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张萱在内府中见到朱元璋真实画像之后,已经说得很明白:高皇帝乃美丈夫也”,见张萱《疑耀·卷一》。
在电影《邪不压正》中,朱元璋画像是这种,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广的:
如此之抽象主义的画像,在中国古代实属罕见。朱局长站在太祖画像旁边的时候,蓝先生不知是捧还是讥的说了一句:一看就是亲孙子。
那么,朱元璋的亲儿子、亲孙子长什么样呢?
他亲儿子,朱棣
他亲孙子,朱高炽
分析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到,朱棣和朱高炽一看就是亲父子,但是如果和爷爷朱元璋对比,真有一种隔壁老王来帮忙的错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就长得不是这样,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疑相,谈迁在《枣林杂俎》中的说法是:
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
对于这种没有标明出处的说法,我还是有些怀疑的,也不知道谈迁这个说法是从哪里得来的。
《明史》中说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很明显“奇骨贯顶”这四个字就是形容图一这幅尊荣的,这句话也是明显根据图一来写的。这种说法和《明太祖实录》中是不一致的,《明太祖实录》中是这么形容:姿貌雄杰,志意廓然。《明史》不知何故加了一句:奇骨贯顶、人莫能测,这种奇幻的记载。实际上,藏在明宫里面的是下图:
在大明皇宫里面见过太祖真实画像的人不少,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记载。
如明朝张翰所著的《松窗梦语》:
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明朝范介儒的《曲洧新闻》:
在武英殿见太祖真容有二:壮年者,黑须,长寸余,面微长而丰,色甚皙,眉目有异。暮年者,须鬓若银,面益丰而圆矣,色更皙。乃知外间所传龙颔虬须,面有瘢志者妄也。
明朝张萱的《疑耀·卷一》:
余值西省,始得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这些记载里面出现了“面如满月”“面微长而丰”等记载,《红楼梦》里面形容宝姐姐时,用的是:脸若银盆,目若水杏。脸若银盆是这样
形容宝兄弟,用的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面若中秋之月是这样:
可是“面如满月”的朱元璋,后来就成了这样:
很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这个不叫满月,叫半弦月。更何况张萱在内府中见到朱元璋真实画像之后所说的“高皇帝乃美丈夫也”,更证明了和图一风马牛不相及。
因此,朱元璋不是长得如此奇形怪状,而是图四这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美男子。奇骨贯顶这种说法比较常见于明朝的各种野史小说,这是因为官方记载《明实录》一直被看做是皇室的不传之秘,在明朝前期能看到的人除了内阁几位大佬以外少之又少。再加上明朝时出版业、印刷业极度发达,导致在万历朝《明实录》大规模流出之前(《明太祖实录》流出较早),各种满嘴跑火车野史横行无忌,因此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记载,这也是明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宋朝之前的历史研究难在资料太少,宋朝之后的历史研究难在各种相互驳斥的资料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不是有了最近的3D修复版。
我是不相信这世上有前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