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专业研究明史的,不过感觉很多人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
明朝是收不上税,还是收不上 银子?
有明一朝大头从来不是银子,而是实物税。江南生产丝绸棉布,每年以实物税折色才是主要的。
明朝如果算上实物税折色,明朝的税收基本从来没低于过2000万两。
根据《明会典》记载,万历六年税收合计合计财税收入2652.6万两,但其中银只有800万两。
所以这玩意不是东林党的锅,而是明朝稀烂的货币体系导致百姓无银可兑,只能上缴实物。
而崇祯加派三饷要的是现银,百姓本来就兑不出银子了,假如以前交税交300斤小麦就可以,现在加派三饷后由于白银短缺,除正税外还得交 600斤麦子才能兑换出交三饷的白银
这还不反?
说江南有钱要继续加税,且不说江南本来就是赋税重地,税率最高,崇祯年间江南也没有钱了。因为江南出产经济作物和丝绸棉布,得依赖外省漕运输粮,崇祯年漕运断绝,北方饥荒,崇祯命江南征粮,于是江南也爆发了大饥荒。(出自司徒琳《南明史》)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大地主确实窖藏了不少银子,皇亲国戚藏的更多,但这不是杀人就能解决的,按大明律那是人家的“合法收入”,你凭啥杀人?
当时英国和西班牙争霸,钱也紧张,但英格兰一方面找汉萨同盟贷款,一方面发行债券,乡绅出钱可以,你得有借有还啊
薛国观给崇祯出主意,也是:帝初忧国用不足,国观请借助。
薛国观原话是:我帮皇上管官僚借钱,皇上管皇亲国戚借钱。
崇祯不听,直接逼捐,把武清侯李国瑞逼死了
然后有司追不已,戚畹皆自危。
然后崇祯后悔了,把薛国观砍了,法司坐其赃九千,没入田六百亩,故宅一区。如果有关部门没有借机揩油,那薛首辅着实是大大的清官。
然后这事儿就黄了。后任首辅再不敢提这事了,没收到钱要死,收到钱又推我出去背锅,谁干活啊,打死都不干
所以也不是杀几个人大明朝真就能瘫痪,崇祯手腕不足又首鼠两端才是问题。
明宪宗得病,被太医看死了,这个太医屁事没有
明孝宗得病,是热病,还是上边那个太医,开的热药,然后孝宗驾崩了,这个太医还是没事
明武宗连续两次落水以后,想找民间医生看,大臣们不让,终于驾崩了
嘉靖登基出门遇到火灾,大臣们表示陛下是火命,不用救,最后还是嘉靖的发小冲进去把嘉靖救出来的
后来嘉靖天天吃重金属,生病了找道士看都不找太医,居然活到了明朝皇帝寿命第三··
万历有病吃鸦片也不看医生,也活到了明朝皇帝寿命第四
另外一个落水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吧
东林党人没那么多,而且不是他们是一个紧密的集体,而是是一个群体的本能,就是遇到问题,会不约而同的采取同一个措施
比如美帝总统拜登拜振华登基以后,说我们国会议员要节省一点,提出了六项规定
然后美国五十多个州和下边的市,也没商量也没开会
不约而同的出台了什么七个不能八个不准十个禁止,甚至有几十条的
最后连老师之间聚会吃个饭都处分
题主所谓的东林党,其实明代的官僚集体,就是我说的美帝的官僚集体,他们遇到问题,遵循自己的本能,采取应对措施
你杀了以后,替换上来的还是这些人
没区别
除非和清朝初期一样,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自己也有满官来替补
这时候,虽然腐败依旧,但是税收就无比顺畅了
而明中期以后,明代皇帝是没有自己基本盘的,王爷不敢用不然会被人推动造反只能当猪养、勋贵废物了完全靠不住、武将没了(“承平日久, 弓刀废弛, 至以二三品龙韬虎贲之将而称走狗于六七品文阶者有矣”。文官的督抚到任之初, 武将们都是要“兜鉴执仗, 叩首而出, 嘉靖中周尚文位三公, 近日李成梁跻五等, 亦循此规不敢逾也。”)、最后天启用魏公公,可魏公公手底下,不也全都是读书人么?
这时候,你还想学清朝杀人,
陛下,请问您是想头朝下落水还是头朝上落水呢?
朕能不能不落?
陛下您又开玩笑了不是?
当然可以把东林党人全部关牛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江南富户都公私合营。然后城里百姓凌晨四点起床排队,凭票购买定量的肥肉和鸡蛋;农村百姓饿到绝户。这样大明朝就超英越美了。----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先回家作最基本的考古:问问父母或者祖父母年轻时的疾苦。再回过头来忧历朝帝王时,也不至于说出这种意气用事的话来。
张献忠:题主,俺跟你想到一块去了,杀几千个士子,这大西国还能瘫痪不成?
然后大西国确实被张献忠自己杀到崩溃了,大西政权后期张献忠对地主和士人阶层的高度敌视导致始终未能在川西平原建立起有效地统治,最终成为四川大西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
剿洗哲学入脑要不得, @当代张敬轩
当然,也不是说剿洗就无用,否则我也不会建立李自成从北京撤离前干脆杀尽在京官员,从“没有你,对我很重要”这个角度杀人还是种有用的手段,历史上张献忠尽杀在川士人后,南下的豪格也确实无法在四川建立有效统治,清军大部队在取得军事胜利后却不得不撤走,给了孙可望为首的大西残部喘息的时间。
但是,让明朝中后期能收上税,明显不属于“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的范畴,除非你打算做混入明朝皇帝的农民起义军分子。
洪武帝能在明初收上来税,是因为他有能力理清元朝遗留的户籍制度,将几十种户籍整合为便于管理的几种户籍;他在基层建立了里甲制度,和礼教宣扬相结合,再度让政权下沉到了乡县基层;他下大力气和决心制定了黄册和鱼鳞图册,搞清了全国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布;他制定了收税时的签押流程,让每一级政府的公务活动都有据可查。是因为他做成了上面这些事,所以明初官方税收达到了鼎盛,而不是因为他能杀人。
事实上,是因为洪武帝他能做成上面这些事所带来的巨大威望和对整个国家机器说一不二的掌控力,所以才能收放自如地大规模杀人,说杀就杀,说停就停。没这个威望和能力,干一样的事情,最后多半就是变成俄罗斯轮盘赌,你以为的有计划清洗,很快就会变成各派政治势力的大乱斗,信不信有需要的话魏忠贤也能变成东林党,人人过关,人人自危,最后政权陷入崩溃。
回到正题,明朝中后期想收上税,不说搞清楚全国的人力,能先搞清楚南直隶的人口吗?万历年江南在册人口不如明初,这河狸吗?那么多长寿甚至百岁乡绅都是真的吗,大明医学有那么发达吗?每年除了月港外,到底有多少船出海,分别卖什么东西,官方能搞得清楚吗?各地那么多正税以外的加派都梳理过吗,嘉靖时期的防倭加派万历时为什么还在继续收?
这些都做不会,学后来的满清总能学会吧,实际上清初机制的改良泰半都是源自明末,只是明末混乱的政局导致这些改革半途而止,最终便宜了满清。压低地方留存比例,包盐专卖,重新恢复九成合格的严格考成制,军械开支奏销制,这些技术上都不存在什么难度。就靠杀人?虽然到不了杀几万人的程度,满清第一巴图鲁每次在清军入关后动辄杀上百个文官,有用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