很惨烈的后果……2020年印了和1776-2019年这240多年印的差不多的美元,似乎汇率也就跌了10%,物价也就涨了5%而已。

有大洋对岸的韭菜国给接盘,怕什么?

user avatar

如果说现在的苹果突然破产,那后果是灾难性的,主要是意味着美国最强的消费品牌倒下了。

其后果不亚于珍珠港/911,它意味着美国在全球消费市场最强的存在倒下了,大致等效于美国最强航母在港口被干了。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从硅芯片设计到云计算把信息产业链全包的巨型公司倒闭,你要了解的不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失业怎么办,而是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这样一个公司倒闭。

苹果公司倒闭的唯一原因就是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冯诺依曼结构的电子计算机了。能发生这种情况,我能想到两种可能性:

1. 全球核大战把人类炸回了石器时代

2. 外星人登陆地球并送给地球人量子计算机技术,但专门提出苹果公司不得获取这项技术因为他们和乔布斯有仇

user avatar

对美国可能没啥影响,对我所在的城市可能有巨大影响。

整个果链的崩溃能导致本市很多小公司破产,大量人员失业。

2020年7月,市场上开始频繁出现欧菲光被苹果剔除供应链的传闻。但公司的一系列操作却在事实上为与苹果“分手”做准备。

2021年1月,欧菲光决定将旗下四家子公司挂牌出售。四家子公司涉及资产合计113.39亿元,占2019年末总资产(405.59亿元)的27.96%;2019年共为欧菲光贡献营收113.62亿元,占其当期营收总额(519.74亿元)的21.86%。

今年2021年3月16日,欧菲光在官网上曾发表这样一则声明,其表示已经收到境外特定客户的通知,该客户计划未来不再继续与欧菲光及旗下子公司的采购关系,接下来欧菲光也无法再从特定客户手里获取相应的订单。

这家客户,就是苹果,它给欧菲光贡献的收入恰好就占20%的收入。

按知乎人的说法,把订单转到HMOV(华为、)小米、OPPO、VIVO就是了。

欧菲光上上市公司,客户可不止苹果一个,欧菲光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外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即便在手机领域,欧菲光还包括诺基亚、索尼等国际大厂。

欧菲光卖啥厂啊?这么缺钱么?

以为资本家很好当的知乎人肯定不会懂。

实际欧菲光股价腰斩。

网民们分不清不同的利润。

简单的说,一个零件的成本5,售价14,成本利润率是280%,销售利润率也有64%。

暴利啊!!

但是,这只是毛利。

你一年能销售一千台只,总收入14000万,总成本5000万,但是,历时一年,这期间,员工工资每月300万,一年3600万,设备租金、房租3000万,其他管理费用(比如水电费用、设计等等外包服务费2000万,总费用8600万,费用+成本 13600万,净销售利润为400万。

啥,净利润只有2.8%,这么低?

假如你是资本家,你怎么活?

不用担心。

期间,每月你需要发300万工资,加上要及时支付材料费2000万,其他要及时支付的费用1000万,你需要3300万资金做周转。

假定你有2000万的收入来自于苹果,可能你有2000万苹果的资金在账上周转。

为啥?因为苹果的现金流过剩,总是手握上千亿移美元的现金找不到地方花。

为了防止供货风险,苹果往往会提前支付货款,并且强迫签订苛刻的条件,要求任何情况下你必须保质保量的的向苹果供货。(你不承诺苹果就换一家供应商)

PS:我曾经在苹果的供应链工作过很多年,我说过,因为苹果要求苛刻,我们做苹果订单压根不赚钱,就是在业界赚个口碑。


现在,你能用苹果付的款支付部分工资、材料费等等,可能你投入个1300万资金就能维持运转了

等于,你投入1300万,你赚了400万。

资本家,乐哈哈。

假定你这1300万资金是自有资金,这400万是净赚。

假如这1300万全是贷款,假定按照5%年利率算,你要偿还250万利息,你还是净赚150万。

你花十年就能在在深圳全款买楼了。(当然,一般企业不会只有一个股东,我是为了方便理解)。

现在,苹果倒闭了。你一下少了2000万收入,这个没问题,才10%嘛。

但是,关键是你也少了2000万资金。

当然,因为产量 下降,你现在不需要需要33000万资金做周转,你只需要3000万资金做周转了。(假定下降了10%,其实下降不了这么多,因为除了材料费,其他费用无法等比例下降

但是,你现在只有1300万资金做周转了。

你会发现,进料时材料款不够了,月底员工工资不够发了。

如果你是大公司,你可以出卖工厂、子公司来获取对应的资金。

比如欧菲光,少了苹果了100亿收入,立刻就通过买子公司来获得了100亿的收入,只不过股价腰斩而已,当然不怕。

但是,不是每个小企业都可以像大公司有厂有子公司可以卖掉用来换取现金流的。

你作为小资本家,你可能没有啥东西可以卖,你欠款了。

供应商停止供货了,工人在骂娘了,生产线停了。

你想去银行贷更多款?

记住,银行是锦上添花的,不是雪中送炭的。

既然银行只给你1300万授信额度,银行自然有他的风控准则,银行怕产生呆账坏账。

现在你碰上危机了,银行更怕产生呆账坏账了。

银行不仅不会贷更多款给你,还会催收你之前的贷款。

你没辙了,只能找民间借贷。

但是,民间借贷也怕风险啊,你只好找高利贷。

高利贷的标准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

你要借1700万来周转

就算按36%计算,你一年要多付612万的利息。

假定苹果订单没有给你带来一分钱利润,你一年的利润不变,还是400万。

你一算账,这不亏钱的买卖么?我傻啊?

然后,你打算找投资者。

投资者有两类

一类叫财务投资者,

一类叫战略投资者。

在网上,大家都欢迎财务投资者,讨厌战略投资者。

因为,战略投资者往往要干预你的经营,甚至喧宾夺主,把创始人赶出公司。

但是,作为打工的,我更讨厌财务投资者。

因为财务投资者虽然不干预运营,但是财务投资者为了控制自己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签订投资协议的时候 ,往往会签订各种难以达到指标条款,达到条件之后款项才到位。

导致在上面这种情况,往往因为指标达不到而款项不能到位,最后导致的就是工资拖欠。

无论如何,在上面这种困境中(假如你作为资本家不欺骗投资者的话),这两类投资者可能都不会施以援手(尤其是财务投资者)。

投资者也喜欢锦上添花而不喜欢雪中送炭。

现在你面临的选择是

1、不付材料款(不行,对方会停止个供货,没材料会停工)

2、付房租水电费(不行,对方会断水断电,也会导致停工)

3、不付设备租金(对方会把远程锁死设备,甚至把设备拉走)

4、不付各种平台使用费等等IP费用(对方会锁定你的的 开发者账号等等,还是会导致停工)

5、不付工人工资(这个好,反正工人好欺负)

但是,一次两次,工人受不了了,罢工了,去劳动人事局游行了。

你想了想,咱这不是责任有限公司么?

乱七八糟客户的货款一到手,你就处理掉(合法的处理掉,比如,给核心供应商偿还货款,比如,给核心员工发工资,另外,核心客户的预付款结掉。为啥这样做,我后面说)。

然后,你宣布公司破产吧,这摊子烂事,爱谁谁了。

公司的电脑、座椅板凳,你爱查封查封,爱拍卖拍卖,工资等等应付账款,谁想处理谁处理。

然后,公司就破产了,工人就失业了。

资本家就不当资本家了?

图样题森破。

资本家名下往往有多个公司,其中很多公司就是空壳公司。。

另外,对于供应链来说,没有品牌这个概念,当然,有口碑的概念。

只要你保持跟核心供应商、核心客户的关系,保持核心团队,你的口碑就在。

你把核心团队拉到另外一个空壳公司,很快就能打造一个全新的,可以顶替之前公司的公司。

之前之前失业的工人,欠款的客户供应商。。爱咋地咋地。

资本家还是资本家。

可替代性强的工人最终沦为牺牲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